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友籌
她是《琅琊榜》裡衷情狹義的霓凰郡主;
她是《歡樂頌》裡氣質獨立的精英安迪;
她是《羋月傳》裡敢愛敢恨的楚國公主羋姝;
她就是近年來人氣頗高的國民女神——劉濤。
劉濤一直被贊為「正能量課代表」。早些年,剛嫁為人妻的她為了家庭退出演藝圈,但事實無常,誰也沒料到之後沒多久,丈夫的公司就破產。
誰又能料到,她不離不棄的陪伴著瀕臨崩潰邊緣的丈夫,一步步走出窘境,復出影視圈再獲如此的輝煌?
從低谷到巔峰,這一切與她的努力有直接的關係,但多數網友並不清楚的是,支撐她一路走來的,還有她的佛教信仰。
因為我有慧根
長相甜美的劉濤個性卻有點「假小子」,很容易親近。
偶然提到她信佛的話題,一看他人都有興趣聽,劉濤便滔滔不絕地「上起課」來,以至於劇組工作人員開她玩笑:
「今天又發現你一個本事:真像一個說書的。」幽默感十足的「劉師父」也不客氣,大方介紹說「這是我的三個弟子」。
劉濤說自己懂事的時候就開始信佛,「因為我有慧根」說出這句「大言」後她自己也笑起來。
不過,家中沒人信佛的劉濤確實很早就開始了解和接觸佛教,沒有什麼人的指引,也沒有什麼事件的轉機。
「我沒有把信佛當成一件多麼神秘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對人的道德行為的一種約束。信仰能讓你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做什麼,做人是第一標準,佛的道理會給你很多啟示。這個是我信佛的原因。」
我的信仰很簡單——做一個好人
談到宗教問題,一般人多少有些避忌,也有些故作神秘。但劉濤完全沒有這些做作,她會開著玩笑跟你講佛理。
在劉濤的理解中,佛教是她的一種信仰,而且是種讓人向善的好信仰,既然是好信仰,不妨多傳播開去,多影響些人。劉濤的邏輯一向如此簡單。
「我去信佛,不是說『佛啊保佑我今年拍什麼戲賺多少錢』這種,沒有。
我就是很乾乾淨淨的,跪在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我要做一個好人,什麼是一個好人,你就要去學,很簡單。」
陳曉旭出家的選擇讓劉濤很感動,「因為她的境界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她是真的有了大愛的心,真的明白她不是為自己而活著。」
對於陳曉旭出家的消息,很多人不理解,劉濤詳細地做了解釋:
「她出家就是去學佛,因為佛的道理非常深奧,像學校讀書一樣,要一步步地去學,學好了再把這些道理傳播出去。
像我是屬於在社會環境中自修的,我只能約束我自己,告訴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會犯罪,因為他們沒有寄託,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是不對的。」
我的境界還不夠
劉濤說自己現在的境界還不夠,「我明白一些道理,但對這些道理還是似懂非懂。」
但劉濤的很多道理在旁人聽來卻很深刻:「我不懂多大的道理,但我覺得做人一定要善良,一定不能為達目的走任何捷徑。
我覺得人是需要努力的,是需要辛苦的,你辛苦得來的東西才能感觸到它的快樂。
而且很多東西其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相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哪怕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但這個過程同樣是享受的。
幫我放下屠刀的是一隻羊
雖然對於飲食管理有著比較寬鬆的理念,但是熟悉劉濤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資深的「素食主義者」。
從當初的無肉不歡,但後來的安心食素,劉濤說:「幫我放下屠刀的,是一隻羊。」
那還是在拍《永樂英雄兒女》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大食堂,她看見一隻很漂亮的白羊拴在門口就上前詢問,工作人員說那是拍「烤全羊」時要用的。
劉濤回憶當時那隻羊的眼神好像是在向她求救,「就是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碰肉了,我能體會到當有人要傷害我時的那種恐懼。」
雖然長期食素,但劉濤決不會拿這種行為四處炫耀。「吃肉與否其實只是一種個人選擇,沒必要矯揉造作。
朋友和我一起出去吃飯,我絕不會說:我是吃素的,你們不許點葷菜呀。如果朋友點了青椒炒肉,我也會吃裡面的青椒。
吃素固然是珍惜生命,但信佛的關鍵還是內心的感觸。善待生命,每個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劉濤說:「吃素並不是代表信佛的虔誠。吃素是因為,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去愛護他們、保護他們,所以不主張吃葷。
因為它是一個生命,它有痛楚,也不是說佛讓你別吃你就別吃。」
當然,這種請求是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的。「每個人都有它的道理,科學家有科學家的道理,佛家有佛家的道理。但不管怎麼樣,萬物都是平等。」
夢想40歲前建一所養老院
劉濤多年來始終致力於慈善公益,歌手韓紅曾曬出了一份明星為環衛工人捐款的明細,近80人的捐款名單中,劉濤捐款最多。
她接受專訪時說:「慈善是從內心而發,真心做就是慈善。」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劉濤一直對關愛兒童的公益項目有著自然的親近。
「我參加的公益活動大都和孩子有關,包括一些關懷留守兒童的項目,就是真的不忍心看到,發自內心地希望能去做點什麼事情。」
除了兒童,老人也是劉濤重點關注的對象。
劉濤曾在訪談節目中坦言,自己從小就和老人孩子最親近,因而她個人的公益夢想,就是能在40歲之前開一家自己興辦的養老院,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老人。
「我特別想做一個為老年人服務的公益項目,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應該享享福,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劉濤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上網查了辦養老院的方式,也和一些幫助成立基金的人了解過。
「這是我最大的一個心願,希望能在全國各地建立養老院,使一些孤寡老人不再靠居委會、國家福利的救助,我希望是不收費的,完全靠基金運作的一個免費的公益機構。」
對於慈善,劉濤曾說:「公益首先源自於愛。愛身邊的人和一切事物,就是慈善的來源。
所以不得不承認,劉濤確實是個有慧根的人。
佛陀曾宣說了一部《玉耶經》來告訴世間的女性如何做個好媳婦。
佛陀訴世人有五種善婦——憐夫如子的「母婦」,尊奉敬之如妹事兄的「妹婦」,不離不棄教導丈夫行為無過失的「善知識婦」,唯和為貴的「婦婦」和奉敬夫婿如婢事大家的「婢婦」。
佛陀說,這樣的善婦,口碑好、受人愛敬、家族都能因為她們榮光,天龍鬼神都會守護她們,讓她們沒有橫事,壽命增長,地位崇高。
而劉濤不就是這樣的一位善婦嗎?
其實按照佛教的觀點,劉濤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她自身修來的福報。
能嫁入豪門,衣食豐饒,是她前世修的福報;遇到變故沒有彷徨退縮,也是種下善因,為今天的好日子修下了福報。
所以我們每一個修佛人都應該要明白,如果當下生活安逸,那就要珍惜福報,好好修行。
如果當下生活困苦,那也不要退縮放棄,而是要加倍修行,為日後種下善因,讓著福報早日成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