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的人,為什麼能把黃帝內經悟得透徹?

2020-12-11 友品歷史

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也不懂科學的老年人,居然也講《黃帝內經》,他能理解透嗎?南懷瑾自己也戲說:「我講《黃帝內經》不敢與醫學大師比,但我可以換個立場,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結合現在生命科學的立場,我們來透講黃帝內經對人健康的影響,我歲數雖然大點,有不對的地方,該批評的你們就提出來,一個目的,為眾生服務。」

中醫和西醫,高層一致主張結合,但在臨床時還是你看不上我,我也懶得理你,在西醫粉與中醫粉之間,三句話不對就開吵。追其主要原因,還是學現代醫學的人對傳統醫學不夠了解,對《黃帝內經》太陌生,所以會形成唯數據拿話語權的現象。

要學古典書籍,就要了解我們國家民族的歷史,以黃帝開始計算,到今年為止,已經四千七百多年了。

因為大家不讀自己的歷史,不知道黃帝以前的中華民族有很長的遠古史。南懷瑾小的時候,學習文化讀的是古書,知道我們中華的整個歷史概況,解讀黃帝內經就比較客觀,那麼南懷瑾著作都在《黃帝內經》中悟到了什麼?

這本書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知識新悟呢?南懷瑾從教育學,詩人的角度,帶領我們走進《黃帝內經》尋找古中醫,被現代年青人遺忘的角度,點擊圖片右下方【看一看】,下單獲取

相關焦點

  • 南懷瑾真敢說,唐宋以後的中醫,沒幾個人真讀懂內經
    南懷瑾評《黃帝內經》,說在唐宋以後的中醫名師葉天仕,徐靈胎,陳修園對《黃帝內經》氣的領悟還差點火侯,是不是太狂了一點?中醫的傳承,還是應該要注重經典書籍,不讀《黃帝內經》,學來的中醫技術還是傳統醫術嗎,西化的中醫只是披著中醫的名,幹著西醫的活,中醫還能振興嗎?
  • 南懷瑾說《黃帝內經》,別有一番意境,看他都悟到了什麼?
    讀了《黃帝內經》的人,都愛上了傳統文化,而一直叫嚷著這不科學的網友,卻捨不得花一分鐘去了解?了解《黃帝內經》不單單只是能學到中醫的醫術,更能了解到古老的文化氛圍。南懷瑾在讀了《黃帝內經》後就說道:為什麼天字那麼寫?你真去研究中國文字,第一個字「一」是畫圖案開始的,為什麼那麼畫?因為講不清楚宇宙是幾時開始的,天地怎麼來的,所以以一畫來分開。所謂伏羲畫八卦,一畫分天地,這是科學的,因為時間空間上,查不出宇宙的來源。
  • 學中醫為什麼一定要學《黃帝內經》?
    有人說,中醫人只要學好《傷寒論》就夠了,不需要讀《黃帝內經》。筆者認為,《黃帝內經》建立了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體系,作為中醫人,我們一定要學習《黃帝內經》。
  • 委員講堂 | 蔡駿委員:讀《黃帝內經》 學中醫文化(一)
    委員講堂 | 蔡駿委員:讀《黃帝內經》 學中醫文化(一) 2020-05-31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帝內經》為何能成「醫之始祖」,南懷瑾評價9個字,點出一切
    導語:《黃帝內經》為何能成「醫之始祖」,南懷瑾評價9個字,點出一切作為華夏民族的祖先,黃帝一生豐功偉績,甚至一直都帶著神話的色彩。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像這麼偉大的人,而且還是生在遠古的時代,沒有一些神話色彩,都有些對不起上古先民豐富的想像力了。黃帝還曾出個一本書,也就是傳說中的《黃帝內經》。這本書更是被後人敬為「醫之始祖」,這是為何?難道它是所有醫學的起源?南懷瑾先生評價了9個字,點出了一切。
  • 教授20年譯成"黃帝內經"英文版 畢業開始學中醫
    記者 張茜茜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終於有了英文版,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昨天,《黃帝內經》的譯者——中醫典籍翻譯專家、上海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李照國教授接受了晚報的專訪,他說他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希望能把中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重新翻譯,向世界更好地傳播宏大精深的中醫文化。
  • 《黃帝內經》對中醫的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是一本醫學著作,也是一本影響著中華千年的醫學著作,更是一本濡養著中國傳統醫學的著作,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黃帝內經》的價值貢獻《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 十年中醫誰在敘?梁冬&徐文兵對話《黃帝內經》之《靈樞·通天》第...
    重新發現中醫太美《國學堂》之《黃帝內經》,由徐文兵老師對話梁冬老師,開啟了上千萬人對中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自從讀了一本叫做《思考中醫》的書,再遇見一位叫做李可的老中醫之後,某人已經奮不顧身愛上了中醫,無論在飯桌還是旅途,他總是滔滔不絕津津有味地跟身邊的人說著中醫,說陰陽五行,還有一本叫做《圓運動》的書。演講進入尾聲,學弟學妹們開始提問互動,有人問他,能用陰陽五行預測一下明年的股市嗎?
  • 山海經與黃帝內經: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長生不老?
    上古三玄中,易經、黃帝內經、山海經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今天就探討一下,山海經與黃帝內經的關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山海經是九丘之之學,黃帝內經是三墳之黃帝之學。二、山海經、黃帝內經與長生不老術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長生不老?
  • 《黃帝內經》之歷史沿革
    有很多人不信中醫,甚至批判中醫,認為它是「最大的偽科學」。中醫有不可證的特點,用的是「玄而又玄」的方法,再加上它從產生之始(誕生《黃帝內經》)就有完美的體系。使很多人看不懂,也無法用實驗證明,診斷方法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八個中醫大夫會有九種結論,所以否定之。筆者試圖將自己的學習體會進行整理記錄,一是鞭策自己不斷探索養生之道,二是與朋友們分享古人智慧,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 3分鐘通讀《黃帝內經》,這部中醫經典究竟講了些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是傳統中醫經典四大著作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中醫藥實踐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中醫基礎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已經具備了完整的體系。
  • 《黃帝內經》告訴你人為什麼會生病?除了外部環境,還與家庭有關
    關於人為什麼會生病,這《黃帝內經》中講得很清楚,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是避免不了的,其實導致疾病的原因除了外部環境,還與家庭有關。氣候導致疾病人靠什麼活在這個世上?生出來的子女,又生長在這樣一個陰陽不調和的家裡也不會好。現在很多父母帶小孩看病,反覆得看中醫西醫,治好了又犯,那麼根在哪呢?這就在父母的身上,在陰陽的身上,這點就需要大家高度重視了,夫妻家庭關係這點弄不好,那吃再多的保健品也是不管用的。
  • 讀經系列教材中為什麼有《傷寒論》卻沒有《黃帝內經》?
    ▎編者按:日前,日本讀經群中有網友詢問,為什麼季謙先生的讀經列表裡,有《傷寒論》而沒有《黃帝內經》,只選了《內經知要》?所以本來沒有編入醫書,但後來有不少家長想要讓孩子走醫學的路,甚至有些中醫生為培養徒弟,要求我編些重要的醫書,也就是從醫的人要背的書。於是我選了《黃帝內經》和《傷寒論》兩部。但因《黃帝內經》篇幅太大,有十五萬七千餘字,而且《黃帝內經》非一時一人所作,其中並非句句經典,所以一般來說,凡是學中醫者,必備此書,然並不全用,所以後之醫者就擇其要者精讀之應用之,其他則作為參考。於是有《內經知要》一書。
  • 中醫二羊內經筆記:黃帝內經中的「道」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中醫二羊,我是一個鐵桿中醫粉,提倡學習中醫以經典為首選。接下來我將以系列文章,總結我自己在學習黃帝內經中遇到的關鍵問題,對這些問題怎麼理解的,羅列出來供給初學者參考。學中醫大家都知道學習黃帝內經,我們去讀黃帝內經第一篇就遇到一個問題。
  • 《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如果中日韓聯合發展,這麼分工怎樣
    我們知道,中醫這門學科,大家都以《黃帝內經》作為根源,基本說到《黃帝內經》就能代表中醫了。如果按照內經出世算起,中醫在我國裡歷史也有好幾千年了。更何況,很多學者認為,中醫作為一門經驗醫學,是先有中醫後有內經的,所以,中醫的源遠流長甚至可以和炎黃子孫相提並論。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情志養生
    《黃帝內經》一開篇就說,上古時候人的壽命是比較長的——「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人可以活到100歲,而且行動一點也不遲緩,其原因在於:「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以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
  • 《黃帝內經》只是一部醫書?它告訴我們,看待生命要換種思維方式
    《黃帝內經》是我國中醫文化的集大成者,經過歷史篩選、時間打磨,最能表現醫學領域精髓,是中醫學界最有價值,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萬世之作。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本書,但是知道這本書的厲害之處的人能有幾個呢!也將著作冠以黃帝之名以吸引眼球。「黃帝內經」之名,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但當時並無作者及有關成書年代的記載。從現存《內經》的162篇文章來看,各篇所列觀點不同,文風有差異,一些用字用詞也屬於不同年代。所以《內經》是一個醫學集。
  •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中醫?《黃帝內經》:有「四種過失」需要避免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中醫?《黃帝內經》:有「四種過失」需要避免。我們知道,中醫診病的最大特點是什麼?辨證論治是也。中醫和現代科學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客觀存在的信息為輔,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利用主觀的判斷以得出診治原則。至於方藥,反倒是「皮毛微末之技」了。
  • 他是《黃帝內經》裡唯一提到的一個上古神醫,中醫和脈象是他創造
    說到中醫的起源,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想到岐伯和黃帝,畢竟在很多的醫學名著裡都明確的提到過「醫之始,本岐黃」,這裡說到的「岐黃」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指的岐伯(黃帝的太醫)和黃帝。儘管諸多著作中如此記載,但恐怕歷史上最早的中醫還不是岐伯和黃帝,而是另有其人。
  • 《黃帝內經》,是黃帝寫的嗎?這麼多年,我一直弄錯了
    前不久,我去拜訪了一位中醫老師傅,特殊時期,想向他老人家求得一些方子。老人家是我們鎮上有名的老中醫,據老一輩的人講,他家祖上世代行醫,當年救濟過不少人,所以,在農村集鎮上,有著很高的聲望。話說那一日,在老中醫家閒坐,偶然看到一摞書,徵得主人同意後,抽出一本,拿在手上,一看,竟然是《黃帝內經》。說到《黃帝內經》,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之一,位列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中,在中醫界和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