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夫婦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時常鼓勵孩子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平常生活中,他們是這麼對孩子說的,關鍵時刻,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張可是清鎮市人民檢察院法警大隊隊長,丈夫李坤峻是貴州省強制戒毒康復醫院住院部主任,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一家人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在家裡團圓吃年夜飯了。今年春節,他家本來計劃一起好好過個年,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打算又落空了。
大年初一,張可接到丈夫的電話,得知貴州省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後,李坤峻主動向單位請纓參與第一輪封閉值守,每天與同事一起做好貴州省強制戒毒康復醫院200多個病員的體溫監測、治療等工作,並主動參與隔離病房建設,為疫情防控出力獻策。
掛斷電話後,張可心裡有些失落,但當她看到電視裡播出的各地醫務人員把生死置之度外,告別家人,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黃岡、鄂州等地開展救援,少吃少喝只為節約一套防護服等報導時,更為奮戰在防疫一線的丈夫感到驕傲和自豪。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在這個顯得格外漫長的春節假期中,張可獨自一人照顧著「小家」,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守護「大家」。懂事的大寶沒有因為困在家中而吵鬧,常在寫完作業後幫著媽媽一起做家務、照顧只有3歲的二寶。
為了不讓張可過度勞累,70多歲的公公婆婆主動對張可說,一旦她接到上班通知,就由他們來照顧孩子。看著家庭微信群裡互相提醒和問候的信息,聽著兩個孩子的嬉笑,想想家人給的溫暖和能量,張可覺得眼前的困難終將過去,很快就會迎來春暖花開。
連續工作15天後,李坤峻在大年十五的晚上回家了。由於醫務工作的特殊性,回家後,他也要一直關注病員的病情,時常要處理工作事務。
年後,回到工作崗位的張可主動和黨支部的其他黨員一起加入「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按照上級要求和疫情防控需要做好相關工作,來訪登記、體溫監測、殺菌消毒、移送文書……無論疫情防控措施還是正常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條。同時,張可還主動和法警大隊的兩名同事一起在單位站好「防疫崗」,一絲不苟地守好自己的防疫戰線。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張可家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被評為「第二屆貴陽市文明家庭」。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