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六句話,每一句,都是人生智慧

2020-12-21 芨芨草01

文/芨芨草

對於晚清名臣曾國藩,我們都不陌生。他不單在官場上春風得意,在做人處事上,更為人所津津樂道。

一個人的成就,不僅是指事業上的成功,還有其做人的成功。我想,曾國藩正是因為在這兩者上的成功,才讓他成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吧。一本《曾國藩家書》,能夠讓我們領略這位名臣在治國、治家、做人、處事上面的無限智慧。

摘「家書」裡的幾句,用自己的淺薄理解,與大家共同探討下。

★對盈虛自然之理,不必抑鬱。

中國人對於家族觀念是比較強的,從曾國藩與家裡的來往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於家族裡親情是很看重的。

他告誡考試失敗的弟弟說:「今年你考試失利,但去年家裡也有考中一人,有得有失,不必太在意,也不必太壓抑憂鬱,因為這就是人生的命運。

是的,人生的命運就是這樣,有得就會有失,有失也會有得。所以,做人不用去計較什麼,也不用想著依靠什麼「關係」,清清白白地做人,才是正道。

★滿則招損,亢則有悔。

曾國藩所說的這句話,意思是做人如果太過於自滿,終會有後悔的時候。這跟《尚書·大禹謨》中的「滿招損,謙受益」是一樣的道理。

在做人這塊,曾國藩一直強調做人要謙虛,不能因為有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為仗著和他的關係而高人一等。從這點看,曾國藩對於家裡的要求也是特別嚴格的。

其實我們做人,也需要這樣。無論你身在什麼樣的位置,有著什麼樣的權力,如果過於自滿,對自己都是不利的。現實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都在給我們教訓。

★常存敬畏之心,則是載福之道。

曾國藩告誡家人,對人要心存敬畏之心,與人為善,這是為自己積德福德的方法。在中國有歷史上,能夠做到「三立(立功、立德、立言)」的人不多,曾國藩算得上是一個。他雖然身居高位,但從不倚官而寵,也不仗勢欺人。相反,他總是告誡家人,對人要謙虛,敬畏。這是很難得的。

所以,他對於自己的「修行」,也同樣為他自己贏得福報: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還被封為一等毅勇侯。做人方面,他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得到後世人的學習和仿效。這也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肯定吧

★情願吃虧,萬不可與人構訟。

曾國藩在寫給父母的家書中說:我們家族是鄉裡的世家,是有名望的家族,但不能因為這個而去打擾官府,哪怕是發生了些什麼事,我們情願自己吃點虧,也不要去跟人打官司。

曾國藩的這個境界,讓我想起另一封家書: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雖然這封「家書」的版本頗多,但內容都是同樣的意思:勸人看開,不要因為一點小利益而讓自己失去好的名聲。

所以,能夠自律並且勸導家人也自律的人,總是讓人尊敬的。

★交友需常常來往,不可太疏。

在對待朋友這個事上,曾國藩告訴家人,要親近良友,好的朋友之間要經常有聯繫,有來往,不要等到有事的時候,才想起朋友來。

在那個時代,通訊工具不如現在方便,要培養朋友之間的感情,就要靠彼此的來往或者書信的來往。這當然是比較麻煩的,但曾國藩認為這是有必要的。我覺得這是他很大的智慧。

朋友之間,只有常保持聯繫,才能維持感情的存在。不管是用見面的方式,或者是現代便捷的溝通工具都可以。如果一個朋友,幾年都不聯繫一次,你會覺得他們之間的感情好嗎?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經常聯繫,但突然之間就找你了,那肯定只是為了某件事而來的,並不單純是為了友誼。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所以,曾國藩告誡家人,和朋友之間,要「常常來往,不可太疏」,這是有道理的。

★凡事皆貴專。

曾國藩認為,人做什麼事,都貴在專一。只有專心致志去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做精。這樣的思想,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通用的。

我們老家有句話,叫「十八坪頭做到透」,意思是說,一個人很「厲害」,哪個方面都懂一點,但其實是在諷刺一個人學得不專,也不精,沒有一件是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

所以說,你懂十樣技能,也不如做精一件。只有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有可能在一個行業中成為佼佼者。

一直記得我的導師跟我說過一句話:「你要像尖椎,只有把自己磨得足夠尖銳,才有可能輕易地鑽進任何材質的固體裡。

所以,「凡事皆貴專」,也是這樣的用意。確實是真理。

《曾國藩家書》裡,既有勸學、修身、治家的告誡,也有理財、交友、用人、為政之道,讀來讓人受益良多。這就真的應了那一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或者,我們也這樣說:看過一本,盡知天下理。

我覺得,如果您喜歡讀書,這樣的書,是一定要去讀上一讀的。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家書》近1500封家書:品讀曾國藩的經典名言和學習其智慧
    那就是曾國藩之手,這段話的真正深意卻是在揭露清朝晚期中國醫藥界的黑暗和混亂,到處充斥著假藥和庸醫,造假之風盛行,面對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現象,曾國藩表現出了深深的憂慮和無奈。《曾國藩家書》是根據曾國藩的家訓、家書等史料編輯加工而成,從為人處事、從政治軍、謹守家風、保養身心幾個方面分類,都進行了詳盡的指教和敘述,也留下了數萬字的至理名言。
  • 曾國藩的七大人生智慧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裡背書,小偷在梁上聽。小偷都會背了,曾國藩還沒背下來。 科舉考試時,五次都名落孫山,直到道光十二年,才被以「佾生」(即半個秀才)註冊。好不容易中進士,點翰林,飛黃騰達了,在官場上卻又被同僚譏笑,被皇帝責罵。
  • 讀這五本名家家書,領略人生的智慧
    今天為大家分享五本名家的家書,而這些家書中包含著他們濃濃的感情,同時也凝聚著他們做人、處事的智慧,這些都或多或少的會給予我們一些啟發。《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收集了曾國藩三十多年來給家人的書信,內容非常廣泛,小到生活瑣碎,大到治國方面。
  • 《曾國藩家書》本書價值
    今天我們讀的是《曾國藩家書》的第一部分:本書價值。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有這樣一位奇人:有人說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也有人說他是只知道愚忠的笨人。但無論如何評說,我們都無法否認的是:在那個時代,他挽狂瀾於既倒;在這個時代,他文章德行影響深遠。這個人就是曾國藩。
  • 《曾國藩家書》中最為經典的10句話,越早知道越好,避免禍從口出
    曾經在何兆武的《上學記》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立(立功、立德、立言)的人只有二人,一個是被稱作聖人的王陽明,另一個就是被稱作千古完人的曾國藩了。而我對曾國藩的興趣是看汕頭大學的那套《曾國藩家書》給吊出來的,後來又找到唐傑名的那套《曾國藩》來欣賞一番。
  • 《曾國藩家書》六句經典名言,值得細細品味!
    曾國藩在書信中說:「凡事人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全神貫注,自始至終毫不鬆懈,不可見異思遷,做著這件事,想著那件事,這山望那山高,人要是沒有恆心,一生都不會有所成就。」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 曾國藩:人生「六戒」
    作者 | 儒風君·聞清晚清名臣曾國藩,天資不夠聰穎,做人諸多缺點,卻被譽為「半個聖人」,他著書立說,更有家書傳世,為後人所稱道。縱覽曾國藩一生,從三十歲之前「一身毛病」,到三十歲之後成就斐然,其成功之道或許就藏在他恪守的「六戒」之中。
  • 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就算債臺高築,「東山再起」也不是夢
    文:加七 主編:朱邦凌曾國藩的語錄被稱為"曠世奇談"。這主要是因為曾國藩的語錄真的很有用。大家對曾國藩的語錄似乎被很多人引用過。曾國藩是晚清著名的大臣,中國第一艘船就是他建造的,他還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堂。可以說,曾國藩擁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與他打交道的人,都是望塵莫及的。他總結的經驗對今天的每個人都很有幫助。
  • 中國古代書信中的教育,以《傅雷家書》和《曾國藩家書》為例
    《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都是通過書信的方式流傳於世,《見字如面》這個節目也是通過朗讀過去的書信帶領我們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1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1句都沒說過曾國藩是「晚清4大名臣」,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奇在哪兒呢?他7次科考,7次落榜,10年七遷,官升10級,至二品。
  •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1. 至於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曾國藩家書》至於成就大事業,全在「明強」二字。2.——《曾國藩家書》這樣的人憂慮的是,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自己的德行沒有修煉好,學問沒有講習好。4. 弟若能謹守星岡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情,則家中子弟日趨於恭謹而不自覺矣。
  • 《曾國藩家書》10句人生箴言,深刻睿智,盡顯智慧
    鑑賞:語出《曾國藩家書·諭紀澤》讀書的方法是,看讀寫作四樣每天缺一不可。   2. 格物,致知之事也;誠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謂本末之物也。   鑑賞:語出《曾國藩家書·與諸弟書》。「格物」是獲取知識,誠意是實際去做。什麼是「物」?物就是整個事物以及現象。
  • 曾國藩大智慧:人生若想有好運,這4句話不可不知,讀後醍醐灌頂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交上好運,人生也能順風順水,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好運福氣,其實和一個人內在的修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古人向來很注重修身,而且認為自我的修行一旦功德圓滿,自然會趨吉避兇,福氣自來。晚清名臣曾國藩,可謂是修身養性的高手,而且精通易經的陰陽之道。
  • 智慧家情文化——學習《曾國藩家書》教育思想,形成自我特色理念
    《曾國藩家書》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既具有儒家的傳統思想,又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家庭教育思想總結起來包含如下三個方面:第一,重視對子女道德的培養。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做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 《傅雷家書》:家書中傳達出來的人生智慧
    意思是跪下來拜讀家書,叮囑我多吃飯,養好身體,又訴說對我的長久的思念。質樸純真的話語裡,貯藏著滿滿的愛意與離思。家書的意義不僅在於傳達對家人對親人的思念與囑咐,還有很多家書中暗含了做人、做事、修身養性的要點。比如:《曾國藩家書》中有關為人處世方面,曾國藩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
  • 一切智慧,盡藏《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晚清最著名的政治家,「四大中興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可謂是一個傳奇,從組建湘軍,到消滅太平天國運動,再到後來解散湘軍,他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決策,每一個堅持,都令世人仰慕。他的一生,是模板,影響文人百年。與此同時,他的家族也同樣具有傳奇色彩。
  • 《曾國藩家書》10句經典,勵志人生,早看早受益!
    《曾國藩家書》10句經典,勵志人生,早看早受益。1. 世事多因忙裡錯。出自曾國藩《曾國藩家書·贈靈仙仁弟親家》。世上的事情,有很多是因為忙亂而產生錯誤。2.這句話出自清代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只要有著堅定的志向,連金石都能夠裂開,誰還能夠抵禦得住呢?3. 開創家業,則當強矯,守成安樂,則當謙退。出自《曾國藩家書·致沅弟季弟》。在創立家業的時候,一定要能夠堅強,在守住家業的時候,也一定要懂得謙虛和禮讓。
  • 《曾國藩家書 》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直以為古往今來凡成績斐然的人物,都是天生具有常人不具備的優秀品格。讀《曾國藩家書》後感悟,其實哪有什麼天生優秀的人物。凡做出不凡業績的,都是後天善於和自身缺點做對抗的人物。《 曾國藩家書》的意義在於,向我們後人真實的展現了人性面目。曾國藩一個成績斐然者,自身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努力的一一去克服這些缺點並逐步的走向人生的巔峰。這個對於我們後人很有啟示和借鑑意義。克服懶惰,是人皆有惰性。不能克服惰性的人生,是無望的人生。
  • 曾國藩半生好色,為什麼還被稱為千古完人?這6句話足以說明!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史上無數的豪傑都得益於傳統文化的薰陶。王陽明、孔孟、老莊等等這些人,他們的思想和言論,共同鑄就了傳統文化這艘巨艦!曾國藩便是傳統文化的受益者之一。曾國藩一生都奉行著程朱理學,但是他也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容納進了自己的想法!曾國藩不僅僅是一代政治名家,還是一位文學大家,更是一位書法大師!曾國藩寫的《家書》、《家訓》、《日記》等等不下百餘卷,收錄在了《曾文正公全集》當中。而且他的書法造詣也非常的高,其筆法剛健有力,又有著清幽淡雅的意境!《清史稿》中將之與諸葛亮和王陽明相提並論,可見其能力。
  •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經典語錄名言
    ——《曾國藩家書》。 【9】、 善莫大於恕,惡莫兇於妒。——《曾國藩家書》。 【10】、 甜酸苦辣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人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國藩家書》。 【11】、 由儉人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曾國藩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