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萍
1946年4月8日,剛剛結束五年囚禁生活的葉挺,在和妻子李秀文以及兩名子女從重慶飛至延安的途中,不幸遭遇空難,將他們夫婦的誓言「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應證成真。在這次事故中,同他們夫婦一起犧牲的還有他們的女兒揚眉和么子阿九,以及同機的其他同志。這對患難夫妻,在熱血和烈火中,完成了他們的真愛之旅。
李秀文是葉挺的第二任妻子。在她17歲那年,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從此,患難一生。
那是1922年,淡水戰役剛剛結束不久,葉挺英勇善戰受到孫中山的賞識,並被提升為總統府警衛營營長。
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是在這個時候,葉挺在拜訪自己好友李章達時,認識了李秀文。李章達和李秀文父親關係很好,介紹他們兩個人認識,自然有做紅娘的意思。
但當時,李秀文條件比葉挺好太多。正經的名門閨秀,葉挺不過是個沒有背景的小軍官,還比李秀文大了十一歲。
對於葉挺來說,那一眼,情定一生。只見李秀文身穿紅色短褂,腰系蔥綠色長裙,白色絲襪,腳蹬一雙米黃色皮鞋,烏黑的頭髮,俊俏的臉,只一眼,讓葉挺再難忘卻。兩人攀談了起來,葉挺的談吐和非凡的韜略讓李秀文為之震撼,她知道葉挺不同於以往追求她的那些男子,他是特別的。
李章達看出來彼此的意思,隨後給葉挺介紹了李秀文的家世,得知其父親愛國、母親賢惠,她對革命充滿熱情,更對李秀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
之後,他們每天都會聊很多,但他們和別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很少聊那些親密的話題,而是救國救民的道理,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這種思想上的碰撞,讓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
但是他們這段戀情讓李秀文的父親李少村的阻撓。1924年,葉挺被派往蘇聯學習,去蘇聯之前,他向李秀文求婚,但遭到李父李少村的拒絕。
其實,李少村對葉挺的人品極其欣賞,只是覺得自己高門大戶,女兒卻只能做個小小參謀長夫人,怕人議論。另外當下這種局勢,誰知道葉挺會不會葬身沙場,如果真有這樣一天,自己的女兒又該怎麼辦呢?
可是兩個年輕人已經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任何阻止都不能輕易把他們分開,李少村也只能退一步,答應只要葉挺升任團長,就讓女兒李秀文嫁給他。
對於葉挺的能力來說,做團長只是時間問題。幾年之後,葉挺已經升為獨立團團長,經過幾年的戀愛,終於和李秀文終成眷屬。婚禮是周恩來親自主持的,簡單而又隆重。結婚當天,從不喝酒的李秀文在兩人交換酒杯時一飲而盡,他們彼此眼裡都是對方最美好的樣子。
婚後的葉挺,很快就奔赴前線戰場,此後幾乎每一天,葉挺都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李秀文雖然每一天都在擔心丈夫的安全,但她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被迫流亡海外,先後流亡法國、德國等地,過了五年時間,與黨組織脫離了聯繫。在這期間,他們的生活異常艱苦,靠翻譯德文文章為生,成為素食主義者,葉挺一度對革命失去信心。後來受到周恩來和廖承志等人的鼓勵,他離開德國,來到澳門,才結束了流亡生活。
回到澳門後,國民黨派人請葉挺去南京任職,都被葉挺嚴詞拒絕了。葉挺和李秀文在澳門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們的幾個孩子也在這裡相繼出生。
抗日戰爭暴發後,葉挺回到內地投身抗日。為了支持葉挺籌備新四軍,李秀文從家裡拿出父母的養老金,又四處籌集到一些錢,從廣東、香港等地買了一些手槍,親自押送這批貨物運往皖南,供新四軍抗日。父親李少村不同意女兒這樣冒險,但李秀文卻說:「全民抗日,匹夫有責。」後來這批軍火被顧祝同扣押,李秀文據理力爭,經葉挺與其交涉,顧祝同才交出這批武器。
皖南事變時,葉挺被關進監獄,這一關又是五年。在這五年間,李秀文承擔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她要肩負起眾多子女的教育,要為丈夫的事情奔走,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威脅。但這些困難都被一副柔弱的肩膀扛了下來。外表柔弱但內心堅定無比的李秀文,靠著頑強的意志和他們忠貞的愛情,站在丈夫背後默默支持著他。
五年之後,這對苦命鴛鴦終得相聚。然而,世事無常,命運又是這般捉弄人,只嘆「這一生一世,這世間太少。」
葉挺在重獲自由的一個月之後,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四八空難」,飛機上,葉挺和他的妻子李秀文,以及女兒揚眉、兒子阿九,一同犧牲了,這一年,葉挺50歲,李秀文39歲,他們的么子阿九才三歲,甚至還沒來的及起名字。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一生何其短暫,這一世夫妻未享受太多安寧,卻已埋骨黃土。若有來生,他們還會是同林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