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區劃,流經姚安縣的蜻蛉河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類水標準。目前,姚安境內設有王家橋省控監測斷面,由縣環境監測站開展監督性監測。針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姚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開展全方位調研,將蜻蛉河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在建立「一河一策」「一河一檔」的基礎上多措並舉開展專項行動,切實提升蜻蛉河水體水環境質量。
強化汙水處理能力建設。投入中央專項債資金1億元組織實施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啟動縣第二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縣供水管網完善工程和汙水管網完善工程,全線收集沿河馬草地片區、草海工業園區、光祿鎮等片區生活汙水,切實減輕部分流域內生活汙水對蜻蛉河水體影響。
開展入河排汙口整治行動。定期開展蜻蛉河流域巡查核查,建立入河排汙口動態管理臺帳。對縣城金荷公園片區汙水進行接管截汙,編制縣城供排水專項規劃及防洪排澇專項規劃,系統指導縣城供排水工作,抓雨汙合流溢流口監管維護,確保管網正常運行。實施河道河閘截汙工程,對菖河蜂蜜廠河道、東運河家世界超市口河道、中運河金家屯河道、南永連接線錢家閘河道開展截汙閘建設,有效截留汙水排入市政汙水管網入縣汙水處理廠。
實施河岸垃圾整治及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投資390萬元實施河道清淤49.64公裡,開展「清河行動」,分派縣級93家部門分河段包保。全縣共出動13370人(次),投入資金112萬餘元,清理河道346.1公裡,清除雜草雜物10.2噸,整治面積21.05萬平方米。通過流域內河道清淤疏浚及周邊垃圾整治,降低雨季汙染物衝刷入河量,及時打撈河道垃圾和漂浮物,保證河道水面清潔。
統籌生態流量。制定下口壩水庫水資源調度方案,保障蜻蛉河枯水期生態基流,改善河流水動力條件,增強河流水體自淨能力。
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投資573萬元實施太平河山洪溝治理工程,建設沿河生態緩衝帶,大力開展蜻蛉河沿岸綠化、美化、淨化,逐步修復河流生態環境。同時,將蜻蛉河綜合整治納入水利「十四五」規劃,爭取「十四五」頭三年完成蜻蛉河綜合整治。
抓實農業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成全縣3萬畝油菜田增施有機肥,發放施用有機肥1200 噸。投資40 萬元,在棟川鎮、光祿鎮等地開展增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4000 畝。宣傳推廣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化肥使用量。投資50萬元,在棟川鎮、光祿鎮開展1萬畝煙田廢棄地膜回收治理利用工程。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管理,規定蜻蛉河流域400米範圍內禁止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投資48.15 萬元,扶持16 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建設畜禽糞汙處理設施,改善和建設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在全縣開展畜禽養殖大清洗、大消毒行動,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積極推進鄉鎮「一水兩汙」建設工程實施,切實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在水體邊隨意堆放,有效整治農村面源汙染。
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在「六·五」環境日、地球日、水日等時間節點,圍繞疫情防控、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創建、愛國衛生運動等主題開展一系列生態保護宣傳活動,倡導廣大群眾形成保護水資源、愛護水環境的意識,自覺投身到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
【來源:雲南楚雄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