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在職場不能太善良,否則根本沒法做管理,其實並非如此,善良是人的本性,不存在不適合混職場的說法,做管理當然也沒問題,善良是人的優秀品質,而非弱點。
常聽到有人說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其實很多人把這個意思錯誤地解讀了,認為做管理就是拋棄善良,其實這個是一個最大的誤區。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的誤區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被人常常提起,也經常被人誤解了其中的含義。
慈不掌兵的誤區
雖然常說慈不掌兵,但是也有一句叫做:愛兵如子。把兵當成子一樣愛,難道對自己孩子不是善良嗎?
比如,吳起將軍為士兵吸吮膿瘡的故事,士兵母親痛苦,說:「將軍這樣對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怎麼可能不賣命,我的兒子命休矣。」
原文:起之為將,與士卒bai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du,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zhi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又如,嶽飛將軍吃飯與士兵一樣,有酒與士兵一起喝,出徵後命自己的妻子去探望慰問士兵的家屬。可見嶽飛對士兵的慈,對將士的善。
善用對了地方那叫做善,而是不是優柔寡斷,當斷不斷。雖說有愛兵如子,但也有軍紀嚴明。下屬犯錯該罰就罰,該斬就斬,不能有一點慈。
面對敵人不能慈,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對下屬的殘忍。善良用對了地方叫做善良,用不對地方,叫做傻,那不叫做善良。
在職場中同理,善良不是濫用,根據事情的不同,人的不同,善良不濫用。善良沒錯,只是用錯了地方,對下屬要求不嚴,那就是用錯了地方。
義不掌財的誤區
「義不掌財」人們都耳聞能熟,但是還有一個詞是「仗義疏財」。有些人把「義」解讀錯誤,認為義就會不適合經商等等。
其實「義不掌財」並非不能經商,做生意,而是太過注重名、義,就會散財,並非「義」賺不到錢,也不是「義」就不適合經商,這些都是誤區。
比如,杜月笙有賺錢能力,也經商,在亂世中能有如此地位的人,堪稱梟雄。因為時局的問題,也因為他的「義」最終留給家人的是一大堆借條。
「義」用對人,沒問題。需要有慧眼識珠,而非對任何人都「義」。遇到感恩的人「義」會帶來更大的獲得,比如,胡雪巖的故事,雖說是投資了王有齡,也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有多少人做不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善良適合在職場,而且更適合做管理
善良是優秀的品質,適合任何地方,不僅僅是在職場,更在其他的地方也完全可以。善良不濫用,才是真善良。
善良的人在職場
善良是品質不是性格,善良的人可能性格急躁,也可能性格溫和,但並不影響其善良,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善良是品質不是傻,不去算計人,不等於就要被別人算計,善良並不影響自己防備別人;不等於被別人算計了之後,就要去承受,忍耐,善良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獠牙,也可以有自己個性,只是不去害人而已。
善良不是不去拒絕,接受所有的要求,而是會拒絕,對別人負責,對自己也負責。善解人意,能幫助的地方不拒絕,不該幫助的事情,並非不做,而是不能做。
善良的人更適合做管理
善良的領導對下屬會關愛有加,會對下屬負責,而不是讓下屬「扛雷」、「背鍋」,而是共同面對。團隊凝聚力強,能夠充分地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行為,進行情感激勵,不僅為下屬規劃,也會以身作則。
善良的領導會對團隊負責,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個別人的利益,不會因為某個人利益而損害集體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善良。有功獎,有過罰,是對所有人的善良,是大善。
善良不濫用,才是真正的善良,所謂人們說的善良不適合做管理,那都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趨利避害滿足自己欲望的善良,所以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真正的善良是對每個人,對大多數的人善良,對組織的善良負責。拋開個人的好惡,而尊重客觀事實,為大多數人考慮善。
不適合做管理的善是假善,偽善,而不是真正的善良,別誤解了善良的意思。
總之,善良是優秀的品質,用對地方是善良才是善良,而用對地方,用對方向的善良,就會適合所有的地方,不僅僅是職場。善良是人最優秀的品質之一,所以不存在適合不適合混哪裡,而是善良是否用對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