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文像
關羽(160-220年),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人,東漢良將,早期尾隨劉備,曾被曹操俘獲,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斥之為萬人敵。
關羽長逝後,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多有褒封,清代當成「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等於。《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義絕」。
為什麼後代要拜關羽呢?
手青龍偃月刀的關羽標準像、關羽的祠廟散布到處,為中原神明中的一位。
史前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拜而言,唐初方始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武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至宋朝末,民間供奉關羽的廟舍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元代雖崇信佛教,但未管庶人迷信,所以民間對關羽的崇信由小到大,元朝皇帝也曾遣使致祭。
明清以降,敬奉關羽的廟宇不但散布炎黃內地,且延伸至蒙古、西藏、朝鮮半島乃至山南海北。
今僅在成都內,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因為關羽遭逢儒家的崇祀,並且又遭道壇、佛家的膜拜,故此關羽是橫貫儒、道、佛三大華夏的神祇。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武聖人」,與孔子並肩而立。也正因關羽這樣顯赫,而軍人、武師奉他為正神讚佩外,就連描金業、煙業、香燭業、教育業、命相家之類的行當也推祟關羽,從而也將他變為武財神。
香港天后廟
在香港,警察與三合會成員是相對立的。
三合會最初是一個道教反清的幫會,會拜祭道教大神關羽。而警察拜關帝的是來源1930年間的油麻地警署某位高官,以後蔓延到紀律武裝部隊,如消防、海關等。
雙方同樣地重視、敬愛關羽,稱他為「關二哥」「關公」「關帝」「關二爺」等。因兩方都信關公是會保衛克盡職守盡義之人,就此兩邊都不認為存在信仰上的衝突。
香港企業也都敬奉關羽,祈望能護受信義。
而香港也建有無數的祠廟敬奉關羽,香港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就十分有名。
不僅相關,甚至臺灣、海外都有不少祭祀關羽的寺廟或者在自宅內供奉的神像。
關帝廟
一座關帝聖殿,縱然那方水土的風俗習慣民風的兆示;一尊關公聖像,不怕千萬民眾的德行榜樣和精神百倍寄託;一併青石古碑,就算一個感天動地的忠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