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最大醫療器械展:中外醫療器械廠商市場「暗戰」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企業個體規模偏小,美國最大的40家醫療器械的產值佔了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產值的20%,而中國約有1.6萬家生產企業,產值卻僅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約5%。」在本月15~18日由國藥勵展主辦的健康產業領袖峰會(tHIS)開幕式上,一位醫療器械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描述。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企業個體規模偏小,美國最大的40家醫療器械的產值佔了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產值的20%,而中國約有1.6萬家生產企業,產值卻僅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約5%。」在本月15~18日由國藥勵展主辦的健康產業領袖峰會(tHIS)開幕式上,一位醫療器械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網際網路++」以及基層醫療改革、遠程醫療、國產醫療器械政策支持的多重影響下,本次展會中國產醫療器械表現出了異於往常的吸引力,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也注意到,外資醫療器械廠商並不願意輕易放棄中國大健康市場的「肥肉」,高端持續與「本土化戰略」並行,成為了多數進口醫療器械廠商的發展選擇。

  國產品牌異軍突起

  相比較「技術控」的外資品牌,國產醫療器械似乎更懂「中國心」。包括上海聯影、魚躍醫療東軟集團等在內的不少國產品牌將產品戰略定位在了與移動醫療、遠程醫療、個性化診療、基礎醫療等熱門醫療健康服務領域。

  「2014年初,聯影就開始探索醫療服務的『網際網路++』模式,此次發布的智能醫療生態系統集醫學影像診斷與治療設備、區域『影響雲』、區域『醫護雲』以及相對應的大數據應用為一體,目前聯影已經完成了這一系統的初步布局,未來智能影像診斷、重大疾病早篩以及智能精準醫療也將落地。」上海聯影董事長兼CEO薛敏透露。

  實際上在今年,包括精準醫療、基因診斷、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大健康概念早已被炒得火熱,今年以來國內醫藥板塊平均漲幅超過60%,生物醫藥、醫療網際網路概念股、醫療器械等更是上演了一把「速度與激情」。

  對於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來說,除了資本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更大的利好來自於概念以外的政策扶持。

  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其中提到今年將繼續強化醫療器械國產化的科技投入,研究促進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政策措施。

  「國內的醫療器械廠商在以前並不注重自己的產品專利,以低端仿製為主,但現在我們看到了他們對於產品研發的需求,我們是2008年進入中國,在這兩年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客戶量的爆發。」一家專門協助醫療器械研發業務的第三方產品化公司英國IDC全球CEOStephenKnowle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產醫療器械廠商犧牲成本、可靠性來換取短期成本降價的現狀正在發生改變。

  「其實在過去很多民營的醫療器械企業並沒有研發投入,而這也造成了國產醫療設備的使用年限遠遠低於進口設備的情況。」歐達爾醫療系統(蘇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異告訴記者,在某些情況下,進口醫療設備的使用年限可達國產品牌的3~4倍。

  「目前很多品牌的製造策略就是核心關鍵部件直接進口,普通部件自己製造。」吳異補充,「如果自己研發投入相當大,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質量,生產成本的回報率也比較高。」

  外資品牌大力推進本土化戰略

  「在今年,我們會採用持續服務高端客戶、同時開拓基層市場的戰略。我們相信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核心是產品和服務,光靠政府的短期支持遠遠不夠。」GE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段小纓表示。

  儘管在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政策出現了國產產品支持一邊倒的情況,但外資醫療器械企業並不願意輕易放棄,並同樣瞄準了新醫改的持續推進帶來的基礎醫療市場。

  「GE在4年前開始大力推進基層醫療市場,目前我們基礎醫療設備與高端業務的銷售比例已經從幾年前的2:8上升至了4:6,其實這也是整個行業的趨勢。」段小纓在發布會中表示。

  據悉,GE醫療專門服務於基礎醫療的研究人員目前已經從2006年的5人上升至了2014年的60人,從生產到研發、銷售都大力推進本土化戰略。基礎醫療在GE醫療的戰略地位可見一斑。

  「從研發到生產製造、人才全部本土化,大大降低了我們的生產成本。除此之外在產品設計上基礎醫療設備也會更加適應基層醫院的現狀,簡單易操作,甚至可以協助基層醫生判斷病情。高端市場重研發功能,基層市場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段小纓表示。

  實際上,本土化戰略目前已成為了多數在華的進口醫療器械廠商的選擇。

  「兩年前,我們併購了一家本土的骨科產品公司——康輝,並對另一家科技公司先健科技進行了投資,這都是公司的本土化戰略之一。」美敦力大中華區總裁李希烈表示。

  今年1月26日,美敦力完成了對柯惠醫療的併購。而在美敦力的新組織架構中,大中華區以一個戰略業務區的身份獨立運營,地區總部設在上海,設有創新中心和研發中心,同時在成都設有可攜式腎透析設備生產基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部分省份的基層醫療市場目前已出臺相關政策,如只對國產品牌的醫療器械購買頒發配置證,在相關文件中推薦購買的器械品牌也清一色為國產品牌。

  「目前大型醫院的醫療器械更換主體仍以進口為主,但可以看到國產設備在逐漸增加,一些國產品牌,比如聯影、邁瑞、東軟,它們的產品結構比以前豐富很多,相信未來很多醫院在這一輪醫改中將會有很多國產設備進入。」遠東宏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醫療健康集團總經理吳志軍告訴記者,「進口設備的質量、影像效果確實領先一些,遠東每年在醫療器械租賃業務的投資幾十億,這其中目前多數仍為進口產品。」

(責任編輯:DF155)

相關焦點

  • 亞洲醫療美容展清潔防護與醫療器械專區介紹
    香港醫療美容展即亞洲醫療美容展,重點突出美容產品與醫護保健相結合,設有清潔防護與醫療器械的專業區。亞洲醫療美容展往年亞洲醫療美容展這兩個產品區都在三樓,醫療美容器械在3E區,而清潔防護在3FG館。亞洲醫療美容展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亞洲醫療美容展大會對清潔防護專區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將最近市場需求較高的產品調整至香港會展中心一樓。
  • 市場熱度延續 2016年西部成都醫療器械展秋季再升級
    8月15日-17日,2016年第十九屆西部成都醫療器械展覽會(以下簡稱「西部成都醫療展」)將在四川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5號館舉辦,匯聚西部12省市區的12000名各級經銷代理商、公立醫院、民營醫院、政府衛生管理部門等相關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士,為下半年有採購需求的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 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高效的政策審批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縮短IVD產品在中國上市的註冊時間及成本。目前,能夠加快體外診斷產品上市的政策審批分為「醫療器械優先審批」和「醫療器械創新審批」。
  • 中國70%的醫療器械市場被國外企業瓜分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面對國際國內旺盛的需求和行業國際巨頭的競爭,機遇與挑戰並存,出路在於確立自主品牌和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醫療衛生器械是關係人民醫療健康的關鍵器械之一,也是世界裝備市場的重要領域,是體現高技術最多的領域之一。國務院[2006]8號文件在振興裝備製造業的16大關鍵領域裡明確列有「數位化醫療影像設備、生物工程和醫藥生產專用設備等」。
  • 四川大學亞太經合組織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正式獲批
    亞太經合組織(APEC)監管協同委員會(RHSC),在中國時間6月15日(周一)晚19:00-21:00的全球電話會議上正式全票通過四川大學申報的APEC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這是中國首個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
  • 醫療器械有哪些?醫療器械分類介紹
    在醫學發達的當代社會,精密的身體檢查,專業的身體治療,都離不開醫療器械。醫生們藉助各種醫療器械來治療疾病,還人們身體以健康。但你知道醫療器械其實也分為幾大類嗎?你知道醫用口罩、創可貼也是屬於醫療器械的嗎?想要了解醫療器械有哪些,請繼續查看下文。
  • 2021年醫療投資策略:醫療器械將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2)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處在上半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未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建議關注:化學發光、心血管高值耗材、神經介入等領域;2020年疫情下醫藥行業比較優勢明顯,財務業績和市場收益均位居前列,作為內需中的剛需,醫藥是「聚光燈下的行業」。2021年,我們建議關注集採後的「醫療器械」、「醫療服務+自費消費」、「創新藥產業鏈」等賽道。
  • 器械集採進行時,醫療板塊何去何從?
    以下為會議內容實錄整理(部分)核心觀點1、醫療器械將迎來很好的產品迭代升級加進口替代,加消費升級的發展時期,近幾年市場規模可能突破1萬億。投資價值方面,建議關注一些化學發光以及主動脈介入,還有骨科所用的一些高附加值耗材,這幾項增長率都非常高,尤其是化學發光目前國產廠商的份額佔比都很低。
  •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特點及發展現狀分析
    其中,美國是全球 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國和消費國,消費量佔全球的 40%以上。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國家,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醫療電子設備市場發展較快,設備普及和升級換代的需求同時大量存在,常規醫療電子設備普及率逐漸快速提升,高端醫療電子設備產品市場需求量也保持快速增長。
  • 蟄伏待機,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爆發!
    種種表現似乎都預示著國產醫療器械的黃金時代已至。不少人將未來十年,喻為器械發展的黃金十年。隨著市場流動、資本加碼,這句話,似乎早已成為國內器械從業者的共識。為什麼會有「醫療器械黃金十年」?為什麼會有「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10年」這樣的推斷?①第二大醫療市場是「虛名」,產業結構仍需升級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醫療器械製造能力,但醫療器械產品依然存在結構性差距。
  • 醫療器械,去龐大體系裡發現美!
    第二、三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註冊管理本文中為了更系統地對行業進行分析,我們將醫療器械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和體外診斷(IVD)四類。二、全球市場全球醫療期器械市場穩定增長。
  • 河南省藍天醫療器械、華裕醫療器械生產口罩不合格被罰
    9月16日,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國抽醫療器械不合格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河南省華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河南省藍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外科口罩及新鄉市宏達衛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棉球不合格,長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對三家公司罰款2萬元。
  • 世界先進醫療器械「快跑」至百姓身邊
    嬰幼兒專用核磁共振儀、硬幣大小心臟起搏器、可穿戴手錶式血壓計等先進醫療器械,即將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諸多外資企業表示,改革開放步入「快速通道」,為醫療設備、新藥技術進入中國提供便利,加上市場預期到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企業將藉助進口博覽會發掘更多機會,滿足更多百姓健康需求。
  • 醫療器械設計是什麼?怎麼做醫療器械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內容有?
    醫療器械設計與常規產品的設計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差異性表現較為突出的是,醫療器械本身的特殊性,它本身是一個產品,但設計不是普通產品的設計,設計它需要遵循它的規則,醫療器械的規則,其實比較簡單,就是醫療器械法規。百知巴巴對醫療器械工業設計有一些研究。今天和您一起看看醫療器械設計到底哪些特殊性。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醫療」浪潮
    為加快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安全監管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藥監局將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安全有效性評價研究納入第一批藥品監管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 三、醫療器械軟體 醫療器械軟體包括獨立軟體和軟體組件兩類。其中,獨立軟體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醫療目的,無需醫療器械硬體即可完成自身預期目的,運行於通用計算平臺的軟體。軟體組件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醫療目的,控制、驅動醫療器械硬體或運行於醫用計算平臺的軟體。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百勝開展這一新業務表明,該公司能夠擴展到醫療成像的不同領域,取得富有聲望的結果。此次籤署新協議進一步加強了百勝和萬東醫療之間的協同效應與合作關係,而萬東醫療是中國最大的上市醫療器械製造商,也是在2018年收購百勝集團股權的主要中國投資者財團的成員。
  • 疫情令醫療器械行業「蛻變」?熱度過後,醫療器械行業會怎麼走
    各行各業都被疫情所影響,人民的生活被一隻口罩難住了,抗疫救災的工作被緊缺的醫療器械所限制著。 面對這種情況,醫療器械行業在市場調節和政策輔助的雙重助力下,在春節期間積極生產抗疫物品,大大發揮了醫療器械行業是國民命脈的重要性
  • 一類醫療器械和其他醫療器械有什麼不同?
    醫療器械按照其風險程度可以分為三類。其中一類醫療器械是所有醫療器械中風險較低的一類,也是我們平常在辦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和生產許可時,很少會碰到的一類醫療器械。一類醫療器械和其它醫療器械具體有哪些不同?接下來就跟譽商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勇日前,在中國證券報、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22屆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上,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人們對健康生活愈加重視,市場需求日益旺盛,醫療器械行業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 醫療器械賺錢的套路在哪?
    所以做藥品的必須了解醫療器械行業的遊戲規則和法規,醫療器械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一類,二類,三類醫療器械  2014年是醫療器械行業的法規年,國家對醫療器械行業進行重大調整,總的原則是鼓勵創新,放開一類醫療器械,嚴管三類醫療器械,對整個行業實施嚴格的監管,加大處罰力度,引入「黑名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