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時代青海美麗畫卷

2020-12-17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玉宏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申維祖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深入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建設,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扎紮實實推進民族地區發展。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方位,找準自己的定位,與時俱進深化對省情的認識和把握,客觀地看待我們的優勢,辯證地對待我們的劣勢,正確地認識我們的差距。只有立足省情、認識省情、把握省情,才能更好地推動發展。」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說。

建設國家公園省

在日前閉幕的青海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家公園省建設」「深化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近兩年來,青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義不容辭的責任,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文明體系。青海提出,要在全國率先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面啟動實施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

深入開展生態環境系統治理,以「五大生態板塊」為重點,著眼於系統保護和修復,紮實推進三江源二期、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努力從整體上恢復和強化區域生態功能。2019年,青海省計劃完成國土綠化營造林430萬畝。

增加生態環保工作考核指標,提高西寧、海東、海西地區生態指標權重……積極推動構建目標責任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推進國家公園省建設,當好綠色發展的『看門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信心滿懷。他說,2016年西寧市就確立了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目標。為推動決策落實,西寧市委在全國率先單獨成立綠色發展委員會,充分體現了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探索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和信心。

把生態環境風險納入常態化管理,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率先在全國建成「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評估預警體系;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制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實行三江源國家公園分區管控……青海省積極推動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強化了生態保護制度保障。

堅持久久為功,讓青海藍、河湖清、山川綠永駐高原大地,造福全人類。青海省水生態修復、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全面加強,湟水河出省斷面保持IV類水質;青海省主要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80%以上。

兌現脫貧軍令狀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民生情懷始終讓習近平總書記牽掛青藏高原的農牧民群眾。

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村的129戶群眾沒有忘記,2016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腳踏雨靴,冒雨看望搬出大山的鄉親們的情景——貧困群眾,是他最牽掛的人。

「深入實施脫貧攻堅3年行動計劃,確保剩餘的1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7.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完成4年集中攻堅任務,如期兌現軍令狀。」青海省省長劉寧在今年全省兩會上關於實施絕對貧困人口「清零」的發言擲地有聲。

截至2018年,青海省實現526個貧困村退出、17.6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底的8.1%下降到2.5%。當年,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14億元,累計扶持44.35萬貧困人口發展產業,對18萬名農牧民實施了異地扶貧搬遷。

為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青海省先後出臺了《關於做好青海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堅持應保盡保、兜底救助、統籌銜接、正確引導的原則,優化政策供給,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保障性扶貧措施。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30.86萬人,供養人員1.92萬人,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持續4年提高了農村低保標準和特困供養標準,農村低保標準已達到4300元/年,特困供養基本供養金達到870元/月,各類救助保障標準增長幅度均達到10%以上,資金投入穩步提升。

「今後,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政策銜接,統籌扶貧和救助資源,綜合施策,形成低保保障基本生活,扶貧促進發展的良性格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全國兩會召開,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韓永東告訴記者。

綠色發展正當時

「充分理解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他更深的期望是通過實施對三江源的生態保護,讓經濟社會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小松作為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領軍人物,對如何在保護中發展有敏銳的洞察和領悟。

地處偏遠地區的青海省,堅持以「小財政撐起大民生」,辦成了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了與國家林草局共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引黃濟寧」列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綠電9日」連續供電再創世界紀錄,「青電入豫」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積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抓住「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機遇,加快構建「兩核一軸一高地」區域發展新格局,穩步實施藏區「十三五」規劃和平安與振興工程,持續推進高原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建設;全省文化旅遊進一步深度融合,「智慧旅遊」建設持續推進,文化旅遊總收入不斷增長;醫聯體建設、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走在全國前列。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通信服務青海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鄧曉輝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來,青海省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三江源生態恢復明顯。有統計顯示,三江源年水量提高了10%至15%。」

牽住了生態保護優先的「牛鼻子」,民族地區發展瓶頸也迎刃而解。鄧曉輝認為,三江源地區的農牧民群眾雖然為生態保護作出了犧牲,但同時也是政策的受益者。通過退牧還草、生態搬遷、護林、護草等生態補償及享受國家惠民政策,農牧民人均收入由3年前的5000元左右,到2018年末超過1萬元。

相關焦點

  • 書寫「美麗中國」的長江畫卷
    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放棄賺快錢、大開發的老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保持定力、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我們就一定能書寫好「美麗中國」的長江畫卷,一定能重現昔日「鳶飛魚躍、年年有魚」的美好景象。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 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浙江「千村...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杭州4月23日電 題: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紀實新華社記者15年的執著,千山萬水更加美麗動人;15年的跨越,千村萬戶更加美麗富裕。
  • 漢壽縣聶家橋鄉:黨建引領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幸福屋場,老人乘涼閒談,四周花團點綴;金健牧場,湖清草綠,養殖區奶牛群集;花果山基地,鏗鏘有力地操練聲響徹雲霄,研學旅遊正火熱進行……9月上旬,筆者走進漢壽縣聶家橋鄉,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金埡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產村相融、農旅融合為抓手,深入挖掘自身優勢資源,以務實之幹、促金埡之變,闖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的創新之路,繪就了一幅「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產業興旺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 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_杭州網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島島是花園
  • 翟樓村:同心共建 繪就美麗鄉村宜居新畫卷
    近年來,天宮廟鎮翟樓行政村緊緊抓住住房條件改善這一「牛鼻子」,大力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鄉村宜居水平,繪就美麗鄉村宜居新畫卷。走進天宮廟鎮翟樓行政村,寬闊整齊的兩層小樓讓人眼前一亮。戶戶門前鮮花盛開,家家周圍綠樹掩映,條條道路通暢整潔,一幅美麗新農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柳溝鎮:聽民意 察民情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從荒宅舊院到小橋流水,近年來,柳溝鎮聽民意察民情,用真心抓整治,鋪開了全鎮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新畫卷。柳溝鎮王竹園村是全鎮十個率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村之一,相傳與元末劉福通起義有著歷史淵源。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當初村民生活的棲息地卻變成了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73歲的村民韓樹德對整治前的情況還記憶猶新。
  • 汨羅市新市鎮:共繪「美麗新市」新畫卷
    新市鎮「美麗屋場」秀出來。徐典波 攝 五一勞動節期間,從廣州歸來的寓外鄉友李滿珍驚訝地發現:緊鄰107國道的汨羅市新市鎮沿線混雜的樓房少了,國道兩旁綠樹多了;沿線一個個美麗屋場亮起來了,家鄉一天天在蝶變。蝶變源於新市鎮深化整治「四房」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集中攻堅行動,幹群共同繪出一幅「美麗新市」新畫卷。
  • 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 ——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中精心繪就「
  • 感受青海「一優兩高」發展新脈動
    從那一刻起,「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成為了指導青海發展的藍圖和底氣。 時至今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海600萬人民將這片高原大地打造成了自然環境天藍水綠,各族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 打造村級示範點繪就美麗新畫卷
    龍潭鎮按照龍門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黨政班子齊心協力,立足鎮情,堅持標本兼治,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以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沿著寬闊平坦的村道,記者日前來到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下埔村。
  • 浙江日報丨​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
    近年來,舟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決策部署,以漁農村改革先行者、城鄉融合示範區和鄉村振興海島樣板地的行動自覺,實施美麗鄉村全域發展「3+1」創建行動,擦亮美麗小島、美麗鄉鎮、美麗風景帶「三大創建」品牌,打造浙東海洋風情區塊,書寫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設
  • 南樂展開「美麗鄉村」新畫卷
    12月8日,濮陽市美麗鄉村建設暨基層黨建觀摩現場會在南樂縣召開。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來了,各縣、區的負責同志來了,鄉(鎮)和重點村的一把手來了。他們邊走邊看,邊看邊贊,在他們眼中,南樂縣的美麗鄉村示範村,不僅是充滿「鄉愁」「鄉情」的生態畫卷,更交出了一份濃墨重彩、引領全縣人民齊奔小康的滿意答卷。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福清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導語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從「清溝、掃地、擺整齊」到「拆舊、拓新、整漂亮」,齊心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整潔的村道、潺潺的流水、精美的小院,漫步在漁溪鎮建新村,清新、生態的鄉村美景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 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
    黃靈燕攝  綠水青山,青海最寶貴的底色。  保護三江源涵養「中華水塔」、堅守可可西裡無人區、推進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實施大部制改革探索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率先啟動國家公園省建設……一代又一代青海人,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在世界屋脊書寫了令人矚目的生態保護篇章。
  • 南京市委書記繪「四幅畫卷」勾勒現代化美麗南京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發表了題為《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 共繪現代化壯美畫卷》的講話。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張敬華在講話中用 " 四幅畫卷 " 勾畫出了現代化壯美南京的未來,要聚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國際影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創新名城,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高能級輻射的國家中心城市、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韌性城市。
  • 爭做新時代新女性 讓多彩芳華在新時代盡情綻放——青海代表團繼續...
    青海代表團熱議黨中央致詞、中國婦女十二大工作報告。海東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安玉珺說,報告明確了「團結動員各族各界婦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的主題,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將立足崗位,在新時代建功、為新目標奮鬥,奮力寫好新時代婦聯工作新答卷
  • 在新時代新徵程 書寫青春篇章
    原標題:在新時代新徵程 書寫青春篇章   本報訊(首席記者張端)12月16日,西安市「時代新人」宣講團走進西安
  • 張家界:繪就美麗新畫卷
    繪就美麗新畫卷——張家界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石堰坪風光。易宏禮 攝桑植西蓮茶葉產業。向 韜 攝■ 張建平 晏勇志這裡有眾多知名的「網紅打卡勝地」——鬼斧神工的天門山、風光迤儷的黃石寨、美麗奇險的大峽谷玻璃橋……初冬時節,行走張家界,山河壯美,層林盡染,美得讓人震撼。但曾經一個時期,如畫風景後,綠水青山下,窮得讓人揪心。
  • 南陽市青年書協:用青春書寫畫卷 用筆墨謳歌發展
    市青年書協主席孫文興表示,協會將繼續發揮組織、協調、聯絡和服務作用,團結帶領全體會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創新性工作,營造團結互助、奮發有為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書法創作和藝術交流活動,服務廣大青年書法家成長發展,為廣大年輕書法愛好者提供便利的學習機會和條件,讓眾多青年書法愛好者受益,用青春書寫出新時代美好畫卷,用筆墨謳歌祖國發展,用創作引領時代風尚,推動南陽青年書法事業健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