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畫界有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畫作的尺寸越大,那麼這幅字畫也就越值錢,如果要是以此為評判標準的話,那《清明上河圖》便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了。
在這副長達5米的畫作中,作者張擇端描繪了數量龐大的人物、車船、牛馬、房屋,展現了當時宋朝國都汴京的熱鬧與繁華。由於內容實在太過繁雜,可能會有人猜測,作者會不會在創作的過程中偷懶呢?比如把人物形象畫成一樣的,反正別人也看不出來。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隨意的挑幾處畫面,用放大鏡放大之後觀看,發現作者非但沒有因為畫面太大偷懶,反而為我們展現了形色各異的人物,有許多的畫面都十分的有趣。
我們先來看看這幅畫面,一位男子正騎著一匹駿馬緩慢的向前走著,而在畫面的左上角,也有一位男子,一身長衫,後面還跟著一個類似小書童模樣的人物。只不過他的手上卻拿著一把扇子,並且還用它擋住了自己的臉。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大男人像女子一般「害羞的遮住了臉」。這是什麼操作?難不成這個男子是想展現自己的「陰柔之美」嗎?其實我們都想錯了,因為在當時有一個習慣,如果在路上遇到不想說話的人,那你只需要用扇子擋住自己的臉,對方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圖了。
在另一幅畫面中,只見許多人站在橋頭兩側,不時的觀望與指點著,似乎是在和船上的人們說著什麼。而在橋面當中,兩撥人馬是「狹路相逢」,一頭是大戶人家的轎子,另一頭則是娶親的隊伍,兩者相遇在如此狹窄的橋面,又都趕時間,所以有兩個貌似領路的人員,互相指揮著什麼。
這幅畫面可是小編意外發現的「彩蛋」呢!這姿勢,這造型,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吧?大庭廣眾之下竟然把褲子都脫了,就這樣趴在地上睡著了。或許是因為天氣太過炎熱,一時間又找不到落腳的旅店,所以才出此下策。但你這樣做難道就不怕路過的小姑娘看到會害羞嗎?雖說這是您的自由,但畢竟男女有別,還是要注意點個人形象的。
其實《清明上河圖》中還有不少有趣的畫面,如果有機會的話,小夥伴們一定要仔細觀賞,說不定就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