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黃花大閨女」的來歷

2021-02-13 GO野


對不起,這篇文章一點兒都不汙,讓您失望了,哈哈。今天我們來學點歷史知識:為什麼古代稱未婚女子為黃花閨女呢?


其實黃花大閨女是民間對年輕姑娘的統稱, 我國古代的女子,特別是一些名門貴族的女子非常注重梳妝打扮,除了塗脂搽粉以外,還非常喜歡"貼花黃"。



相傳南北朝劉宋時期,宋武帝劉裕的壽陽公主長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裡玩累了,便躺臥於宮殿的簷下休息。當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花瓣恰巧掉在了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了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


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後來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閨女都爭相效仿。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不可能常用梅花花瓣來裝飾自己。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來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是「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後來,又逐漸出現了用紅色和粉色等粉料用來裝飾在額頭的妝容,但無論顏色怎麼變,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黃花。

那為什麼不是蓮花或者桃花呢?因為黃花又指菊花,而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能保住貞潔。

如此解釋,用於形容早期的未婚女子也許合適,但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年代,如果還認為未婚的女子就肯定是「黃花閨女」,那恐怕你就要上當了,因為現在的許多「未婚的年輕姑娘」,早已偷嘗了「禁果」,已不再是「姑娘」了。


所以,我認為得順應時代的潮流修改一下才行,現如今所謂的「黃花大閨女」,應該是指那些未婚的且沒有過性生活的年輕姑娘才對。


時光一去不復返,歷史翻篇兒得更快。許多古代的傳統文化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試問您身邊的那些「未婚女子」,不知道有幾個還可以被稱之為「黃花大閨女"呢?

黃花閨女成歷史,明日黃花是現實,一口抹紅今朝醉,提早摘花嘗檳榔;不管門戶如何開,黃花依舊是嚮往,閨女終究嫁成變,黃花總比殘花強。

相關焦點

  • 黃花閨女的由來 古代黃花閨女竟指這意思你知道嗎
    黃花閨女的由來 古代黃花閨女竟指這意思你知道嗎時間:2018-04-06 18: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花閨女的由來 古代黃花閨女竟指這意思你知道嗎 黃花閨女一詞,普天下幾乎人人皆懂。殊不知,其由來都是出自於金陵。 它是民間對年輕姑娘的統稱。
  • 俗話說「黃花大閨女」,那麼黃花指的是什麼花呢?
    在古代,"黃花大閨女"指的是那些還沒有結婚的女子,"黃花大閨女"可以說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黃花大閨女"也指的是年齡在16歲到26歲之間沒有發生過性關係的女子和少女。"黃花大姑娘"的黃花是指現在的菊花,菊花黃色最多,而"黃花"突出了鮮豔的色彩,為什麼用黃花一次,這與歷史上的文人有關。"黃花閨女"的來歷與一位公主有關,這位公主就是壽陽公主,壽陽公主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太多的記載,只知道她是宋武帝劉裕的女兒,"黃花閨女"一詞的來歷與壽陽公主有關。
  • 在古代,黃花大閨女居然曾是人們的一種禁忌
    現在,人們常說黃花菜都涼了,或者用人老珠黃來形容女人年老色衰,顯然黃花菜是一個貶義詞,可黃花大閨女可不會貶義詞。在古代,為出閣的女子才能叫黃花大閨女,而現在我們已經很少用到黃花大閨女了,總感覺有點不好的意味。
  • 「黃花大閨女」中的「黃花」,是指什麼?可能和你想的截然不同
    很多人經常聽到「黃花大閨女」一詞,大眾對這個詞意並不陌生,但「黃花」一詞的由來卻鮮為人知。能夠流傳至今的名詞一定有其獨特深遠寓意,若無存在價值,在鬥轉星移中很快會被時代淘汰,這個黃花究竟有何來歷?為何能夠被沿用至今?「黃花」是時代的審美,還是群體的追求?
  • 黃花閨女的由來,古代又稱為「菊花大閨女」
    我們通常把黃毛丫頭稱之為「黃花大閨女」。這裡有一個很優美的歷史故事: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過了一會兒,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臥在含章殿的簷下小憩。
  • 古代少女為什麼要叫黃花閨女?梅花妝與貼黃花習俗的由來
    在古代,人們都把未出嫁的女子稱作「黃花大閨女」。為什麼要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來表示未出嫁的少女?而不是紅花或者紫花呢?「黃花閨女」一詞,普天下幾乎人人皆懂。不僅在古代,放到現代,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人人皆懂,意思主要是代指沒有出嫁的大姑娘。
  • 科普:古代未婚女子為何稱為「黃花大閨女」,而不是綠花了
    終於知道,古代未婚女子為何稱為「黃花大閨女」,而不是綠花了在我過漢語言文化中有那麼一個詞叫做「大家閨秀」在我國古代一直用來形容有錢勢的家族中的女子。未出嫁的女子可以說是「待字閨中」,或者說是「黃花大閨女」所有類似意思的詞語都帶有「閨」這個字。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為何叫「黃花大閨女」而非其他的花?黃花又是什麼花呢?而且現在的這種叫法都還是存在的,到底是因為什麼能夠傳承那麼久而從未改變的呢?
  • 古代怎麼辨別女孩是不是黃花大閨女?讓人意想不到,苦不堪言
    在古代的時候,貞潔問題也是唯一一個能獲得男子認可的一點,我在古代的時候並不像現在人們的技術這麼發達,現在的女孩子如果失去這些問題的話還會復原,但是在古代到底要怎樣檢測一個女孩子到底是不是黃花大閨女呢?相信人們了解到最多的一個就是守宮砂法,這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其實守宮砂在古代也是壁虎的意思,一開始把壁虎放在一個大盒子中,用硃砂來餵壁虎,等到壁虎吃到很多硃砂,然後把壁虎給殺掉,把壁虎弄成粉末狀,點在女孩子的胳膊上,如果一個女孩子是花大閨女的話,那麼這個守宮砂就會存在,如果不是貞潔之身的話守宮砂就會消失掉
  • 墾利的」黃花大閨女
    黃花大閨女的由來關於「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過了一會兒,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臥在含章殿的簷下小憩。
  • 民間趣談——說說「黃花大閨女」的由來!
    今天給大伙兒講講「黃花閨女」這四個字的來歷。因為我生活當中啊,現在叫的少了,說是哪家的女孩啊,還沒嫁人呢,往往人說你個黃花大閨女天天出去瘋瘋癲癲的,這不好吧。說為什麼管沒嫁人的女孩叫黃花閨女。這個她是個典故,他跟過去啊,女孩化妝有關係。過去女孩化妝呢,大體有那麼兩種方式。
  • 沒出嫁的女孩兒被為「黃花大閨女」,為什麼不叫「紫花大閨女」?
    《木蘭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我們都在書上或是電視劇裡看到,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孩稱為黃花大閨女,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人們有些很多繁瑣的禮節,社會上各個階層人們之間的稱呼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人群也有自己不一樣的稱呼,黃花大閨女就是其中的一種。
  • 中國古代為什麼把未出嫁的女子叫做「黃花大閨女」?
    中國民間常把待字閨中未出嫁、沒有性生活的少女稱為黃花閨女,這裡的「黃花」一般是指菊花,用來比喻待潔淨的處女,把黃花比作處女的原因是菊花品質高潔,象徵著女子貞潔。」黃花閨女」一詞最早源自於北宋年間的《太平御覽》一書,但最初的黃花並非指菊花,而是指臘梅花。
  • 古代時期,被人們稱之為的黃花大閨女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一類人?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當中,經常有人將某一個女子叫成黃花大閨女。在這裡的黃花大閨女有什麼意思,指的又是哪一類的人呢?其實在古代時期的很多詞語,都是有著一定依據來的。一般來說,在古代時期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大閨女的女子都是年紀比較小的人。這些女子都是正處在自己人生當中最年輕,最美麗的時候。當然對於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大閨女的女子們,除了在年紀上佔據一定的優勢之外。
  • 古代知識科普:「黃花閨女」具體是指什麼樣的女人?
    古代知識科普:"黃花閨女"具體是指什麼樣的女人?很多來我們國家留學的外國朋友,他們也十分的喜愛我國古代歷史上的英雄和美女,特別是對美女情有獨鍾。看來這愛美之心,真的是不分古今、不分中外的!事實上對於他們請教的很多問題,儘管我們平時也在說、也在用,但卻都是不知其解,比如古代女子有一個黃花閨女,很多人就答不上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便是我們常說的"黃花大閨女"。沒有結婚的女子才能得此"雅號"。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疑惑:為何女子要被稱為黃花呢?難道黃花不應該值得是遲暮之年的老婦人嗎?"黃花閨女"的起源。在古代,黃花代指菊花,形同品格高潔,也可以形容女子。但"黃花閨女"這一稱呼,據說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宋朝的宋武帝有位年輕貌美的女兒,也就是壽陽公主。有天她在皇宮內獨自玩耍,身心略感疲憊,便躺在大殿的屋簷下閉目養神。
  • 古代未出閣的女孩,被稱為黃花閨女,是有來由的!
    而且,古代也會把還未出嫁的女孩稱作是黃花閨女。這一稱呼,到現在為止都還保留著。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出現呢?而其中的黃花指的又是什麼花呢?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看一下黃花的來歷,所謂黃花,其實是古時候少女用來上妝的工具,也就相當於胭脂之類的裝飾物。比如你看過採蓮曲的話,就能夠發現這裡面就有寫過,少女在上妝的時候會用到黃花粉。
  • 黃花大閨女一說是怎麼由來的
    我們在看很多古裝電視連續劇的時候,常聽到「黃花閨女」這個稱呼,那麼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現在流行最廣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宮中戲耍時,感覺有點勞累,就躺在梅花樹下小憩。
  • 黃花閨女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古代為何寓意呢
    原標題:黃花閨女的黃花指的是什麼花?古代為何寓意呢 古代常用「黃花閨女」來形容未出閣的女子,以表示她清清白白,就連現在,我們也經常用「黃花」來表示未嫁的女子。那麼這個清白女子的代名詞「黃花」是指的什麼花?為啥不用別的顏色的花來形容呢?未嫁的女子又有哪些別的詞可以用來形容呢?
  • 古代未出閣的兒女,稱為「黃花閨女」,很少有人知道「黃花」意思
    古代未出閣的兒女,稱為「黃花閨女」,很少有人知道「黃花」意思在封建時代我們常常把沒有出嫁即沒有出過閨門的少女稱作黃花閨女,但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黃花」的意思,今天就來說說這「黃花」!第一種其實就是一種化妝的方法,女子在沒有出嫁的時候的化妝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黃紙剪成各種好看的圖案貼在臉上,或者塗上黃色的裝粉來打扮自己,所以她們就被人稱作是黃花閨女。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沒有出嫁的女子也就是處子,她們沒有經歷過周公之禮,而額頭上的汗毛一般是淡黃色的,所以也被人叫做黃花閨女。
  • 古代為什麼把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黃花不是凋殘的意思嗎?
    古代為什麼把未婚少女稱為「黃花閨女」,黃花不是凋殘的意思嗎?說起「黃花閨女」的意思,大家估計能夠脫口而出,這不是古代形容未婚少女的嘛?但是,當我們深入咬文嚼字一下的話,是不是會對「黃花」一詞有點疑問?黃花看上去不是有凋殘之意嗎?舉個例子,比如周杰倫的歌《菊花臺》,方文山在裡面就寫了一句詞:「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黃花所透露出來的意味,和臉色泛黃相呼應,是比較悲戚的。再舉個更古典的例子,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也寫過很多關於「黃花」的詞句,比如《聲聲慢》有一句:「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