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2400萬人的早餐有得選嗎?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是上海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早上8點,家住徐涇的張爍翻身下床,把餅坯子和雞蛋放進電熱鍋,一邊洗漱一邊等待蛋餅熟透。

10公裡外的真北路上,郭盛看著煎餅果子攤前的長隊,轉身去全家便利店買了包子和雞蛋。

Cindy擠在地鐵裡,身體隨著列車微微晃動,心裡想著距公司還有三站時,在手機裡下單一份粥鋪外賣。

對於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如此對付一頓早餐,再熟悉不過。數據調查公司英敏特(Mintel)2016年發布的《中國食品報告:早餐》顯示,中國城市消費者中,大部分在早餐攤(49%)、便利店(29%)購買食用早餐。

尤其是在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早餐的標準,快遠比好來得重要,為了趕時間,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在上海一些早餐店、便利店,早餐自提櫃逐漸興起。上班族通過手機下單,兩三分鐘就能拿到新鮮熱乎的早餐。通過這種「網訂櫃取」模式,有小店一天收入近萬元。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自今年8月起,上海專門推出「升級版」早餐工程。按照上海市商務委負責人的說法,解決了「有沒有」,還要解決「好不好」;要在「好不好」上增強滿意度,努力實現早餐供應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問題是,對生活在上海的2400萬人來說,究竟想要什麼樣的早餐?這背後,關乎經濟發展、城市治理,也關乎城市溫度。

01

2019年3月,上海楊浦區安圖路興盛多年的「早餐一條街」被關停。

這條街上曾聚集著最經典的老上海早餐,鍋貼、羌餅、粢飯糰、蔥油餅、糖角、可可牛奶、大腸肺頭湯……紅色餐車一字排開,一度被視為「上海最後的市井煙火」。

談及關停原因,街道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們也希望早餐街能成為特色消費名片,但綜合市容環境、車輛通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原因,我們意識到早餐街不能與城市精細化管理背道而馳。」

最終的辦法是「引攤入室」。

據媒體當時報導,有8家業主在附近租了門面繼續開店。而考慮到高額的房租,在上海開店做早餐並不容易。一位經營可可牛奶和滷蛋的阿姨曾說,小攤頭賺錢少,如果是外地人,不一定夠生活費,她自己做也是為了個情懷。

現在在上海中山西路上經營雞蛋灌餅的葛師傅,對「一個月再怎麼樣也能掙七、八千元」的外賣騎手頗為羨慕,哪怕他們一天最多工作18個小時。

葛師傅說,他現在每個月房租18000元,每年還會上漲,而一個基本款煎餅只賣6元,現在只是略有盈利的狀態。「我們每天早上4點前起床準備,每晚10點收攤還得收拾,你算算時間?」

葛師傅在上海從事餐飲已有十多年。這些年來,他的店面越做越小、地址越做越偏。

一開始,他在淮海路上有一家5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這條路是上海浦西最繁華精緻的街道之一;後來搬到徐匯區,位於上海西南板塊的城市副中心;而後是熱門商圈聚集的長寧區;現在,則在普陀區門寬僅容2人的店面裡做雞蛋灌餅。

「生意不好做。」葛師傅說,昨天隔壁的「餛沌王」剛關門回家了,「這兩年好多身邊做餐飲小店的人都回老家了,做燒烤的、麻辣燙的、麵點的……都走了。」

與此同時,貼吧、知乎上也不乏各種討論——

「為什麼最近上海的餐飲類店鋪消失了很多?」

「為啥孤獨美食家裡乾淨又好吃的小飯店在上海很少?」

「為什麼上海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比如老上海蔥油餅、湯包」……

有人回答,小餐館關門可能是因為它們味道不好;也有人認為,餐飲管理環保指標嚴格了;還有人提到,北上深的房租,開飯店基本上是跟房東打工。

圖片來源:攝圖網

02

當一些個人經營的早餐攤、早餐鋪面臨生存壓力、逐漸消失時,工廠裡的成品、半成品早餐,則在加速流向便利店、連鎖店等網點。

實際上,「早餐工程」在上海不是個新名詞。自2011年被列入商務部「早餐示範工程試點城市」後,上海已連續七年將「早餐工程」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今年更罕見被寫入上海市委全會文件,作為重點工作予以推進。

此前,上海培育的一批龍頭企業已建設24家中央廚房,間接配送6000個早餐網點。解決了「有沒有」,如何進一步解決「好不好」?

以上海最新推出的「房車版」流動餐車為例,根據上海最新出臺的《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品牌企業開展流動餐車運營,打造環境友好、放心安全、便捷高效、形象美觀的城市早餐風景線」。

約一個月前,上海百聯集團旗下企業在上海創智科技中心布局了一輛「逸小兔」餐車,獲得楊浦區001號攤販臨時經營公示。

在園區上班的Cindy 曾消費過一次,儘管餐車電子菜單上提供數十種選擇,但對她來說仍不夠有吸引力,比如早餐,主要是皮蛋瘦肉粥、吐司麵包、熱狗、純牛奶、包子、燒賣、饅頭、雞蛋、咖啡之間的組合,沒有太超出以前便利店的範圍。

統計顯示,由工廠化、標準化的中央廚房生產的「放心早餐」,已佔上海市早餐供應量的58%以上。

便利店、包子鋪、麵包店,成為上海年輕人解決早餐的主流渠道。趕著上班的人進店迅速點餐、買單,然後又匯入人流中。

雖然方便、選擇也不少,但在郭盛看來,「如果有更多熱乎的或者現做的早餐可以選,當然不想只吃這個(包子)。」

對此,上海此次也提出,支持企業研發新產品、擴大便利店經營範圍,但仍主要是針對食品生產企業、符合條件的品牌企業等。

9月14日,上海思創大廈新開的一家便利店內,就開始供應現煮麵條:雪菜肉絲毛豆拌麵、XO醬烏龍麵,一份售價不到10元,頗受歡迎。

在此之前,由於沒有餐飲服務類許可證,便利店只能售賣包裝食品、關東煮和包點等。而根據《意見》,食品銷售經營者申請從事兼營餐飲服務的,在符合食品製售許可標準後,可以核發相應經營項目。

03

去年出圈的記錄片《早餐中國》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早餐是生活美學的開場白。」但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這似乎正越來越變成一種「奢望」。

來自安徽的郭盛說,不強求在上海能吃上老家的那種早餐,比如坐下來來上一碗馬糊、油茶麵之類的。不過常說的上海早餐「四大金剛」(豆漿、大餅、油條、粢飯),可以坐下來吃的那種店面,好像也隨著城市化,逐漸消失了。

此前曾有餐飲行業數據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在餐飲多樣性上越來越差,「城市的外觀越來越像,就連城市內在的文化基因和味道符號也開始趨同」。但是,早餐似乎是個例外,依然保持著濃厚的地域風格。

有人說,早餐蘊含著中國廣博的地域特色與傳統文化基因。「你有多久沒吃到故鄉的早餐?」這句話,可能會問住很多在異鄉漂泊打拼的人。

說到家鄉的早餐,在上海工作的桃子「如數家珍」,牛肉麵、土豆絲夾饃、胡辣湯、豆腐腦、擀麵皮……「你知道一碗肉蛋雙飛牛肉麵有多爽嗎?完全可以滿足我一整天的食慾!」

來自西北地市的她,很羨慕家鄉生活節奏慢,大家可以坐在店裡吃早餐。不過,她並不願意回家鄉發展,「我們只有兩種工作,要麼本地人在機關單位和國企,要麼外來人員務工。」

說著,桃子一邊嘆氣一邊走進便利店,打算準備明天的早餐。

「我還有什麼能選嗎?」她說。(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北京的人早餐,東北人的早餐,重慶人的早餐,免費吃一種你會咋選
    北京的人早餐,東北人的早餐,重慶人的早餐,免費吃一種你會咋選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飯吃得好不好決定一天的精神狀態,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好,足夠的營養攝入,對於身體健康來說也是有好處的這可不是豆漿,而是發酵之後的豆漿,所以吃起來有一股騷味,外地人可能吃不慣,但是本地人是很喜歡,為了這一樣早餐,也會起一個大早。東北人的早餐,在外地人眼裡,東北就是個吃貨特別多的地方,不只是有著名的鍋包肉,地三鮮、紅腸,還有更加豐富的早餐,東北人早餐都會來一碗湯,吃個燒餅豆腐腦,豆漿油條、包子粥這些。
  • 上海人早餐四大金剛指的是什麼?解釋之後恍然大悟
    中國佛教有四大金剛的說法,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不知道什麼原因,老上海人喜歡將有點名氣的人或物,歸納總結為四大金剛。花界四大金剛——指的是林黛玉、金小寶、陸蘭芬、張書玉4名風塵女子。
  • 北京人的早餐、上海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網友吐槽:無福消受
    北京人的早餐、上海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網友吐槽:無福消受北上廣作為中國最典型並且最發達的一線城市,承載著很多年輕人的夢想,有多少人都把自己的夢寄托在這樣的大城市,然後在這裡為之奮鬥。也就有了現在比較流行的「北漂」等詞彙,小美作為北漂的一份子,深刻明白這種城市是不可能安身立命的,有時候連一頓自己想吃的美食都吃不起。不過作為早餐,我們看看一線城市的人都喜歡吃什麼呢。北京早餐:作為老一輩的北京人吃早餐還是喜歡吃豆汁、焦圈,或者炒肝之類的,這是老北京的特色早餐了,現在還有很多這樣的門店。
  • ...商販:找零麻煩你微信付吧-上海,早餐,攤主,菜市場,理髮店,莘松...
    原標題:「無現金」已成上海職工生活常態  據《勞動報》報導:昨日,支付寶和微信的「無現金城市周」活動啟動,活動將持續到8月8日。勞動報記者體驗了一天「無現金生活」。記者發現,日常生活中最常光顧的早餐攤、菜市場也早就有了行動支付的身影。可以說,在上海,「吃喝拉撒」一部手機已經都能解決。
  • 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400萬 外來人口佔新增近九成
    至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規模持續擴大,總數已經突破2400萬大關,達到2415.15萬人,比2012年增加34.72萬人。城市人口規模擴大《統計公報》顯示,至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15萬人,比上年增加34.72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25.14萬人,增加4.95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90.01萬人,增加29.77萬人。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上海是一個充滿無窮可能的城市,不僅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更是包括了大江南北的中國美食。上海的美食咱們肯定說不完,今天咱們就大致說一下上海的早餐,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上海的早餐種類可以讓你一個月的早餐不帶重樣的,這可不是誇大的。
  • 賣早餐暴利?早餐生意真的好做嗎?
    【乾貨必讀】 你真的了解早餐嗎? 她的煎餅成為了當今無錫市民最喜愛的一家早餐之一,早餐點只靠夫妻二人,現在已經保證每月至少入三萬以上,這樣的高收入吸引著眾多創業者。 因此很多創業者將目光投到了早餐行業,認為早餐行業投資相對較低,但收效顯著。在餐飲行業中選擇了早餐行業,可是買早餐真的能夠暴利嗎?早餐生意是否真的好做?接下來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早餐行業乾貨!
  • 倫敦和上海的差距有多大?上海多少年能追得上?看完明白了
    倫敦和上海的差距有多大?上海多少年能追得上?於是很多小夥伴都好奇,我們中國的上海,和英國首都倫敦相比,到底哪裡更好一點呢?差距又是在哪裡呢?看完明白了。英國的首都倫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發達城市,歷史文化也非常豐厚,這座城市基本上見證了歐洲的興衰與繁榮,是一座非常有故事的城市。而我們中國的上海,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了國際化的大都市,和國際接軌,上海還有東方巴黎的美稱。
  • 豆漿油條、牛奶麵包,你的早餐,吃「好」了嗎?
    豆漿油條、牛奶麵包,你的早餐,吃「好」了嗎? 為了讓早餐供應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今年8月,上海市出臺了 進一步推進早餐工程建設18
  • 多元主體共推早餐新場景 上海早餐工程再添140家早餐示範點
    央廣網上海11月1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近期,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上海市推進早晨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通知,加快上海早餐供應體系建設。早餐供應網點是供應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老百姓感受上海早餐溫度和熱度的重要窗口。
  • 陝西這3個縣要「走大運」,被「中央」選為全國試點,有你家鄉嗎
    陝西這3個縣要「走大運」,被「中央」選為全國試點,有你家鄉嗎?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穩步向高品質發展,各省的經濟持續「起飛」,前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縣城新型城市化名單,陝西省三個縣入選。神木縣屬於陝西省榆林市,位於陝西北部,全市國土總面積達763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8.50萬人,神木縣是中國第一個煤炭生產縣,煤炭的開採和成本是世界最高的,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在我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富平縣屬於陝西省渭南市,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北部,富平縣現在有2400多年的歷史,擁有豐富的文物古蹟和高度的開發價值,全縣總面積1241平方公裡,屬於陝西省的一個大縣城。
  • 《長恨歌》十年 演出2400場待客500萬人次
    自2007年4月7日《長恨歌》第一場演出至今,已整整十年,截止昨日,《長恨歌》累計演出2400場,有近500萬人觀看了這部演出。&nbsp&nbsp&nbsp&nbsp2006年,陝西旅遊集團公司在華清宮投資1.2億元打造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
  • 【享讀】上海早餐「四大金剛」的前世今生(附滬語音頻)
    你的早餐一般吃什麼?有沒有聽說過上海早點界的「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漿?其實把這四樣價廉物美的早點戴上如此桂冠,頂多也就二十來年光景。據說南宋奸相秦檜害死了嶽飛,後世人對秦檜恨之入骨,拿麵粉做個模型放在千年沸油裡炸,供萬人來咬嚼。頂在頭上賣的油炸檜,自然不能吃熱的,因此會炸得更鬆脆,就像現在的回鍋老油條。晚清上海有個新戲叫《查潘鬥勝》,戲中的查三爺本是富家子,吃喝嫖賭花光了家產,只好以賣油炸檜為生。
  • 2400萬人、1.46億隻,一座城和她的口罩故事
    許多市民和費立煌一樣,為了小小口罩歷經搶購、排隊、登記,有過恐慌和焦慮,直到2月初按社區通知買到5隻預約口罩時,緊張的心情才開始安定起來。5隻口罩雖然用不了多久,但信號傳遞開來:這座24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已經有了覆蓋全體市民的穩定的口罩供給方式。
  • 上海小吃,本地人愛,老外必買,正宗的早餐攻略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湯圓,在上一期,湯圓帶您參觀了上海當地人最喜歡的零食和蛋糕,的湯圓將帶您一睹莫多最正宗的早餐!在上海的早餐中,最熟悉的是蟹黃饅頭、飯糰、蔥煎餅,這些都是上海人,從小吃到大餐,所以湯圓這次,我們整理了一些湯圓的常客。
  • 你了解你所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早餐嗎?
    你了解你所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早餐嗎?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三季收官後,總導演王聖志、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和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做了一件頗有煙火氣的事:領著一群人在福州城大街小巷裡走,尋覓理想的「一日之食」。
  • 上海小吃,本地人最愛外地人必買,最地道早餐攻略!
    上海的早餐裡面,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蟹黃小籠包,飯糰,還有蔥油餅,都是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那麼湯圓這一次呢,就給大家整理了湯圓常去的幾家哦。湯圓特地問了在上海土生土長的朋友來給大家做推薦,大家一定要拿小本本記下來!最先介紹的就是小桃園,這個是絕對是老上海的味道。
  • 天驕:民國時期,上海工人究竟過得怎樣?
    因為時間跨度太久,地理差異太大,民國有很長一段時期是在戰亂,地區不平衡比今天還嚴重,籠統來比是不客觀的。 所以,我們可以選取一個小樣本,地理上選擇民國最富庶的江浙地區和最發達的城市上海,時間上選擇最黃金的時期(戰亂較少,物價穩定)——1937年前的30年代。這基本就是民國平民生活的巔峰了,這個小樣本和現在的大陸城市生活還是有可比性的。 錢有多值錢?
  • 中國各地7大經典特色早餐排行榜,你早餐吃什麼?你家鄉上榜了嗎
    早餐是一日不可缺少的飯食,聽說不吃早餐容易發胖,很多人是不是還以為不吃早餐可以減肥呢?今天給大家總結出了中國各地最受歡迎的7大早餐排行榜,有機會的話,一定都去嘗嘗吧!
  • ...酒店 五星級 上海 牌價 自助 客房 早餐 迎賓館 餐飲-上海頻道...
    黃金周星級酒店打折賣  「掛牌價1399元一間,但在今年黃金周,只要花698元就能住上兩晚(含兩天自助早餐),酒店方面還送百歲號遊輪或者沙特、義大利館自由行的門票。」這是上海浦東一家四星酒店正在舉行的團購活動。而在靜安寺的一家五星酒店掛牌價原為2875元的房間,如今只要699元,房價不但包含了兩人的自助早餐,更贈送2張科技館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