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2筆變一個三角形?小學生做幾何題徵服眾人,網友:邏輯鬼才

2020-12-19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現在的小學生不容易啊,作業多就算了,還特別難,經常看到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題目,不僅孩子懵懂,家長也一頭霧水!

兜媽曾看到一個小學生的哥哥在網上吐槽:

「現在小學生的題目都這麼難了嗎?弟弟拿著題目給我看,我一臉懵,為了不失顏面,故意大斥一聲「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隨後自己悄悄打開了手機搜題。」

雖然題目很刁鑽,不過咱們的小學生也不甘示弱,用他們強大的邏輯徵服了難題,大人看到都要鼓掌,順便喊一聲「自愧不如」。

移動2筆變一個三角形?小學生做幾何題徵服眾人,網友:邏輯鬼才

現在的數學題可了不得,除了加加減減,還有幾何題和思維擴展題,出題老師的角度十分刁鑽,就連大人看了這樣的題,都得沉思好一段時間,這該咋做?

我們可以看見,先進的多媒體黑板上,有一道幾何體,題目介紹「移動2筆變一個三角形」,下面的圖形是由3個三角形組成的梯形!

這道題,其實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過聰明的孩子對此毫無畏懼。

只見他站在黑板面前沉思了一會,將上下兩條橫線擦去,將一根橫線移到圖形外,一根橫線移到圖形裡!於是畫面內容就變成了「一個△」

雖說題目出的刁鑽,但是孩子的解題思路,也是相當的另闢蹊徑啊!一道幾何題目硬是被孩子做成了文字題!

網友看完小學生的解題過程,感到恍然大悟,紛紛感嘆:

「這也太聰明了吧,佩服佩服。」

「我還不如一個小學生,我果然是來人間湊數的。」

「真的是數學邏輯鬼才,這咋想的。」

加一筆使等式成立?小學生一拍腦袋給出答案,網友:數學鬼才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組圖片,小學生被老師叫到講臺上做題,面對著講臺上的題目,小學生有些懵懂:

「5+5+5=550,加一筆使等式成立。」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個等式是不成立的,要想這個等式成立,這一筆應該加在哪裡呢?

小學生一拍腦袋給出了答案,將這一筆加在了+號上面,+變成了4,於是這個等式成立了,5+545=550。

人們看到這個結果之後,紛紛感嘆:

「這是腦筋急轉彎吧!」

「孩子,你真是數學界的鬼才!」

「孩子想像力不錯。」

其實讓大人做這些題,大人不見得一定可以做出來,因為大人比較遵守規則,不會想到把數學題當成文字題甚至是腦筋急轉彎去做。

但是孩子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化解掉難題,與其說孩子數學天賦高,倒不如說是孩子的發散性思維非常厲害!

擁有發散性思維的孩子,他會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面對難題時,第一反應不是逃避,而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對孩子來說,擁有一個發散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乃至以後的職業生涯,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呢?

1.培養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的求知慾,是促使他學習的最大動力,一個沒有求知慾的孩子,很難在學習上有所突破和成就,作為家長,要學會激起孩子的求知慾,引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家長可在孩子感興趣的領域,對孩子拋出問題,讓孩子進行思考和解答。

比如,了解到孩子喜歡恐龍,不妨帶孩子去看一些恐龍骨架設計,對孩子拋出問題: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呢?也有可能不需要你問,孩子就會來問你了!

當孩子問家長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能敷衍作答,和孩子保持探討的態度,引導孩子一環接一環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當孩子擁有了求知慾後,就可以帶著高漲的情緒去思考,有利於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時,願意自己思考的心態!

2.利用生活引導

生活場景,永遠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引導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孩子的想像力得到提高!

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做一些手工,比如用廢品,去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用水果,拼出自己喜歡的形狀!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是對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因為孩子在動手過程中,大腦也會一併構思。

所以家長們,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做手工,當孩子完成自己的作品後,家長對孩子進行誇獎鼓勵,讓他們有一種被肯定的感覺,願意繼續努力嘗試!

3.打破常規,鼓勵孩子多向思維

平時做題目時,作業本上的標準答案也許只有一個,這是為了考試,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家長們不必如此,可以鼓勵孩子打破常規,多向思維!

當孩子解題完畢的時候,家長不妨問問孩子,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還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找出不同」的遊戲!

比如:香蕉,西紅柿,葡萄,西瓜四樣物體,有哪樣物體和其他物體不一樣?

答案可以是香蕉,因為只有它形狀不同,是長方形,其餘是圓形;也可以選西紅柿,因為其他的是水果,它是蔬菜!總之,鼓勵孩子多向思維!

兜媽寄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考驗,思維擴展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作為家長,可以從日常小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這對孩子的未來是十分有利的,有助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話說回來,你覺得這2道題目,小學生做的合理嗎?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邏輯鬼才」,語文作業改「把」字句,媽媽氣得無話可說
    小學生「邏輯鬼才」,語文作業改「把」字句,媽媽氣得無話可說   前不久火熱的一些父母輔導孩子課後作業痛不欲生的新聞,在各個朋友圈廣泛流傳,在我們看後一個樂呵的情況下,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思考:教育孩子,輔導功課,真的是如此痛苦麼?
  • 「貌似」的三道幾何題,有變有不變,用三種輔助方法分別加以剖析
    下面三道「貌似」的幾何題中,不變的是都有「錯位等線段」的已知條件,而變化中的又有如何規律,是神離還是神合。現將每題分別用不同的「輔助」方法加以剖析。《例1》BC上截取BE=CD,使BD=CE=AC化解原來BD=AC的「錯位等線段」,再作輔助正三角形後使CE=AC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例2》較《例1》有變的也有不變的。而此題用作輔助外接圓辦法完美化解AC=BD的錯位《例3》中CD=2AB使「錯位線段」又增加了難度。
  • 不做「邏輯鬼才」,GMAT邏輯題解題思路總結
    邏輯鬼才:用於形容邏輯非常清奇的人。一些人在辯論時,得出的結論非常奇怪,但是邏輯上卻神奇地遵守了一定的規則,導致對方一時間無法反駁 (以上解釋來源於百度百科)邏輯鬼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被當作中性詞使用,但是如果考GMAT的時候你還想做邏輯鬼才的話,豆豆只能抱拳說一句「兄弟,佩服!」
  • 小學奧數競賽幾何題的特殊解法
    小學奧數中幾何形體知識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對常規的幾何題學生比較容易解答,但是對有一定難度的競賽題,指導學生解題時,要引導學生認真地觀察圖形的形狀、位置,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徵,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析、思考,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 小學數學:五年級「思維訓練」100題,給孩子練,1月變邏輯鬼才!
    小學數學:五年級「思維訓練」100題,給孩子練,1月變邏輯鬼才!思維訓練題目主要就是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眾所周知,數學的學習中離不開邏輯思維,想要學好數學。首要的就是提升自我邏輯思維,遇到題目要學會去獨立思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點全部都靈活運用起來,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五年級結束之後就要面對小升初,所以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小學階段邏輯思維沒有訓練到位,上了初中以後就會特別明顯,數學成績難以提升,分數一次比一次低。希望同學們能夠引起重視!
  • 2018中考數學幾何題公式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初中幾何公式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33、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34、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5、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互相重合   36、推論3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 中考數學複習吃透全等三角形的秘訣
    全等三角形這個知識雖然是初中學習的,但是高中的幾何包括立體幾何都是經常要用的,如果不熟悉,很多高中幾何題基本沒法做。全等三角形雖然簡單,但是死記硬背的話也很容易混淆。比如我們經常用一些縮寫來背它:邊邊邊、角角邊、邊邊角等等。這樣記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快,時間長了就特別容易記混——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意思,在考場上也很容易出錯。
  • 初一數學:幾何題中涉及到角的題目,這條性質千萬別忽視
    在初中幾何題中,涉及角度的計算或等量證明的題目佔絕大部分,而從初一到初三的各類幾何題中,只要涉及到角的論證或計算的各種方法中,有兩條性質基本上每題都會用到,且不需要由具體題目已知條件推導出來,是每道幾何題都會隱藏的已知條件:三角形內角和公式和外角性質。其中「外角性質」最容易忽視。
  • 日本一小學幾何題,「脫離」歐式幾何,網友:真畫不出來
    前段時間,日本一小學生家長對女兒的一道數學題感到很疑惑,就傳到了網上,眾多網友看後,都紛紛表示被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了,真畫不出來。據了解,這道題是小學生的數學作業裡的一道幾何畫圖題,要求繪製各種三角形。它要求是畫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給出的數據是底邊6cm,腰長為3cm。
  • 做生意的邏輯,變了
    五年前我就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是:它們把自己的核心業務,做成了實時在線化。比如滴滴打車,你的車子沒有變,但當私家車連接到了滴滴APP的時候,車子就變得實時在線了,而今天這個時代有十億人都是實時在線,所以當你把你的業務也變成實時在線的時候,肯定就能活躍起來了。
  • 傳說中的IMO史上最簡單的一道幾何題,你會做嗎?來挑戰一下吧
    傳說中的IMO史上最簡單的一道幾何題,你會做嗎?大家都來挑戰一下吧。今年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再一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它再一次點燃了眾多數學迷們對IMO的興奮點。其實並不是所有的IMO題目都很難,有些題還是可以嘗試去做一做的。下面就是這樣一道可以嘗試著做一做的題目。它是1982年的IMO的一道幾何題,據說是IMO史上最簡單的一道幾何題。對數學有興趣的大中學生們和家長們可以來挑戰一下吧。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說的那麼簡單。
  • 初一《三角形》題型全解2:三角形「三線」題型詳解
    【知識梳理】1.角平分線(1)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2)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條角平分線,並且它們相交於三角形內一點。(內心)2.中線(1)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 小學生寫作業的「高科技」,網友:學渣文具多,學霸2支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不僅給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便利,這種發達也讓現在的小學生寫作業更加有科技感。放學回家打開書包寫作業,像寶媽那個年代,書包裡除了書就是作業本,而文具袋裡裝的只有幾隻筆跟個橡皮擦和削鉛筆刀。而現在的小學生,書包裡文具的豐富性看了讓人眼花繚亂,只想說句太讓人羨慕了。
  • 初中八年級幾何全等三角形——截長補短法證明線段和差問題
    全等三角形——截長補短法證明線段和差問題對於初中八年級同學來說,幾何已經不單純的是畫平行線,了解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徵就可以了。之所以說初二難,主要就是初二幾何難度在加深,要求同學們要轉變思維方式。在解答證明幾何題時,要能根據定理定律去完善條件,這就需要我們要能根據定理分析解決問題。所以要學好初二數學,必須要學會做輔助線,創造完善條件,來證明。今天就以——截長補短法輔助線的做法來進行示例截長補短法,是初中數學幾何題中一種輔助線的添加方法,也是把幾何題化難為易的種思想。截長就是在一長邊上截取一段等於某條短邊,補短就是在一條短邊上延長,使其等於最長邊。
  • 用好「信息三角形」:讓你的表達清晰有邏輯
    《邏輯思考力》這本書的作者,日本邏輯思考大師西村克己就發現,很多人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只注重表達觀點,卻不會使用邏輯,這樣別人很難理解他到底想說什麼。要想提升你表達時候的說服力,我有一個工具可以介紹給你,那就是「信息三角形」。
  • 最難的5道小學生智力題,難倒一個班的大學生,家長看了很頭疼
    智力題,是考驗人們的邏輯能力和反應能力,給孩子做越多的智力題,就有益於腦力開發!很多智力題考察的角度都不一樣,所以導致很多家長抱怨連連,今天給大家看看最難的5道小學生智力題,難倒一個班的大學生,家長看了很頭疼。這些數學智力題對於小學生也具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小學生腦力的開發,思維方式的運用具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了這些題也是比較難的,假如你智商欠費,解不出來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 《奇葩說》的邏輯鬼才們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奇葩說》從第一季到現在第六季始終活躍在娛樂綜藝的中心,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唯一一個做到第六季了還能這麼火的綜藝節目,而《奇葩說》之所以能做到「長盛不衰」可能是因為節目中的辯題引發我們深思,又或者辯手們觀點的碰撞總能為我們提供另一種思考的方向,但歸根結底,我們最愛它的原因是節目中那群邏輯鬼才用段子告訴我們的那些
  • 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輔助線的幾種作法,家長可以保存給孩子
    估計很多同學都是張嘴就來,但是實際考試裡,簡單的題目還好說,稍帶些難度的,可能就犯迷糊了,要是需要做輔助線,那難度係數直接爆表。今天我們就主要講解幾種證明三角形全等的輔助線作法。二.角平分線類輔助線作法關於角平分線,有下列三種作輔助線的方式是最為常見的:1.由角平分線上的一點向角的兩邊作垂線;2.過角平分線上的一點作角平分線的垂線,從而形成等腰三角形;
  • 八年級學的全等三角形,這兩個難點不解決,很可能被拉開差距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數學的一個分水嶺,它題型可以「簡單到爆」,當然它也可以難到「這是什麼鬼」!除了會五種判定與二次全等,有些輔助線做法,如倍長中線、截長補短你是否聽過?與全等三角形相關的問題中,有一類問題表現為三條線段間的和差關係,這類問題通常需要運用「截長補短」法添加輔助線,將其轉化為證明線段相等的問題。
  • 小學生試卷答案「神邏輯」,老師看後直搖頭,網友:勾起很多回憶
    簡直是「神邏輯」。我們先看第一張語文考試卷,成語填空中的「蛛絲馬跡」填成「狗絲馬跡」,我們不要嘲笑這位小朋友,畢竟他們的成語儲存量有限。在補充完整的歇後語這道題中,很明顯這位小學生不是很擅長。三道題只答對一題,最有意思的是這道「老虎的屁股」接成「又香又大」,很多網友表示:被小學生的天真打敗了,真的了解不了他們的「神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