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宮女,被康熙召幸一次,生下大清皇子,還活到97歲

2020-09-12 清宮史話

電視劇中經常可以見到皇帝與某位宮女相戀的愛情故事,雖然情節有些誇大,但並不代表不會發生。其實,了解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宮女也是皇帝納選妃嬪的途徑之一,不過,皇帝與宮女邂逅的可能性不太大,她們一般都是在選秀中直接被皇帝看中,或是被某位妃嬪引薦給皇帝,今天筆者要講的是康熙朝的一名宮女,這個宮女雖然出身低微,卻成為後宮的幸運兒,不但生下皇子,還活了97歲,她便是定妃。

定妃姓萬琉哈氏,生於順治十八年,父親是五品郎中託爾弼。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萬琉哈氏是滿洲姓氏,原先居住在清河地方,清朝入關前,定妃的祖先尼喀達率領族人歸順了朝廷,隨即被編入內務府正黃旗包衣,因萬琉哈氏族人較少,只能編半個佐領,由此成為包衣管領,即辛者庫人。

據清宮檔案記載,定妃的族人基本上都在內務府任職,擔任一些內管領、膳房總管之類的差事,可見定妃出身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不過,按照宮規,以定妃這種出身,需要參加宮女選秀,被選中後要到宮中服役,充任宮女。

康熙十二年年初,定妃以內務府正黃旗包衣女子身份參加了宮女選秀,雖然出身相對低微,但定妃卻憑藉出眾的相貌與精湛的手藝(刺繡)而被選中,值得一提的是,與定妃一起被選中的還有一位正黃旗的包衣女子,她便是烏雅氏,即生下雍正皇帝的孝恭仁皇后。

當時的大清後宮是一個拼爹的地方,如果想要身居高位,必須要有顯赫家世才行,比如說孝誠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都是來自豪門。不過,凡事也有例外,備受康熙寵愛惠宜德榮,其中,宜妃與德妃(孝恭仁皇后)同樣是包衣出身,她們照樣還是獲得了康熙寵愛,位列四妃。相比之下,定妃要暗淡得多了,入宮以來,她始終都是一名宮女,即使受到皇帝的召幸,也不過是一名庶妃而已。

不過,這一切都在康熙二十四年發生了改變。

這一年,定妃偶然被康熙召幸,並在年底生下了一位皇子,這位皇子在康熙眾多兒子中排行第十二,取名為胤祹。由於當時定妃還是一名庶妃,沒有資格撫養皇子,因此胤祹剛一出生便被送到蘇麻剌姑宮中撫養,蘇麻剌姑是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身上具有許多優良品德,備受宮人尊崇,能夠將兒子交給她撫養,定妃也是非常放心的。果不其然,在蘇麻剌姑言傳身教下,胤祹沒有參與康熙晚年奪嫡鬥爭,這成為日後得以善終的關鍵。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對禮部下旨,要求冊封一批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且生有皇子的妃嬪,定妃終於獲得冊封資格,這一年她被冊封為定嬪,終於有了一個正式名分。四年後,康熙第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

雍正繼位後,對一部分先帝妃嬪進行了尊封,身為與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一起入宮的定妃,也獲得了受封尊榮,這一年她被雍正尊封為皇考定妃。而且,雍正還按照康熙遺命,將定妃送到了其子履親王胤祹府上贍養,此時的定妃得享天倫之樂,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過,乾隆十五年,已經90歲的老太妃定妃卻遇到一件傷心事,那就是胤祹十二歲的獨子,即定妃的孫子不幸夭折,這對定妃的打擊簡直太大了,為此,乾隆甚至親自來到胤祹府上安慰這位老太妃。

乾隆二十二年,定妃萬琉哈氏薨逝於胤祹府中,享年97歲,壽數位列清朝所有后妃之冠。六年後,定妃之子胤祹也病逝於府中,享年79歲,母子皆高壽而終,這在清史上是不多見的。令這對母子欣慰的是,乾隆將第四子永珹過繼給了胤祹為嗣孫,這樣胤祹一脈幸運地延續了下去。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皇室四譜》《清實錄》

相關焦點

  • 14歲少女被康熙意外寵幸,生下大清皇子,一不小心活了97歲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被康熙寵幸的宮女,她就是定妃。「意外」寵幸誕下皇子封嬪據記載發現,定妃世居清河,家族是在滿洲立國之初歸順朝廷,後來隨編進入正黃旗包衣管領,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辛者庫。而定妃的家族成員,大多擔任的都是侍衛、膳房總管之類的差事,而定妃的出身也是辛者庫,地位並不高。而康熙帝對於出身非常看重,就算是普通的宮女也不例外,而定妃能夠入宮,那相貌自然是相當不錯的。
  • 14歲宮女竟被康熙意外寵幸,生下大清皇子,一不小心活了97歲
    康熙朝一向重視出身,宮女也不例外,定妃被選入宮中,說明她有一定的氣度。雍正初年,定妃十四歲,在宮女選秀中出類拔萃,即刻入宮,據《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記載,定妃同一天入宮的還有一個姓烏雅氏的宮女,即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
  • 14歲宮女意外被康熙寵幸,誕下龍子,成大清最長壽妃子,活到97歲
    歡迎來到百家號何方方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14歲宮女意外被康熙寵幸,誕下龍子,成大清最長壽妃子,活到97歲。她就是定妃,萬琉哈氏,出身包衣,可見地位很卑微,她14歲入宮,和她同年一起入宮的有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從史料看,我們不知道她當時到底是在宮女選拔中被康熙一眼看中的,還是日後被皇后引薦的,但在孝懿仁皇后的祭文中,可以看出應該是被引薦給皇上的,因此她是有一段宮女經歷的,畢竟她的身份本卑微。
  • 此宮女為康熙生下一子,哥哥乃是康熙心腹,卻最終被挫骨揚灰!
    孝聖憲皇后活了86歲,是清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然而,在大清後宮中竟然還有比孝聖憲皇后更加長壽的女人,其中最長壽的便是康熙皇帝的一名妃子。在清朝,皇室擁有自己的奴僕,就是內務府上三旗的那些包衣,對於那些出身包衣的女子來說則可以參加內務府宮女選秀,成功入選的話,一般會被分派給各宮充當使喚的宮女。
  • 她13歲在康熙身邊做宮女,幸運生下皇子,成清宮最長壽的女人!
    清宮規定,像萬琉哈氏這種出身上三旗包衣的女子是要參加宮女選秀的,更何況,萬琉哈氏還是出自包衣管領下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辛者庫人。 在萬琉哈氏13歲那一年,她參加了內務府舉辦的宮女選秀,相貌清秀的萬琉哈氏被順利選中,成了紫禁城的一名宮女。當時,康熙剛滿20歲,正值血氣方剛之際,對於萬琉哈氏這樣的妙齡少女尤為喜愛,一次偶然機會,萬琉哈氏被分派到康熙身邊擔任宮女。
  • 兩名女子一起去宮中當宮女,一個生下未來皇帝,一個活到97歲
    兩名女子一起去宮中當宮女,一個生下未來皇帝,一個活到九十七我們都看過各種各樣的清宮劇,所以知道,只要是紫禁城內,那必定就有宮女出現。而她們這些宮女,肯定都是來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而她們其中也有很多部分就是不在這個旗中的民籍漢女,基本上能來選宮女的,都是身份很低微的,她們出生就註定是個奴才了。
  • 大清漢族妃子,為康熙生下最後離世的皇子,被乾隆尊封為嬪!
    而且石氏是何時進入皇宮的也沒有記載,當然這也與她的位份較低不無關係。雖然我們不知道石氏是何年進入皇宮,但是她的生年卻是知道的,她生於康熙二十八年,竟然比康熙小了35歲,不過這在古代帝王之家也算是正常的了,畢竟皇帝都是喜歡年輕的嘛。而且石氏也確實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所以她幸運地獲得了康熙的召幸。
  • 16歲宮女爬上龍床,為康熙生下皇子,成為清朝最後有諡號的妃子
    康熙三十三年,年僅16歲的純裕勤妃通過內務府選秀,進入皇宮,成為一名宮女。雖然純裕勤妃家世不好,但長得卻是國色天香,是一個十足的美人。像這種姿色的宮女,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尤其是皇帝。 果不其然,入宮不久,康熙便發現了純裕勤妃這個美麗的宮女,一次偶然的召幸,改變了她的命運,從此,她不再是低三下四的宮女,而是皇帝的妃嬪了。
  • 只被康熙寵幸一次便生下皇子,良妃最後結局如何?
    一方面,康熙將其單獨冊封為妃,使其成為出身辛者庫封妃的第一人,這說明康熙是比較寵愛她的,另一方面,康熙卻不止一次發表「辛者庫賤婦」、或「出身微賤」這樣的言論。  小編推測,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兩種,第一,胤禩在奪嫡鬥爭中確實觸到了康熙的龍鬚,以致於連累了母親良妃。第二,不管是良妃,還是胤禩,都可能被勝利者雍正給抹黑了。
  • 她只被康熙寵幸一次,便生下優秀的皇子,卻被雍正幽禁致死
    說起康熙背後的女人,有一位爭議是比較大的,她就是良妃,不知為何,史料顯示,康熙對這個女人的態度有些矛盾。一方面,康熙將其單獨冊封為妃,使其成為出身辛者庫封妃的第一人,這說明康熙是比較寵愛她的,另一方面,康熙卻不止一次發表「辛者庫賤婦」、或「出身微賤」這樣的言論。
  • 清朝三位高壽皇妃,分別活97、96、92歲,歷經康熙盛世三朝
    這三人分別活到了97、96、92歲,堪稱大清朝的「壽星」。,享年97歲 我們第一個講的皇妃萬琉哈氏是這三位壽星中活得最久的一位,她生於1661年,1757年去世,高壽至97歲。就算是在如今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97歲高齡都非常難得,更何況是260年的大清。 萬琉哈氏有個很可愛的名字,叫做妞妞。康熙十八年的時候,妞妞入宮成為了宮女,值得一提的是,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和她是同一天入宮,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宮女」。
  • 此宮女為康熙生下一子,死後卻被雍正從墳中挖出,只因一點原因!
    話說,清朝康熙年間某一天,年輕氣盛的康熙在後宮發現了一名長相出眾的宮女,經過查詢,這名女子是來自於內務府鑲黃旗的包衣,也就是皇室的家奴,後來通過內務府選秀進宮做了宮女,這名女子姓章佳氏。雖然章佳氏出身低微,但是擋不住如花似玉,於是乎,康熙帝便召幸她,從此之後章佳氏便成為了康熙的一名庶妃。
  • 她是一個普通宮女,因為美貌被康熙看上,生下一個殘疾的皇子
    清朝就有一位后妃,她的命運跌宕起伏,雖然出身低微卻一躍成為了皇上的妃子,但是又因為生下的兒子不健全而又被冷落,過了大半生的悽苦生活晚年又因為兒子的精明能幹。重新又過上了奢華的生活,他就是康熙皇帝的成妃戴佳氏。說起這個戴佳氏的出生是比較低微的,在他的家族裡都是一些默默無聞的人物,他的家族裡沒有什麼有名人物。
  • 她13歲嫁康熙,日夜寵幸,18歲生下大清天子,死後享皇帝待遇
    13歲,對於現代社會的女孩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初一學生而已,然而,古代社會崇尚早婚,這個年齡的女子有些卻已經嫁人了。清朝秀女參選的年齡便是13歲到17歲,那些入選宮女的內務府女子甚至才不過11歲。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一名13歲入宮的女子,她在大清後宮中塑造了一段傳奇,這名女子便是孝恭仁皇后。
  • 一名宮女為康熙生下皇子,竟是個殘疾,卻被雍正封為親王!
    導讀: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位生育力十分強大的帝王,他一共有55個兒女,其中兒子就有35個。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或是妃子生育時年齡過小,只有24個兒子活到了成年。其中就有一位幸運兒,雖然他身有缺陷,卻被後來繼位的雍正皇帝封為王,不得不說是因禍得福啊!
  • 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為嬪,活到97歲
    例如康熙有一個妃子活了97歲,成為清朝妃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堪稱有清一代后妃之冠。這個妃子就是定妃,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正五品郎中拖爾弼之女。家裡世代都是皇宮的奴僕,常常擔任膳房總領、宮內管領等職務。
  • 清朝唯一生下殘疾皇子的宮女
    成妃:清朝唯一生下殘疾皇子的宮女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歷史網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成妃的故事。要說在古代皇宮,能夠為皇帝生下皇子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尤其是那些出身低賤的宮女,更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大好良機。清朝康熙年間就有一名宮女,幸運地為皇帝生下一位皇子,卻不想是一個殘疾兒,然而,這名宮女最終還是得以封妃,她就是成妃戴佳氏。
  • 清宮秘聞:宮女出身的庶妃因生下殘疾皇子失寵,卻因禍得福
    從宮女起步,女主竟然能穩居後宮多年,贏得皇帝信賴。這些只在電視上出現的故事,其實在清朝也真的發生過,一個宮女因得到皇帝榮寵,改變了一生。她本人雖然平凡,但是好在兒子爭氣,也為她贏得了一生富貴和平安。康熙是每一個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的皇帝,他在位時間最久,長期致力於治國安邦,甚少有花邊新聞。
  • 14歲奴才被康熙翻了牌子,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死後葬入皇陵
    清朝皇宮中有一些專門伺候人的群體,比如說宮女、太監等等,這些人從屬於內務府,屬於皇帝的世代奴僕。不過,這些奴才並不是永無出頭之日,一些有幾分姿色的宮女如果得了寵,就會改變身份,變成主子,本文要講的就是清朝第一位被冊封為妃的奴才,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奴才還生下了大清天子,她就是孝恭仁皇后,即雍正皇帝的生母。
  • 14歲奴才被康熙翻了牌子,第一胎便生下大清天子,死後葬入皇陵
    不過,這些奴才並不是永無出頭之日,一些有幾分姿色的宮女如果得了寵,就會改變身份,變成主子,本文要講的就是清朝第一位被冊封為妃的奴才,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奴才還生下了大清天子,她就是孝恭仁皇后,即雍正皇帝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