紅木之殤:別讓柬埔寨森林成為下一個藏羚羊

2021-01-13 澎湃新聞
紅木之殤:別讓柬埔寨森林成為下一個藏羚羊
柬埔寨東部邊陲省份Mondulkiri的Seima森林保護區,是一片對柬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都別具意義的森林。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黃頰長臂猿及黑腿白臀葉猴的種群,還有百多頭野象棲身其中。然而,當「嘉道理中國保育」的工作人員走進Seima森林後,卻發現這片熱帶森林正面對著許多困境。以下是他的講述。

嘉道理中國保育的工作人員在當地嚮導的指引下觀鳥 本文圖均為 嘉道理中國保育 圖

1995年,我仍在讀大學的時候,青藏高原上那場針對藏羚羊的反偷獵鬥爭把我吸引到環保圈子裡。當時,每年約有2萬隻藏羚羊在青藏高原被獵殺,為保護藏羚羊,湧現出了索南達傑等英雄的事跡。人們發現,獵人們屠殺藏羚羊後,既不吃其肉,也不取其角,只是為了獲取它們的皮張。漸漸的,一條在青藏高原上獵殺藏羚羊,然後用其絨毛在印度加工成高級披肩「沙圖什」,最後在歐洲奢侈品店裡出售的「產業鏈」浮出了水面。於是,一場波及全球的保護藏羚羊,反對「沙圖什」的運動由此誕生。

1998年12月,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了《中國藏羚羊保護白皮書》呼籲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保護藏羚。最終,「沙圖什」不再被西方名流視為值得炫耀的「軟黃金」,並在很多國家禁止出售。青藏高原也得以重歸安寧,藏羚羊的數量得到恢復。「沙圖什」事件被認為是通過影響消費去保護野生動物的典型案例。

然而近20年後,當我們來到柬埔寨東南部的Seima森林保護區考察,目睹大量非法採伐的紅木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國時,發現原來類似於「沙圖什」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只不過這次的消費市場是中國,被譴責的是中國人。

盜伐木材的摩託車隊

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到位於Mondulkiri省的Seima森林保護區約有五小時車程,道路尚算平坦,沒有預期的顛簸,但隨著進入林區,我們的心情卻波動起來。在一望無際的田野外,冒出陣陣濃煙,大片森林被砍伐後正在燃燒,一片如戰後災場的景況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我們嚮導遊Mony詢問關於開墾森林的情況,這位帶團經驗豐富的柬埔寨鳥導只拋下簡單幾句,看似漫不經心,但若以當地人的角度來看,土地被大財團濫用,利用金錢解決法律問題,似乎無可厚非,是最直接的N贏方案。

砍伐後的森林

Mony十幾年前就加入了一所本地非牟利的生態旅遊中心Sam VeasnaCenter (SVC)。SVC自建立起,與國際保育基構野生生物保護基金會(WCS)緊密合作,所有收益扣除成本後全都用在保育項目上,亦是唯一能帶團到訪所有WCS在柬埔寨項目點的生態旅遊公司(www.samveasna.org)。

作為生態導遊,Mony眼光銳利,距離小路十米外樹幹上的一尾小蜥蝪也逃不過他的目光。森林裡的大樹如榕樹、龍腦香等高聳入雲,令人眼花撩亂。Mony一聽到鳥叫,眼睛就跟隨著鳥聲移動,焦點快而準地落到鳥兒身上,並以輕巧的步伐踏前退後,找出最佳觀賞點,讓還在大片林中找一點鳥影的菜鳥如我,也有機會欣賞到柬埔寨雀鳥的美麗身姿。

Mony仔細聆聽鳥叫

然而,在觀察森林的生態情況時,我們總能碰到不少載著木料的摩託車和小汽車在林間小路裡飛馳而出。Seima森林保護區的管理站旁是一個大型的「汽車墳場」,裡面停靠著數百輛因為偷運木材而被查扣的汽車和摩託車。這些被扣的車輛可能只是盜伐大軍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當我們一邊欣賞林間的長臂猿、黑腿白臀葉猴和犀鳥等稀有動物的同時,這些「運木車」卻不停蠶食著這片生機勃勃的森林。而他們總會有各種辦法通過關卡,把木材偷運出去。

當我們跟保護區的管理人員提及盜伐的問題時,他反問道:「你不知道紅木(這位外國朋友是直接用中文拼音說出「紅木」的)嗎?這些木材大部分是銷往中國的,他們只採伐在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大紅酸枝。在這裡的酸枝木被伐完之前,這種現象恐怕難以杜絕。」

紅木樹種不僅珍稀,而且生長周期非常漫長,「千年紫檀,百年酸枝」,珍貴的紅木樹種一旦砍伐,便不可恢復。作為紅木消費國,中國國內基本沒有紅木原生樹,蓬勃發展的紅木行業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原料。其中,產於柬埔寨、寮國、泰國和越南的大紅酸枝便是主要來源之一。這曾經是分布廣闊的樹種,但如今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列為易危物種。在柬埔寨,除了一些受嚴格保護的地區外,原生的大紅酸枝樹如今被視為稀有物種。

被查扣的摩託車

Seima森林保護區的「汽車墳場」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不但適用於瀕危動物,也適用於珍稀植物。當中國的買家在購置奢華紅木四柱大床和名貴桌椅時,他們可能並未意識到,他們的消費行為正鼓勵盜伐者肆無忌憚地破壞在地球上已經為數不多的原始熱帶雨林,以及數以萬計依賴雨林生存的生物。

在返回金邊的路上,汽車再次在建路工程旁駛過,未來進入Mondulkiri省將比以前更方便,更多人將搬進這個目前每平方公裡人口不到5人的偏遠省份。毀林開墾,發展經濟似乎是當地必然的趨勢,但這樣一來就把森林內的黑腿白臀葉猴、黃頰長臂猿等珍稀動物的居所分割,碎片化的森林讓長臂猿不知往哪裡蕩,鳥不知於哪裡築巢。

我們在仍在冒著煙的森林墾殖地裡目睹一隻冠班犀鳥,它站在一棵約五米高的樹上,四周是只有零星孤樹的土地。鳥兒四處張望似乎迷途了,讓人看得一陣心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紅木、森林、保育、柬埔寨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雌性藏羚羊要遷徙產仔,雄性藏羚羊卻不跟從,其實這是貼心的服務
    或許有人會好奇,藏羚羊明明生活在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但到了夏季的時候,它們又會結伴同行,前往可可西裡地區,這在地圖上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北上的線路。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這群結伴而行的雌性藏羚羊會一起前往一個方向,但這個方向具體在哪兒?卻需要它們共同記憶,而且,這條遷徙產仔的旅途並不是很順利。
  • 別讓一念之差,成為終身之殤!
    別讓一念之差,成為終身之殤!別讓一念之差,成為終身之殤!》
  • 五華紅木:五華有一個公認的「紅木工匠之鄉」——雙華鎮冰塘村
    《五華紅木:五華有一個公認的「紅木工匠之鄉」——雙華鎮冰塘村》[寫在前面]如果你想到五華縣雙華鎮的「紅木工匠之鄉」——冰塘村,那麼你要做好暈車的準備。當然,你還有意外的收穫,你行進的路堪稱「國家森林公園」的林間小道。時而悅耳動聽的泉水叮咚;時而撲面而來的蒼翠欲滴的綠色掬手可捧。還有那近乎窒息的新鮮空氣,讓你恍若踏上「人間仙境」。而讓你不禁莞爾的是,你經過的那個山峰就叫「天堂山」!
  • 蘇建平:魂牽夢縈藏羚羊遷徙之謎
    2017年8月,他發表了《藏羚羊季節性遷徙成因猜想》:藏羚羊遷徙可能源自一種「種群集體記憶」。「大約4000-8500年前,青藏高原處於暖溼期,森林、灌木在可可西裡大範圍延伸。由於藏羚羊偏好棲息於開闊草地,其種群開始向較寒冷的北方遷徙。冬天,隨著北方被大面積積雪覆蓋,可可西裡及更南地區的樹葉開始脫落,藏羚羊又南遷覓食。
  • 最新國標紅木種類和別稱可以參考下
    2000年5月19日,《紅木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將5屬8類33種木材統稱為紅木,成為人們購買紅木的標杆,而最新《紅木國家標準》中紫檀屬花梨木類中的鳥足紫檀、越柬紫檀,黃檀屬黑酸枝類中的黑黃檀,柿樹屬烏木類中的蓬塞烏木被除名檀香紫檀1、檀香紫檀,
  • 這些才是「真紅木」,拒絕再上當……
    當紅木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之時,它亦成為高檔家具的代名詞。似乎一提及「紅木家具」,就已經與高檔、奢侈、昂貴搭上了邊。 同樣是木材,可是紅木的身價總是比其他的板材貴上幾倍甚至更多,故而不乏不法商家用其他木材代替之。
  • 柬埔寨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這一說就是五百年過去了,但柬埔寨並沒有被泰國或越南滅國,因為當時泰國和越南,一個在跟緬甸疲於應付,一個陷入鎮壓內部叛軍,都無力佔有弱小的柬埔寨。下圖:1866年柬埔寨國王諾羅敦。到了1863年,法國人來了,泰國和越南更沒希望吞併柬埔寨了,它倆自己都成了殖民地。
  • 悅讀——《藏羚羊的跪拜》
    藏羚羊的跪拜◆ 點擊收聽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後的兩頭藏犛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遊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
  • 估值140億的元氣森林,能在柬埔寨創造網紅神話嗎?
    *元氣森林在MINISO的定價 *普遍飲料定價 「在柬埔寨,元氣森林是一個全新的品牌,而且當地人有很多飲料種類可以選擇
  • 中國人痴迷紅木家具讓紅木樹種瀕危滅絕
    文化傳統並非驅動中國紅木市場的唯一因素,中國新貴的投機行為也起到一定作用。他們將紅木木材和家具作為一種理財產品,像炒股票一樣炒作紅木。在市場正常的情況下,不同材質的木料每年增值在10%-30%,這也導致以投資為目的的紅木家具購買熱。行業協會中國紅木委的數據顯示,高級紅木家具的價格在2013上漲了三倍。
  • 藏羚羊申請奧運會吉祥物
    至此,來自雪域高原的美麗物種--藏羚羊能否成為2008年的「扎西德勒」,人們拭目以待。    (新華網記者 侯德強攝)作為群居性很強的一個物種,藏羚羊具有互助友愛的品行,在長途遷徙過程中,體格強壯的個體在前在後呵護羊群,過河時強壯、有經驗的個體先行下河,為其它個體領路,直到所有個體全部通過,這種團結協作精神,正是我國人民萬眾一心建設祖國的象徵。同時,藏羚羊的家園是中華民族友愛的大家庭,這裡居住著藏、漢、蒙古、回、土、撒拉、維吾爾、哈薩克等許多民族。
  • 歐美人也挺喜歡紅木家具
    買紅木家具為滿足「東方情結」美國馬裡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的王先生經營著一家紅木家具店。他告訴記者,這些年紅木家具在美國挺走俏,買主中一半是比較了解紅木的華人,另一半則是年紀偏大、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美國人。這些美國顧客大都有在中國生活的經歷,買紅木家具為的是滿足自己的「東方情結」。
  • 越南紅木與女人:紅木真國色,良商出關當如白衣過江,取之有道
    所以,前往越南的紅木人,大都是和女人在打交道。在阿梅還沒有嫁人開店之前,我們就認識了。她老爸是倒賣原材料的,以前家師選大紅酸枝料(交趾黃檀)時,常去她家。大紅酸枝在越南是最高級的木,還在清朝時期,我國就開始向寮國進口大紅酸枝了。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下,世人提到大紅酸枝,第一反應大都是寮國,認為寮國產的大紅酸枝是最好的。這種說法,對,也不對,往下會提到。
  • 全球紅木資源分布圖
    中國是紅木消費大國,紅木使用歷史十分悠久,最早於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歸途中用紅木壓艙之用,這才有了傳世經典的明式家具。江蘇某港口但國內幾乎沒有紅木資源,除了海南島原生的降香黃檀(海南黃花梨)外,其餘國標紅木原料基本都需進口,才能滿足國人對紅木家具的需求。今天小編就從地理地域角度,和大家聊聊國標紅木的全球分布。
  • 沽之大匠打造東陽** 紅木家具4s概念店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以優質小葉紫檀、大紅酸枝作為原材料,輔之東陽木雕鬼斧神工之技,大匠之作呼之欲出。東陽沽之大匠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介紹:「取名沽之大匠大體上與伯樂相千裡馬是一個道理,但我們更想表現的是紅木文化的內涵。」
  • 一群理想主義者在天地蒼穹下殉道,藏羚羊的護衛電影《可可西裡》
    投資方就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一部有世界良心的電影」全球範圍的市場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因為現在環保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話題。陸川說 :「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天地蒼穹下殉道獻身的行為,是一群真實的人在極度艱苦的環境裡為信仰奉獻的事跡,而不是一部戲劇元素處處完善,故事發展天衣無縫的類型電影。
  • 記者走訪可可西裡 體驗藏羚羊保護現狀
    我也平生第一次作了一個升旗手,沒有音樂,沒有觀眾,我們唱起國歌,在稀薄但卻純淨的高原空氣中,男聲合唱的國歌質樸、莊嚴而嘹亮。望著鮮豔的國旗在自己手中冉冉升起,百感交集,淚水幾欲奪眶。在這裡,我聽到了志願者的口號:「為了可可西裡,獻出生命中的一個月。」  索南達傑保護站在青藏公路2952公裡處,1997年動工,目前已成為青藏線上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 紅木風雲錄——大紅酸枝,緬甸花梨,誰主沉浮?
    一代王者的落幕,必定有下一代王者來接班,但是對於現在誰才是紅木王者,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在眾多紅木中大紅酸枝和緬甸花梨是目前市場表現最亮眼,最引人關注的紅木品種,圈內有人把看他們看作是海南黃花梨的「接班人」。
  • 藏羚羊千裡大遷徙,只為產子,現在仍是未解之謎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出,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經連續十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上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我國藏羚羊保護專家、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說:「藏羚羊遷徙行程往返最長可達上千公裡,但遷徙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柬埔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國
    柬埔寨昏昏欲睡的城鎮和城市以其褪色的殖民時期建築和老式的魅力令人愉悅,而在鄉村,等待著許多令人難忘的風景,從強大的湄公河和巨大的洞里薩湖到偏僻的蒙得爾基裡拉塔納基裡森林高地和小豆蔻山脈。與南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沿海地區散發出令人陶醉的派對生活方式享樂主義,田園詩般的海灘和神奇的島嶼。柬埔寨的大部分吸引力來自其過時,微弱的時間扭曲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