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巴比食品劉會平:包子大王再出發 發力速凍鎖鮮水餃競逐新...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e公司

2元錢一個包子,是大眾眼中的「小生意」,劉會平用了近20年時間,將這門小生意成功推向了資本市場。

初中學歷、草根逆襲、懷揣4000元闖上海……都是劉會平創業路上的標籤。2020年10月,巴比食品在A股上市,隨著「包子第一股」新鮮「出籠」,投資者予以熱捧,目前公司市值已逾百億元。

談及登陸資本市場感想,這位包子大王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感慨:「上市後責任更大了,最終公司要拿業績說話。從上市至今,我基本沒休息,新的業務要打開,要用更好的業績要回報投資者。」

上市後劉會平做的第一件事是重回家鄉舉辦了一場「原點發布會」,並正式宣布推出速凍鎖鮮水餃,發力短保食品這片「新藍海」。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專訪時,他剛從家鄉回到上海。「上市是新起點,我們要突破原有早餐場景,以差異化模式布局速凍食品這一新賽道。為此,我們已籌備多年。」 劉會平這樣闡述上述發布會的意義。

展望未來,「打造中華包點中國著名品牌」是劉會平為巴比食品未來10年設立的戰略目標,更長遠的願景,他暢想的是與全球人民分享中華包點。

包子大王的創業路

「巴比饅頭」這一品牌的誕生,還得從創始人劉會平的故事說起。

時光回溯至上世紀70年代末,劉會平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江鎮鎮位於皖河之濱,如今被譽為「中國麵點師之鄉」,全鎮約3.5萬人口中,有近2萬人員從事著饅頭、包子等面點行業。

劉會平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憶,90年代初,初中剛畢業的他選擇了踏入社會,而彼時江鎮鎮的面點產業已小具規模,他也開始跟著姐姐學做面點。

1998年,在面點行業初學小成的劉會平懷揣著4000元錢來到了上海,但由於對上海人的飲食習慣、口味還不甚了解,導致他接連開的兩家包子饅頭店,均以虧損關店告終。

逆境並未打倒劉會平,反而激發了他靜心思考,尋求出路的決心。經過多次口味改良後,2001年,劉會平在上海市區繁華地段開了第三家店——「劉師傅大包」,憑藉食材新鮮、外皮輕薄、餡大湯濃等特色。這一回他成功了,當年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賺了30萬元。

兩年後,「劉師傅大包」開了3家店,隨著生意的紅火,2003年的劉會平開始思考品牌和連鎖經營。一個朗朗上口的洋名字——「巴比饅頭」代替了原來的「劉師傅大包」,同時伴隨媒體的接連報導,巴比饅頭的名氣更大了。當年,劉會平也積累下自己第一個100萬元,並註冊了公司為規模化運營做準備。

在劉會平看來,肯德基和麥當勞能夠賣遍全球,而中國的包子、饅頭不比它們差,要想做大做長遠,為什麼不試著做成標準化的連鎖店?

說幹就幹,考慮到中式面點即食性較強,其新鮮程度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和品質,2004年劉會平投資80萬元建包子廠,啟用了當時最流行的中央廚房統一加工餡料,然後配送到店的模式經營。為了快速消化中央廚房的產能,2005年巴比開啟了加盟模式,當年即發展58家加盟店。

之後「巴比饅頭」開始了版圖擴張之路。2009年,第二家中央工廠建成啟用,供貨能力進一步增強;2010年,加盟店數量超500家;2012年,加盟店數量破千;2016年,位於松江的新工廠正式投產,門店數已突破2000家。

截至2019年底,巴比食品擁有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已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廣東等地幾十餘座城市;當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6億元。

探路全渠道銷售

目前,巴比食品已形成「工業化生產,全冷鏈配送,直營、加盟、團體供餐為一體」的經營模式,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

多年的發展,也為巴比食品構築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擁有品牌、經營渠道、供應鏈系統、產品開發、質量管控、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優勢。

「例如,我們打造的生鮮供應鏈系統,是以各生產基地為中心,對本地及周邊城市的特許加盟店的食材進行統一採購、加工、儲存、配送,以最優冷鏈配送距離作為輻射半徑,構建了一個『緊鄰門店、統一管理、快捷供應、最大化保質保鮮』的全方位供應鏈體系。」劉會平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闡述。

又如,公司具備了從研發到質量管控和生產製造的系統能力。他談到:「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新產品的開發,以應對不同地域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以及口味變化的提升需求。生產一個包子看起來簡單,但每個品種的生產就有二三十個關鍵節點;同樣的工藝,用不同的設備,口感會完全不同;不同的包子用不同的麵粉、不同的和面工藝也會有不同效果,這些都需要通過不斷實驗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巴比食品實現IPO,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拓展市場空間,鞏固上述的競爭優勢。本次7.44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投資「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項目」等8個項目。

其中,電商平臺的建設投入亦為公司未來發力的重要一環。劉會平向記者表示,當前電商網購對傳統線下渠道正造成的巨大衝擊,傳統門店若無法適應全渠道銷售的話,銷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所以,我們要通過網際網路做好餐飲的外賣服務。一是打造到辦公室的消費場景,另一個是打造到家的場景。同時,在線上我們會結合新的、更貼近年輕人的營銷方式來推進,持續做品牌溝通。」劉會平說。

最新的線上營銷案例來自於一場以劉會平本人為主角,回到江鎮鎮家門口拍攝的「巴比原點發布會」。在視頻中,除了包子大王賣螺螄粉水餃、手制畫板PPT、半路拿個晾衣架作教學棒等趣味活潑的元素,伴隨著劉會平口中蹦出的「三押、曾經那個少年、Skr(網絡用語)……」等網絡熱詞,瞬間拉近了與90後、00後網友們的距離:「接地氣」、「是605338的老闆嗎?」、「奧利給」、「哈哈哈好有梗」……成為彈幕中的高頻詞彙。

突破原有早餐場景

在上述發布會中,劉會平以輕鬆、幽默的風格,道出了巴比食品上市後的新戰略:「短保三十天,餃子更新鮮」。

「我們要突破原有早餐場景,不斷做產品線的延伸,在消費升級的當下,以差異化模式布局速凍食品這一新賽道。」在劉會平看來,與常規食品相比,短保食品最大程度保證新鮮度和品質等優勢使其逐漸成為消費者熱捧的對象;短保蛋糕、短保牛奶甚至飲料屆也在推崇短保,在此背景下,短保速凍水餃也有望成為企業爭奪的下一片「藍海」。

本次發布會推出的速凍鎖鮮新品(包括水餃、煎餃、包子),也正是瞄準短保領域發力。該產品經過公司長達四年的研發,選用新鮮食材、並使用家常調味料,最大程度減少添加劑。生產後迅速通過-40℃-30℃急凍隧道,活性動態鎖鮮,在運輸過程中選用工廠物流冷鏈運輸,嚴格把控物流監控措施。

在此之前,巴比食品是一家主打早餐場景售賣包子等面點的連鎖企業,但中式面點客單價提升難度大、日銷分布相對集中是其業務上的短板。而本次進軍速凍水餃領域,未來有望基於門店實現到店、到家的銷售,並且進一步增厚門店銷售額。

食品業內人士認為,速凍鎖鮮食品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物流及銷售期限問題,很多企業難以實現規模化,產品運作需要直配終端達到一定數量才能實現「頻進快銷」。

而這在劉會平看來已不是問題。巴比食品中央工廠的建立實現了快捷、低成本的產品配送效果,構建了最大化保質保鮮的供應鏈體系。與此同時,巴比食品也正在加速布局新零售渠道,依託眾多的自身線下門店,「巴比商城」已可實現速凍鎖鮮新品的即買即達,眾多外賣渠道也已同步上線。

展望未來,巴比食品的目標已然明確。「此次新品的發布對巴比食品具有戰略意義,將帶領企業重新出發。巴比食品第三代門店形象已在門頭去掉了『饅頭』二字,這也代表著巴比食品正立志成為中華包點中國著名品牌、乃至全球品牌的決心。」劉會平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巴比食品:2元街邊包子店何以徵服資本市場?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用戶對巴比食品(SH:605338)發出這樣的疑問?巴比創始人劉會平曾指出三點:品牌、規模、便利性。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一買一賣之間的早餐生意能夠讓人輕易看懂,但就是這樣上下班經常遇到的路邊店登陸資本市場以後,很多人似乎看不懂了。一些疑問紛至沓來,「吃過中央廚房的包子,口感一般。」「他如何控制加盟店的品質?」
  • 巴比饅頭的創業故事 一年賣出10個億的瘋狂饅頭
    「巴比饅頭」在2003年創立,2012年,其所有門店共創下10億元的銷售紀錄。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並未滿足於此,不久前,他公開宣布:要做世界的包子大王,計劃未來三年內,門店額年銷售額達到25億元。 包子、饅頭這種不起眼的小買賣,怎麼做成了大生意?來看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的創業故事。
  • 狗不理VS巴比饅頭:一進一退間的千億包子風雲
    據說當時曾有交警問他準備做什麼,他說要賣包子,對方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在這裡你賣包子,你喝西北風去。」但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劉會平已經解鎖了最合適的口味。這家名為「劉師傅大包」的小店,開業三個月後,門前排起了長隊。2003年,劉會平將店名改為「巴比饅頭」,並用「巴比」註冊品牌商標,成為上海第一個給饅頭店註冊商標的老闆。
  • 「包子大王」巴比饅頭A股上市 成為首家賣早餐上市餐企
    2、標準化生產  (1)冷麵團技術+食材時效化  在這17年中,劉會平是一個看起來對自己十分「吝嗇」的人,賺錢後不買房,在上海地產最瘋狂的時代也沒有加入炒房團的大部隊中,也不給自己置辦什麼行頭,卻捨得花4.5億元建巴比饅頭工廠,在核心技術上花錢。
  • 同為銷量王者,為什麼巴比饅頭市值百億,正新雞排還沒上市?
    2020年,食品細分領域掀起一股上市熱潮——靠2元一個包子的「小生意」上市的巴比食品,上市8天連續八個漲停板,總市值達88.56億元;香菇醬企業仲景食品登陸創業板,市值超121億元;「辣條一哥」衛龍也傳出消息,計劃明年赴港上市。
  • 歷經20年創業磨難,農村娃終成「包子大王」,坐擁30億身家!
    苦於沒有手藝,經過家人的介紹,17歲的劉會平跟隨老家的一位油漆工師傅來外地謀生,第一站就到了山東,不過,幹了1年半,劉會平就獨自跑回了江鎮面對父母的責問,劉會平說刷油漆太傷身體,不想再幹油漆工了,但在家無所事事也不是法子,剛好聽姐姐姐夫說她們開包子鋪1年也能賺個一兩萬,劉會平心動了,就跟著他們來學做這個包子了
  • 2元一個包子,巴比饅頭花了17年時間做到10億元營收規模
    根據中飲股份招股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 年全年,我國餐飲收入 42,715.85 億元,比 2017年增長 7.75%,餐飲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上遊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共同增長,同時餐飲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為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行業的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 第一家賣早餐賣上市的公司:「包子大王」A股上市,年銷20億!
    繼同慶樓A股上市後,餐飲行業再傳好訊息,巴比饅頭過會。 一向低調、內斂的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也難掩內心喜悅,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官宣:「五年前的戰略決策,今天算有個結果,對同事總算有個交代!」
  • 用2塊錢的包子圈走100億!巴比食品的5大擴張優勢
    據說,當年老闆劉會平身上只有4000塊錢現金,他靠著這點錢在上海開了一家叫「劉師傅大包」的店。 後來「劉師傅大包」變成了「巴比食品」。 再後來「巴比食品」上市成為了市值百億的早餐第一股。
  • 「包子大王」A股上市,年銷20億,成為第一家賣早餐上市的餐企
    2020年10月12日起,它又多了一個名字,中國包子大王的故鄉初中綴學|不甘刷油漆|轉學面點1977年,劉會平在江鎮出生,1994年,初中畢業的劉會平,由於學習成績差,加上不想給本來就窮的家庭增添負擔,他決定出於闖蕩一番,打工掙錢,貼補家用。
  • 2元包子也能發家致富!「包子第一股」來了,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
    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 視頻/複利喵 市值近50億的「包子店」 應該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國的「包子第一股」,不是慶豐包子鋪,也非天津狗不理,而是巴比食品。
  • 上海人熟悉的巴比饅頭竟上市了,「包子第一股」背後是一個安徽小鎮...
    起因是10月12日,中式面點知名品牌——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個登陸A股的主打包子饅頭的餐飲品牌。根據上周五的股市收盤價,巴比食品創始人劉會平、丁仕梅夫婦身家已經超過55億元。
  • 「中國包子第一股」出自懷寧縣江鎮 中飲巴比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巴比食品上市,左一為「中國包子第一股」的創始人劉會平。採訪對象供圖12 ■本報記者 陳抒怡 見習記者 朱凌君用時髦的話說,最近,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破圈」了。
  • 小饅頭也有大發展,劉會平從饅頭做起,創造巴比饅頭傳奇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專門做饅頭起家的「巴比饅頭」。從2003年創立到現在,巴比饅頭已經成為了國內華東地區最大的饅頭品牌了。依靠著這些小小的饅頭和包子,巴比饅頭在全國的1000多個門店一年能營收3億多,毛利潤在25%以上。這也可以見得當下的創業哪怕是做饅頭,也是可以走下去的。
  • 靠賣包子年入10億,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財富已...
    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巴比食品」,股票代碼「605338」)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登陸A股的首個主打包子的餐飲品牌。公開資料顯示,巴比食品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產品包括包子、饅頭、粗糧點心、餡料及粥品等。巴比食品擁有「巴比饅頭」、「中飲」等多個國內中式面點品牌。根據巴比食品的招股書,該公司此次公開發行新股62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擬募集總額為7.44億元,發行價格為12.7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
  • 靠賣包子年入10億 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 財富已...
    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巴比食品」,股票代碼「605338」)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登陸A股的首個主打包子的餐飲品牌。市值45億的「包子店」應該很少有人能想到,中國的「包子第一股」,不是慶豐包子鋪,也非天津狗不理,而是巴比食品。
  • 2元一個包子,17年吃出一家上市公司
    根據中飲股份招股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 年全年,我國餐飲收入 42,715.85 億元,比 2017年增長 7.75%,餐飲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上遊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共同增長,同時餐飲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為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行業的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 「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掛牌上市 打造中華包點中國著名品牌
    原標題:「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掛牌上市 打造中華包點中國著名品牌   10月12日,國內中式面點知名
  • 「你身邊的包子店」巴比饅頭謀求上市:「賣早餐」是否為一門好生意?
    家族式經營,高度依賴華東市場1997年,出身「包子之鄉」安徽省懷寧江鎮的劉會平離開老家,前往廣西南寧在當地找了個鋪子,開始帶徒弟做包子。據指,像劉會平這樣從江鎮走出,在全國各地開包子店的人大約有兩萬。他坦言,自己最初選擇從事這一行也是受到了周圍親戚朋友的影響。
  • 中飲巴比股份將成「饅頭第一股」,依賴加盟埋隱患
    8月6日,「巴比饅頭」品牌方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飲股份」)成功過會,將成為「饅頭第一股」。2003年,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在上海開設「劉師傅大包」門店,主打饅頭、包子等面點產品,2004年申請註冊「巴比」商標。依靠加盟模式,巴比門店實現了在華東地區的快速擴張,並將業務版圖擴展到廣東、華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