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們飼養水位是否合適的,不是別人,是魚缸裡飼養的那群魚

2020-12-2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提出問題,說是我們飼養的金魚或者孔雀魚等品種,到底它們都適合多少高度的水位?

是不是小魚苗如果水位過深的話,水壓會對其身形造成影響,不同品種觀賞魚的亞成魚和成年魚,飼養水位我們又該如何去判斷呢?

大致水位高低還是有個判斷標準的,這個標準,成品魚缸已經早就定出來了

很多新魚友似乎都不明白,我們要根據魚缸的大小來選魚,其實這是個本來就應該考慮到的常識性問題。

20釐米的羅漢魚不可能被飼養在30釐米長的魚缸裡,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所以說,很多標準水族箱的高度,早就已經為我們設計好了

所謂的標準魚缸,一定是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直角形魚缸,長寬高都是有一定比例的。

比如說我的魚缸,都是80釐米長、40釐米寬、40釐米高的,這樣的魚缸其實是屬於中小型魚缸,並不能算是中大型魚缸,因此比較適合的觀賞魚,應該是些中小型觀賞魚,由於魚缸的過濾也不是很強大,本身也不適合飼養比較兇猛的一些中大型慈鯛科觀賞魚。

虎皮、迷你、雜鯛、孔雀魚,再大一點的七彩和燕魚,在這樣的魚缸裡飼養,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擔心什麼水位高低的問題,這個高度完全合適。

再比如說,比較大型的標準魚缸,你像是一米五長度的,一般的寬度和高度都在五、六十釐米左右,這樣的大型魚缸,就比較適合飼養一些攝食兇猛的大型觀賞魚了,龍魚、魟魚、錦鯉、鴨嘴、鱷雀鱔、地圖、金剛鸚鵡魚之類的了。

而其他的小型魚缸,就是比較適合飼養燈科魚、鬥魚、孔雀魚之類的小型觀賞魚,那個高度絕對會適應它們的,多麼簡單的問題?

不根據魚缸選魚,隨意飼養,很多觀賞魚並不會適應水位高,我們也未必能養好

換而言之,如果把小型魚飼養在高度在七八十的魚缸裡,它們浮到水面遊動或者攝食就會顯得很吃力,而且魚缸下部比較容易缺氧,大型魚如果放置在小型魚缸裡那就更不用說了。

而一些比例比較失調的魚缸,比如說我經常提到的圓柱形魚缸,長、寬很窄,高度較高的魚缸,不但是我們清理起來非常的麻煩,大部分都會牽扯到一個觀賞魚不能夠正常遊動,或者在魚缸底部大量缺氧的現象。

不用說什麼金魚,即使用上述的魚缸飼養草金魚、錦鯉或者鸚鵡魚,我們經常發現,觀賞魚會不時的聚集到魚缸的水面吞咽空氣,即使是魚缸裡有循環過濾或者氧氣,這個道理我早就說過了,水位越深,不但是壓力越大,而且溶氧量越低。

小魚苗當然不適合較深水位,雖然可能我們並未發現問題

包括了養魚老道前些日子繁殖的蝶尾魚苗還有近期繁殖的孔雀魚苗,它們都是生活在水深接近40釐米的魚缸裡,這是因為我們自家繁殖點玩玩,無所謂什麼品相和畸形,雖然說這些現象並未出現,但是大量繁殖時,還是會有畸形的情況。

我也只能說,在我這裡是碰巧了而已,再者孔雀魚苗和金魚苗還是不太一樣的,它們大部分是在水面活動,而且本身就出生在水位接近40釐米高度的魚缸裡,所以不會有什麼問題。

對於大量繁殖的金魚苗來說,水位的高度最好都不要超過20釐米,飼養的高度不要超過30釐米為好。

這樣的水位,金魚苗無論從攝食、遊動、溶氧量、見光率、水壓等各方面去考慮,都是有益無害的,其他魚苗也都是一樣的道理,在繁殖期和育苗期,魚缸的水位都不易過高,包括了七彩、燕魚等很多觀賞魚品種。

大部分傳統金魚適合的水位就是30釐米左右,尤其是盆養魚

而對於很多傳統金魚來說,最適合的水位高一般都會定在30釐米左右,由於金魚的品種和體型等問題,可能會有所偏差,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金魚的正常巡遊狀態和個體的大小,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說,真正能夠決定觀賞魚飼養水位高低的其實是觀賞魚自己,還有我們的觀察力。

比如說我飼養的蝶尾和鎏金,很多魚友都在詢問,那個魚缸的水位高是多少,其實總高度是30釐米,目前也就是25釐米左右,按理說,高度應該是絕對合適。

但是,我們要依據不同的季節,觀賞魚的不同姿態和現狀,稍微的予以調整,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在那裡瞎猜測的,而是需要觀賞魚來告訴你。

觀賞魚在每次攝食完畢後,沒有出現大幅度漂浮水面不能潛水遊動的現象,那麼這就算是水位基本正常。

無論它是什麼原因,只要是大面積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適度的降低一下水位,否則的話它們就有可能失漂,包括了金魚身形很正的漂浮在水面,也就是說它並沒有出現翻肚或者側躺的現象,但是它們的背鰭或者背部已經明顯高出水面了,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時間再長一點,它們的背鰭就會紅血絲或者潰爛了,如果陽光夠足,很快這種現象就會出現,那麼,我們就要從投餵量和水位高低上去尋找平衡點了。

水位高低會決定觀賞魚的膽量

再一個就是,即使是平時,觀賞魚不進食、正常巡遊的時候,它們根本就不敢起水遊動,要麼是距離水面太近,容易引起慌張,要麼是距離水面太遠,壓力過大,它們也懶得遊動,即使上到水面攝食,也是偷偷摸摸,比如說龍魚和七彩,正好是一反一正兩個例子。

這樣就會造成觀賞魚的魚鰭,長期拖拉在缸底或者經常觸碰缸壁,什麼痘瘡病紅血絲都會出現,想要治療就不太容易了。

包括了魚缸過窄或者高度過低,比如說,我們把一條20釐米的泰獅金魚,塞在一個高度只有20釐米的魚缸裡,它們根本遊不開。

藍壽金魚也是如此,兩三年以上的藍壽,如果遭遇到失漂的,往下遊動很費勁的,那麼我們就要淺水靜養一段時間,高度和時間長短自行掌握,實在是恢復不了的,只能淘汰。

而對於個體較大的藍壽,虎背熊腰的,狀態和身形都比較正常,即使它趴在魚缸裡,背鰭都要高出水面了,那麼我們傻嗎,不知道去把魚缸水位抬起來嗎,不知道讓自己的觀賞魚有個合理的遊動空間?

所以說,我們是要根據這些觀賞魚的不同反應,和它們在整個魚缸裡的正常巡遊姿態,來對於飼養觀賞魚的水位做以調整的。

我們自己定的標準未必是觀賞魚需要的標準,說句不好聽的話:

每一種觀賞魚,甚至於每一種觀賞魚不同的年齡段,都有它們對於魚缸水位要求的不同標準,這些東西全靠我們主人平時自己認真去觀察,不是靠什麼人云亦云的。

這其中還會牽扯到水流和氧氣量的問題呢,很多魚友飼養的金魚,已經被氧氣和水泵水流衝擊的東倒西歪了,自己還在那裡嚷嚷著:看,我的魚缸水質真好啊,這才是空去魚缸呢。

最後魚都死了,留下一缸好水你喝啊?

真正能夠告訴你魚缸水位、水流是否合適的,不是別人,而是你魚缸裡飼養的那群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確定魚缸裡養多少條魚比較合適?
    經常有朋友問我同一個問題,就是我的魚缸可以養多少條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大家知道養魚密度不能太高,否則由於高密度的飼養會讓水中溶解氧不足,魚缸裡的魚兒就容易出問題。正常的魚缸水體裡的溶氧度在5ppm,而溶氧度小於3ppm的時候魚兒可能會出現浮頭現象甚至跳缸。如果水中溶氧度小於1ppm則可能造成魚缸裡的魚兒大量死亡。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這些情況,我們都是要根據購買的不同淨水劑下到水裡之後,它所出現的不同現狀去不同對待的,誰能把它說的那麼明白呢?很多新魚友使用淨水劑以後,魚缸的水質立刻變成了一鍋粥,自己還不知道該去立刻處理,因此來說,不用也罷。上濾魚缸說過濾薄弱,底濾魚缸還薄弱嗎?
  • 一米二的魚缸,準備飼養銀龍、鸚鵡、地圖三種魚,怎麼搭配為好?
    鸚鵡魚的數量可以多點,這樣它們不至於太害怕我們這裡指的只是普通的鸚鵡魚,一般的小魚也在五六釐米左右,如果我們以成魚10多釐米計算,最多可以飼養8到10條左右,因為還有地圖魚呢,不過小魚苗可以稍微多點,12條也不是不可以的。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對啊,因為當初這些魚缸根本就沒想過要飼養這些魚的,是為了飼養七彩準備的,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和條件的幹擾,沒有辦法飼養七彩了,臨時決定飼養目前的這些破魚,包括了羅漢、蝴蝶鯉,甚至於黑食、金魚等,都不太適合在這些魚缸裡飼養的,就之前留的那個空隙,連過濾都無法改善。所以說,這個麻煩就有點大,養起來不是很舒心,感覺到處都是比較彆扭的問題。
  • 小魚缸飼養一條鬥魚太孤單,可不可以混養別的魚,有什麼要注意?
    一、魚缸不能夠太小這一點是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也就是說小魚缸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我們不能說使用到一個小圓缸或者一個玻璃瓶,就可以把鬥魚和其他小型觀賞魚混養,這一定是不可能的。至少魚缸的大小也應該在40釐米以上,最好是60釐米左右,這個尺寸比較的合適,而且需要鋪設底沙或者陶粒,有利於這些小型觀賞魚情緒的穩定。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觀賞魚會不會缺氧,不要去問別人,是要自己觀察的,這麼小的魚缸,誰也不敢說近期,依然有不少的魚友,明明魚缸裡已經飼養了觀賞魚,還在不停地來詢問,你說這缸觀賞魚會缺氧嗎?我不知道會不會,真的不知道。哪怕是一樣大的小金魚,飼養40條剛從野外撈取的草金魚、或者鰟鮍魚再試試?那就不好說了,因為野外的含氧量要比家中環境高很多。同樣的道理,它們之所以缺氧還會因為,我總是習慣於把水位加的很高,小過濾沒有橫吹水面,造成了水面的波動很小,所以含氧量不高,最後只能舀出來一舀子水,缺氧情況立刻得到改善。
  • 哪些觀賞魚只適合於在一個魚缸裡飼養一條魚,養多了又會怎樣?
    但是更多的觀賞魚,在魚缸裡較小的環境裡生存,它們是具有明顯的排他性的,那可真是以上不容二虎,哪怕是一公和一母:一、羅漢魚排他性最為強烈小時候的羅漢魚還是比較的乖巧溫順的,但是隨著它們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就會越來越明顯了,它們不但是對於同類,對於任何的魚缸裡的活物,除非它們呢打不過,
  • 觀賞魚的飼養知識重在實踐,不是付費學習一兩個月就能夠掌握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我們想要學習觀賞魚的飼養知識,自己一定要有耐心,除了最為基本的什麼養水,過溫、過水等理論知識之外,最難的就是觀察觀賞魚的狀態,這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夠學會的東西。除了極少部分的夜行魚之外,大部分觀賞魚只要是狀態正常,它們都會有一定的巡遊規律,至少它們絕對不會長時間的呆在魚缸裡的某一個角落去考慮自己的魚生會怎樣。
  • 反遊貓魚不是稀奇品種,中大型觀賞魚缸裡,還是不飼養為好
    在一個魚缸裡,如果飼養兩條反遊貓的話,還是需要設置障礙物或者造景的,它們可能見面直接就開戰。同時,反遊貓的個性又很膽小,因為兼具夜行魚的特性,因此它們在白天的活動並不是很頻繁,經常會躲在過濾器的周圍,整天不出來,偶爾閒逛一下,然後又迅速回到原地。
  • 陶瓷魚缸飼養蝶尾金魚到底是好還是壞,即使好,我們也要很勤快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魚友都看到了養魚老道購買了一個陶瓷魚缸,我就是為了使用這個陶瓷魚缸來飼養蝶尾金魚嗎?其實當初的打算也並不是這樣,今天還有魚友問道了,飼養這些傳統金魚,在陶瓷缸裡好還是在泥瓦缸裡好?
  • 哪些觀賞魚,飼養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飼養難度不高?
    養魚老道簡單為大家分享幾種:表情最呆萌的觀賞魚,金魚的藍壽、貓獅,各類狗頭魚、蝦虎魚如果說表情最呆萌的觀賞魚,我還是感覺藍壽金魚、貓獅金魚之類的,無背鰭、發頭類的蛋種金魚,包括了水泡金魚,看起來都是一臉呆萌相,只是在飼養難度上不是太低。
  • 飼養觀賞魚,魚缸的循環系統和氧氣供應最多可關閉多久?
    從飼養觀賞魚的操作程序上考慮,魚缸過濾器應該是24小時保持運行還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其中不單單是牽扯到硝化細菌的問題,即使我們關掉了過濾系統,硝化系統也不可能瞬間崩潰,但是如果魚缸水質本身已經有所渾濁,魚兒瞬間就有可能缺氧。
  • 很討厭清道夫,還有哪些可以飼養在魚缸裡的工具魚,下列都不錯
    這次養魚老道的魚缸裡使用的工具魚,決定開始啟用藍眼鬍子或者大帆之類的清道夫近親,畢竟它們看著比起清道夫還是要漂亮多了。 那麼,我們在魚缸裡使用工具魚主要有哪些作用,真的是為了讓它們幫我們吃掉魚糞嗎?其實並不是。
  • 飼養羅漢魚需要很大的魚缸和很強過濾系統嗎,其實不需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一位魚友提出問題,說是想要飼養一條羅漢魚,一米以上的底濾魚缸感覺太貴,問可不可以不用?究竟多大的魚缸飼養羅漢魚比較合適,需不需要比較強悍的過濾系統呢?
  • 在魚缸前賞魚的時候,是否能看懂,它們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無論高低檔,體質第一的才是好魚,其實還有性格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就是如此理解的,我們暫且不論觀賞魚的價格、品相、花色等等問題,不管觀賞魚的檔次高低,想要買到容易飼養的、自己中意的好魚,注意一點足夠了,那就是體質第一,這是飼養和選購所有觀賞魚的重中之重,沒有比這個問題再重要的了。
  • 飼養觀賞魚,盛夏季節自來水就可以直接往魚缸裡灌嗎?
    但是最近幾天連續收到魚友們對於盛夏季節用自來水直接換水的問題,好像主要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季節自來水的水溫已經很高了,我們沒有必要去做加溫處理了,而且魚缸裡的水溫也會很高,直接用自來水不是還可以降溫嗎?
  • 買了兩個超大困水桶,能裝五百斤水,騰出魚缸飼養中大型觀賞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對於養魚老道來說,夏天才是令我最高興的,因為有很多的熱帶魚可以上馬了,因為自己玩了這麼多的小型魚,繁殖的也可以了,自我感覺沒啥意思,這幾天都在尋思著怎麼能夠騰出來一個魚缸來,飼養點中大型觀賞魚呢?蝴蝶鯉先放一邊去。
  • 青苔水幾乎適合飼養所有的觀賞魚,並不是僅僅用來飼養金魚!
    正是因為青苔水有如此的特性,我們的老祖宗才能想出這個道法自然的方法,用泥瓦缸培養青苔水來飼養金魚,青苔不但可以淨化水質,而且對於金魚來講那就是純天然的療養院,真正的一缸好的青苔水,金魚在裡面生活幾乎百病不犯。
  • 魚缸里舖設底沙飼養錦鯉到底好不好,為什麼有說好,有的說不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裡是否鋪設底沙的問題,很多魚友又開始糾結了,糾結在哪裡呢?就是說我們在魚缸裡飼養錦鯉等冷水魚的話,這個底沙到底是留下來對,還是去除掉對呢?假設我們的魚缸裡原來鋪設有底沙的話。
  • 用小型水族箱飼養金魚要比熱帶魚難得多,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友們問到了在小型魚缸裡飼養金魚,我們有什麼應該注意的問題,為什麼很多金魚在小型魚缸裡會比熱帶魚難以飼養的多?事實上情況確實如此。我們比如說,在同樣的一個小魚缸裡,小型水族箱,五六十釐米長的,大部分水位高都會在30釐米左右,我們用來飼養熱帶魚,首先在飼養密度、過濾配置等問題上,都要比金魚容易得多,但是如果用同樣的配置和飼養密度來養殖金魚的話,就會問題多多:一、金魚的食量大,物理過濾一定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