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DT君在B站逛了不少千萬甚至億萬豪宅,積累了足夠的做夢素材。內心膨脹的DT君突然心生一計: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千萬家財,那應該去哪些地方買下一套屬於自己的豪宅呢?
於是,我們從貝殼研究院找來了2019年-2020年7月(如無特別標註,以下提到的數據皆為該時間段內的成交數據)上海豪宅的成交數據,讓大家一次性將檸檬吃個夠。
上海寸土寸金,總體房價實在過於感人,若是光看價格似乎遍地都是豪宅。為了排除掉價格不菲的老破小,我們將「豪宅」的標準定義為:「總價1000萬及以上」+「總面積150㎡及以上」+「三居室及以上」。
令DT君意外的是,如此苛刻的條件下,豪宅的市場成交量依舊可觀。數據顯示,從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上海的豪宅的月成交量總體保持平穩,但疫情的到來讓豪宅市場遭遇瞬間降溫。
但在2020年2 月之後,上海豪宅的成交熱度明顯回升,且大幅超越去年同期。壓抑了一整個月之後,上海的富豪們似乎都明白了「錢財乃身外之物」的道理,按捺不住懷裡的錢包爭相入市。
那麼,上海賣得最好的豪宅都在哪些價位?它們都分布在哪裡?什麼樣的豪宅更能獲得上海富豪們的青睞?我們用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 Tableau 描繪出了上海豪宅的全景畫像,一起來看看吧。
1
大家買的豪宅都在哪?
先來看上海豪宅的總體成交情況。
我們通過 Tableau 繪製出環形圖和條形圖,可以看到:2019年到目前為止,1-2千萬之間的豪宅成交量最高,大約佔據成交總量的8成。真正能消費得起頂級豪宅的富中富畢竟還是少數。
豪宅成交量最高的是浦東新區、閔行區、長寧區。佔上海總面積1/5的浦東新區,售出豪宅總數達到了384套,是總成交量的1/4;人口大區閔行售出豪宅數量207套,佔總量的15.1%;以各類豪宅為特色的長寧區售出豪宅達139套,佔全市10.1%。
靠近城郊的奉賢、嘉定、新靜安(前閘北區)的豪宅成交量相對稀少,均不超過20套,價格集中在2千萬以內。
浦東新區不僅在豪宅成交總數上領跑上海,3千萬以上的豪宅成交量也達到了28套。比如,成交價格最貴的三套豪宅全部坐落在浦東新區的花木商圈,其中有兩套來自九間堂(分別為1.4億和1.1億),另一套來自御翠園(1億)。
如果你還不熟悉這些富貴的小區,DT君為你簡單科普下。根據百度百科介紹,九間堂的主力戶型在689-1000平方米之間,每套別墅戶均佔地約2000平米,是城市繁華地帶鬧中取靜的豪宅產品(九間堂打錢!)。
據傳,如果你成功在這裡買下一套,那你的鄰居可能是仲盛集團、南都集團、億王亞哥集團等大公司的老闆。御翠園由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開發,憑藉奢華的風格也吸引了中融集團、美特斯邦威、今日資本等企業的高管人士。
他們的別墅分別長這樣。
(左:九間堂 右:御翠園,圖片來自貝殼找房)
但這樣的頂級華府看看就好,畢竟天選之子不是誰都能當。我們不如退而求其次,從價格角度出發,釐清上海各價位豪宅的具體分布。
1-2千萬的成交豪宅中,有幾處分布尤為密集。比如由新加坡仁恆集團開發的高端仁恆系列社區,地處浦東陸家嘴的仁恆濱江園、長寧天山的仁恆河濱花園以及浦東聯洋的仁恆河濱城(三期)分別售出13、11、10套豪宅。
其次是閔行顓橋板塊的上海星河灣、黃浦五裡橋板塊的匯龍新城也有不下十套。
視線拉至2-3千萬的豪宅,成交數量瞬間少了一大截。其中閔行古美板塊的萬源城御璄以8套豪宅的數量登頂第一,是上海該價位中最好賣的豪宅。其次是陸家嘴的仁恆濱江園、世茂濱江花園、財富海景花園,以及黃浦江沿岸的融創濱江壹號院,該價位豪宅的成交量都超過了5套。
再來看看最壕無人性的3千萬以上豪宅。
毗鄰淮海中路、依傍新天地的翠湖天地御苑售出了8套頂級豪宅。這個小區內不僅有25米室內恆溫遊泳池、健身中心,還有私人會所及24小時貴賓級個人化服務(這些都是我們搜大眾點評知道的)。想像一下,晚上12點,當你眺望著湖對岸燈火通明的電通安吉斯和普華永道,是不是有一種全世界都在為你打工的孤高感?
還有位於陸家嘴核心地帶的中糧海景壹號、塘橋地區的九龍倉濱江壹十八,它們售出的豪宅數量也達到了4套。從窗戶望出去,和鄰居隔空幹一杯——「是富貴使我們相遇」。
其實光看價格和區位,我們只能對上海豪宅有個模糊的概念。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豪宅的內部嗅一嗅富貴的氣息,用丹田之氣喊出一聲「哇哦」。
2
上海的豪宅內部都長什麼樣?
普通人對於豪宅的想像,一個是「貴」,一個是「大」。
於是,在先前的價格劃分基礎上,我們繼續以面積為度量標準,分別做出了每一個價格區間的面積分布圖。
結果顯示,豪宅的面積與價格確實呈現一定的正相關。價格越可觀,基本上面積就更大。比如面積大於700平米的8套豪宅裡,除了位於徐涇大豪山林別墅中一套成交價為2850萬的房源,其餘7套價格均超過了4000萬。
這其中就包括了位於閔行浦江萬科翡翠別墅的一套價格4450萬的別墅,它的面積高達1028平,比兩個標準籃球場還大。這套別墅總共有兩層,6室3廳1廚4衛,還有花園、採光井、地下室……這樣的大房子,蝙蝠俠都可以考慮在這裡做個中國分基地。(星星眼)
(圖片來自貝殼找房)
同樣,再根據地區進行劃分,我們在 Tableau 上分析後發現:如果想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大的豪宅,還是得往市區外走走。如松江、青浦和嘉定的豪宅,房屋整體面積都要勝市區同類型產品一籌。尤其是青浦區的豪宅,它們的面積中位數將近400平。
位於中心城區的徐匯、黃浦、老靜安等區域,豪宅面積都集中在200平米左右。徐匯和虹口甚至沒有一套豪宅面積超過300平,距離青浦的平均水平還差一大截。
當我們把豪宅面積和地理位置投射在 Tableau 的地圖上,就能更直觀清晰地看到,外環外的「紅圈」明顯顏色更深、更大一些。
(文末關注 Tableau 官方微信,即可獲取地圖製作視頻教程)
房間的數量則是豪宅「大」的間接體現。
依舊按照價格劃分,DT君用 Tableau 作出氣泡圖後發現,無論是1-2千萬,還是2-3千萬,豪宅的戶型都集中在3室或4室。只有價格達到了3千萬以上,5室及以上的佔比才多了起來。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在1-2千萬的豪宅中,來自莘閔別墅和捷克住宅小區的兩套房源,都擁有7個房間。在一眾追求奢華的豪宅中,這兩套房子身上兼備了大家庭的剛需和改善屬性,還挺接地氣。
成交價大於3000萬的房源中,也有9套房源只有3室。
比如這套來自凱德茂名公館的豪宅,由於坐落在市中心南京西路附近,總價高達3150萬元。雖然面積不大僅有220平米,但客廳加餐廳面積就超過50平米。住家保姆除了擁有自己的臥室,還有一個獨衛。
(圖片來自貝殼找房)
富豪們自然喜歡住得寬敞一些,嫌房子小了再買一套就是。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3什麼樣的豪宅更好賣
看完了豪宅的「大」和「豪」,DT君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雖說都是豪宅,但有人偏好城郊山清水秀、設計宏偉的大別墅;有人鍾情於繁華市中心的溫馨大平層,任你有幾個籃球場那麼大,我也依舊不為所動。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那麼,什麼樣的豪宅更受大眾的喜愛、賣得最快呢?
DT君用 Tableau 按照不同價格區間和成交周期分別進行歸類,作出分布散點及盒須圖。很明顯看到豪宅的整體市場還是十分搶手的。
在有記錄的1198套豪宅中,有40%的豪宅在3個月內成交,6成豪宅成交周期小於半年。如果放寬到一年,成交數量則達到了整體的80%以上。
此外,我們還發現,價格和成交周期也有一定的弱相關關係。隨著豪宅的價格增長,其成交周期的25、50、75分位數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價格達到了5000萬以上的5套豪宅,成交周期幾乎都在一年內。其中古北壹號一套價值6500萬的豪宅,僅僅只被帶看了一次,花了5天時間就完成了交易。
相反,這套位於佘山3號的豪宅,總價「僅」1395萬,2015年2月就已掛牌出售,卻花了5年多的時間,中間調價3次才成交。這似乎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房產界的一句諺語「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圖片來自貝殼找房)
除了價格,成交難度或許和所在行政區也有一定的關係。
根據數據,我們用 Tableau 繪製出了各個行政區下豪宅的成交周期分布佔比。豪宅最好賣的地區並非我們之前提到的浦東、閔行等熱門大區,也不是我們想像中富人聚集的青浦、徐匯等區,而是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區。
嘉定區成交的18套豪宅中,成交周期全部不到1年,將近7成在3個月之內出手,1個月內成交的就有4套。它們分別來自嘉定新城的龍湖蔚瀾香醍和龍湖藍湖郡(別墅),以及南翔的湖畔天下(別墅)和華潤中央公園。
當然,這和嘉定區汽車行業大佬集中,但區域內豪宅產品較少或許也有一定的關係。於是,我們繼續挖掘,細化到商圈,找到了豪宅成交量最大的15個商圈以及每個商圈的豪宅成交周期中位數。
不出意外,陸家嘴、新江灣城、徐涇等商圈作為富人聚集地,豪宅交易一直保持較高的熱度。但從成交周期來看,新江灣城、浦江、聯洋等地的豪宅似乎更為吃香,成交周期中位數均不超過3個月。
其中,新江灣城的尚浦名邸、銀億領墅、旭輝江灣墅,浦江的陸家嘴紅醍半島(別墅)、一品漫城三期,聯洋的聯洋新苑、仁恆河濱城等不少小區的豪宅成交周期都不超過一個星期。
(左:銀億領墅;中間:陸家嘴紅醍半島;右:聯洋新苑,圖片來自貝殼找房)
總結下來,如果你足夠有錢,或許可以考慮一下上海的豪宅產品。買得快賣得快,不愧是投資理財的好去處。
DT君看到這些豪宅,也是有些按捺不住躁動的心情了。如果不差錢,別說一周了,一天我就能定下來!
不過,夢醒時分,還是滾回去努力寫稿了。畢竟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勉強留在原地呀!
作 者 | 羅仙貝
編 輯 | 阿 米、小 唐
設 計 | Tableau、鄒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