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烏克蘭危機 雙頭鷹對雙頭鷹的博弈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7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17日刊載評論文章《烏克蘭危機:雙頭鷹對雙頭鷹》,文章指,俄羅斯的傳統形象是「雙頭鷹」,一頭向西盯著歐洲,一頭向東盯著亞洲。而烏克蘭也有相似的特性,主要表現在是「脫俄入歐」還是「脫歐入俄」,這兩派的爭鬥和相持不下令烏克蘭這頭「南方雙頭鷹」的兩隻腦袋不得不既左右顧盼,又左右為難。

  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的傳統形象是「雙頭鷹」,一頭向西盯著歐洲,一頭向東盯著亞洲。

  烏克蘭和俄羅斯雖是兩個民族,但在斯拉夫人的發展史上卻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都可追溯到共同源流——基輔羅斯公國上,因此或多或少也帶有濃厚的「雙頭鷹」 情結。

  二戰後的一系列利益分配,讓親俄的東烏克蘭和親歐的西烏克蘭共處在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同一屋簷下,且實力相當,涇渭分明,無形中讓這種「雙頭鷹」特性更加鮮明。待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國內「脫俄入歐」和「脫歐入俄」兩派更是纏鬥不休,相持不下,令烏克蘭這頭「南方雙頭鷹」的兩隻腦袋不得不既左右顧盼,又左右為難。

  去年11月21日,就在歐盟和烏克蘭即將籤署《歐盟-烏克蘭聯繫協議》前夕,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突然宣布,暫停和歐盟籤署協議的準備工作,轉而恢復與俄羅斯的經貿談判。

  「右盼」:嗟來之食

  烏克蘭獨立後曾長期執政的親歐派政黨,執政時期始終堅持「左顧」、即向西靠攏歐盟的政策,力圖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利用政敵中尤先科派和季莫申科派的分裂對立,當選烏克蘭總統。

  由於俄烏之間在天然氣價格等方面存在許多分歧和利益衝突,亞努科維奇上臺後儘管放慢了「左顧」的速率,但仍然延續了前任政府「推動與歐盟一體化」的政策走向(不過不再多談加入北約的問題)。

  對於此,俄羅斯顯然是不滿意的。在一心恢復俄羅斯大國地位的普京看來,在沙俄和前蘇聯時代構成俄羅斯腹地兩要素、既是重工業又是農業基地的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復興是不可或缺的,將烏克蘭重新納入俄羅斯主導的國際體系中至關重要。

  2011年10月3日,普京在《消息報》上發表《歐亞新的一體化計劃:未來誕生於今天》文章,提出在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各國間建立基於關稅同盟基礎上的「歐亞聯盟」,實現以俄羅斯為領頭羊的、和歐盟並立的另一個經濟共同體,並得到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不同程度的響應。

  然而這個「歐亞聯盟」中最關鍵的一環,顯然是烏克蘭,惟有烏克蘭加入這個體系,俄羅斯構建的這個經濟共同體,才能形成最起碼的自循環(雖然也只能是較初級的,這和前蘇聯畸形的經濟結構有關),為此,俄羅斯曾一度不顧亞努科維奇這個「老朋友」的顏面,不惜動用「天然氣大棒」,逼迫烏克蘭就範。

  然而如前所述,亞努科維奇在國內的政治基礎並不穩固,且烏克蘭經濟自2008年以來已接連經歷三次危機,財政赤字接近年GDP5%,經常帳戶赤字更逼近8%,今年6月到期的美元債券收益率去年底就突破20%,2023年到期國債收益率高達8.56%,5年期信用違約掉期高達720,2014年年度預算至今尚無著落。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借「天然氣大棒」高舉高打,徒增烏克蘭「左顧派」反感,也讓並不想把烏克蘭經濟弄糟的亞努科維奇不敢輕言「右盼」。

  去年下半年起,俄羅斯改變策略,轉而用經濟懷柔戰術攻堅。此次亞努科維奇冒險「槍斃」了「左顧」方案,關鍵在於12月17日第六次俄羅斯-烏克蘭國家間委員會會議所宣布的,俄羅斯以150億美元購買烏克蘭政府債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約1/3折扣的優惠價(從每千立方米395-410美元折扣至 268.5美元,相當於每年為烏克蘭節省20億美元)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的兩個「大禮包」。作為回報,亞努科維奇凍結了和歐盟一體化的進度,並一度傳出 「俄羅斯盧布將在烏克蘭成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烏克蘭國家銀行計劃將盧布納入一級黃金外匯種類的消息。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這是口難以下咽的嗟來之食。

  俄羅斯的「高姿態」和亞努科維奇近乎「城下之盟」的「討食」風格,令原本就對其親俄作風不滿的反對派憤而走上街頭,自去年底至今,烏克蘭「左顧」派接二連三地發起反俄、反亞努科維奇的示威,並引發首都基輔的激烈街頭衝突,迄今已導致6人死亡,烏克蘭社會秩序受到極大破壞。

  迫於國內局勢,亞努科維奇一方面放低身段,謀求與政治對手和解,甚至不惜在1月28日讓親俄總理阿扎羅夫辭職,表示可讓反對派繼任;另一方面,他在國內宣布緊急狀態,並於2月7日親赴索契冬奧開幕式現場,再度向普京求援。

  然而對於俄羅斯而言,亞努科維奇的出爾反爾是不能接受的:既然親俄總理下臺,那麼不妨走著瞧,看看接下來誰當家,這嗟來之食烏克蘭不樂意吃,我還不樂意給呢。2月10日,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斯盧亞諾夫日前特別提醒烏克蘭,不要忘記即將到期的2.7億美元天然氣債務,並表示「俄羅斯將履行自己的承諾,但前提是烏克蘭也這樣去做」。

  有消息稱,俄羅斯已凍結了前述一攬子援助計劃的進一步支付,「直到看清下一屆烏克蘭政府的顏色為止」。很顯然,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恢復了昔日的「大棒政策」,想趁熱打鐵,迫使烏克蘭不再「左顧」,專心「右盼」。

  「左顧」:遠水不解近渴

  然而亞努科維奇又何嘗真那麼排斥「左顧」?

  2009年,包括烏克蘭在內,6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歐盟籤署《東部夥伴關係宣言》,內容包括這些國家達到一定標準後可以和歐盟籤署《聯繫協定》,並獲準進入歐洲市場,在達到入盟條件後,有資格加入歐盟。

  這個計劃的出發點,是歐盟對烏克蘭等6國提供必要的財政援助,幫助其經濟達到歐盟水準,以換取這些國家在經濟上納入歐元區經濟體系,成敗關鍵則是一個「錢」字。烏克蘭的工業化是在前蘇聯體系下完成的,蘇聯解體後轉型艱難,歐盟只有付出巨大代價加以援助,才能將烏克蘭這個巨大的工業、農業重鎮,和俄羅斯以外歐洲面積最大國家包容、消化到統一的市場規則中。

  偏偏2009年這一年是歐元區金融危機大爆發的一年,此後歐盟元氣大傷,自顧不暇,至今也未能緩過神來,既拿不出烏克蘭經濟發展所急需的大筆資金援助,又無法在市場回報等問題上,給予烏克蘭預期的照顧。

  不僅如此,自歐盟和歐元區成立以來,烏克蘭(當然還有其它東歐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一直視之為解決自身經濟轉型期困難的楷模,將融入歐元區一體化乃至最終加入歐盟,視作讓自身經濟脫胎換骨的不二法門。金融風暴和債務危機讓烏克蘭等國猛然發現,原來加入歐元區和歐盟,也未必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經濟和金融照樣有崩盤的風險。

  如此一來,「右盼派」的基本論點,即「左顧」所能獲得的現實回報,遠不足以抵消「不右盼」所必然導致的經濟風險,就得到更多烏克蘭人附和,再加上歐盟始終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令等米下鍋的亞努科維奇最終冒險「右盼」。

  如今「右盼」同樣弄到一團糟,俄羅斯見事態擴大,又轉而回到「大棒路線」,令焦頭爛額的亞努科維奇不得不重現「雙頭鷹」本色:2月11日,烏克蘭外交部新聞政策司證實,烏克蘭政府同意歐盟外長理事會的部分建議,確認繼續推動與歐盟一體化。

  然而此舉並不能滿足「左顧派」業已吊高的胃口,2月9日的示威表明,「左顧派」如今打算乘勝追擊,逼迫亞努科維奇同意提前大選,甚至不惜放棄唾手可得的總理職位。

  然而「右盼」艱難,「左顧」又何嘗容易?

  日前爆出的「紐蘭粗口事件」,實際上反映了一個現實,即歐盟固然覬覦烏克蘭這個大市場,目前卻並沒有向後者提供擺脫危機所必須的巨額資金和財政援助的能力和意願,而勢力強於歐盟的美國,其在這個問題上的戰略重點,是不讓烏克蘭和俄羅斯接近,但並不打算為此付出代價(希望歐盟出錢出力)。亞努科維奇雖是親俄派,但去年底的一幕,說到底還是「為五鬥米折腰」,如今俄羅斯這五鬥嗟來之食固然難以下咽,歐盟有沒有、願不願拿出那五鬥,還難說得很。

  更麻煩的是,和事不關己、幸災樂禍的美國不同,歐盟和烏克蘭一樣,也要仰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因此希望既「消化」烏克蘭,又不得罪俄羅斯,如此一來,歐盟的五鬥米非但不會爽快給,而且還難免不時要看一看俄羅斯的臉色。這種微妙關係,註定讓烏克蘭這隻「小號雙頭鷹」,在面對俄羅斯這隻「大號雙頭鷹」時,處境更加尷尬。(陶短房)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外交的「雙頭鷹」特質
    莫斯科正用外交政策組合拳告訴世人,「雙頭鷹」的雄心從未湮滅。    自拜佔庭末代公主索菲亞給羅斯大公帶去「雙頭鷹」紋章以來,羅馬皇帝的光榮就一直是「第三羅馬帝國」及其精神繼承者外交戰略的象徵。驕傲的雙頭鷹一面望向西方,一面望向東方,指引著一代代俄羅斯人為了夢想中的世界大國地位前進。    11月頭一周,俄羅斯外交的「雙頭鷹」特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 「雙頭鷹」情結難解(圖)
    於是,伊凡三世「引進」了拜佔庭帝國國徽的「雙頭鷹」圖案,並與莫斯科公國國徽圖案結合,國徽一半是雙頭鷹,一半是屠龍騎士。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徽首次出現在莫斯科公國的國璽上。  將近四百年後,即1882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正式將「雙頭鷹」作為國徽固定下來。此時的俄羅斯,經過持續不懈的開疆拓土,已從當初歐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公國,一舉成為橫跨歐亞的海陸大國。
  • 俄羅斯國徽雙頭鷹的由來和涵義
    1480年,他打敗了阿赫馬德汗,停止對金帳汗國的納貢,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贏得了獨立的地位。1497年,伊凡三世頒布了全俄羅斯法典,在這部法典中,規定了拜佔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並且將其圖案刻在了俄國國璽上。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裡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徵自己國家的標誌。
  • 雙頭鷹的前世今生
    雙頭鷹原為拜佔庭帝國的徽記,1453年拜佔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後,皇帝君士坦丁的一個女兒索菲亞逃到了羅馬,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後,以聯姻的方式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雙頭鷹的徽記也就跟隨索菲亞公主來到了俄羅斯。俄羅斯將自己視為「第三羅馬」,所以就繼承了雙頭鷹的徽記。
  • 俄羅斯雙頭鷹國徽的輪迴
    500多年間,雙頭鷹標誌在俄羅斯從簡單到複雜,經歷了從有到無,再到有的輪迴。從拜佔庭時期繼承來雙頭鷹在俄羅斯經歷了怎樣的跌宕?左顧右盼的雙頭鷹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民族期待。   自古以來,鷹在許多國家就是統治與權力的標誌。時至今日,鷹的圖案還被保留在美國、德國、波蘭、奧地利等國的國徽中,而用雙頭鷹作國徽的還有俄羅斯、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
  • 雙頭鷹的天空——普京總統與俄羅斯
    1997年,由東南亞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效應波更及俄羅斯,次年8月俄政府將盧布貶值,並宣布無法按時償還國債,讓本就虛弱的俄羅斯經濟再受重創。時任總統葉爾欽內外交困,不得不在任期未滿則突然宣布辭職,由普京出任代總統。而原定2000年6月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也因此提前到3月26日。在隨後的大選中普京以過半數的得票率勝出,2000年3月27日,普京正式當選俄羅斯總統。
  • 雙頭鷹徽章的歷史淵源
    科穆寧王朝統治時期,率先將原羅馬帝國的單頭鷹標誌改為雙頭鷹,據說這是為了體現拜佔庭帝國橫跨歐亞的特點而做出的改進,所以雙頭鷹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就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
  • 俄羅斯等國國徽上的雙頭鷹源自何處
    在西臺時期,獅頭鷹形象正式轉變成為「雙頭鷹」的形象,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雙頭鷹。雙頭鷹主題出現在西臺的浮雕、印章和大型石雕中,是西臺國家的主流形象之一,它的形象歸納起來大致有三類:一是雙頭鷹出現在人或神的腳下,被人或神踩著,作為一個支撐物;二是雙頭鷹兩爪分別抓住一隻公羊或其他小動物;三是在雙頭鷹兩爪抓著螺旋狀線圈。
  • 雙頭鷹如何成為俄羅斯國徽圖像?
    文|蘋果小哪吒01、 雙頭鷹在俄國作為王權或國家象徵的歷程現在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形象,並非橫空出世,它和俄羅斯歷史有比較深的淵源。(現代俄羅斯聯邦國徽上的圖案)早在十五世紀,莫斯科大公國國王伊凡三世統一俄國後,雙頭鷹就作為國家標記出現在俄國國璽上。在伊凡三世之後,歷代君主大多繼承了雙頭鷹的國徽圖案,不過這一圖案不時有一些微小的調整。從十七世紀開始,雙頭鷹的兩爪上添加了象徵君主權力的權杖和象徵統一的金球。
  • 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是從哪裡來的?
    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又恢復了傳統的雙頭鷹國徽。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幾個歐洲國家的國徽上也刻著雙頭鷹,如塞爾維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大多數歷史學家通過約翰三世與拜佔庭公主索菲婭·帕拉古洛格斯(Sophia Palaeologus)的婚姻來解釋其在俄羅斯的出現,後者將這種雙頭鷹標誌稱為「嫁妝」。在拜佔庭日趨滅亡的過程中,歐洲兩個大國將雙頭鷹圖案引入自己的國徽,以顯示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地位。
  • 雙頭鷹,古代永恆權利的象徵
    雙頭鷹一直是與強大帝國概念相關的流行符號。該符號的當代用途是與拜佔庭帝國和希臘東正教教堂的使用有關。然而,在希臘人用拜佔庭帝國和正統宗教認定它之前,雙頭鷹已經使用了數千年,雖然其原始含義在學者之間爭論不休。
  • 為什麼「雙頭鷹」的形象在歐洲流傳甚廣呢?
    在歐洲,人們經常能在各種國旗、國徽和紋章上看到雙頭鷹的形象。雙頭鷹作為一種歐洲神話裡的鳥類,自古至今一直被看作帝王權力的象徵。這些雙頭鷹雖然形狀不一,但是大部分都起源於羅馬帝國。一起來看看關於「Doppeladler」的歷史故事吧!雙頭鷹是神聖羅馬帝國——1804年以後奧地利帝國——的皇室標記,現今存在於不少原奧匈帝國版圖內地區的徽章、旗幟和建築藝術中。
  • 俄羅斯進入「雙頭鷹」時代
    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標記。 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共進午餐。     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丘羅夫3月3日宣布,根據對總統選舉99.45%選票的初步統計,現總統普京支持的總統候選人梅德韋傑夫以70.23%的得票率獲得絕對勝利,普京總統祝賀梅德韋傑夫獲勝。梅德韋傑夫3日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通了電話,胡錦濤對梅德韋傑夫的當選表示祝賀。
  • 「雙頭鷹」俄羅斯未來怎麼走?
    英國《衛報》指出,烏克蘭危機使俄羅斯與歐美對抗升級,北約加強軍備、加快「東擴」進程,美國和西方對俄實施多輪制裁,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這些都促使俄羅斯對國家安全戰略進行新的調整。  與美國、歐洲的對抗,地緣安全環境的惡化,使得俄羅斯對國家安全的危機感空前上升。
  • 西方為主,兼顧東方——俄羅斯的雙頭鷹戰略
    俄羅斯的雙頭鷹戰略,就是俄羅斯外交文化和外交經驗積澱下來的俄羅斯獨特的外交戰略方式和戰略模式。總括俄羅斯外交文化、外交實踐的歷史,俄羅斯外交戰略主要有如下兩個傳統:一是西方為主,兼顧東方的「雙頭鷹戰略」,二是均勢外交與優勢外交並舉。本文主要介紹雙頭鷹戰略的形成。
  • 俄推進「雙頭鷹外交」以改變「西重東輕」局面
    俄推進「雙頭鷹外交」以改變「西重東輕」局面 2015-09-02 10:30:07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俄羅斯大力推進東西方並重的「雙頭鷹外交」,努力改變「西重東輕」的局面。特別是自2013年底烏克蘭危機爆發至今,俄羅斯外交「向東看」的色彩越來越濃。  從舉措上看,俄羅斯「向東看」涵蓋政治、經濟、人文等諸多領域。俄羅斯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東協地區論壇等地區多邊機制,期待利用自身能源、交通運輸等優勢,在地區一體化進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 新舊年的交匯處,用雙頭鷹權作雅努斯吧
    】出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紋章】胸前的盾徽上,雙頭鷹套雙頭鷹。同樣少見地沒有使用【紋章式神羅皇冠】,而將【實體式神羅皇冠】作為雙頭鷹每個頭頂的皇冠。十字聖球替代了鷹胸前的盾徽,鷹於是可以雙爪分別持有劍與權杖。
  • 劉上洋散文《雙頭鷹的國度》獲獎
    本報訊 8月1日,備受文學界關注的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揭曉,劉兆林的《父親祭》、我省作家劉上洋的《雙頭鷹的國度》等28篇作品獲單篇散文獎,另有28部作品獲散文集獎,6部作品獲散文理論獎。  冰心散文獎是根據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已故著名作家冰心先生遺願設立的一項全國性散文大獎,每3年評選一屆。
  • 俄羅斯牽手東協 雙頭鷹三大意圖
    俄羅斯,這一歷史上善於東西兼顧的「雙頭鷹」,在與西方外交陷入僵局的大背景下,正將目光投向東協,試圖集中外交資源彌補因烏克蘭等問題與西方摩擦造成的損失。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牽手東協有三大意圖。    尋找經濟動力    首先,俄意在為本國經濟「開源」。
  • 「雙頭鷹」情結難解:俄羅斯圖騰歷史
    克裡姆林宮建築群中塔尖的鍍金雙頭鷹 一提到俄羅斯,很多中國人馬上會聯想到「熊」:身軀碩大、稟性兇猛,有時候又憨態可掬 但現在的俄羅斯國徽上,作為國家象徵和文化圖騰的,卻是一隻鷹,而且是一隻「雙頭鷹」。這又有何獨特淵源和內在含義呢? 盤旋歐亞上空之鷹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熱拉爾·德·內瓦爾(1808~1855年)曾說過:「國徽是歷史之匙。」 據史料記載,俄羅斯國徽已有5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