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線輸氣量提升至100億立方米/年 力保京津冀供暖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中俄東線輸氣量提升至100億立方米/年,力保京津冀供暖

澎湃新聞從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集團)獲悉,2021年1月3日8時整,中俄東線俄氣實時進氣量提升至2880萬立方米/天,全面按照100億立方米/年合同氣量開始供氣。

中俄東線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於2019年12月2日投產運行,按照中俄雙方籤署的管道輸送協議,首年供氣量為50億立方米。一年後的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順利投產,標誌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正式抵達京津冀腹地,與此同時供氣量開始逐步增加,全線增壓保供能力進一步增強。

據國家管網集團油氣調控中心數據顯示,自採暖季以來,中俄東線已累計輸送11.3億立方米天然氣。本次提量部分將全部輸送至京津冀地區,實現長期穩定供氣,為京津冀地區抵禦「寒潮」發揮重要作用。

中俄東線工程是構建我國四大能源運輸通道的重大工程。該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裡,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後,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國境天然氣長輸管道。全線分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核准和建設。全線投產通氣後,最大輸氣能力可達每年380億方,惠及沿線4億人口。

1月6日10時,中俄東線南段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正式開工,標誌著中俄東線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將打通俄氣入滬主通道,全面聯通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圈。

南段工程起自河北永清聯絡壓氣站,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終點為西氣東輸一線白鶴末站,管道全長1509公裡,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同時該管段聯通已建成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及華東管網,投產後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三倍。

相關焦點

  • 大港油田開啟京津冀魯天然氣保供模式 日輸氣量達800萬立方米
    連日來,作為京津冀魯區域的重要石油生產基地,大港油田超前部署,備足「糧草」,開啟天然氣保供模式。自11月1日供暖以來,目前向京津冀魯輸氣量已達1.65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1千萬立方米,日輸氣量達800萬立方米,滿足下遊用戶用氣需求。作為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承擔著大港油田保供京津冀魯天然氣的重要職責。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
    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國家管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中俄東線中段的建成投產有利於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品質,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
  • 大港油田濱海分輸站合力保供京津冀
    □大港樞紐日增輸730萬方  □增供近千萬戶居民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劉英 通訊員王冬芳)2018年12月28日,大港樞紐站聯通工程全面通氣半個月時間,恰逢華北地區遭遇冷空氣來襲
  • 輸氣量超額25%!中俄天然氣合作進一步加強,澳訂單卻遭大量取消
    此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稱「俄氣」)曾在11月初表示,該公司在10月初對中國出口的天然氣日均輸氣量環比增長了近17%,而在這之後,該公司對華出口天然氣的輸氣量再次攀升。俄羅斯對華輸氣量超額25%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0日報導,俄氣公司表示,由於中國需求上漲,今年10月至11月中上旬,該公司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華出口的天然氣日均輸氣量已經超過了合同規定義務。俄氣公司強調,11月12日當天,俄羅斯對華出口天然氣的輸氣量超額更是達到了25%。
  • 歷時500餘天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遼寧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全線分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建設。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裡,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後,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國境天然氣長輸管道。
  • 突發性事件:中俄天然氣東線暫停供氣,亞洲天然氣價格跌破4美元
    中俄天然氣東線已宣布暫停對華供氣。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17日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發表了一份聲明,宣布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暫停對中國供氣,主要原因是該管道要開始進行定期維護工作,俄方計劃停止供氣的時間維持至今年的4月1日。
  • 長逾8000公裡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將投產通氣
    8000公裡、1萬億立方米、4000億美元的「元首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來之不易,早在1996年,中俄兩國就已開展項目研究和談判。這個談判可謂波瀾起伏,一談就談了18年。為了推動項目合作,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親自推動。
  • 中俄「官宣」:東線天然氣管道提前進入「高光時刻」
    管道在中國境內途經9省市 全長5111公裡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中國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聯合項目,包括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莫斯科對記者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初投產通氣。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樂玉成: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正式開通,這將是中俄之間一個戰略性的聯通。
  • 世紀工程今天「通氣」:是能源合作也是中俄共謀振興重大成果
    中俄領導人正式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即「西伯利亞力量」)投產通氣儀式,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2014年5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簡稱「俄氣」)與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以下簡稱「中石油」)籤署為期30年的東線供氣合同,約定俄方每年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方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
  • 1.29億立方米天然氣日供應量創歷史新高
    來源標題:1.29億立方米天然氣日供應量創歷史新高 連日來北京地區氣溫持續走低讓天然氣需求量猛增。記者從北京燃氣集團了解到,今冬天然氣日供應量已累計21天突破1億立方米,並於1月7日達1.29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 戰疫情、保供氣,中石油北京管道與你同行
    」雙重挑戰,公司迅速響應國家號召,勇擔社會責任,以疫情為命令,以崗位為戰位,全力出擊,曾單日最高輸氣量達2.41億立方米,既讓北京及管道沿線地區居民在溫暖中度過這段肆虐的疫情時段,也為防疫物資生產注入了「底氣」。
  • 中石油集團: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預計下月初正式通氣
    新京報訊(記者 林子)11月26日,中石油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12月初,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正式投產通氣。據悉,中俄東線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建設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是我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同時採用超大口徑、高鋼級、高壓力,具有世界級水平的能源大動脈,因為連接俄羅斯資源與中國大市場而備受關注。
  • 天然氣保供進行時:三大石油公司全力增供,保障民生用氣無憂
    中國石油表示,從12月21日起,每天召開協調會,已全天候進入「戰時」狀態,優化應急保供預案。國產氣是能源保供的「壓艙石」。12月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和塔裡木油田天然氣產量雙雙突破300億立方米、塔裡木油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青海油田連續10年穩產60億立方米以上,四大主力氣區的新突破,成為冷冬下保供的堅實基礎。
  • 大氣磅礴:中俄開闢能源新通路
    北京時間17:00開始,中俄通過連線直播,自豪地向全球宣告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的特大喜訊。  自此開始,30年內,從今年的50億立方米到2024年之後的每年380億立方米,通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將輸送超過1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到中國,為俄羅斯打開龐大、穩定的中國市場,為中國百姓送來清潔能源,助力美好生活。
  • 人民日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12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分別在北京和索契下達指令,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天然氣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與中國黑河市隔河相望。
  • 超394億立方米!
    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 西線建設提上議事日程
    俄總統普京2日表示,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對於俄中兩國和世界能源市場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大事。落實這一項目有助於完成2024年俄中雙邊貿易額達2000億美元的任務。同時,他表示,在俄中建交70周年之際,東線天然氣管道開始供氣,此舉將俄中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協作提升至全新水平。
  • 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腹地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標誌著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即將正式抵達京津冀腹地。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全線分北、中、南三段建設,中段起自吉林長嶺,止於河北永清,途經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等5省(區、市)30個縣(市、區),新建管道線路總長1110公裡。
  • 山東管道公司2020年度輸氣量再創新高
    截至12月31日,山東管道公司2020年度輸送天然氣73.29億立方米,連續3年輸氣量突破70億立方米大關,同比去年增長4.14%;省內直供天然氣61.76億立方米,同比去年增長4.13%;全年輸氣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輸送天然氣總量突破450億立方米,為華北地區民生和工業用氣作出積極貢獻。  疫情防控責任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