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待機,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爆發!

2020-12-06 MedTrend醫趨勢

幾乎每個經歷了漫長蟄伏期的行業,都會迎來一次大爆發,這是市場對企業專注、務實、創新,虔誠的饋贈。如今,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厚積薄發。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將整個醫療行業推上了風口,本土器械創新迅速崛起,

一級市場誕生了聯影醫療、啟明醫療、微創心通等獨角獸公司;

二級市場邁瑞醫療市值超3874億元,春立醫療股價實現了2年10多倍漲幅......

種種表現似乎都預示著國產醫療器械的黃金時代已至。

不少人將未來十年,喻為器械發展的黃金十年。隨著市場流動、資本加碼,這句話,似乎早已成為國內器械從業者的共識。

為什麼會有「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為什麼會有「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10年」這樣的推斷?

①第二大醫療市場是「虛名」,產業結構仍需升級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醫療器械製造能力,但醫療器械產品依然存在結構性差距。

如技術、材料、裝備和工藝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缺乏自主創新技術引領下的新概念,難以製造出符合醫學技術趨勢的高附加值新產品,產業結構過於分散。

據顯示: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主營收入年平均在3000萬-4000萬元,與國內製藥企業的3億-4億元相比較,還存在巨大差距。

②器械VS藥品,器械市場空間更優異!

獲批對比:

2019年,NMPA共批准53個新藥,其中進口新藥共39個,國產新藥僅14個,國產佔比26.4%。

2019年,技術含量較高的第三類醫療器械共1335項獲批,其中境內1055項,佔79.0%。

營收:

跨國藥企在中國業績較強勢,在2019年中國區總收入佔到全球總收入中:輝瑞普強佔據26%、阿斯利康佔據21%、諾和諾德佔據11%、拜耳佔據9%、賽諾菲佔據8%......

反觀跨國器械公司,中國區業務佔其業務比重較小,羅氏診斷作為IVD龍頭,中國區總收入也只佔到全球總收入的17%。

而大部分器械公司未單獨披露中國區收入,僅是作為亞太區或者新興市場的一部分合併披露:

美敦力新興市場收入佔比15%(中國區包括在新興市場內,收入佔比低於10%)波士頓科學亞太市場佔比18%BD亞太市場佔比16%雅培亞太市場佔比7%

增速:

在器械細分領域,國產企業正加速發展。如化學發光領域,在2019年,邁瑞、安圖等國產企業收入增速遠快於IVD巨頭羅氏(<10%)。

聯影醫療在高端MRI、 PET-CT等方面也打破了進口壟斷,開始搶佔跨國器械企業佔領的市場。

③器械行業彈性和增長空間更大

從全球醫療器械的100強可以看到,只有美敦力強生是300億美元銷售額量級的,100億美元左右的只佔到一半,再下來就是50億美元的公司,剩下的是大量的1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作為醫械第二大規模的市場國,一哥「邁瑞」也只排到34名,不過雖然中國醫療器械起步低,但也意味著彈性和增長空間更大,並且其擁有獨特的特色:

品種繁多,機會分散—— 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具有獨特的多樣性,品類多意味著我們投資和創業的機會也非常多。

增長速度快,利潤豐厚—— 雖然器械的毛利率低於藥品,但藥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遠遠高於器械,一般醫療器械的毛利率都大於50%,如果是一些細分如高值耗材這些就更高,可以達到80%。

投入風險相對低,周期相對短......

國產器械蛻變正當時!

在這樣一個黃金時機,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經歷三重門」後,逐漸蛻變,從代理到原創,從低端到高端

第一重,以邁瑞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等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從代理起家,由代理轉為自主研發,研發的產品也逐漸從低端走向高端;

第二重,順應國產替代戰略,以樂普醫療、微創醫療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專注研發技術含量高的醫療器械,與跨國器械企業爭奪國內市場;

第三重,以啟明醫療、心脈醫療、聯影醫療、南微醫學為代表的國產企業,自主研發,本土創新,部分國產原創產品甚至在國際上處於領先位置。

從細分領域趨勢來看:

在全新的器械領域,如TAVR、結直腸癌早篩、可吸收支架、心室輔助裝置(人工心臟)等器械細分領域國產企業先於外企獲批,國產佔據主導,意味著未來中國器械增量市場很可能由國產佔據主導;

傳統的器械領域,國產企業在高端逐漸突破,PET-CT、高端彩超、化學發光、高端監護儀、骨關節器械等國產替代率不斷提高,中國醫療器械存量市場國產替代已經開始有質的變化。

中國市值500強榜單,醫療器械公司再創新高

近日,據統計在上海、深圳、香港、紐約等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共計7425家,市值500強中醫藥生物領域共61家公司進入榜單,其中16家為醫療器械公司再創新高。

▲中國市值500強榜單(16家醫療器械企業)

從整體榜單的情況來看,新冠疫情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部分領域業務都有爆炸式增長。

邁瑞穩居「一哥」:

具體來看,醫械類的榜首依舊是國產械企「一哥」邁瑞醫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便攜彩超、移動DR,多種儀器等和疫情直接相關的產品增長不同程度加速,拉動作用尤為顯著。

根據邁瑞醫療發布的財報,2020年Q1實現營業總收入47.4億元,同比增長21.4%,在五百強排名中,從年初的65名直接前進到第28名。

萬泰、新產業成行業新貴:

剛剛上市萬泰生物、新產業兩家公司成為了這場疫情洗禮之下的贏家。

萬泰生物主要產品有核酸檢測試劑、HPV疫苗等,自4月上市以來,連續26個漲停,40天股價翻15.6倍,總市值超過592.3億元。此後萬泰生物仍一路走高,截止7月初,市值已達到715億。

新產業專攻免疫診斷中的化學發光技術,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納米磁性微球、發光試劑、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器、試劑原料四大技術平臺的公司。自5月12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也連續14個交易日漲停,截止7月初,市值衝破709億。

華大、萬孚市值漲幅超過100%:

華大基因在疫情期間拿到核酸、抗體雙證,其火眼實驗室為全球抗疫做出卓越貢獻,華大還拿下沙特18.7億的核酸檢測合同。

Q1營收7.9億,同比增長+35.7%。華大基因2020年1月2日時市值為274億,到7月初市值已達624億元,翻了一番。

萬孚作為中國POCT的領軍企業和醫療器械市值前十的企業,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奮戰在武漢。

其成功研發了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並成功出口歐盟。目前,其新冠抗體產品已經覆蓋到韓國、德國、義大利、巴西、委內瑞拉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老牌A股上市公司安圖生物、第三方IVD實驗室的代表金域醫學等IVD公司均有不俗表現,從在500強榜單的排名中來看,均有百名以上的大幅度提升。

橫向內修,縱向拓寬,看未來國產如何超越

儘管國產企業迎來爆發增長,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正視:與跨國醫械企業相比差距還很大!那麼在這10年黃金期,國產如何實現超越呢?

縱向:苦練內功,專注細分賽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醫療器械單賽道領域,國內龍頭百花齊放:

體外診斷的安圖生物、萬孚生物骨科的大博醫療、凱利泰、愛康醫療、春立醫療血管介入的心脈醫療微創外科的南微醫學血液淨化的健帆生物

不過,醫學影像本身就是非常寬的行業,包括超聲、DR、MRI、CT還有核醫學設備(PET、SPECT)等,要想縱向深耕,就必須必然涉及到本領域的橫向擴張。

具體來看,

超聲是發展最好的賽道,上市公司就有邁瑞、開立、祥生三家;DR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國內已經是紅海一片,萬東為龍頭;MRI和CT兩類大放設備則面臨相同的處境:低端市場已成紅海,國產廠家競爭激烈東軟為國產龍頭,中高端市場仍是以GPS為代表的進口品牌所主導。

儘管國產龍頭覆蓋了主要的設備(DR、MRI、CT)賽道,市場空間看上去是足夠大,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大部分核心產品技術還是沿用國外醫療器械公司,原產很少。

如何做真正開創性的產品,成為某條新賽道的開荒者,技術和專利處於絕對領先,產品不僅限於國內,而是全球化擴張,是未來醫療器械黃金時期國產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橫向:併購拓寬賽道

器械領域單條賽道天花板明顯,單個賽道的細分龍頭,由於缺乏原創性、技術代差較大,依靠單個賽道主導市場顯然不實際。

若想突破,則必須通過跨賽道擴張。而這就必然談到第二類龍頭 —— 跨領域公司,比如邁瑞、微創醫療、威高、樂普醫療等。

邁瑞對於海外併購一直情有獨鍾,將其視為打開海外銷售市場的重要方式。從2008年以來,邁瑞醫療併購13起,其中國際併購4起。

可以說,目前通過併購整合,邁瑞醫療已經小有成效,其生命信息與支持、醫學影像與IVD,均為細分市場龍頭。血球和生化為國產第一,血球媲美國際巨頭,化學發光已位列國產第三。

目前全球疫情持續,邁瑞醫療也迎來利好,在此次疫情中,其產品需求暴增,例如呼吸機的國內需求量就翻了6倍多,監護、移動 DR、輸注、呼吸等需求全面爆發,海外採購訂單源源不斷。

而且在這次疫情中,邁瑞還收到很多海外訂單,包括亞太地區、歐洲和中東等。

微創通過大手筆、前瞻性的布局規劃,已成為國內心腦血管介入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旗下冠脈支架、心脈的外周支架、心通的介入瓣膜、神通的腦血管介入等都處於第一梯隊。

當然,跨界收購也帶來了超乎想像的考驗,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打磨、消化、吸收,這也需要企業去權衡!

如今的醫療器械市場結果趨於優化,高端市場有待發力。期待國產的爆發,在後疫情時代一戰成名!

相關焦點

  • 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能否迎來黃金十年?
    對於上述「必須品」清單中的抗疫物資,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分類名稱——醫療器械。據相關統計,僅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註冊證就分別較疫情前增加了1225.3%、821.4%。但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疫情讓今年國內醫療器械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
  • 疫情令醫療器械行業「蛻變」?熱度過後,醫療器械行業會怎麼走
    各行各業都被疫情所影響,人民的生活被一隻口罩難住了,抗疫救災的工作被緊缺的醫療器械所限制著。 面對這種情況,醫療器械行業在市場調節和政策輔助的雙重助力下,在春節期間積極生產抗疫物品,大大發揮了醫療器械行業是國民命脈的重要性
  • 隱忍蟄伏,待機而作
    他忽然想起他的父親古公童父當年的告誡,隱忍蟄伏,待機而作。古公最怕他任性而為,一時衝動壞了大事,所以特意在他的右手背上文了一個「忍」字,讓這個字時時提醒他要戒急用忍,不要逞一時之快。首領伸出右手,五指張開看了一眼手背,字跡青黑依舊,在他粗糙的皮膚上格外扎眼。字跡下的脈管突突跳動著,似乎在向他傳遞著某種深意。周族三世而昌!父親不是得到過這樣的神示嗎?
  • 寫在華為爆紅後,蟄伏多年為爆發的中國企業
    但回首來看,如今所向披靡無所不能的大華為,其實也才30多歲,以他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也都曾經,或正在經歷默默蟄伏的階段,等待著爆發的時刻。誰還記得曾經被諾基亞支配的年少記憶?有這樣精神的企業在中國有很多。今天想說的是與華為通信、手機等大眾熟知的領域不同,壁壘更分明,行業更垂直的醫療器械領域。其中有一個不大的分支,叫做醫用內窺鏡。讓人聞風喪膽的「胃鏡」、「腸鏡」便是依靠著內窺鏡來實現的。談起內窺鏡的市場劃分,內行人會毫不避諱地告訴你,日本的奧林巴斯憑藉著光學領域的先進技術,正佔據著老大的地位。
  • 疫情帶來新挑戰新機遇 河北醫療器械產業前景可期
    疫情是一場大考,同時也催化著醫療器械行業的變革與發展。在今年的「全國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河北省活動中,河北省藥監局和河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了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論壇,省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為河北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 亞太最大醫療器械展:中外醫療器械廠商市場「暗戰」
    摘要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企業個體規模偏小,美國最大的40家醫療器械的產值佔了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產值的20%,而中國約有1.6萬家生產企業,產值卻僅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的約5%。」
  • 器械集採進行時,醫療板塊何去何從?
    以下為會議內容實錄整理(部分)核心觀點1、醫療器械將迎來很好的產品迭代升級加進口替代,加消費升級的發展時期,近幾年市場規模可能突破1萬億。投資價值方面,建議關注一些化學發光以及主動脈介入,還有骨科所用的一些高附加值耗材,這幾項增長率都非常高,尤其是化學發光目前國產廠商的份額佔比都很低。
  • 2021年醫療投資策略:醫療器械將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2)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處在上半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未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建議關注:化學發光、心血管高值耗材、神經介入等領域;2020年疫情下醫藥行業比較優勢明顯,財務業績和市場收益均位居前列,作為內需中的剛需,醫藥是「聚光燈下的行業」。2021年,我們建議關注集採後的「醫療器械」、「醫療服務+自費消費」、「創新藥產業鏈」等賽道。
  • 首批醫療器械身份證,將至
    、國家醫保局,聯合召開了醫療器械唯一標識試點總結暨第一批實施工作部署視頻會議。與此同時,邁瑞醫療、波科公司、國藥集團、中日友好醫院也分別介紹了唯一標識在醫療器械生產、流通、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試點推進及正式實施準備工作情況。現階段,唯一標識在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應用已經推動了醫療器械從生產到臨床使用的全鏈條聯動。
  • 醫療器械板塊異動 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醫療器械板塊異動,戴維醫療(300314)直線封板,九安醫療(002432)以及陽普醫療(300030)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通化市醫藥高新區醫療器械及耗材生產項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對醫療健康的重視,我國總診療人次近五年內增長了約35%。因此,無論從診療方法學,還是從消費水平來看,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將繼續保持爆發增長。>1.1.4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從醫院的高端醫療器械的配備到便捷的家用醫療器械及醫用耗材都將迎來高度的需求增長
  •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空間多大?《下一個黃金十年...
    同樣是在2020年,我國有7個國產1類新藥、21個進口5類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36個產品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9個產品進入優先審批程序;與此同時,疫情也在重構人們的就醫、購藥方式,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模式迎來井噴。風口之下,借力飛翔。
  • 醫療器械有哪些?醫療器械分類介紹
    在醫學發達的當代社會,精密的身體檢查,專業的身體治療,都離不開醫療器械。醫生們藉助各種醫療器械來治療疾病,還人們身體以健康。但你知道醫療器械其實也分為幾大類嗎?你知道醫用口罩、創可貼也是屬於醫療器械的嗎?想要了解醫療器械有哪些,請繼續查看下文。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新風口來了?
    醫療器械+新科技,在中國似乎迎來了一個風口。  只有AI能做到  喬昕從事醫學影像行業已有30多年。第一次聽說數字醫療,還是10年前的事。  當時,幾大跨國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數字醫療的潛力,比如一臺CT機,在普通人眼裡只是一個大硬體,但它的後臺,其實有40種以上的操作軟體,每一個軟體都意味著一項技術。
  • 醫療器械行業爆發前夜,公司和資本在做什麼?
    從國內市場來看,國產醫療器械具有低佔比、高增速、潛力大等特質,而高端市場卻一直是一塊「心病」。由於核心技術缺乏,難以擺脫進口核心零部件來進行組裝的尷尬。同時需求端,醫院方面對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態度並不太認可。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正邁入黃金髮展期。「從2018年始,公司確定了『A+X』戰略,通過『健康防護+醫療器械』雙輪驅動,依靠內生和外延並重的發展路徑,不斷豐富和擴充產品組合,為成長為大型綜合跨國醫療器械龍頭而不懈努力。」劉文靜表示。
  • 勞斯萊斯、法拉利,生產醫療器械
    獨家:法拉利和菲亞特希望幫助義大利製造抵抗疫情的呼吸機Siare工程公司是義大利最大的醫療器械製造商,其執行長Gianluca Preziosa表示,呼吸機業務和汽車製造商都十分依賴於電子產品和氣動產品,兩個行業部分專業技術互通。
  • 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成立
    、胡國星、楊志文、何慧明、熊志清、吳桂珍等相領導出席會議,全國部分省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商會會長,進賢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員代表以及我縣有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等共計180餘人參加會議。會上,熊輝代表縣委縣政府,對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熊輝指出,當前,醫療器械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成立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正當其時,醫療器械行業整合資源、實現抱團發展勢在必行。
  • 醫療器械設計是什麼?怎麼做醫療器械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內容有?
    醫療器械設計與常規產品的設計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差異性表現較為突出的是,醫療器械本身的特殊性,它本身是一個產品,但設計不是普通產品的設計,設計它需要遵循它的規則,醫療器械的規則,其實比較簡單,就是醫療器械法規。百知巴巴對醫療器械工業設計有一些研究。今天和您一起看看醫療器械設計到底哪些特殊性。
  • 德榮醫療:深耕醫療器械產業的「生力軍」
    紅網時刻記者 彭超 餘惠芳 長沙報導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由過去的「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國產醫療器械產品逐漸走上世界舞臺。這背後還需得益於醫療器械的政策「春風」。自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大幕正式拉開。隨後,全國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