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韋貴妃墓壁畫被盜始末:盜賊老婆掌管庫房鑰匙

2020-12-19 澎湃新聞

八百裡秦川腹地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0公裡的九嵕山,有一座被譽為「天下名陵」的封建帝王墓——昭陵。昭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四周有皇親國戚、功臣元勳們龐大的陪葬墓群。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修建了昭陵博物館。在這裡,匯集了大量館藏的國家珍貴文物,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早已蜚聲海內外。同時,它也成了不法分子垂涎覬覦的目標。

1994年11月23日,昭陵博物館突然發現館藏的唐代韋貴妃墓出土的15幅壁畫不翼而飛,一起震驚中外的特大文物被盜案發生了。

「韋貴妃墓位於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北冶姑嶺上,西北距昭陵僅一溝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規格最高的一座墓葬。」西安文化學者劉宗涵說,韋貴妃,名珪,字澤,京兆杜陵人(今陝西長安區)。出生於貴族世家。根據其出土墓志銘的記載,於武德年間以良家入選秦王府,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拜貴妃。不過墓志銘上雖然稱韋氏是以良家的身份入選秦王府,然而事實上韋氏並不是首嫁,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公元613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後,李子雄父子都被殺了,史書記載「籍沒其家」。

在李世民奪位當皇帝之前,韋貴妃生了一個女兒,時間是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這時候韋妃27歲,李世民25歲,兩年後李世民奪位當了太子,然後當了天子。這個女兒在17歲時,被加封為臨川公主(貞觀15年,公元641年)。太宗死後的高宗李治初年,李治加封她為長公主(比李治大4歲)。再後來,韋貴妃給李世民生了一個頗有才華的兒子——紀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個兒子,在他之前是高宗李治。紀王李慎聰明好學,為人老實。太宗死後,韋貴妃被李治按傳統禮法,封為紀國太妃,隨兒子紀王李慎遷居藩地。唐高宗麟德年間,韋貴妃和燕太妃陪同高宗同往泰山封禪。不幸於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九月二十八日病逝於隨高宗登泰山封禪的途中,卒於洛陽,享年65歲。

被盜壁畫

老婆掌管庫房鑰匙,盜畫好似囊中探物

唐昭陵現已發掘數十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的唐墓壁畫,其中韋貴妃墓壁畫是最好的。1990年秋收以前,昭陵博物館結束髮掘工作,170多件文物和27幅壁畫已清理完畢,被放在博物館不同的庫房裡。特別是墓葬中的這批壁畫,實在精美至極,參加發掘的人員驚羨不已。

可是,驚羨這批壁畫的還有李少營。李少營,又名李亞平,男,時年31歲,陝西禮泉縣北屯鄉北二村人。1988年到1994年間,曾因攔路搶劫、敲詐勒索、流氓嫖娼、倒賣文物等問題被警方收審處罰過。其妻高清雅系昭陵博物館職工,主要負責博物館東展室。

「近水樓臺先得月」,曾經盜掘文物並順利出手獲得巨款,讓李少營心裡變得痒痒起來!他想,壁畫就放在博物館東展室裡面的小庫房裡,自己的老婆恰好掌管著東展室的鑰匙,裡面的小庫房門上是一把暗鎖,只要把老婆身上的鑰匙弄來,再用身份證捅開小庫房的門,就把事情整成了。李少營隨即找到長期從事倒販文物的苑冬林,協商的過程簡單而快捷,對方回話「只要是真東西,有多少要多少」。

1992年8月初的一天夜晚,暑氣依然濃烈,在博物館院子下乘涼的職工,陸續都回到宿舍睡覺,高某、袁某、郭某、武某等幾個人正在博物館大門外不遠處的公路邊,他們等著李少營把展室的鑰匙拿出來。在此之前,他們把小庫房的方位已經窺探過了四五次。眼看著時間一點點溜走,仍然沒有見到李少營的影子,他們開始埋怨,「這狗東西不會慫了吧。」有人擔心起來。「不會,他可能還沒有把老婆搞定」,有人堅持再等等,就在大家竊竊私語的時候,李少營的身影終於出現了。

進入展室可以說是暢通無阻,而小庫房的門沒有像想像的那樣被順利打開,李少營右手把門使勁往裡推,正準備用左手把身份證往門縫裡塞,「哧」的聲音在小庫房裡面響起,他們的神經突然緊繃起來,是老鼠,有人輕聲說,的確是老鼠。小庫房的暗鎖把第一個身份證折壞了。袁某有過用身份證開門鎖的經驗,他左手試探的把身份證插進門鎖,右手輕輕晃動著門把,突然,身份證完全伸進去,右手搖晃幾下,門打開了。他們輕手輕腳地把壁畫抬了出去,放在公路邊等候多時的客貨汽車上,當晚輕鬆地把四幅壁畫拉到西安。

李少營後來覺得如果每回都要用老婆身上的鑰匙,這多麻煩,不如自己弄一把,想啥時候弄事就能弄。幾天以後,他把老婆的鑰匙騙到手後,配了一把東展室的鑰匙。直到1994年的8月,李少營一共到小庫房中去過四回,每回都很容易地弄走壁畫,好似囊中探物一般。

「這是自己老漢幹的事」

1994年12月,為迎接省裡的文博「四優」檢查團打掃衛生,昭陵博物館領導決定徹底全面地打掃一下單位的衛生,以新的面貌迎接檢查。李少營的老婆高清雅和別人要一起打掃小庫房的衛生,他們從保管員手裡取來小庫房的鑰匙,打開庫房門以後,讓高清雅傻眼的是,她清晰的記得,四年前韋貴妃墓壁畫擺放的位置,怎麼空著?難道壁畫不翼而飛了?直覺告訴她「這是自己老漢幹的事」。剎那間,她感到天旋地轉,兩腿發軟,似乎天塌下來了,她不知道自己怎樣度過了那個下午,但那個下午徹底把她的命運轉了個方向!

後來查實所丟壁畫共15幅,系李世民的寵妃韋貴妃墓內出土的文物。壁畫以仕女和男吏的肖像為主,人物生動,描繪傳神,是少見的古代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如此重大案件,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抽調省、市、縣、區公安機關80多名精兵強將,展開偵破工作。

很快,專案組接到舉報,禮泉縣趙鎮石鼓村個體司機劉海玉曾為李少營往廣州拉過一次貨,到底是啥貨不得而知。「李少營叫我把一輛馬自達小車拉到廣州去修,車在北屯裝好後並未直接去廣州,而是開到了西安紡織城一家公司。」據劉海玉講,在紡織城,李少營同一個叫苑冬林的人又往車上裝了20箱「貨」。到廣州後,吃飯中間,劉海玉聽到一個自稱是港商的人講:「西安這批貨至少值60多萬呢!」

種種跡象表明,李少營有重大嫌疑。在傳喚李少營的同時,專案組對高清雅也採取了監控措施。在強大的攻勢面前,高清雅很快「繳械」。她說:「在1992年8月份輪她值班的一個晚上,她已經睡下,李少營突然向她要博物館東展室的鑰匙,她不給,李便動了手腳,並威脅她。懾於毒夫的淫威,她讓步了。李少營去了大約近一個多鐘頭的工夫,回來對她說,我拿了兩張畫。」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專案組當即決定:儘快抓獲主犯李少營和苑冬林。

打擊文物犯罪任重道遠

1994年12月14日,專案組民警冒雪趕赴秦嶺大山中的鎮安縣,將逃匿至此的李少營和另一名案犯高曉林抓獲。尚在睡夢中的李少營吃驚困惑:「你們咋這麼快就尋到這裡來了?」1994年12月27日,苑冬林在桂林落網......

唐墓壁畫被盜大案成功告破!警方查明:1992年8月至1994年8月,李少營、高衛兵、苑冬林、李少鋒、高曉林、郭大傑6人結夥,4次盜竊昭陵博物館館藏的韋貴妃墓出土的壁畫15幅,販往廣州出賣,分掉贓款。破案後只追回2幅真品,給國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1998年9月3日,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盜賣昭陵壁畫的13名被告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後李少營等7人提出上訴。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於1999年1月21日作出終審判決,2000年1月29日在禮泉縣宣判:以盜竊、詐騙罪判處李少營、高衛兵死刑;以盜竊罪判處苑冬林死刑;以盜竊、詐騙罪判處李少鋒死刑,緩期2年執行;以盜竊、詐騙罪判處郭大傑、高曉林無期徒刑。以上6犯都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財產並處罰金。昭陵博物館工作人員高清雅,明知其夫李少營拿著自己掌管的展室鑰匙盜竊壁畫而不管,事後又不報警,構成盜竊共犯。李敬立明知苑冬林盜賣文物,多次幫助其倒賣韋貴妃墓壁畫,構成倒賣文物罪。各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

「近年來,文物犯罪的集團化、職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作案愈加隱蔽,一些地區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雖然打擊的力度不斷增大,但案件勢頭還沒有完全得到遏制,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形勢非常嚴峻。加強文物安全依然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11月16日,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在不斷加強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強化文物安全的過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通過阻止非法文物流通來遏制盜竊盜掘文物,如何促使民間文物收藏健康發展,暢通全社會監督渠道,如何加大流失海外追索力度,增強國際執法合作,國家文物局與公安部一致認為,建設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向民眾、向國際社會公布我們已知的被盜或者丟失的國有文物信息,將會事半功倍、行之有效,也會使打擊防範文物犯罪工作如虎添翼。

(原標題:《唐昭陵韋貴妃墓壁畫被盜始末》) 

相關焦點

  • 23年前大案引關注 唐昭陵韋貴妃墓壁畫被盜始末
    韋貴妃墓  新聞提示  11月  在剛剛發布的200餘條被盜(丟失)文物信息中,1994年被盜的唐昭陵陪葬墓——韋貴妃墓11幅壁畫赫然在列,23年前的那樁驚天大案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博物館15幅壁畫被盜  八百裡秦川腹地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0公裡的九嵕山,有一座被譽為「天下名陵」的封建帝王墓——昭陵。
  • 1994年被盜的唐代韋貴妃墓出土壁畫
    1994年11月23日,昭陵博物館突然發現館藏的唐代韋貴妃墓出土的15幅壁畫不翼而飛,一起震驚中外的特大文物被盜案發生了。  「韋貴妃墓位於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北冶姑嶺上,西北距昭陵僅一溝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規格最高的一座墓葬。」西安文化學者劉宗涵說,韋貴妃,名珪,字澤,京兆杜陵人(今陝西長安區)。出生於貴族世家。
  • 唐昭陵韋貴妃墓壁畫作者探討
    唐昭陵韋貴妃墓壁畫作者探討 高春鴻 2017-05-21 12:46 來源:昭陵博物館
  • 唐昭陵:航拍韋貴妃墓
    韋貴妃墓位於唐太宗李世民昭陵東南方向的冶姑嶺上,依山而建,氣勢恢宏。 韋貴妃墓坐落於鹹陽市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北,緊鄰通往昭陵北司馬門遺址的盤山公路,與長樂公主墓南北相對,成為唐昭陵的重要景點。
  • 唐昭陵陪葬墓「因山為墓」 型墓葬韋貴妃墓
    昭陵陪葬墓(三)「因山為墓」 型墓葬韋貴妃墓韋貴妃墓位於禮泉縣煙霞鎮陵光村東北、昭陵陵山東南側與陵山支脈相連的冶姑嶺上,山嶺海拔1000米,墓在嶺頂,是以自然石山鑿石洞修築而成,為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的一座規格最高的墓葬。
  • 唐昭陵韋貴妃墓《門吏圖》賞析
    該壁畫人物高198釐米,是目前昭陵陪葬墓出土壁畫中形體最為高大的一幅。圖中人物雖形體高大,卻又顯得有氣無力,整個身體似乎靠手中拄的長劍支撐著。畫為心聲,壁畫作者通過門吏的表情和神態委婉而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皇室貴族奢華生活的不滿和憤慨之情。
  • 昭陵博物館對外開放 地宮壁畫珍品皆亮相(圖)
    昭陵博物館對外開放 地宮壁畫珍品皆亮相(圖)人們在觀看壁畫。本報鹹陽訊 4月29日,全方位、多視角展示貞觀之治時期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原生態的88幅皇室地宮壁畫珍品在昭陵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給廣大遊客領略貞觀盛唐雄風送上一道節日「大餐」。 唐昭陵陪葬者均是李世民的愛妃愛女和魏徵、房玄齡、李靖等三品以上的良臣名將。建國以來,從這些陪葬墓中清理髮掘出土的皇室壁畫達200餘幅。
  • 清東陵貴妃墓被盜案:盜賊扒光屍體衣物 追砍警衛
    貴妃墓被盜 警衛險被砍 航拍清東陵北部的景妃園寢 7月28日中午,「前街一號」記者來到河北省遵化市西北約30公裡處的清東陵,此前被盜的景妃園寢就位於清東陵北部。作為未開放的陵園,景妃園寢在被盜前後一直處於封閉狀態。 對於去年10月31日在景妃園寢內溫僖貴妃墓發生的文物被盜事件,門口休息室內的警衛高先生稱,他們事後了解到,這是一個9人組成的盜墓團夥所為。
  • 清東陵貴妃墓被盜案:盜賊電動機械打洞 追砍警衛(1)
    陵園內文物被盜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文物拍賣價格一再飆升,導致一些犯罪分子鋌而走險。其次,清東陵面積達48平方公裡,監管難度較大。最後,巡查制度不夠科學,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巡查間隙時間作案。——清東陵保護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2015年10月末,清東陵景妃園寢溫僖貴妃墓被盜,丟失文物12件。
  • 清東陵貴妃墓被盜案:盜賊扒光屍體 追砍警衛
    近日,微信公眾號「前街一號」記者探訪清東陵被盜陵墓及周邊區域後發現,陵園內文物保護措施確存在較大漏洞,部分陵園安全措施簡陋,安保人員不足,開展文保工作力不從心。貴妃墓被盜警衛險被砍航拍清東陵北部的景妃園寢。
  • 光緒寵妃珍妃墓之謎,盜賊與學者道出蹊蹺!究竟誰的墓被盜?
    然而在1938年冬季的一天,光緒皇帝愛妃珍妃墓被盜的消息卻被傳了出來。此時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的扶持下,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了偽滿洲國,自己坐上了傀儡皇帝的位子,溥儀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震怒,珍妃墓被盜,這可關係著皇家的顏面,因此,震怒之下的溥儀下令徹查此事。
  • 光緒寵妃珍妃墓之謎,盜賊與學者道出蹊蹺!究竟誰的墓被盜?
    關友仁很早就看上了村子附近的清西陵,於是,他就和同村的一個名叫鄂士臣的人密謀去清西陵盜墓,他們盜墓不盜帝陵,而是在貴妃和王爺墓中選擇了位置偏遠的珍妃墓。在參與此次盜墓的盜賊被抓獲後,他們也就被問斬了,但關友仁卻逃脫了,此後的大半生時光裡,他都輾轉於祖國各地,最終在年老的時候帶著家人回到了他的老家鳳凰臺村。
  • 清東陵貴妃墓被盜案:盜賊扒光屍體 追砍警衛(1)
    近日,微信公眾號「前街一號」記者探訪清東陵被盜陵墓及周邊區域後發現,陵園內文物保護措施確存在較大漏洞,部分陵園安全措施簡陋,安保人員不足,開展文保工作力不從心。貴妃墓被盜警衛險被砍航拍清東陵北部的景妃園寢。
  • 明德王古墓被盜 盜賊租吊車挖走雕龍壁畫(圖)
    一群貪婪的盜墓賊得知這一消息後買通看門老人合夥盜挖古墓,一條巨龍載著一位仙女的五彩雕龍壁畫竟被盜墓賊用吊車野蠻地從古墓的牆壁「剝離」……日前,盜墓賊小陳等人被濟南長清法院一審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至緩刑不等的刑罰。本報記者採訪了主審此案的長清法院劉豔華法官,劉法官向記者講述了這起盜墓案發現的細節,揭秘明德王古墓盜竊案審理始末。
  • 唐昭陵陪葬墓「覆鬥型」墓葬—長樂公主墓
    唐昭陵陪葬墓「覆鬥型」墓葬~長樂公主墓長樂公主墓位於昭陵主峰東南約1000米處的陵光村,西北距唐太宗昭陵僅一溝之隔,是唐太宗諸多子女中距離昭陵最近的一座陪葬墓。該墓歷史上曾多次被盜。1986年,長樂公主墓又被破壞,昭陵博物館隨即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歷史文物及大面積珍品壁畫。1990年,昭陵博物館又對墓葬進行了修復,建成「長樂公主墓文管所」,並於1991年11月對外開放。長樂公主(621—643年),名麗質,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皇后長孫氏所生。
  • 土匪盜了貴妃墓,把鳳冠送給新婚老婆,結果一家人走向滅亡
    與之相對的,女性中最受尊重的職業就是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掌管後宮,為了當上皇后,後宮的競爭也是很激烈了。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要是告訴大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皇冠的重量的。在北京昌平區有一座貴妃墓也叫萬娘墳,雖然是貴妃墓但她的規格一點都不比皇后的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很顯然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不低,甚至壓過了皇后。然而500年後,這座墓也沒有逃過被盜的命運。
  • 清東陵被盜:盜賊扒光貴妃屍體衣物 追砍警衛
    猖狂的盜墓賊被發現後,竟持刀追砍警衛,盜走12件珍貴文物,溫僖貴妃的部分衣物也被盜出地宮,丟棄在陵墓之外。僅僅7個月後,埋葬孝莊皇太后的昭西陵隆恩殿臺基護欄柱頭又遭盜竊,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截至2016年7月25日,國家文物局已先後兩次就清東陵管護不力的問題約談唐山市、遵化市政府及清東陵管委會。
  • 清東陵貴妃墓被盜 :屍體衣物被扒光
    昭西陵柱頭被盜尚未追回  相比埋葬著孝莊皇太后的昭西陵,景妃園寢還算是幸運。畢竟,在盜墓案發生7天後,景妃園寢溫僖貴妃墓中被盜的12件絲織品和部分金質殘件文物被公安機關追回,8名涉案人員歸案,仍有1人在逃。
  • 唐朝名相韓休之墓面世 墓室內除了壁畫基本被盜光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畫家、宰相韓滉所做的《五牛圖》,近日,韓滉之父,同樣曾是唐朝名相的韓休之墓面世。令人驚喜的是,該墓居然是壁畫墓,雖然被盜嚴重,但壁畫保存較好,壁畫中的內容令考古與美術界都頗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