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關於人際交往,老人們有很多經驗之談,這些話有些雖然不符合我們的習慣,但的確十分現實,也很有道理,那麼農村有句老話「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是什麼意思呢?
路有三不走,其實是在說沒人走過的路不能走,也就是說我們要儘量避免憑自己判斷作出的選擇,有時這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還有找不到熟人的路不走,這是在說人脈對我們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另外起點太高的路也不能走,起點高意味著獲益會很大,而且風險也就很高,這樣的風險是很多人承擔不起的。
遇到別人婚喪嫁娶,出份子錢是很正常的,但農村還有禮有三不隨的說法,首先不請的禮不隨,這是一般的禮節,如果別人家有活動,都會發請帖或者正式的通知你。但如果沒有通知,那這個禮是堅決不能送的。無德的禮不隨,這是在說不道德不講規矩的事也是不隨禮的,另外差異的禮也不隨。
正常的情況下,每個地方隨禮都有一個大致的標準,但如果有人故意顯擺,弄的別人很尷尬,這樣的禮乾脆也不隨。除此以外,農村還有錢有三不借,那就是剛認識的不借,帶利息的不借,沒保證的不借,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把錢借給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收不回來的,這下小夥伴們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