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看好,多方跨界,醫療器械行業的春天來了嗎?

2020-12-01 健康界

2020年伊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就被迫按上了「加速鍵」。

新冠肺炎的全球傳播,使得口罩、額溫槍、呼吸機等與防疫相關的醫療器械,無一例外地成為了市場引爆點。除了醫療器械主力軍,投機、跨界的人仍在不斷湧進。新入局者的出現會改變醫械行業的競爭格局嗎?健康界在採訪中收穫的答案不盡相同。

醫械領域的細分賽道較為複雜,有醫療設備、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之分,就連治療同一種疾病的同類耗材都會分為多種型號。

在抗疫的大背景下,醫械行業還面臨著醫改政策的調整,健康界通過梳理並分析龍頭械企的生存狀態及應對策略,來試圖為中小械企的參與者帶來些許啟發。

資本市場表現搶眼,線上活動火熱

3月1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公布了中國大健康領域100強本土民營企業,其中,醫藥企業佔62家,醫療設備企業佔17家。

健康界梳理後發現,這17家醫療設備企業中有16家屬於上市公司,1月3日至4月17日期間,股價漲幅均值接近50%。其中,愛康醫療、微創醫療、魚躍醫療這三家企業,每股股價漲幅超過80%。

抗擊疫情以來,醫療物資需求激增但嚴重短缺的醫療器械包含監護儀、呼吸機、心電圖機、消毒產品線、霧化器、血氧儀、口罩、手套、新冠診斷試劑盒等產品。

中國醫療器械營銷管理專家王強告訴健康界,除了邁瑞這類龍頭企業,與疫情有關的試紙、管子等耗材企業,同樣出現銷量大增。「疫情對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影響深遠,也因此,大家都開始做線上活動,針對醫生、代理商進行培訓,開展網上招商會等,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根據4月12日賽柏藍的調研數據顯示,線上學術會議是最受醫生歡迎的線上拜訪方式,其次是專業服務醫生的APP,第三是微信(1對1)交流。線上的會議形式可以是知識競賽、網絡直播、廠家在線答疑等,其中網絡直播聽課互動是最受歡迎。

受益於線上的醫械培訓業務,王強所從事的領域一季度業績相比往年同期增長了10倍。儘管在他看來,線上活動成本低,會給醫械企業帶來明顯益處,但依然有很多中小企業不願意參與。

凱聯醫療創始人黃孝民向健康界表示,不願意參與線上的醫械企業,主要是擔心線上渠道會與線下代理商的利益發生衝突,企業如果沒有找出合適的利益分配機制,系統地去調配資源,就會出現不願意開拓線上活動的現象。

在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方面,專注於糖尿病管理的凱聯醫療分享了一些經驗。黃孝民稱,為了尋找目標用戶,凱聯醫療會選擇與相關的病友組織合作,一同開拓線上培訓課程,有效地向患者培訓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治療方案。同時,也會思考與淘寶、京東這類電商平臺合作來進行品牌建設。這樣,線上渠道不僅能給線下進行導流,線下代理商也可以繼續拓展業務,並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

競爭格局面臨「洗牌」?

線上活動的開展是營銷思路上的轉變,真正的企業戰略調整或更為關鍵,從中也能窺探出各類企業的發展路徑和野心。4月13日,在2019年年報點評及電話會議上,樂普醫療董秘兼副總郭同軍在回答金屬支架進行集採的趨勢時表示,行業前三的企業是最終的獲益者。無論是山西和江蘇,中標的都是行業龍頭。目前有5-6個省會跟標京津冀,中小企業逐步退出。

樂普的營銷隊伍也在隨著醫改的相關政策開始了大幅調整。據郭同軍介紹,樂普現有300人的冠脈銷售團隊,今年一月份把心血管藥品的醫院端銷售人員200人融合,相當於現在有500人的器械銷售團隊。「樂普的生物可吸收支架,藥用球囊、切割球囊等,這些產品可以協調和經銷商的關係,原有經銷商退出金屬支架的經銷權後,可以做創新器械的經銷商。」

「樂普醫療人工智慧AI的板塊相關業務目前已經整合基本完畢,後續將按照公司統一指引適時啟動分拆上市計劃。」4月8日,樂普醫療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

外延式擴張進行產業整合似乎是樂普醫療和魚躍醫療都認同的醫械企業的發展路徑。只是樂普醫療現如今更為提倡內生性發展,並表示中長期不再做大型收購兼併。而魚躍醫療在2019年年報中則提到,自上市以來,公司通過收購兼併將業務範圍從家用醫療器械向臨床醫療器械和美好生活板塊滲透。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企業仍處於黃金髮展時期。」魚躍醫療在年報中表示,中國醫療器械中高端市場中,外資企業佔據著絕對優勢,與之正面競爭已成必然;與此同時,在「醫改」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為鞏固和擴張其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份額,正積極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本地化研發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場滲透。

相關焦點

  • 多家企業跨界「加盟」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景被看好
    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12日,全國已經有接近3991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醫療器械」「測溫儀」「呼吸防護」等業務,參與「跨界」的企業幾乎遍布所有行業。 除醫療器械相關企業以外,不少來自電器、汽車、日化等行業的企業也新增「第二類醫療器械的批發與銷售」業務,包括格力、珀萊雅等企業,也紛紛「跨界」轉產以支持醫療物資供給。
  • GE醫療張軼昊:賦能中國醫療器械行業 與多方合作共贏
    GE醫療中國總裁兼執行長張軼昊發表題為《關愛每個中國人的生命重要時刻》的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1月27日訊 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行。談及GE醫療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GE醫療中國總裁兼執行長張軼昊認為,國產定製、高端設備的全國產化,以及數位化進步帶來的智能設備與臨床醫療相結合與管理正成為一種趨勢。「中國市場的需求,走在國際市場需求的前面」,張軼昊表示,以CT產品為例,簡單的將國際上的普通產品拿到中國市場消費,已經不能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 醫療器械行業爆發前夜,公司和資本在做什麼?
    從國內市場來看,國產醫療器械具有低佔比、高增速、潛力大等特質,而高端市場卻一直是一塊「心病」。由於核心技術缺乏,難以擺脫進口核心零部件來進行組裝的尷尬。同時需求端,醫院方面對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態度並不太認可。
  • 疫情令醫療器械行業「蛻變」?熱度過後,醫療器械行業會怎麼走
    面對這種情況,醫療器械行業在市場調節和政策輔助的雙重助力下,在春節期間積極生產抗疫物品,大大發揮了醫療器械行業是國民命脈的重要性 在行業內看來,這次的疫情是醫療器械行業升級換代、加速集中化的好機會,是醫療器械行業一次「躍升」的機遇。 疫情減緩?醫療器械行業將會如何發展?
  • 聯想、華為、阿里等巨頭紛紛開賣醫療器械,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來源:健康界跨界入局醫療企業近日再添新軍。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月25日,聯想集團全資子公司深圳聯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下稱聯想懂的通信)經營範圍發生變更,新增業務為「第二類醫療器械的批發與銷售」。圖片來源:企查查網站截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其法人代表為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帥,總裁為聯想集團總裁及執行長楊元慶。
  • 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能否迎來黃金十年?
    另一方面,因為起步晚,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還不能完成對美國、日本及歐洲相關產品的替代。不過,隨著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進步、配套產業鏈走向成熟,以及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國家政策的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望迎來持續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將於11月27日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舉辦。
  • 大連華訊:全國醫療器械集採落地,對行業造成的影響有限
    首次全國醫療器械集採落地以來,二級市場上醫療器械板塊一路下行,不過,近日板塊止跌反彈。邁瑞醫療、理邦儀器、凱普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對集採的影響持樂觀態度。大連華訊認為,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還正處於上半場,集採常態化趨勢下,創新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將受益。
  • 資本寒冬成立百億創投 高瓴資本張磊「春天播種」
    本報記者 王力凝 北京報導2月24日,高瓴資本宣布成立高瓴創投,該公司將專注於投資早期創業公司,風險投資將專注在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軟體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消費網際網路及科技、新興消費品牌及服務四大領域。
  • 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目前,能夠加快體外診斷產品上市的政策審批分為「醫療器械優先審批」和「醫療器械創新審批」。,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這些情形的醫療器械予以優先審批。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勇日前,在中國證券報、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22屆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上,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人們對健康生活愈加重視,市場需求日益旺盛,醫療器械行業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 南京石用軟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功登陸香港國際資本市場
    近日,從香港OTC資本市場傳來喜訊:南京石用軟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為國際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香港融創板)會員單位上線信披, 企業簡稱:石用軟石醫療;企業會員代碼:HK.21765
  • 醫療器械行業龍頭公司前景廣闊
    一機構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看法,這個看法我們比較認同,目前我們為客戶儲備的一支醫療器械股,是行業龍頭,潛力非常大,而且未來數年的業績增速可能都非常可觀,故此,這支股票大家安心持有即可。2、如果以更大的視野去比較,會發現從市值成長空間的角度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機會更加巨大,但這一點還未被市場充分認識到。3、我國目前正在推進的分級診療制度有望帶來基層醫院大量的醫療器械採購需求,此外國家政策正在大力鼓勵支持中國製造,有政策春風加持,醫療器械行業有望步入更高的發展速度。
  • 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成立
    、胡國星、楊志文、何慧明、熊志清、吳桂珍等相領導出席會議,全國部分省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商會會長,進賢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員代表以及我縣有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等共計180餘人參加會議。會上,熊輝代表縣委縣政府,對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熊輝指出,當前,醫療器械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成立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正當其時,醫療器械行業整合資源、實現抱團發展勢在必行。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出爐...
    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出爐 美敦力第一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報導,《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最近發布了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榜單8月16日,泰州市醫療保障局與南京、淮安等地組團,率先在全省成立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地區聯盟,通過「組團」集中採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節省醫療保障基金,看好百姓的「錢袋子」,讓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 嘉實基金歸凱: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醫藥細分行業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王宇露)雙料金牛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12日在「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表示,長期來看,醫藥行業是非常確定的賽道。最近兩年,受外資影響,國內醫藥股的整體估值體系發生了變化,更看重長期確定性高的資產,用遠期市盈率來估值,在這樣的估值體系下,醫藥股的估值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貴。歸凱表示,醫藥行業長期空間比較大,很多新興行業增長非常快,如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中的投資機會非常多。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二、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統計 1、2014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分析 過去13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 近六年來,全國醫療機構數目的穩步增長,而且這種趨勢的具有一定穩定性,未來幾年將帶來大量的醫療基礎設施投入,醫療器械和器具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必然會受益於整個行業擴容所帶來的利好,醫療器械的生產企業也將顯著受益。
  • 興業證券醫療器械行業報告:黃金十年,誰執牛耳
    興業證券發布醫療器械行業的研報指出,國產與進口產品同臺競爭,進口替代成為未來十年器械行業的主旋律。我國已有多個領域實現進口替代,例如心血管支架、監護儀、DR以及生化診斷等產品。追溯我國已經實現進口替代的器械細分領域的成功經驗,技術、品牌、性價比、渠道都是國產企業的制勝關鍵,政策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忽視。
  • 悄悄告訴你,哪些醫療器械最賺錢
    其中影像設備、體外診斷和高值耗材佔據醫療器械市場的前三大部分,分別佔到總市場規模的19%、16%及13%。政策、市場和新技術依然是影響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六大創新醫療器械投資方向包括:影像設備子行業,體外診斷的子行業,心腦血管子行業,腫瘤相關器械子行業,外科、骨科器械子行業,醫療人工智慧子行業。
  • 華菁證券--醫藥行業:醫療器械龍頭開疆闢土 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療器械發展迅速,多項行業催化劑:近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根據醫械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我國醫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達到2,065億元,2015-19年CAGR為17.6%。
  • 布局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300760.SZ)真金不怕火煉?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大股東三度減持、連遭機構資金大甩賣,把邁瑞醫療(300760.SZ)推上風口浪尖。曾經市值向5000億元大關逼近的邁瑞醫療,如今難道不「香」了嗎?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該股東今年第三次減持邁瑞醫療。不僅遭股東減持,邁瑞醫療似乎也不再備受資本青睞。10月28日、11月13日,邁瑞醫療連續出現機構賣出的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