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11月24日至26日,主題為「共享與品質」的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浙江杭州隆重舉行。11月25日下午,由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的「公園城市,城市建設的新模式」學術對話在浙江杭州舉行。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李煒民總工程師,同濟大學吳承照教授,東南大學成玉寧教授,南京大學王紅揚教授,清華大學鍾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劉彥平研究員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公園城市」,推動城市建設理念革新。
成都如何建設公園城市?年會上,成都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蘭正秋詳細展示了成都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針對公園城市的內涵要求所開展的系列工作:包括搭建了公園城市的專家智庫,成立了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全力打造公園城市科研機構等,同時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同濟大學城市與規劃學院、騰訊雲等六家研究機構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強化公園城市研究規劃和諮詢,加強公園城市的交流合作和推廣。在推動公園城市的實施上,打造公園城市示範區,推動以公園城市為主要特徵的城市建設工作等。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高級工程師楊瀟分享了關於公園城市即有的一些研究和規劃中的一些思考,以及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一些階段性成果的內容。「城市發展思路在公園城市中有三個轉變和六個方面的價值體現。」楊瀟介紹,三個轉變中首先要轉變的是城市發展的邏輯,從原來的產-城-人的邏輯,轉換到人-城-產。第二個轉變是,在公園中建城市,而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園。第三個轉變是從原來的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的轉變。
關於公園城市的價值體現,楊瀟介紹,公園城市的六個方面的價值體現包括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