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輪滾滾前進,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歷史灰飛煙滅,後人難覓蹤跡。也有一些歷史被記錄下來,後人得以一窺其貌。有一句話叫做「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你」,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有人發現,在遙遠的另一國家,竟然有人跟自己長得很像,儼然是一對雙胞胎,這真是令人稱奇。這種現象不獨發生在人身上,也發生在節日上,經過比對發現,中國的春節竟然跟基督教的逾越節有9大相似之處,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玄機?
第一個相似之處是發生的時間近似。據說中國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基督教的逾越節發生在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時間是公元前1513年,而這個時間正好是中國的商代。第二個相似之處是都是一年之首。中國的春節是歲首年終,是一年的開始。逾越節也是以色列人一年的開始。《出埃及記》12章1-2節:「耶和華在埃及地曉諭摩西、亞倫說:『你們要以本月為正月,為一年之首。』」
第三個相似之處是名字相似。中國的春節叫「過年」,而基督教的逾越節,逾越就是越過,就是過的意思。第四個相似之處是寓意相似。中國的春節是要越過「年」這個兇惡的猛獸,得到平安。基督教的逾越節是躲過了滅命的耶和華神,得到了平安。第五個相似之處是吃團圓飯。中國人在除夕吃團圓飯,以色列人是在逾越節的前夕吃「團圓飯」。《出埃及記》12章3節:「你們吩咐以色列全會眾說:『本月初十日,各人按著父家取羊羔,一家一隻。』」以色列人要一家人一起吃逾越節的羔羊。
第六個相似之處是守歲。春節守歲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以色列人逾越節前夜也不能睡覺,他們要嚴陣以待,整裝待發,準備出埃及。《出埃及記》12章11節:「你們吃羊羔要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趕緊地吃,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以色列人是夜裡就出的埃及,因為埃及人催促得緊。
第七個相似之處是聲音相似。中國春節要大量燃放鞭炮,噪音很大,持續時間很長。以色列人的逾越節那天晚上也有大噪音,不過並不是鞭炮聲。《出埃及記》12章30節:「法老和一切臣僕,並埃及眾人,夜間都起來了。在埃及有大哀號,無一家不死一個人。」
第八個相似之處是紅包。中國春節有發紅包(大人)和討紅包(小孩)的習俗,逾越節也有,不過是以色列人討「紅包」,埃及人發「紅包」,這個紅包很大很大很大。《出埃及記》12章35-36節:「以色列人照著摩西的話行,向埃及人金器銀器和衣裳。耶和華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以致埃及人給他們所要的,他們就把埃及人財物奪去了。」
第九個相似之處是「貼對聯」。中國春節家家戶戶都有貼對聯的習俗,逾越節也「貼對聯」,只不過是用羔羊的血「貼」的。《出埃及記》12章21-23節:「於是,摩西召了以色列的眾長老來,對他們說:『你們要按著家口取出羊羔,把這逾越節的羊羔宰了。拿一把牛膝草,蘸盆裡的血,打在門楣和左右的門框上。你們誰也不可出自己的房門,直到早晨。因為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他看見血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不容滅命的進你們的房屋,擊殺你們。』」
實際上中國的對聯起源於基督教的逾越節。為什麼這麼說?有5大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最早的對聯所寫的內容是基督教的內容。據史料記載,在明朝洪武年間,江西廬陵出土了一尊鐵十字架,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更令人稱奇的是十字架上有一副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對聯的記載。這幅對聯的意思是歌頌耶穌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給萬國萬民帶來了福音。
第二個原因是時間相同。逾越節是頭一天晚上把羊血塗在門楣和左右門框上,中國貼春聯是除夕晚上。第三個原因是作用相同。逾越節把羊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為的是躲避災禍,中國人貼對聯是為了闢邪祈福。第四個原因是顏色相同。中國貼在門上的對聯的顏色一定是紅色,不可能是其他顏色。而逾越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的羔羊之血的顏色也是紅色的。第五個原因是位置相同。中國對聯的上下聯貼在左右的門框,橫批貼在門楣上。逾越節羔羊之血所塗的位置和對聯所貼的位置完全相同。
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完全了律法,基督徒已經不必要死守律法,而是按照律法的精義來守。所以,當福音傳到中國後,中國的基督徒不必依樣畫葫蘆,把羊血塗門上,而是把塗羊血的儀式跟中國的文化(特別是中國的書法)相結合,就產生了對聯這種形式。而對聯的形式和內涵與逾越節保持了一致。中國的春節跟基督教的逾越節有9大相似之處,這究竟只是一種巧合,還是另有玄機?現在還難以下定論,期待將來有更多的史料或者是考古發現,能找到這二者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