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宮廷戲裡,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幕,某宮女因相貌出眾而被皇帝賞識,有幸成為妃嬪,成就了一段佳話,然而,這一幕在歷史上出現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皇帝想寵幸某宮女,則需要皇后的推薦。今日筆者將談談被康熙寵幸的一位宮女,可就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宮女,卻成了清朝最長壽的妃嬪,她便是定妃。
定妃姓萬琉哈氏,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萬琉哈氏為滿洲姓,世居清河一帶,定妃的曾祖父名為尼喀達,在滿洲建國初期,即歸順朝廷,隨後全族編入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管領,所謂內管領,即我們所知的辛者庫,定妃的大部分家眷都是內務府內管、侍衛之類的差事,因此可以看出,定妃的確是辛者庫出身。
康熙朝一向重視出身,宮女也不例外,定妃被選入宮中,說明她有一定的氣度。雍正初年,定妃十四歲,在宮女選秀中出類拔萃,即刻入宮,據《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記載,定妃同一天入宮的還有一個姓烏雅氏的宮女,即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
根據現有的史料資料,尚不清楚定妃是否直接入宮,或由康熙引薦,但在孝懿仁皇后的祭文中,有「志在進賢,求賢納士」的相關記載,因此,孝懿仁皇后引薦定妃的可能性較大,也就是說,定妃應該是有一段時間的宮女經歷。
被康熙「意外」寵幸的定妃,在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下一子,這對她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當時後宮女子是否生了皇子,實在是差別太大了,有了皇子,也就意味著有了依靠,甚至可能成為皇太后。
定妃所生的這位皇子,在康熙眾多兒子中排第12位,名字叫胤子,由於當時定妃還只是個庶妃,康熙朝也沒有妃嬪親自養育孩子的慣例,所以,從生下來就交給別人養育,養育胤子的這個女人,大家都比較熟悉,她就是孝莊太后的侍女蘇麻剌姑。
那時,孝莊太后剛剛去世,為了避免蘇麻剌姑孤單孤單,康熙便把兒子胤子交給了她。儘管定妃生了兒子胤祥,但是,原來的寵幸也許只是康熙的一時衝動,此後,定妃便一直被冷落在後宮,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決定冊封一批長期陪伴在身邊並生下皇子的妃嬪,定妃才算是趕上了末班車,她被冊封為定嬪。
雍正繼位後,因為定妃之子胤安沒有參與奪嫡之爭,所以才得以倖免,定妃也因此被尊稱為皇考定妃,而且,雍正還允許定妃出宮到兒子胤安府居住,以享用天倫之樂,這對定妃這個出身的女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結局。
雍正繼位後,雖未對定妃進行尊封,但在逢年過節時,也會將定妃接入宮中,共同慶祝,成了佳話。雍正二十二年,已經97歲的定妃在履親王府病逝,成為清朝壽命最長的妃嬪。為此目的,乾隆還親自到定妃棺前祭奠,可見,乾隆對老太妃還是十分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