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拆牆透綠 公園即城市 城市即公園

2021-01-13 四川新聞網

  經過望江樓公園的市民,大多都要驚嘆一番:我們現在就是在公園裡走吧,波光樓影間,翠竹夾道裡,公園美景與我們路人如此親近,真是別有一番景致。拆牆透綠後的公園與街區融為一體,不再隔牆而望。

  記者發現,像這樣人們在綠地內穿梭的場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成都,人民公園通過臨街景觀可直接步入公園,百花潭公園將道路綠化和公園綠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從看不見公園內景色的實體圍牆,到「看得見、進不去」的綠植圍牆,再到如今可以直接從臨街景觀帶步入公園。公園形態正在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生活生態空間相宜,人、城、園和諧統一,景觀優美的開放型城市綠色生態空間。

  望江樓公園

  牆拆了門開了

  開放式公園和城市街景完美融合

  從望江樓公園西門起,沿街一路走過去,只見公園的圍牆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景觀優美、色彩繽紛、季相分明的多樣性植物景觀。竹林、假山、走廊、石板路在草叢中蜿蜒向前,從路面延伸至公園內部……在這通透的生態空間中,成都的秋日仍是綠竹成蔭,給人一種恍惚的錯覺:這是在公園裡。然而,這又是在街邊,因為三五成群的路人路過時,都拿起自己的手機拍下與以往不同的景色。

  記者在現場看到,圍牆拆了之後,走過路過的遊客邊走就可以邊欣賞園內的景色,「國慶節期間,我們就拆了從西門到東門的3個小門,現在公園有6個門,市民可以24小時進入。」據望江樓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現在公園西、南兩個大門晚上還是會關閉,但遊客依舊可以從小門入園,參觀除文物區外的所有區域。」據介紹,「年底,與之配套的二期工程也將完工。」接下來會升級公園的照明設施,還會增加一些場景豐富市民夜晚遊園的體驗感。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的望江樓公園,現在圍擋拆除了,可以從這兒直接進入公園,方便多了。」這是一名導遊帶著一隊遊客到此處來遊玩時,導遊的解說詞,「拆了之後,公園更像一幅畫了,是不是?」「這個公園和城市真是融為一體了,不光是少走幾步路。」有遊客如此評說,拿出相機隨意「咔咔」兩下,都是美景。

  據了解,望江樓公園拆圍增景工作以「開敞通透、層次豐富、展現川西園林特色和望江樓特色」為原則,同時圍繞「望江坊」文化街區建設,望江路街區特色打造,實施拆圍增景工作,對公園沿望江路一線園林景觀進行提升。

  記者還了解到,望江樓公園的景觀提升,將同錦江沿線景觀綠道的規劃建設、公園和校園望江路沿線部分圍牆拆除、校園內外的環境整治、周邊商區的業態優化等一起,通過望江路沿線景觀打造、場景塑造和環境改造,形成濱江博覽文創帶。

  百花潭公園

  植物群落成隱形外牆

  營造移步換景園林景觀

  「本來只是路過,看到修得漂亮,就沿著小路一路拍照,走著走著就走到公園裡面來了,我都沒反應過來。」抱著文件袋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很少來芳鄰路這邊,昨天來附近送文件,偶然看到百花潭公園的外圍植物景觀,便順路走了進去,才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外牆,「比圍牆圍著漂亮多了,連視野都寬闊許多。」

  經常去百花潭公園觀賞盆景的趙大爺也發現,百花潭旁芳鄰路原有圍牆拆除之後,展現出來的景色讓他大吃一驚,「感覺公園並沒有了內外之分,現在進出方便了很多。」

  百花潭公園位於錦江公園蜀漢城景區內,與青羊宮、杜甫草堂相鄰,是成都市民喜歡去的休閒之處。除了百花潭公園的芳鄰路沿線,公園沿河東段、西段均進行了拆圍增景工作,極大地增強了公園的可進入性。「以前是竹子和圍牆形成的阻隔帶,現在變成了可進入的植物景觀,也吸引了更多人來遊玩。」公園相關工作人員說。

  如今,美女櫻、木春菊、繡球花、百子蓮、繡線菊……幾十種植物形成的植物群落成了公園「隱形的外牆」,從植物群落中穿過,就可直接進入公園內部。站在其中放眼望去,公園的「牆」消失了,鮮花、綠植、道路有機融合,公園正在「融入」城市。

  隨著百花潭公園一、二期拆圍增景工作的結束,芳鄰路上新增了兩個公園入口,公園緊挨錦江一側則增加了5個公園入口。這幾個入口增加後,公園原來的南北兩個大門晚上也就不關門了,實現了24小時開放。此外,沿河路段還打造了不打烊的百花書院,24小時為市民提供書香成都電子書,更好地把文化氛圍融入公園中。

  市民疑問

  24小時不打烊

  公園是否還設開閉園時間?

  今年以來,望江樓公園、百花潭公園、文化公園、人民公園等都進行了拆圍增景。人民公園在臨街景觀帶增加了一個公園入口;望江樓公園開放區域在西大門和南大門的基礎上,又新增了4個出入口,現在是6個出入口;百花潭公園也增加了7個公園的出入口。

  各公園拆圍增景後,成為24小時對外開放公園。是否還如之前一樣有開閉園時間呢?安保工作如何應對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人民公園會按照之前的時間規定開閉園,新增的入口處已有監控,同時園區也加強了人員巡視。而望江樓公園的保安目前都是24小時值班,接下來,園區的監控等安保設施也會升級。同時園方管理人員呼籲,公園對大家敞開了大門,大家也要像愛護家一樣,愛護這些美好的風景。百花潭公園則在閉園後,會進行巡園,保證市民、遊客的安全。 本報記者 李霞 文/圖

相關焦點

  • 拆牆透綠 公園即城市 城市即公園
    經過望江樓公園的市民,大多都要驚嘆一番:我們現在就是在公園裡走吧,波光樓影間,翠竹夾道裡,公園美景與我們路人如此親近,真是別有一番景致。拆牆透綠後的公園與街區融為一體,不再隔牆而望。
  • 市中心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都將拆牆透綠
    市中心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都將拆牆透綠 讓市民共享「綠色福利」
  • 「推窗現景、開門見綠」日照園林集團實施拆遷建綠、拆牆透綠、破...
    一座充滿綠色空間、生機勃勃的開放城市從來不會放棄對綠色的追求與守望。推窗現景、開門見綠,自然生態良好就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近年來,日照市不斷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全面推進道路布綠、拆違建綠,加強老舊庭院小區綠化改造,以「口袋公園」的方式,讓市民推開家門進公園。
  • 濃縮的「公園城市」:成都5000畝綠境中的「生活樣板」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成都要構建綠道藍網、天清氣朗的城市新形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名片。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在如何建設公園城市這條路上從未停止探索,「綠道+」「公園+」「生態+」策略逐步實施,成都正在為全國、乃至世界的公園城市建設描繪的「樣本」,可謂是「形神兼備」。公園城市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這是成都對於公園城市建設的深刻理解。目前,成都正加速落地實踐,公園城市正「成勢」,也逐漸成為成都對外交往又一閃亮名片。
  • 成都人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來了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成都人的生態樂園。   好山好水好成都,綠水青山是百姓的「幸福靠山」。相當於5個青城山景區面積,成都人的生態樂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於2020年初步建成。  這個建成面積達1068平方公裡的「城市綠心」,涵蓋了成都平原東緣龍泉山脈成都段,其中絕大部分區域為生態保育區,嚴格保護森林植被,到2025年,將形成國際領先、國內知名的「城市森林」旅遊目的地。
  • 想要怎樣的城市公園?成都錦江公園總體規劃請你來建言
    而錦江浸潤成都,幾千年來這座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榮,與城市的關係經歷了「1.0時代」和「2.0時代」,目前正在邁入「3.0時代」。其中錦江1.0是指錦江作為護城河,千百年來守護成都,奠定兩江抱城的格局。錦江2.0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為成都人居環境帶來了質的提升,錦江濱水空間具備雛形。
  • 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大美公園城市 躍然畫卷之上
    開窗見綠的大運綠色、創新創造的大運智慧、熱情洋溢的大運活力和合作共贏的大運共享,正是這樣的辦賽理念,正助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建世界賽事名城,激勵市民追求美好健康生活,一起分享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新成就。今日起,本報圍繞「綠色、智慧、活力、共享」四個成都大運關鍵詞,推出2020成都大運年終系列報導,聚焦一場大運會,是如何讓市民滿懷期待地擁抱大運、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這座城市的。
  • 「超級綠葉」鋪就一個大寫的「美」—成都公園城市的新津表達
    8月2日,2018新津城市價值推介會暨新經濟項目籤約儀式在新津舉行。會上,新津縣委書記唐華針對新津建設公園城市的構想和規划進行了專題闡述。唐華表示,公園城市是成都新時代城市建設的一種新模式、新實踐。新津五河匯聚、兩山相擁,自然地理形態多樣,田園肌理保存良好,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擁有公園城市的豐富元素,是成都最具公園城市實踐價值的區域。以「超級綠葉」這個充滿想像力的總體意象為表達,未來新津「城市建在公園裡,城市無處不公園」的城市形象呼之欲出。
  • 推窗見綠!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近年來,泉州合理利用大空地、小角落,通過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它們藏身在老巷子裡、街邊、居民樓間,分布在各個角落。錯落有致的綠植,古樸實用的設計心思,使得口袋公園備受青睞,成為很多市民家門口休閒、健身的新打卡點。
  •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舉行 看成都如何介紹公園城市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李煒民總工程師,同濟大學吳承照教授,東南大學成玉寧教授,南京大學王紅揚教授,清華大學鍾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劉彥平研究員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公園城市」,推動城市建設理念革新。成都如何建設公園城市?
  • 匠心開營 I 桂溪生態公園 落地公園城市新景觀
    此次2020年成都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暨第三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和成都市博覽局聯合主辦,成都天府綠道承辦。   2020年成都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以「公園城市 花重錦城——成都生活美學 天府花園魅力」為主題,其中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2所國內高校的17個獲獎方案及來自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8個川渝本土高校邀請團隊方案將全部在成都天府綠道桂溪生態公園東區落地。
  • 南陽市中心城區拆牆透綠工作4月份第二周進展情況通報
    這是臥龍區拆牆透綠工作從細微處提升的成果之一。拆牆透綠是南陽市增加市民綠色福利的重要舉措。4月10日至17日,南陽市拆牆透綠工作領導小組對照工作任務臺帳和考評考核辦法,連續對中心城區拆牆透綠推進工作進行了督察推進。
  • |江灘公園|成都|空港花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棗子巷|公園
    成都五岔子大橋、空港花田七裡詩鄉、棗子巷……這些地方都是火熱的網紅打卡點那麼哪些才是成都市民心裡最受歡迎的呢?2020首屆公園城市網紅打卡點50強新鮮出爐啦!日前,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的「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首屆公園城市網紅打卡點評選結束。
  • 打造公園城市!悅來國際會展城規劃設計上百個城市公園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劉霞記者從悅來投資集團了解到,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展城以打造公園城市為目標,規劃設計上百個城市公園,將悅來國際會展城打造為「百園共生、園城交融」的公園城市會客廳。
  • 成都錦城公園新增一抹「大運綠」,未來將形成景觀農業區
    3月28日上午,成都興城集團、成都天府綠道投資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天府綠道青龍湖公園附近,聯合開展「同植一片綠,共迎大運會」天府綠道助力2021成都大運會活動,在錦城公園內種植了一片「大運林」。
  • 講述成都公園城市理念 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示廳一期完工
    全預製、多維屏、多功能,走近來看,原來是一座陳述成都公園城市理念的展示廳。  依託鹿溪智谷,正對興隆湖,周圍分布中科院、光電所、西南建築設計院等高新尖產業,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示廳設計景觀覆蓋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築覆蓋面積約1500平方米。歷經近3個月的建設,於昨日正式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同時,展示廳二期也即將啟動,預計今年4月完工。
  • 公園城市,是理想城市的新探索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期間,期許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成都「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至此,「公園城市」,這一嶄新城市理念,進入全球視野。公園城市,就是公園+城市嗎?
  • 西安12個公園年底前拆圍牆 蓮湖公園已經基本拆完了
    同時,拆牆透綠,要在此基礎上考慮歷史性公園記憶的保護,並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民的遊園體驗,精細化管理要跟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講師薛立堯:將圍牆換成綠色通透的邊界   拆牆透綠是還公園於民,變公園為公共綠地的第一步,它打破了公園自身與外界的割裂性。
  • 又「綠」又「花」:濟南今年前10月建綠透綠4166處 山體公園提前竣工
    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濟南累計栽植喬灌木65萬餘株;完成建綠透綠604處,新增綠地面積72.63萬平方米;建成街頭遊園、口袋公園67處;完成裸土覆綠面積183.24萬平方米,建設綠色通道118.1公裡;義務植樹1576萬餘株。
  • 成都溫江:以專醫之路 謀公園城市產業大棋局
    視線向西,此前已明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目標的成都,7月15日召開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時,就再次強調要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提下,「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動力源(600405,股吧)」。如何助力成都建設為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成都市溫江區也在尋求更加「精明」的城市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