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山西、陝西何稱為三湘、三晉、三秦?

2020-12-20 地圖帝

我國的很多省級行政區除了有正式的簡稱,還有很多「數字+簡稱」的稱法。比如福建省簡稱閩,也稱八閩;廣西簡稱桂,也稱八桂。也有很多省份用的是數字三+簡稱,比如湖南省。

湖南省位於我國中南部,北接湖北省,東接江西省,南接廣東省,西南接廣西,西接貴州省,西北接重慶市,面積約21萬平方公裡。大家對湖南省的簡稱再熟悉不過——湘,但湖南省也經常被大家稱為三湘,那麼湖南省為何稱三湘呢?

湖南省簡稱「湘」是因為著名的湘江,「三湘」自然與湘江有關係。湘江發源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境內的陽朔山(古稱陽海山),在不遠處還有一條著名的河流,就是灕江。在陽朔山下有一塊石碑,上寫四個大字——湘漓分派。湘江上遊由此還有一個別稱,就是灕湘。灕湘北上進入湖南省永州市境內,在永州市零陵區與由南向北流的瀟水會合,所以湘江中遊也稱為瀟湘。湖南人和很多外地人都非常喜歡「瀟湘」這個稱法,感覺有一種朦朧美。瀟湘由西南向東北流去,在衡陽市區又與蒸水匯流,自衡陽以北的湘江河段有時也稱為蒸湘。湘江由南至北縱穿湖南省東部,上遊灕湘,中遊瀟湘,下遊蒸湘,湖南故稱三湘。

湖南稱為三湘還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有人覺得灕江在廣西,與湖南省無關,蒸水又太短,不足以代表湖南省。有人就把灕水和蒸水去掉,加上湖南西部的兩條大河資水、沅江,稱資湘、沅湘、瀟湘,合稱三湘。

除了三湘,還有三晉,也就是山西省。山西省北鄰內蒙古,東以太行山與河北省為鄰,南接河南省,西以黃河相望陝西省,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因為山西省是春秋時晉國的主體部分,所以山西省簡稱「晉」,有時也將山西省稱為三晉。問題來了,山西省為何稱為三晉呢?不是只有一個晉國嗎?

春秋時,天下有四大強國,如西邊的秦,北邊的晉,南邊的楚,東邊的齊,外加一些小霸。到了戰國時,秦國、楚國、齊國(田氏代齊)依然存在,曾經的霸主晉國卻不見了,同時又多出三個國家,即趙國、魏國、韓國。

晉國後期,晉國大權落於六卿之手,也就是智氏(也稱知氏)、範氏、中行氏、魏氏、韓氏、趙氏。公元前493年,範氏、中行氏退出歷史舞臺,只剩下四卿。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聯合滅掉最強大的智氏。晉國實權落入三家之手,已無存在必要。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趙、魏、韓為諸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家分晉。趙、魏、韓瓜分晉國後,與秦、燕、楚、齊並稱戰國七雄。因為趙、魏、韓三國是從晉國分出來的,人們慢慢地就把山西稱為三晉,並沿用至今。

山西省以西是陝西省。陝西省北接內蒙古,東北接山西省,東南接河南省、湖北省,南接重慶市、四川省,西接甘肅省,西北接寧夏,面積約21萬平方公裡。陝西省的正式簡稱是「陝」,因位於河南省陝縣以西而知名。不過陝西省還有一個著名簡稱,就是三秦。

陝西省為何簡稱三秦?這與西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有關。沛公劉邦先入關中,迫使秦王子嬰投降,按楚懷王「先入關中王之」的約定,劉邦將成為關中王。項羽得知後大怒,提兵四十萬軍入關,設鴻門宴,幾陷劉邦於死地。事後,項羽把劉邦封在漢中「偏險」之地,為了防止劉邦北進中原,項羽在關中設三王以鎮之。三王皆是秦國降將,章邯封為雍王,董翳封為翟王,司馬欣封為塞王。三王的封地都在秦國故土,故稱三秦。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陝西省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部分,三部分都是秦國故地,合稱三秦。

三湘、三晉、三秦都非常有名,但三蜀就怎麼不出名了。四川省也是「雙簡稱省」之一,所謂的雙簡稱省是指該省有兩個常用的簡稱。比如甘肅省簡稱是甘或隴,雲南省簡稱雲或滇,貴州省簡稱貴或黔,陝西省簡稱陝或秦。四川省的正式簡稱是川,但很多時候也稱為蜀。四川省正北接甘肅省,東北接陝西省,東接重慶市,東南接貴州省,南接雲南省,西接西藏,西北接青海省,面積約49萬平方公裡。四川為何也稱為三蜀?原因並不複雜。在西漢的早期,朝廷在四川的東部設置三個郡,就是蜀郡、廣漢郡、犍為郡,故稱三蜀或三蜀大地。

此外,我國在歷史上還有「三楚」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因為故楚國疆域實在太大,人們就將楚地分為西楚、東楚、南楚,合稱為三楚。按《史記》的記載,西楚包括淮北、沛、汝南、陳、南郡等地,也就是約江蘇省徐州、安徽省淮河以北、河南省東部、湖北省部分地區。彭城以東,東海、廣陵、吳等地為東楚,也就是約江蘇省除徐州以外。南楚包括九江、衡山、豫章、長沙、江南等地,也就是約今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部分地區。三楚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彭城為西楚,吳為東楚,江陵為南楚。

由於各種原因,三湘、三晉、三秦都流傳了下來,使用率非常高,三蜀和三楚則很少有人使用。

相關焦點

  • 山西為什麼稱為三晉,湖南為什麼稱為三湘,廣西為什麼稱為八桂?
    齊魯園 三晉,是山西省的別稱。山西簡稱「晉」,是因為這片土地主要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疆域內。晉國疆域 三秦,陝西省的別稱。陝西簡稱為「秦」,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陝西是秦國的治地。
  • 三秦、三晉、三湘、三吳、三楚的出處,知否,知否?應是雲輕風瘦
    三秦,三個說法彭城(現徐州)1、元前207年,秦王子嬰降於劉邦,後被項羽殺,焚秦宮室。項羽自立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因歷史上最長壽的彭祖而得名)。扶風法門寺3、而當下,我們比較常用的解讀方式就是把陝西的陝南,陝北,關中並稱「三秦」。三晉往事晉,三分天下山西稱晉,是在西周時期,由晉二代國君燮父取名,其中原因不清。經過幾百年經營,發育出一個基本囊括山西全部的春秋大國一晉國, 故稱晉,此後,山西以晉相稱。迄今為止,晉是山西最顯赫的名片,裡面包含著山西人的無限自豪。
  • 山西、陝西兩地為何又叫「三晉」、「三秦」?很多人一頭霧水
    眾所周知,山西又叫「三晉」,陝西又叫「三秦」。它們為什麼會有這個稱呼,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戰國時期,「三晉」是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公元前458年,晉哀公繼位不久,六大臣之一的智伯掌握了晉國的實權。
  • 歷史上的「三秦」、「三晉」,分別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那麼,王勃詩句中的「三秦」,指的是什麼地方? 春秋戰國時期,陝西由秦統治,後世稱陝西為「秦」,主要山脈跨越陝西中部稱為「秦嶺」,渭河平原稱為「秦川」,所以,陝西也被稱為「三秦大地」。
  • 三秦三晉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一個源於春秋時代,一個來自楚漢戰爭
    為什麼陝西被稱為三秦? 大多數人應該讀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吧?裡面就有城闕輔三秦,烽煙望五津的句子。這也說明,最少在唐朝時候,三秦指代關中區域就非常流行了。 後面再行省劃分時候,陝西因為囊括了整個關中,這裡原先是秦國的基地,因此,秦也成了陝西的別稱或者簡稱。於是這裡的人被稱為秦人、地方一般稱為秦川。
  • 古人為何喜歡數字三,「三秦」、「三齊」、「三楚」指哪些地區?
    我們說熟知的「三秦」、「三晉」就是一個代表。「三秦」之說源於秦末。楚漢戰爭初期,項羽先是立劉邦為漢王,後又封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管轄以鹹陽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三秦」之說由是得名,後來人們用「三秦」特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但並不不包括陝南地區。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現在的「三秦」,特指陝北、關中、陝南,成了陝西省的別稱。
  • Shaanxi和Shanxi,哪個是山西,哪個是陝西?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有很多省級行政區的名字比較相似,如江西與江蘇,廣西與廣東,湖南與湖北,河南與河北。但沒有哪兩個省如山西與陝西這樣,省名在讀音上如此相似。山西的漢語拼音是Shanxi,陝西的漢語拼音也是Shanxi。曾有段時間,山西和陝西的地名在英文中的區分成了一個難題。
  • 陝西為什麼又稱為「三秦」?
    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兩個地名——三秦、五津。五津都在四川,指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至彭山間岷江河段的五個津渡口,就是白華津、皂裡津、江首津、沙頭律、江南津(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所設)。三秦不在四川,而在四川以北的陝西。
  • 三晉史海:有趣的秦晉一家親,分不清你我的山西和陝西,趣味測試
    測試你是山西人還是陝西人分不清的山西省和陝西省打開你的手機輸入法,輸入拼音「shanxi」,如果第一個出現的是山西,那麼你就是山西人,如果是陝西,那麼你就是陝西人,如果你不是以上兩地的人,那麼第一個出現的地方和你的緣分最近,當然還有一種可能
  • 陝西為什麼被稱為三秦大地?
    三秦的由來與楚漢戰爭有關,秦朝滅亡之初,項羽勢力大稱為西楚霸王,在鴻門宴他雖未殺劉邦,畢竟有所忌憚,就將劉邦封為漢王遠派到秦嶺南邊的漢中,還不放心就又派了三員秦朝降將駐守在秦嶺以北,將鹹陽西安一帶圍護,項羽從此向東回到他的故地。人們就此將三員秦將駐守的地方?
  • 三吳、三楚、三秦……為何古代有眾多帶「三」的名字,都代表哪裡
    酈道元《水經注》以吳郡、吳興、會稽為三吳三秦:項羽滅秦後三分關中,以陝西中部鹹陽以西之地封秦降將為雍王;鹹陽以東至黃河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以上郡(陝西省北部這三個地方合稱三秦。三秦三湘:有三種說法,一是以湘江不同河段,即上遊灕湘、中遊瀟湘、下遊蒸湘為三湘;二是以湖南省湘鄉(下湘
  •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黃土地的山西文明,為何說「三晉大地」是誤稱
    在中華大地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由此可見,山西對於整個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悠久的歷史遍布黃土地之上,而生長在黃土地上的山西文明,又是世人備受關注的焦點。如皇城相府、晉祠、娘子關、五臺山以及晉商等等一系列的山西文化,鑄就別樣的『三晉之美』。故而,山西也被稱為「三晉大地」。為何有人又說「三晉大地」是一誤稱呢?
  • 陝西為什麼被稱為「三秦」?原來跟項羽有關係!
    早在上古時期,陝西為雍州、梁州所在地,是炎帝故裡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五個建都西安(鹹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陝西省,為什麼被叫做「三秦」或者「三秦大地」呢?三秦的歷史來源是什麼呢?
  • 陝西為什麼叫「三秦大地」?
    三秦,自古有之,上到炎黃二帝,下到西安事變,陝西,這座古老燦爛的土地,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小雪是地地道道的陝西人,從小,就喜歡我們陝西的地方文史故事,關於陝西這個稱謂,早就熟爛於心,而陝西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三秦。
  • 三晉春秋史(五):三晉即為華夏,先秦時期的中華民族分布區域
    何為華夏?山西省即為華夏!當時以夏王朝為中心,晉北一帶的部落叫鬼方、山東河北一帶叫東夷、江浙一帶叫淮夷、河南南部和兩湖稱為蠻,陝西甘肅一帶稱為犬戎。那麼中國哲學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當屬春秋戰國時代,也讓中華文明圈得到了擴張和延伸,東夷、蠻、淮夷已經完全融合,晉北的大同朔州等地的鬼方、甘肅陝西的犬戎在春秋時期還沒有被完全融合。
  • 為什麼陝西被稱為三秦大地?還一個省像「三個省」?
    最近電視劇《裝臺》大火,相信不少小夥伴都被劇中魔性的陝西話和垂涎三尺的陝西美食深深吸引,可以說這部劇堪稱陝西文化的地域宣傳片。觀眾們一不小心練就了陝西話十級水平,「麼嘛達」、「嘹咋咧」哪句陝西話聽著都挺上頭,辣子蒜羊血、褲帶面、辣子加饃哪款美食都想去嘗試一下。今天咱們暫且不聊這部劇的細節,來說說神奇的三秦大地——陝西。
  • 三晉春秋:山西自稱「三晉」的歷史由來
    所謂的山西自稱三晉就是這麼來的。原來的時候,韓趙魏只是晉國公爵,等他們把晉國給瓜分之後,周天子就把他們封為了諸侯王。三家分晉也正式標誌著春秋的結束,戰國的開啟。嚴格意義上不能說趙魏韓三國的國都不在山西,確切的說法是趙魏韓三國的後期國都不在山西,事實上這三國立國之初的國都都在山西:魏都安邑(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禹王城遺址)、趙都晉陽(今山西太原)、韓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趙魏韓三國的誕生來自於三家分晉,在此之前這三家都是晉國國內的卿大夫貴族世家,在晉國內部的世家大族內鬥中脫穎而出,最終瓜分了晉國的土地。
  • 河北稱燕趙,湖南稱瀟湘,四川稱天府,你知道你家鄉的別稱嗎?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族的搖籃,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成為天下的「中心」,被各朝各代稱為「中原」。三國時期諸葛亮一直說北伐中原,其中的中原就是以河南為中心、加上周邊部分地區的地界。湖南—瀟湘之地湖南簡稱「湘」,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省會為長沙。
  • 人們常說陝西是三秦大地,到底是哪三秦?看完長見識了
    人們常說陝西是三秦大地,到底是哪三秦?看完長見識了我們的陝西省簡稱是陝,在古代它長期是泰國的屬地,所以也經常被人稱為「秦」,但為啥有人還把陝西稱為「三秦」大地呢?小編今日話題,陝西的三秦是指的哪三秦,很多人都認為,三秦應該是陝西的三個地理單元,分別是關中,陝北和陝南,但實際上陝西的這個名字跟古代的一段歷史有關。在秦始皇死後,項羽跟劉邦都開始造反,並且順利的攻破了關中,那時候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是各個諸侯中絕對的主宰。
  • 你知道陝西的陝是指什麼嗎?為什麼還叫三秦?還是老秦人後代嗎?
    我們知道河南、河北的河是黃河,山東、山西的山是太行山。陝西的陝其實是陝塬,也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的陝州區,秦朝的時候這裡是陝縣,陝縣就是陝西了。陝西還叫三秦,和古代不同,現在的三秦指的是陝北,關中和陝南,陝北也就是黃土高原,陝北人吃高粱、住窯洞、唱信天遊,經常被代表整個陝西,但實際上關中可能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