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合肥二手供應量猛增9997套,環比上浮27.5%,7個區域二手房價在跌!縱觀2017年房價走勢一直在跌!
合肥房價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裡依然保持下跌的趨勢,703個小區最新房價出爐,398個小區都在跌!來看看你家小區房價多少?
濱湖區:均價18348元/㎡
濱湖區12月新房均價18348元/㎡,環比上月增長0.66%(11月新房均價18228元/㎡)。其中,紫雲路板塊12月新房均價17900元/㎡,環湖CBD板塊新房均價18566元/㎡,方興大道板塊新房均價14500元/㎡,包河大道板塊新房均價20594元/㎡。
新站區:均價12847元/㎡
新站區作為價格窪地,均價明顯低於其他主城區。新站區12月新房均價12847元/㎡,環比上月持平。新站區目前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分別為新海公園板塊、生態公園板塊、瑤海公園板塊、物流大道板塊。
瑤海區:均價11637元/㎡
瑤海區作為4大老城區之一,新房主要集中在龍崗、大興鎮等地,因此新房均價相對於其他老城區價格較低。12月新房均價11637元/㎡環比上月下降1.28%。
廬陽區:均價15500元/㎡
廬陽區12月新房均價15500元/㎡ ,環比上月持平。作為合肥四大傳統老城區之一的廬陽區,是合肥最早規劃建設的城區,也是合肥的核心區域。從以下表格不難看出,廬陽區房價近一年來波動較小,房子保值性好。
包河區:均價19166元/㎡
包河區目前12月新房均價19166元/㎡ ,環比上月持平。其中,包河區政府板塊12月新房均價21500元/㎡,衛崗板塊新房均價16000元/㎡,南門換乘中心板塊新房均價21500元/㎡。包河區,作為承接新老城區的中間帶,房價一直居高不下。11月17日包河區S1706號地塊的拍賣,其中部分地塊最高樓面價高達18749.91元/㎡。麵粉決定麵包價格,該地塊的拍賣,也註定該板塊價格不會走低。
高新區:均價14450元/m²
高新區12月新房均價14450元/m²,環比上月持平。作為曾經剛需和投資客最愛的區域之一,現在也已轉為「富人區」。長江西路板塊12月新房均價已經達到16500元/m²,而蜀西湖板塊均價也達到了14040元/m²。
蜀山區:均價16860元/m²
蜀山區12月的新房均價為16860元/m²,環比上月持平。蜀山區分為四大板塊,分別為黃潛望板塊、蜀山產業園板塊、植物園板塊、青陽北路板塊。其中,植物園板塊中的新盤,城建琥珀蜀熙府已於12月2日開盤,毛坯均價17000元/㎡。
政務區:均價29249元/m²
政務區12月新房均價29249元/m² ,環比上月持平。政務區自從2002年發展以來,區域內商業,學區,交通等各項配套設施成熟,可謂寸土寸金。作為合肥的政務中心,政務區一直是合肥的富人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經開區:均價14800元/m²
經開區12月新房均價為14800元/m²,環比上月持平。其中,南豔湖板塊12月新房均價為15500元/m²,翡翠湖板塊新房均價14100元/m²。
肥西縣:均價10716元/m²
肥西縣12月新房均價10716元/m²,環比上月持平。其中,上派板塊12月新房均價為7400元/m²,金寨南路板塊新房均價為12733元/m²,高劉板塊新房均價為6200元/m²,繁華大道西板塊新房均價為12500元/m²。
肥東縣:均價11361元/m²
肥東縣12月新房均價11361元/m²,環比上月持平。其中,長江東路板塊12月新房均價11496元/m²,撮鎮板塊新房均價10260元/m²,包公大道板塊新房均價11700元/m²,龍泉路板塊新房均價12649元/m²。
長豐:均價11526元/m²
長豐縣12月新房均價11526元/m²,環比上月持平。其中蒙城北路12月新房均價9250元/m²,北城新房均價12032元/m²。長豐作為合肥三縣之一,是真正的「剛需門檻」。
12月房價一覽表
▼▼▼
雖然合肥的工資水平不高
還是一個二線城市
但是合肥房價漲幅
可是位居「全國第一」啊
我們先來看看合肥房價漲幅怎麼爬上這「全國第一」的位置的?
2016年,3月25日。上海出臺新政,兩道殺手鐧封住了買房意願,一道是首付提高,二套普通房首付不低於五成,二套非普通首付不低於七成;另一道是加碼限購,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繳納個稅或社保年限由滿兩年調整為滿5年。環上海地區的南京、杭州樓市調控政策也連番升級地出臺。長三角置業門檻拉高,壓縮了需求量,逼迫購買轉移,與杭州、南京同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合肥,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窗口期。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合肥的購房人群中,35%為合肥市區人口,60%為安徽省內合肥市外人口,5%則是來自上海、南京等地的投資客。所有人的一起努力,把合肥的房價漲幅送上了全國第一的位置。國家統計局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房價排名中合肥位列第一,年度漲幅為48.4%。在胡潤全球房價指數中,合肥位列第一,市場上也因此有了「合肥漲幅全球第一」的說法。2016年10月2日,合肥市重啟市區限購限貸政策,市場何去何從有待找出方向。
看完政策的調整,我們來看看土地市場情況吧。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過去五年合肥市住宅房地產市土地成交面積持續走低,2016年批露的數據為6340.33畝,而15年為6747.1456畝
住宅竣工面積與購置面積一直存在倒掛,就是蓋房子的速度快於買地的速度。
而銷售房子的速度又遠遠快於蓋房子的速度。
也就是說沒有長三角城市限購政策的擠出效應,合肥的房價也是應該漲的。事實也證明,合肥的房價每年都是上漲的態勢(每家數據都不一樣,看趨勢吧)。只不過,2016來得特別兇狠。
雖然,2016年,合肥的購房人群中,35%為合肥市區人口,60%為安徽省內合肥市外人口,5%則是來自上海、南京等地的投資客。但是還是有必要重申一個概念。房子是生活用品。更多是為該城市居民提供安居,樂業及保障的功能。所以正確的看待一個城市房子的需求市場,我們真的只能看長期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口,而不是安徽省內合肥市外人口,哪怕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最終會定居在合肥。我們看看合肥的人口情況: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從數據上看2010年的493萬,到2011年的706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其實最近5年並沒有明顯的人口淨流入的現象。
從下面兩張圖來看,合把的人口年輕化也不佔優勢。
綜上,從政策,土地供應和人口流入等情況來看,合肥的房價連連漲是有基礎的,基礎就是土地供應。但是16年的暴漲源於長三角的擠出效應,投資投機意味更明顯。這個過高的漲幅是沒有基礎的。這一次的漲幅消耗了太多的居民存款。
是否可以這麼理解,合肥市民在這一輪房價暴漲過程中,為了捍衛城市的居民空間,「擊退」非合肥市民(不一定是合肥戶籍,在長期在合肥工作生活的人),也把自己給榨乾了。合肥的居民資金槓桿率122.3%。僅次於深圳,廈門。
知名學者趙燕青的觀點:城市的本質,就是能提供農村所沒有的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是城市土地價值的唯一來源。我們買的房子的價值來自公共服務,無論房子本身,道路,教育,醫療,就業等。城市不動產的價值,說到底,就是其所處區位公共服務的投影。而公共服務都需要大規模的一次性投資。而中國城市的一次又一次的大規模的一次性公共服務建設的投資都是靠龐大的土地融資來實現的。簡單的說,我們現在的買的房子是城市公共服務的價值變現,也就是現在的公共服務的價值變現和未來公共服務的價值變現。通常房子的價格僅體現現在的公共服務,那無疑價格被低估。如果都是來於未來公共服務的價格(很多新區就是如此),那無疑價格被高估。城市的公共服務包括但不限業:
豐富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人均收入
完善的教培體系和有競爭力的教育質量
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及較高的醫療技術水平
便利的的交通網絡和便宜的公共運輸體系等等。
不管是現在的價值變現還是未來的價值變現,本質上的目的是服務和便利本市居民。所以限購是為了確保本市居民的基本生存權利得以保障。如果限購持續深入變成一項基本政策,那35%為合肥市區人口的購買力,何以支撐現在的價格呢?
也許風雨即來吧。合肥,保重!
2018年合肥房價到底走勢會如何?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 3月份至今全國已有44城出臺限售政策,地產股應聲下跌,明年走勢將比今年更嚴峻。因為,明年樓市明顯降溫。
在政府的新一輪調控下,合肥樓市的溫度同樣也會下降。但是,購房者可以放心的是,合肥房價肯定不會大漲。從國家大的調控方向來說,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核心要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將會貫穿樓市調控的始終,合肥也不會例外。
業內人士認為,從政策和周期上來看,各種信號都預示著短期合肥房價沒有再次大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