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殯葬管理亂象叢生 城裡人赴鄉下搶墓地
「墓地位於市區祭拜方便,最擔心手續是否齊全。萬一哪天因違建被取締了,親人怎得安生?」市民林松(化名)最近一直在為選擇一處手續齊全、價格合理的墓地奔波。記者連日走訪煙臺芝罘區、福山區等地發現,原本僅限村民使用的農村公益性墓地或明或暗地違規向城鎮市民出售。
亂象一 號稱有批文的城鐵安置墓地對外出售
前些日子,林松經朋友介紹,看中了位於魁玉南路鄭家村山上的一塊墓地,老闆開出的價格是3萬元。墓地清淨,價格也在接受範圍內,林松有些心動。「位置不錯,山下還有水庫,聽說將來除了西面,其他三面都是墓地。前期已經有本村的墳遷過去了,後續工程還得建設兩年。」林松說,為了招徠人氣,墓地老闆打出的招牌是「這裡將是全市最大的墓地」。
在林松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魁玉南路鄭家村東北面的山上。站在山頭遠眺,這塊距離城鐵高架橋200多米的墓地已初具規模,自東向西呈「梯田」式排列,現場還有多輛挖土機和施工人員。記者粗略估算,已建設完工的墓地約有上千個墓穴。據附近村民講,本村的墓地已經遷了進去,剩餘的墓地正對外出售。
在林松看來,購買「體量」龐大的鄭家村墓地風險係數相對低一些,因為墓地老闆曾向他明確表示有當地民政局的批文。當然,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不少,環境也不錯。清明上墳,也不用扎堆堵車擁擠。即便如此,林松仍在猶豫。他擔心,對外出售的農村墓地一旦購買後能否「一勞永逸」?將來若徵地拆遷,被迫遷墳的墓地又能否拿到合法補償?
帶著一大串問號,林松和記者撥通了芝罘區民政局的電話。工作人員答覆稱,鄭家村墓地系城鐵佔地安置墓地,屬於農村公益性墓地。根據我國《殯葬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也就是說原則上只給鄭家村的人用,不準賣給村外的人。「這就好比村裡的房子只能賣給本村的人,不許賣給外邊的人一樣,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敢買了。」林松說將來購買墓地一定要打聽清楚。
亂象二 無任何手續的「野」墓地暗地裡出售
無獨有偶,位於福山區永安街西面山上的農村墓地近日也被市民關注。記者實地探訪時,施工人員和機械正在進行門前的綠化工程,一路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前行至水泥路面時,成片的墓地出現在記者眼前。拾級而上,兩側的石牆及臺階還殘留著施工的痕跡。路邊老人說,這片墓地今年清明才正式啟用,本村人免費使用,還有大量的墓地對外出售,不限戶籍。
在記者跟隨報料市民以購買墓地為由向不同「知情人」詢問價格時,得到的答案是1.5萬元至2萬元不等。這個價格並不比福山區唯一的經營性墓地———英山公墓有太大優惠,但仍有不少市民買帳。「相比英山公墓,永安街的墓地在城區附近,交通便利。」市民李先生再三比較後發現,位於門樓鎮的英山公墓價格在6600元-6萬元左右不等,以他的收入水平,僅有部分價格在2萬元以下的墓穴可以接受,但位置並不理想。綜合考量後,李先生準備購買一處地理位置佔優勢的農村墓地。
但眼下,李先生面臨和林松同樣的問題:這塊福山永安街農村墓地是否有批文?記者調查核實時,代售墓地的物業和民政局沒有正面做出解釋。物業工作人員告訴李先生,如果購買這塊墓地,沒有產權保證。將來有一天,拆遷徵地不得已遷墳,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福山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則明確表示,福山區唯一有審批手續的就是經營性墓地英山公墓,除此之外,並不建議市民購買。
亂象三 樹林、河邊、耕地頻現亂葬墳頭
接連幾日,記者走訪幾處山林、河邊以及農村耕地後發現,亂葬現象十分普遍,其中尤以佔用農村耕地更為嚴重。「山上就那麼點地方,誰佔著就是誰的,佔不著的只能埋在自家地裡。」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村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大部分農村墓地的管理處於無序狀態,經濟實力強的村委可能自行集中建設或出讓荒山引進開發商安置墓地,除免費提供給村民外,剩餘部分還可以對外出售,獲取利潤。而實力稍弱的農村只能「各自為佔」。
在這位村委負責人看來,魁玉南路鄭家村和福山永安街的墓地均屬於農村公益性墓地,其叫賣的背後有不法開發商的推手。通常的流程是,當地村委會通過出讓本村荒山瘠地的方式,引進開發商後與其合作,盈利後再分成。一些地方還「瞅準機會」將農村公益性墓地做大規模,一小部分被當地村民免費消化,剩餘的則違規向城鎮居民銷售。「一般每畝地可修建300多個標準墓穴,以每個墓穴2-3萬元計算,每畝銷售額可達上百萬元。」這位村委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
根據規定,農村公益性墓地由各級縣市區審批,不管有無審批手續,均不得向本村以外的人出售。現實情況卻是,通過出讓本村荒山引進開發商建設墓地後,在保證本村人免費使用墓地的前提下,只有以低於經營性墓地的價格暗中出售,似乎才能獲利,這也成為部分墓地老闆明知違規卻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