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免移蟲法育出好蜂王

2020-12-06 黃氏部落

養蜂人每年育王是必不可少的,淘汰老年劣質產卵能力差的蜂王,更換年輕蜂王來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新王群比老王群有更強的抗逆性,並且採蜜量高,工蜂哺育積極性也高。養蜂界有句話好蜂好王千斤蜜糖,可見一隻優秀蜂王的重要性!

1.提取中等群勢無病健康飼料充足的蜂群的蜂王提走,或者把強群分群將幼蟲卵脾留給老王繼續繁殖也可以,意蜂7脾左右(中華蜜蜂4-5脾就行了),組織這樣的無王群為育王群,群內儘量留封蓋巢脾,以及大蟲脾(切忌留本群卵蟲脾)。

2.再在優質產卵力強,容易保持大群,產蜜能力強的蜂群抽出卵蟲脾,放入剛組織好的無王群保持無王,並且記住提入的那張卵蟲脾(工蜂會將卵幼蟲脾自己改成王臺)!

3.每天傍晚飼餵濃糖漿刺激工蜂的哺育積極性,工蜂也會積極吐漿造王臺,糖漿飼餵量以工蜂當晚能搬完為準。

4.無群王組建24小時後,再打開蜂箱查看調入的卵蟲脾改造的王臺,(如果原群巢脾上有改造的王臺一律毀掉),記住一個條件只保留調入的卵巢脾上改造的王臺。

5.篩選調入的卵巢脾上的王臺,把幼蟲個體大的肉蟲清理掉(因為個體大的幼蟲日齡出來也是劣質的蜂王)。

6.中華蜜蜂(土蜂)待2天後再檢查蜂箱,如果有王臺已封蓋的,再將封蓋王臺處理掉,經過這次篩選的王臺基本上可以確定都是優質蜂王。

7.依舊每日糖漿漿飼至調入所有王臺蜂蓋為止。至調入卵幼蟲脾10天後開始移植王臺就可以了。

8.交尾群一定要在王臺移植前2-3天以組建為佳。

切記無王育王群一定要蜂多於脾,只有這樣的蜂群造王臺積極性才高!祝願所有蜂友育王成功! 覺得我寫的好的加關注,點讚,有任何養蜂問題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育王群出現「咬毀」蜂王臺的原因,處女蜂王才是「罪魁禍首」!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巢內「蜜粉滿倉」,蜂王的產卵積極性較強,蜂群群勢發展較快,養蜂人提前4天的時間,給蜂群內調入空巢脾,讓蜂群進行產卵繁殖的工作,在第4天的時候提出小幼蟲巢脾,有利於養蜂人獲取優質的子脾進行移蟲工作。
  • 人工育王,培育出的蜂王質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蜂王是正常蜂群中唯一能夠產卵生殖的雌性蜂,蜂王的好壞直接影響蜂群的群勢、採集力、抗逆力以及蜜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等。而人工育王就是一項培育優質蜂王的技術,也是養蜂人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術。但要培育出優質的蜂王並非一件易事,在人工育王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著蜂王的質量,這也是能否培育出優質蜂王的關鍵所在。這些因素包括移蟲的幼蟲日齡、幼蟲的飼料、同批培育蜂王的數量、人工臺基的狀況以及哺育群的狀態等。
  • 中蜂人工育王,移蟲後將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可以培育出蜂王嗎?
    導讀:中蜂人工育王移好蟲後放入意蜂箱中是不是可以培育出中蜂蜂王的問題,根據蜂部落的嘗試,這樣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也具有較大的限制,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出現意蜂蜂群工蜂護脾不積極,將中蜂蜂王幼蟲叼走的情況,但是這種操作是可以成功的,而且培育出來的蜂王質量也相對要好一點
  • 中蜂人工育王技術:要想培育出優質蜂王,兩種準備工作缺一不可
    中蜂人工育王技術:育王之前做好2種準備,才能培育出優質蜂王。論蜂王的重要性,論雄峰培育的重要性,論抗病育種技術……話不多說,我們一期一期來慢慢闡述這些重要性,本次瘋狂養蜂人給大家帶來的內容人工育王的準備。
  • 怎樣才能夠人工育王,培育出來個大優良蜂王?
    要想培育出來質量高的蜂王,一定要有充足的哺育蜂,在王臺的周圍等待著哺育蜂王幼蟲,蜂王幼蟲才能夠得到次數更多的蜂王漿,才是人工培育蜂王的最基本條件下,才可以人工育王的。二是人工育王,必須得有大的蜂卵,是培育出來大個頭蜂王的主要因素。這和大雞蛋可以孵化出來大的小雞一個道理。怎樣才能夠讓蜂王產出大的蜂卵呢?這主要就是每天限制蜂王的產卵數。
  • 蜜蜂養殖技術|蜂王的發育過程與提高育王質量的措施
    除了蜂群品系因素,蜂群的群勢與蜂王的好壞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是在育王過程中,影響育王質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移蟲的日齡、哺育蜂的吐漿質量與育王群的管理。蜂蛹為游離蛹,初呈白色,後漸轉黃褐色至深褐色並硬化,同時生長分化形成各種器官,各器官也逐漸成熟,到了後期長出了翅膀,成為處女王。在處女王出房前2~3天,工蜂先把王臺頂蓋的蜂蠟咬薄,露出繭衣,以便讓處女王容易出房。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春季給蜂群進行分群,人工育王3步走,不用為蜂王不夠而發愁!
    春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經過早春的繁殖發展,隨著春季流蜜期的到來,蜂群內羽化出房新蜂數量較多,蜂群內子脾數量較多,蜂群群勢發展較快,強群在流蜜期進行採蜜工作,弱群藉助流蜜期進行繁殖發展,在流蜜期快要結束的時候,這時蜂群內「蜜粉滿倉」,養蜂人可以開始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操作,同時,養蜂人也可以給蜂群進行人工育王的管理工作
  • 怎樣培育生產用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員,每年都有很多蜂農為防止近親繁殖導致蜂群生產力減退,到臨近的其他蜂場引種或者購買種王。一說到培育蜂王,大家都知道選育母本種群,移蟲、培育、組織交尾群、處女王交尾,蜂王就這樣培育成功。
  • 人工育王多的蜂王如何處理?養蜂人教你這三招,不怕以後沒王用
    通常傳統蜂箱蜜蜂多了都是自然分蜂,而對於現代活框蜂箱而言,往往蜂農們都是選擇人工育王分蜂。在人工育王時,為了達到成功率,蜂農們都會育上較多的蜂王作為備用蜂王。那麼問題來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蜂王見面是會打架的,那我們如何把多餘的蜂王保存起來作為備用蜂王呢?
  • 7月份還能育王嗎?更換蜂王行不行,這2個條符合就可以
    最近有許多蜂友問我說,現在還適合培育新蜂王嗎?適合更換蜂王嗎?通常我會根據蜂友的當地氣候和蜜粉源條件,來教蜂友自己去判斷,因為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氣候和外界條件,不能一概而論地去解答這些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判斷,三伏天能不能育王或者更換蜂王呢?
  • 中蜂沒有雄蜂可以育蜂王嗎?新蜂王依靠自然雄蜂完成交尾!
    中蜂在沒有雄蜂的情況下,養蜂人可以利用分蜂季進行育王,在分蜂季的時候,外界的自然蜂群會培育出優質雄蜂,當我們的新蜂王羽化出房之後,處女蜂王交尾的時候,最大飛行距離達到十幾公裡以上,而且,處女蜂王會散發出交尾信息素,吸引自然蜂群內的雄蜂與處女蜂王交尾,所以,這時可以在沒有雄蜂的情況下
  • 同樣是育王,蜂王質量為啥千差萬別?老蜂農:差就差在這4個細節
    一隻好的蜂王是養好蜂的關鍵,也是收穫更多蜂蜜的關鍵,可以說培育出一隻好的蜂王是養蜂人都盼望的事情。有蜂農肯定好奇:同樣是育王,為什麼蜂王的質量千差萬別呢?肯定是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別著急,育王確實有竅門,也許蜂王質量就差在這4個細節。
  •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人工育王技術",給養蜂界帶來無限的可能
    蜜蜂和人類一樣都是社會性動物,正所謂萬隻蜜蜂不如一隻蜂王,可想而知蜂王對蜂群的重要性。在大自然中蜂群有三種情況會啟動造王模式,第一種是蜂群失去蜂王,第二種是蜂群要分家,第三種是蜂群要替換蜂王。但是在人工養殖蜂場,造王除了這三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工造王,也就是養蜂技術裡的"人工育王技術"。而人類是怎樣人工培育蜂王的呢?人工育王首先要製作蠟碗,也就是王臺基。我們可以使用純天然蜂蠟,也可以使用封蓋蠟。用火把蠟化成蠟水,再用育王棒當模具,然後用清水脫模。接著把蠟碗沾在育王框條上,再放入育王群裡讓工蜂清理幾個小時,就可以提出來人工移蟲了。
  • 人工育王技術,中意蜂通用
    蜂王是每個蜂群的核心,蜂王的優劣決定蜂群生產能力的好壞和蜂群的群勢,優質蜂王能培養出超強群,能在流密期大獲豐收,為了得到大量的優質蜂王供給新蜂群和更換老劣蜂王使用,就需要科學的採用人工育王;人工育王不但可以滿足蜂場需要,還可以保存備用,在培育蜂王的過程中,能夠有目的的進行人工選擇蜂種,促使蜂王不斷的優化,從而能培育出質量非常好的蜂王。
  • 新蜂王出生與婚飛,精準時間計算與管理,養蜂專家多年記錄成果
    蜜蜂養殖場,每年春季或秋季,都會進行新蜂王的培育工作。培育新蜂王,不僅育王技術要精湛,時間計算與管理也要精準。那麼大家知道如何精準計算與管理這些時間嗎?這對新蜂王的出生與婚飛,又有什麼意義了。其實這些對我們人工育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 人工育王的條件及詳細流程
    在移蟲前4天,撤出控產器的子脾,選擇1張工蜂正在羽化出房的老子脾或者淺棕色適合產卵的空脾放到控產器內供蜂王產卵。這樣通過前一階段的限制產卵,蜂王再產卵時,可以明顯提高卵的重量,使卵的體積增大,利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蟲進行移蟲育王是提高蜂王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2)蘸制王臺基王臺基又稱蠟碗或蠟盞,是培育蜂王的人工臺基。
  • 人工育王的2種不同方法,「免移蟲器」和「移蟲育王」的實用技巧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群內蜂巢脾上子圈擴展較好,子脾上幼蟲數量較多,同時,蜂群在流蜜期到來之前,蜂群會自主培育一批優質的雄蜂,這些雄蜂給蜂群培育新蜂王提供了條件,養蜂人在雄蜂巢脾封蓋成熟之後,雄蜂即將羽化出房的前4天~7天的時候,這時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育王的操作,當處女蜂王羽化出房的時候
  • 中蜂人工育王移蟲時,是怎樣分辨幼蟲日齡的?
    人工移蟲育王時分辨幼蟲日齡是我們很多新養蜂的朋友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由於移蟲育王關係到未來蜂王的質量,只要幼蟲超過三日齡就有可能無法培育出蜂王,所以在人工移蟲育王的過程中通常要求蜜蜂幼蟲日齡越短越好。人工育王提高新王質量的方法很多朋友在移蟲育王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蜂王卵的質量,其實這是比較重要的。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在人工分蜂之前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工育王以後進行,特別是繁殖意蜂的過程中,育王似乎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養蜂技術。但是育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對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大規模的養殖一般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學習人工育王的這個技巧,所以有很多剛養蜂的朋友並不知道如何育王。另外就是養殖中蜂也不像養殖意蜂,育王的難度更高,所以在中蜂的養殖過程中,育王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既然不會育王,那養殖中蜂的時候該如何實現人工分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