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藏羚羊要遷徙產仔,雄性藏羚羊卻不跟從,其實這是貼心的服務

2020-12-18 奇點使者

雌性藏羚羊的「異地生娃」之旅

根據《科技日報》6月份的報導,在這個季節,剛好是雌性藏羚羊開始遷徙的時間,它們成群結隊,一同前往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等待生產,這種畫面,曾被作家古嶽記錄在他的作品《生靈密碼》中。

或許有人會好奇,藏羚羊明明生活在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但到了夏季的時候,它們又會結伴同行,前往可可西裡地區,這在地圖上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北上的線路。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這群結伴而行的雌性藏羚羊會一起前往一個方向,但這個方向具體在哪兒?卻需要它們共同記憶,而且,這條遷徙產仔的旅途並不是很順利。

有時候,雌性藏羚羊會受到人為的幹擾或是天氣影響,進而失去方向,但好在藏羚羊的適應能力較強,在多次遷徙之後,目前藏羚羊已經開始能夠適應突如其來闖入保護區的車輛,但即使是這樣,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群雌性藏羚羊「異地產仔」的不易。

是什麼原因讓雌性藏羚羊要遷徙呢?

對於這個問題,在網上有過很多回答,其中有的說是食物,而有的說是季節的變化,還有的人說是環境。而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中提到,在本次有關於藏羚羊遷徒的課題組研究員蘇建平分析認為,雌性藏羚羊的遷徒習慣,或許可追溯於距今4000-8500年前,由於藏羚羊不適應鬱閉度較高的環境,再加上冬季食物匱乏,狹窄的棲息地不能滿足藏羚羊的生存需求,因此,才開啟了它們南下尋找食物的這一習慣。

在南部森林灌木地區,因為溫度較高,鬱閉度也較低的原因,所以便成為了雌性藏羚羊更中意的生活區域,但到了春夏季節,由於草木開始生長,鬱閉度的提升,又讓雌性藏羚羊需要前往北部森林地區去產仔。

另外,在課題組的副研究員連新明的發現下,雌性藏羚羊在春夏季節,不僅會受到食物匱乏的影響,還會受到狼、猛禽等食肉動物的威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才逐漸形成了雌性藏羚羊遷徙的習慣。

在異地生娃的過程中,雄性藏羚羊為什麼不跟隨呢?

而眼尖的網友又會發現,在每次雌性藏羚羊北上產仔的時候,雄性藏羚羊都沒有跟隨,這個原因其實可以在公開資料中找到,據顯示,雄性藏羚羊和雌性藏羚羊在冬季交配季節會在一起以外,其餘時間都是分開活動的。

當然,雖然雄性藏羚羊沒有陪伴雌性藏羚羊北上產仔,但實際上,這是為了不和雌性藏羚羊搶奪食物,可以想像一下眾多的藏羚羊一同遷徙,這中間的食物必定會匱乏,到時候,如何支撐雌性藏羚羊產仔時的營養供應?

此外,雄性藏羚羊雖然和雌性藏羚羊分開,但前者會很貼心地選擇一條不和雌性藏羚羊交互的路線,就是擔心會搶佔雌性藏羚羊的食物資源。而且,當雌性藏羚羊產物結束後,就會南下尋找雄性藏羚羊,接著在一起生活。

在過去,《世界自然保護組織》將藏羚羊定義為瀕危動物,但現在已經調整為近危,能夠發生這樣的現象都是因為我國與英國、法國、印度等7個國家共同發布《西寧宣言》,為藏羚羊的生存提供了保護。當然,藏羚羊自身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在近幾年中,藏羚羊的數量已經逐步上升,相信很快,也能脫離「近危」的受危程度。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6月份的文章《藏羚羊年度遷徙之旅開啟 雌性藏羚羊為何世代熱衷「異地生娃」》

相關焦點

  • 藏羚羊開啟一年一度大規模遷徙 比去年提前大約一周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日前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向可可西裡腹地進發,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季拉開序幕。監測顯示,4月30日,首批待產雌性藏羚羊通過可可西裡野生動物通道前往產仔地,其中有43隻藏羚羊穿過青藏公路,開始時間與去年相比提前了大約一周。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西藏南部藏羚羊向傑馬央宗進發
    藏羚羊夏季大遷徙與非洲角馬大遷徙、北極馴鹿大遷徙,被稱為全球最為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不同的是,藏羚羊夏季大遷徙只有雌性藏羚羊參與。這個季節,正是它們產仔遷徙的時間。  說起藏羚羊產仔遷徙,相信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可可西裡、卓乃湖等。每年5—6月,生活在青海三江源保護區、西藏羌塘保護區和新疆阿爾金山保護區的上萬隻藏羚羊紛紛自發前往卓乃湖產仔。
  • 西藏出現一鼻孔有小囊的動物,一路逃避狼與棕熊,跨越千裡去產仔
    每年夏天,整個青藏高原的雌性藏羚羊都會從不同的地區,長途跋涉遷徙到可可西裡的卓乃湖與太陽湖產仔。可可西裡高寒缺氧,氣候惡劣,是生命的禁區,雌性藏羚羊為何要千裡迢迢去卓乃湖、太陽湖產仔?又是如何克服惡劣環境,如何逃避天敵的追捕呢?
  • 科學網— 無人機捕捉到6萬隻藏羚羊超大遷徙種群
    科研人員在使用西北工業大學魅影無人機對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進行高效準確樣線及樣方調查的同時,也實現了對重點區域的野生動物進行持續監測及對重點對象的個體行為進行持續跟蹤。記者了解到,無人機配備了高清智能球形攝像機、遠紅外自動相機等新設備,在羌塘保護區內完成了12架次飛行試驗觀察,獲得了覆蓋範圍高達100餘平方公裡、解析度達5釐米的高清正射影像。其中高清影像可清晰地識別剛出生的小羊仔。
  • 蘇建平:魂牽夢縈藏羚羊遷徙之謎
    但藏羚羊夏季大遷徙與角馬、馴鹿大遷徙不同的是,藏羚羊不像角馬、馴鹿乃雌雄並進舉家全遷,最直接的動因是為了尋找有利於自己的氣候、充足的植被以及享受家庭溫暖。藏羚羊夏季大遷徙,是身懷六甲的雌性藏羚羊不懼野狼、猛禽尾隨其後,承受雪雨風霜,前往氣候、植被、食物均不甚理想,甚至更為嚴寒冷酷的卓乃湖產羔的悲壯之行。粗狂雄宏、遼闊無邊的青藏高原在藍天下無限延展。
  • 鐵路、公路、圍欄,是什麼攔住了藏羚羊的回家路?
    因為扎巴多傑和「野犛牛隊」的悲壯、電影《可可西裡》的描摹,公眾較為熟悉的,就是崑崙山口-唐古拉山口之間的這群藏羚羊。驅車青藏公路,或者乘坐火車,在崑崙山口和唐古拉山口之間,一般都能看到它們。非遷徙季節期間,三三兩兩的藏羚羊,就在道路兩邊活動。
  • 給藏羚羊當奶爸:形影不離 真跟帶孩子一樣
    打開管護籠,7頭只有人膝蓋高、嗷嗷待哺的小藏羚羊立即將洛松巴德圍成一團,有的還在他的膝蓋上蹭來蹭去。阿洛卻並不著急「奶娃」,「奶還是有點燙,得在室外晾一下。」怎麼判斷奶溫是否合適?只見阿洛小心地將奶瓶從奶籃裡拎出來,挨個貼到自己臉頰上去試試溫度,「只要咱人體不覺得燙,就可以喝了,這是我們試驗很多次後的經驗。」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
    趙新錄用嘴試了試溫度,趕緊把奶瓶餵到了小羊嘴裡:「這8隻小羊是今年從卓乃湖救回來的,只有5個月大,不能喝涼奶,會拉肚子。」 每年遷徙產仔季,來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的母藏羚羊會來到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仔,然後再帶著羊寶寶回家。
  • 藏羚羊申請奧運會吉祥物
    「更強」方面,藏羚羊在人類和許多動物無法生存的惡劣環境中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多少年來,藏羚羊群體養成長途遷徙產仔的習性,由於遷徙路線長達數千公裡,在砂石、冰磧中藏羚羊的蹄子經常會被磨破,但它們從不放棄跋涉,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忍著疼痛,用流著血的蹄子一步步走向新生命和新希望的天堂。藏羚羊頑強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象徵著我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 可可西裡藏羚羊迎來「戀愛季」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它們特別喜歡在有水源的草灘上活動,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凍土地帶以及湖泊沼澤周圍,平時雌雄分群活動,一般二至六隻或十多隻結成小群,在遷徙季節,可形成數百隻的大群。
  • 世界自然遺產可可西裡藏羚羊迎來「戀愛季」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藏羚羊每年12月交配,翌年6月底至7月上旬產仔,妊娠期200天左右。每年進入5月,都會有來自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以及青海三江源、可可西裡保護區內的數萬隻藏羚羊前往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產仔,8月母藏羚羊帶著年幼的小藏羚羊回遷,各自返回棲息地。
  • 中國科學家:藏羚羊照片造假但反映的情況卻真實
    但《自然》的報導讓讀者感覺中國政府對青藏鐵路環保方面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張合成照片。造假照片似乎也讓環保工作大打折扣。  「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楊奇森說,「國家對青藏鐵路環保方面的驗收,在規格上甚至超過了鐵路工程本身,非常嚴格。我們多年的監測也證實,藏羚羊遷移時已逐步適應通過野生動物通道穿越鐵路。」
  • 藏羚羊千裡大遷徙,只為產子,現在仍是未解之謎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出,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經連續十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上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我國藏羚羊保護專家、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說:「藏羚羊遷徙行程往返最長可達上千公裡,但遷徙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悅讀——《藏羚羊的跪拜》
    藏羚羊的跪拜◆ 點擊收聽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裡的槍聲仍然帶來罪惡的餘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步難以達到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鳳毛麟角了。
  • 《可可西裡》藏羚羊守護者日泰之死是悲劇的結束還是希望的開始
    喇嘛手中轉經筒不停的搖動,場景莊嚴而肅穆,尕玉也脫下了帽子行了注目禮。尕玉找到了日泰,但日泰拒絕接受採訪。情急之下尕玉說只為調查可可西裡保護區而來。日泰這才改變態度吩咐人準備晚餐和鄉親們盛情款待尕玉,在他們心中尕玉為了自然保護區而來也就是正義的。次日他們便要踏上再次的巡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