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句俗話叫做:富不過三代。當然了,這句話的意思並非是指富裕的家庭就無法支撐三代,而是用來比喻那些父輩們打下基業,而子孫輩卻只知道享樂,坐吃山空的意思。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管你家裡的財富有多少,都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不過,並非所有的富裕家庭都是這樣的,還有很多的經商世家,他們的子女不但沒有敗光家產,反而會將家中的產業打理的僅僅有條,讓家族產業不斷的壯大。
尤其是到了當代社會之後,大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因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才能方面往往比父輩們更加的出色。例如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在李嘉誠還沒有退休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是父親的左右手,幫助父親管理公司。在李嘉誠退休之後,更是將企業管理的井然有序。還有楊惠妍,雖然是女兒出生,卻在接手碧桂園之後,將公司發展的更加壯大。
不過,這些人即使能力再出眾,到目前為止也不過只是三代人而已,至於以後到底能不能繼續的輝煌,還是一個未知數。相比之下,有一個家庭可以堪稱是全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家族了!從這個家族剛開始富裕,到如今已經有了17代傳人,而家族卻依舊保持著興旺,它就是蘇州的貝氏家族。對於貝氏家族,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來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傳奇的家族。
早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貝氏家族就已經是蘇州的四大家族之一,在蘇州地區富甲一方。貝氏家族起初也只是在坊間做小本生意的小家庭,後來因為生意做得好,產業就開始逐漸的擴大。不過貝氏家族真正的發家史,應該從第三代說起。貝氏家族的第三代傳人在接管了家業之後,直接做起了草藥生意,開啟了中藥鋪,而貝氏家族也是靠著行醫起家的。
後來到了第13代傳人貝潤生接手的時候,家族的產業經營就開始有了一些變化。當時貝潤生耗資80萬元買下了整個蘇州獅子林,在經過整修之後變為自己的家產。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不要說是80萬,就是8塊錢,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很難拿出來的。可見當時的貝氏家族有多麼富有。
20年代初期的時候,貝潤生就開始進軍房地產行業,先後在蘇州和上海等地區大量的購入房產,僅20年的時候,貝潤生在上海的房產已經高達了900多套。除了貝潤生之外,還有同為十三代傳人的貝理泰,在1915年的時候就在上海成立了商業銀行,憑藉著1銀元就可以開戶的優勢吸引了很多的儲戶。不僅如此他還和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中國旅行社,而這也是中國第一家旅行社。
不知道大家對於貝聿銘是否有印象,這個在國內外知名度都很高的建築大師就是貝氏家族的第十五代傳人。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就是貝理泰的三兒子。貝祖詒在大學畢業之後,也從事了銀行類的工作,在整個銀行行業中,也可以稱得上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了。不過貝聿銘卻並沒有向父親一樣去做銀行工作,而是選擇了進入建築行業。
貝聿銘出生於1917年的廣州,從小貝聿銘就十分的聰明,先後考入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哈佛大學還有麻省理工,他的才能可以說一般人很難比的上。父親和爺爺都是銀行行業中的佼佼者,而貝聿銘卻獨獨對建築偏愛,畢業之後很快就成為了美國建築行業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1960年的時候,貝聿銘創建了一家建築公司,正式開始了建築藝術的道路。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曾經看到過他所設計的建築,例如香港的中銀大廈、香山飯店,還有美國圖書館、羅浮宮金字塔以及華盛頓藝術館等等,都出自於貝聿銘之手。可惜的時候,這位建築大師在今年的5月份卻與世長辭了。
不過貝聿銘的三個兒子也都繼承了父親的基因,對於建築行業情有獨鍾,並且都成為了行業中的精英。而貝聿銘的孫女,也已經考入了清華大學。不過她似乎對於建築不感興趣,而是更喜歡國際貿易和社會關係學科,其實不管從事哪一個行業,只要有能力,就同樣能發揚光大。貝氏家族發展了幾十年,隨著時代的不同,家族人經營的產業也不同,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家族已經很興旺,每一個人都能力出眾。你們羨慕這樣的家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