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2020-12-22 健康界

2020年以我們意料之外的姿勢夾裹著突如其來的挑戰展開,新冠病毒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危害讓大家重新審視2020年的大環境前景,巨大的挑戰顛覆了醫療行業的原定規劃,在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又蘊藏著IVD巨大的機遇。


今天,小編想針對IVD行業現狀和未來的思考與大家聊聊,多角度多層面剖析IVD企業重獲的新機與面臨的桎梏。歡迎各位讀者朋友文末留下您的想法與聲音。

牢牢把握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國家是誰?美國?德國還是中國?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準確答案。但大家的終極目標都是製造且贏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話語權。


(圖源:網絡)

誠然,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跟美國趨於同步,甚至可能會比美國先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的優勢是其創新能力無與倫比,其缺點是產業空心化,很多高科技無法進入市場。而從市場的角度看,無論你的技術多麼好,如果不能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那就是一張廢紙。


中國的優勢是將技術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方面,而且隨著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進步,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可以確定,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通過成熟的工業化進程和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緊緊抓住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繩索」。



第四次工業革命關聯的一系列技術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虛擬實境、生物工程、基因技術、高端醫械設備製造(PCR儀、測序儀、全自動流水線)等,其核心是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結合。相對前三次工業革命來說,更具顛覆性、革命性和爆炸性(數位技術的利用有可能加速提高醫療器械製造業/IVD產業在產品研發、質量以及生產率方面的國際競爭力,還可能形成新產業、新業態)


無疑,第四次工業革命包含的多種技術技術將從各個層面改變產業結構與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必將在人類未來醫療、工業製造和服務業等各領域,催生巨大的經濟增長機會。



為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於2015年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制定了一系列IVD產業扶持政策,從經商環境、中小企業、人才、財稅等方面支持企業進行技術轉型升級。

  •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中國製造業「由大到強」的發展路徑,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 中國製造2025》提出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聚焦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

  • 關於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中國製造2025》提出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新產品,重點包括新機制和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及個性化治療藥物。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 劃重點:高性能醫療器械分為五大類其中體外診斷產品就佔據一席重要之位具體包括數字影像設備、臨床檢驗設備、先進治療裝備、植介入器械及材料、健康監測設備。

與此同時,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下,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含體外診斷領域)誕生了一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標識對產品從設計、製造到銷售與售後服務的信息進行及時共享、跟蹤與控制。


總之,如果國內IVD企業的製造能力若把握住第四次工業革命歷史機遇,尤其是以顛覆性IVD生產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的制高點,將對全球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及診斷醫療終端市場產生「重塑」的重要影響。樂觀的說,這也意味著此後人類最好的診斷技術、最好的診斷產業就會在中國。所以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


高效政策審批帶來的效能對於民企IVD企業的發展意義尤為重要。高效的政策審批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縮短IVD產品在中國上市的註冊時間及成本。


目前,能夠加快體外診斷產品上市的政策審批分為「醫療器械優先審批」和「醫療器械創新審批」。



  • 優先審批:是指臨床急需等產品採取優先審批,加快產品上市,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涉及到的醫療器械,診斷或者治療罕見病、惡性腫瘤、老年人特有和多發疾病以及專門用於兒童的醫療器械,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這些情形的醫療器械予以優先審批。


  • 創新審批:國家藥監局制定並實施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加快創新器械的註冊速度。具有我國發明專利,在技術上屬於國內首創,而且在國際領先,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的醫療器械進入特別審批通道。


從政策紅利來說,優先審批和創新審批給IVD產品註冊上市之路帶來極大的便利,甚至建立了一道與專家隨時溝通的VIP快速通道,解決了企業在初期研發設計、產品檢測、臨床試驗,以及過程中涉及到的體系核查、註冊資料編制。


但現實情況是,「優先審批」和「創新特別審批」通過率均很低。其中,創新特別審批的審查通過率不足兩成。


從上述圖片數據看,創新醫療產品審批的數量較少,主要原因是這裡的創新是指全球沒有的產品或技術(相當於藥品的一類藥,很罕見),這直線拔高了IVD創新產品的研發門檻和投入成本。實在點說,體外診斷產品創新體系建設仍在初步階段(全球性創新產品非常稀缺),科技研發資源不足、評價體系和轉化路徑的不完善仍需要等因素制約。


2020年1月—8月,國內僅有兩款IVD產品獲得了創新審批,它們分別是



創新產品的出現側面反映出我國在全球IVD某領域內處於領先位置這一事實。另外,在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替代的不斷推進之下,我國IVD設備的創新程度不斷提升。


 唯有持續的創新研發能力,IVD企業方能「平步」全球市場


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產品技術涉及生物、醫學、化學、機電等多學科交叉領域,不言而喻其每一個細分技術的變革都會為IVD不同領域產品的精確度、檢測速度、效率等帶來新的變革。產品研發技術能力的與否是科技創新的沉澱與表現,也是PE、VC最終是否「下手」關鍵點(技術創新必須高度依賴資本)。


這裡多說一嘴,風險投資是與科技創新最為匹配的一種資本形態,專利、生產力增長、全要素生產力等多種指標度量體現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是否匹配。


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研發投入。2019財年邁瑞、華大等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分別是10.14%(平均佔比,尚未找到具體數字)、11.94%;從投入比例上,IVD上遊廠商需要持續的投入,來擴大現金流和債務比例;在研發投入絕對值上,頭部效應愈加明顯;


另外,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研發能力強弱決定著發展的方向(哪怕只有一款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都能在某一IVD市場領域佔有知名度與份額)。接下來,IVD中小企業的產品能力和銷售戰略將成為生存的主要路徑之一。

19年6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科創板 「橫空出世」,科創板所施行的制度是「註冊制」。 註冊制改革的實質,就是放開IPO的審核條件,這也意味著將來會有更多的企業,登陸A股市場。


在資本市場中,為了鼓勵更多有價值的企業上市,科創板允許企業依照第五套上市標準入市。具體而言,企業即使沒有盈利,只需滿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便可向科創板申請註冊。

對於IVD企業競相衝擊科創板背後的原因,廣證恒生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相關企業完契合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的定位,同時IVD創新企業前期研發投入高,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融資需求旺盛。

目前國內體外診斷企業已經超過1000家,但年產值超過10億的企業卻是屈指可數,行業集中度低且龍頭企業在體量上與國際體外診斷巨頭差距較大。由此可見,IVD企業通過科創板更有藉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動機與動力。


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科創板具有一個數值偏高的特徵。尤其是在早期科創板剛落地時,科創企業標的稀缺,大家對科創板沒有一個明確詳細的認知,炒新氛圍較重,上市企業市市盈率偏高。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科創板中長期的發展,上市制度和交易制度將會逐漸完善或合理,IVD科創企業的股價或將回歸理性。

最後,整個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還是由上遊企業主導,外資深化布局和新入場將共同瓜分國內市場格局,中遊經銷商、流通企業將面臨一場洗牌。


細化來說,因為腫瘤藥物的有限,腫瘤早篩和個性化用藥診斷市場受局限影響導致發生一定的泡沫(在腫瘤的異質性還沒有被攻克以前,大規模的商業運作或加速泡沫的破滅);生化診斷和免疫診斷領域產品趨於同質化,因此競爭較為激烈;POCT領域正在經歷市場和政策的長期培育。


附:2020年1月—7月國產與進口IVD產品獲NMPA審批

部分文獻:

1:《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年06期.人工智慧、四次工業革命與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2:基因慧作者汪亮:新十年周期,疫情後企業存亡之局

3: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下,中國經濟信息指數觀察報告

4: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政策扶植企業的優化策略研究

相關焦點

  • 資本看好,多方跨界,醫療器械行業的春天來了嗎?
    2020年伊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就被迫按上了「加速鍵」。新冠肺炎的全球傳播,使得口罩、額溫槍、呼吸機等與防疫相關的醫療器械,無一例外地成為了市場引爆點。除了醫療器械主力軍,投機、跨界的人仍在不斷湧進。新入局者的出現會改變醫械行業的競爭格局嗎?健康界在採訪中收穫的答案不盡相同。
  • 亞太最大醫療器械展:中外醫療器械廠商市場「暗戰」
    摘要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企業個體規模偏小,美國最大的40家醫療器械的產值佔了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產值的20%,而中國約有1.6萬家生產企業,產值卻僅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約5%。」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惠泰醫療始終堅持以創新和高品質作為發展導向,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促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引領公司經營和發展。惠泰醫療的核心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現已取得授權專利65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40項,國外發明專利2項。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醫療器械行業涉及到生物、化學、電子、機械、材料、光學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其中細分領域中的高值耗材、體外診斷和高端醫療設備,產品技術含量高,利潤高,是各科技大國、大型跨國公司相互競爭的制高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到追趕甚至超越的發展歷程。
  • 醫療器械板塊異動 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醫療器械板塊異動,戴維醫療(300314)直線封板,九安醫療(002432)以及陽普醫療(300030)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其一,是受疫情獲益的醫療器械公司;其二,是頭部企業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其三,是資本向頭部公司集聚,在疫情之下對頭部企業更有信心。讓我們一起從2019年Top15上市醫療器械企業年報(不含IVD企業),速讀醫療器械行業頭部公司過去一年的發展。2019年,市值Top15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中心血管相關企業5家,骨科相關企業4家。
  • 醫療器械賺錢的套路在哪?
    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一類醫療器械只需備案,而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必須拿到產品註冊證才能銷售,由以前免費辦產品註冊證改為收費制,二類醫療器械由各地擬定收費標準,而國產三類醫療器械註冊收費在十五萬,進口醫療器械註冊收費在三十萬,同時設置創新醫療器械註冊的綠色通道並免費辦理。
  • 一類醫療器械和其他醫療器械有什麼不同?
    一、經營主體不同一類醫療器械對經營主體這方面沒有實質的要求,也就是說即使是個體工商戶也是可以經營一類醫療器械的,而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的經營主體則必須具有企業資質。三是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要求,建立覆蓋質量管理全過程的經營管理制度,保證經營條件和經營行為持續符合要求。而經營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企業,除了需要滿足以上這些條件之外,還需要辦理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和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新風口來了?
    醫療器械由此成為關注熱點。  在醫療器械領域,我們的技術水平長期以來並不佔優勢,並且高度依賴進口。但如今,在人工智慧應用上,經歷了疫情的「大練兵」後,智能影像診斷、遠程醫療等,讓中國積累了更多自己獨有的經驗。  未來,醫療器械+人工智慧,是否具有某種彎道超車的可能性?而上海在邁向科創中心的過程中,又能在這個潛力無限的創新領域抓住哪些機會?
  • 器械集採進行時,醫療板塊何去何從?
    近期冠脈支架集採結果落地,高值耗材領域全國開啟集採,短期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調整明顯,醫療器械帶量採購政策對醫療板塊是致命打擊還是提供了一次投資黃金坑?未來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兩個板塊投資價值幾何?12月3日下午,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徐成城通過萬得3C會議在線分享了關於醫療板塊的投資機會及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
  • 蟄伏待機,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爆發!
    作為醫械第二大規模的市場國,一哥「邁瑞」也只排到34名,不過雖然中國醫療器械起步低,但也意味著彈性和增長空間更大,並且其擁有獨特的特色:品種繁多,機會分散—— 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具有獨特的多樣性,品類多意味著我們投資和創業的機會也非常多。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醫療」浪潮
    同時,標準制定機構數量較多,預計未來幾年將會產出多項標準,但這些標準能否用於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監管仍需要評估。因此,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創新合作平臺標準化工作今後將重點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 目前,我國有多家生產企業正在研發CT-FFR產品,一些產品已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通道,預計未來幾年會有多款產品在我國註冊上市。 2020年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北京崑崙醫雲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醫療器械「冠脈血流儲備分數計算軟體」(商品名:深脈分數)的註冊。
  • 醫療器械CRO進入高成長期 四大龍頭獨佔鰲頭
    盤前預測:市場總體沒有趨勢性機會市場本身連續調整近一個月,在量能不濟的情況下,市場資金較為謹慎。可以看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近期市場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國內外貨幣政策、國內監管收緊等因素,這些因素主導市場走勢或成為常態。雖然經濟四季度依然承壓,但整體表現相對穩定,因此政策方面的變化將成為影響當前市場走勢的關鍵。
  • 德榮醫療:深耕醫療器械產業的「生力軍」
    記者近日走訪3家園區醫藥物流企業,從企業的發展中找尋這種「實力」源泉所在。紅網時刻記者 彭超 餘惠芳 長沙報導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由過去的「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國產醫療器械產品逐漸走上世界舞臺。這背後還需得益於醫療器械的政策「春風」。自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 2021年醫療投資策略:醫療器械將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相比藥品,醫療器械產品迭代較快,研發周期短,原創技術更迭較慢,主要以改進型創新為主來更好地符合人體結構,專利懸崖現象也並不突出。成熟的醫療器械產品不僅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還需要長時間市場教育。新器械的使用不僅要求醫生能夠理解和應用,同時需要醫生具備相應的診斷和手術操作水平以確保產品應用效果。3)醫生對醫療器械的粘性高。
  • 醫療器械有哪些?醫療器械分類介紹
    在醫學發達的當代社會,精密的身體檢查,專業的身體治療,都離不開醫療器械。醫生們藉助各種醫療器械來治療疾病,還人們身體以健康。但你知道醫療器械其實也分為幾大類嗎?你知道醫用口罩、創可貼也是屬於醫療器械的嗎?想要了解醫療器械有哪些,請繼續查看下文。
  • 醫療器械設計是什麼?怎麼做醫療器械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內容有?
    醫療器械設計與常規產品的設計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差異性表現較為突出的是,醫療器械本身的特殊性,它本身是一個產品,但設計不是普通產品的設計,設計它需要遵循它的規則,醫療器械的規則,其實比較簡單,就是醫療器械法規。百知巴巴對醫療器械工業設計有一些研究。今天和您一起看看醫療器械設計到底哪些特殊性。
  • 疫情令醫療器械行業「蛻變」?熱度過後,醫療器械行業會怎麼走
    各行各業都被疫情所影響,人民的生活被一隻口罩難住了,抗疫救災的工作被緊缺的醫療器械所限制著。 在行業內看來,這次的疫情是醫療器械行業升級換代、加速集中化的好機會,是醫療器械行業一次「躍升」的機遇。 疫情減緩?醫療器械行業將會如何發展?
  • 中國70%的醫療器械市場被國外企業瓜分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面對國際國內旺盛的需求和行業國際巨頭的競爭,機遇與挑戰並存,出路在於確立自主品牌和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醫療衛生器械是關係人民醫療健康的關鍵器械之一,也是世界裝備市場的重要領域,是體現高技術最多的領域之一。國務院[2006]8號文件在振興裝備製造業的16大關鍵領域裡明確列有「數位化醫療影像設備、生物工程和醫藥生產專用設備等」。
  • 華為阿里加速布局醫療器械 AI智能醫療是新風口
    隨著醫改的持續推進,國產醫療器械「十百千萬工程」的實施,集中採購等政策的出臺,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在經歷巨變的同時也迎來了發展機遇。這意味著,醫療器械市場傳統的經銷模式將逐漸被打破,電商、線下零售渠道的加入將會讓萬億醫療器械市場面臨深刻變革。   醫藥戰略專家弘與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營及社會醫療機構採購的增加帶動了國產醫療器械市場,以及人口結構老齡化後對診斷、影像、手術等設備需求的增加。他認為經歷近10年的高速增長,未來5年中國市場增速將有所放緩,但仍是全球市場增長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