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醫療投資策略:醫療器械將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2021-01-11 市商網

牛牛君敲黑板:

1)醫療器械屬於多交叉學科,難模仿,專利懸崖現象並不突出,醫生對產品的粘性高,所以在過去十年的A股中,醫療器械是表現最優的子板塊。

2)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處在上半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未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建議關注:化學發光、心血管高值耗材、神經介入等領域;

2020年疫情下醫藥行業比較優勢明顯,財務業績和市場收益均位居前列,作為內需中的剛需,醫藥是「聚光燈下的行業」。2021年,我們建議關注集採後的「醫療器械」、「醫療服務+自費消費」、「創新藥產業鏈」等賽道。

在過去十年的A股中,醫療器械子板塊表現最優。醫療器械板塊優於醫藥生物,又優於化學製藥子板塊。器械行業屬於知識、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和創新相對於藥品來說滯後。目前,創新藥已進入2.0時代,醫療器械行業屬於發展變革的上半場,未來5年會加速發展。

儘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醫療器械公司的表現依然為所有板塊最優。醫療器械公司的上半年收入增速達48%,歸母淨利潤增速達122%,扣非歸母達143%,為所有子行業裡表現最優。

醫療器械行業特點:

1)醫療器械屬於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和資金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醫療器械行業集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技術和現代醫學影像等技術,研發費用整體高於藥物研發。2015 年-2019 年5 年間,醫療器械的研發費用率均高於藥物研發。

2)醫療器械產品專利懸崖現象並不突出,品牌效應延續性強。一個創新藥研發周期耗時長達10年,平均每個創新藥的研發費用達到數十億美金,一旦研發失敗,容易造成公司業績波動。相比藥品,醫療器械產品迭代較快,研發周期短,原創技術更迭較慢,主要以改進型創新為主來更好地符合人體結構,專利懸崖現象也並不突出。

成熟的醫療器械產品不僅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還需要長時間市場教育。新器械的使用不僅要求醫生能夠理解和應用,同時需要醫生具備相應的診斷和手術操作水平以確保產品應用效果。

3)醫生對醫療器械的粘性高。器械產品屬性上與藥品有較大差距,手術能否最後成功,還得依賴醫生的操作。耗材規格複雜、每個產品分類分組眾多,組件成分和配比也較為複雜,所以當醫生一旦習慣了某系列的手術,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再更換其他廠商,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手術的錯誤和醫患事故。

醫療器械的高增長細分賽道介紹1)化學發光場景拓展,國產產品有望滲透到三級醫院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我國市場發展空間大。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技術以化學發光劑、 催化發光酶等物質標記抗原或抗體。目前國內的化學發光逐步替代酶聯免疫的技術迭代,預計5年內化學發光增速>免疫診斷增速>體外診斷增速。

進口企業為主導,國內形成「4+4」格局。從具體廠商來看,羅氏龍頭地位穩固,市場份額約為34%,雅培、貝克 曼、西門子緊隨其後。國內廠商部分,新產業生物、安圖生物、邁瑞醫療。在國內三級醫院的高端市場佔據壟斷地位,國產產品主要在二級醫院和基層醫院 的中低端市場,未來向三級醫院滲透的趨勢非常明顯。

2)心血管高端耗材是集採免疫賽道,關注國產替代的細分賽道

心血管的高值耗材主要分為冠狀、外周血管和心臟結構的耗材(上面紅色框),細分領域如下圖:

從整體的技術壁壘來看,冠狀<外周血<結構性心臟,其中我國二尖瓣膜和三尖瓣膜的國產化為0。接下來,我們可以細分觀察各個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微創醫療是國內耗材介入龍頭企業,主要定位於微創手術領域產品,下半年公司的產品主要受耗材集採影響,公司的低端產品進入集採,高端產品不受影響政策影響,未來高端支架和創新器械將會快速放量。先健科技在近一個月內被高瓴資本連續買入,先健科技可能未來在鐵基可降解材料支架上擁有全球話語權。啟明醫療目前賽道屬於集採免疫賽道,未來隨著二代TAVR產品上市,未來有望打開醫生產能的瓶頸。

3)神經介入被譽為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外企壟斷80%以上市場

神經介入被譽為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神經介入屬於醫學非常重要的部分,難度極大、範圍廣,被譽為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神經介入被分為缺血類、出血類和通路類。

我國目前神經介入市場80%以上是被外資壟斷著,未來國產替代機會非常大。美敦力是全球神經介入的絕對類龍頭,國內60%以上的市場被美敦力佔據著,史塞克、Penumbra在細分賽道中佔據領先地位。微創醫療已獲批全球獨家顱內覆膜支架。

4)脊柱植入耗材是增長最快的骨科器械細分市場

我國脊柱植入耗材是增長最快的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據Evaluate MedTech 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脊柱植入耗材市場的銷售收入由33億元增長至73億元, 複合增長率為17%,是增長最快的骨科醫療器械細分市場。

脊柱類植入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進口空間非常大。從市場格局來看,我國脊柱類植入醫療器械市場仍被國外廠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國產替代進口空間仍然很大。老牌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強生、美敦力在脊柱植入器械市場佔據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兩家市場份額相加超過了52%,國產龍頭主要是威高和三友。

小結

1、醫療器械屬於多交叉學科,難模仿,專利懸崖現象並不突出,醫生對產品的粘性高,所以在過去十年的A股中,醫療器械是表現最優的子板塊。

2、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處在上半場,隨著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醫療器械產品推出,醫療器械的未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建議關注:化學發光、心血管高值耗材、神經介入等領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相關焦點

  • 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能否迎來黃金十年?
    另一方面,因為起步晚,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還不能完成對美國、日本及歐洲相關產品的替代。不過,隨著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進步、配套產業鏈走向成熟,以及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國家政策的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望迎來持續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將於11月27日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舉辦。
  • 布局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300760.SZ)真金不怕火煉?
    在剩餘的0.81%營收中,包含了硬鏡系統,內窺鏡手術器械,獸用產品及骨科耗材。其中僅骨科耗材屬於高值醫用耗材,且業務隸屬於2012年收購的子公司,業績佔比極低,因而對公司發展的影響微乎其微。2008年,邁瑞醫療花費2.5億美元收購Datascope,布局美國監護儀市場;隨後收購蘇州惠生、長沙天地人等企業,進入體外診斷賽道;2013年邁瑞醫療又將美國高端超聲影像製造商Zonare集團收入囊中。依靠併購實現三個賽道並行,邁瑞醫療的想像空間的確很大。但作為核心資產類公司,其股價上漲的最基本邏輯,是靠「硬實力」來撐腰的。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醫療器械行業涉及到生物、化學、電子、機械、材料、光學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其中細分領域中的高值耗材、體外診斷和高端醫療設備,產品技術含量高,利潤高,是各科技大國、大型跨國公司相互競爭的制高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到追趕甚至超越的發展歷程。
  • 蟄伏待機,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爆發!
    幾乎每個經歷了漫長蟄伏期的行業,都會迎來一次大爆發,這是市場對企業專注、務實、創新,虔誠的饋贈。如今,醫療器械正迎來這樣一場厚積薄發。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將整個醫療行業推上了風口,本土器械創新迅速崛起,一級市場誕生了聯影醫療、啟明醫療、微創心通等獨角獸公司;二級市場邁瑞醫療市值超3874億元,春立醫療股價實現了2年10多倍漲幅
  •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空間多大?《下一個黃金十年...
    在外圍政策催化、內部觀念覺醒,和技術迭代創新的合力下,中國醫療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篇章。日前,每日經濟新聞重磅發布《下一個黃金十年——中國醫療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財經媒體視角出發,以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個維度的大數據,立體呈現「中國醫療產業創新版圖」,剖析短板背後的出發方向。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正邁入黃金髮展期。「從2018年始,公司確定了『A+X』戰略,通過『健康防護+醫療器械』雙輪驅動,依靠內生和外延並重的發展路徑,不斷豐富和擴充產品組合,為成長為大型綜合跨國醫療器械龍頭而不懈努力。」劉文靜表示。
  • 華為阿里加速布局醫療器械 AI智能醫療是新風口
    隨著醫改的持續推進,國產醫療器械「十百千萬工程」的實施,集中採購等政策的出臺,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在經歷巨變的同時也迎來了發展機遇。   日前,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指出,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在2018年達到6380億元,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材市場。預計2021-2022年將突破萬億元。   政策利好之下,醫療器械市場也成為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爭先入局的領域。
  • 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未來一年仍處於黃金髮展期
    《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保持11年持續增長勢頭,未來一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仍將處於「黃金髮展期」。 據中國醫保商會統計資料,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保持11年持續增長勢頭。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為554.8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1.16%。其中,進口額267.85億美元,同比增長20.84%;出口額287.02億美元,同比增長21.46%。
  • 首批醫療器械身份證,將至
    就在此前9月份,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就聯合發文表示,全國範圍內第一批9大類69個品種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唯一標識。(具體品種目錄見附件)換句話說,全國首批醫療器械「身份證」即將在2021年開年正式下發。
  • 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中國製造業「由大到強」的發展路徑,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提出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新產品,重點包括新機制和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及個性化治療藥物。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 器械集採進行時,醫療板塊何去何從?
    近期冠脈支架集採結果落地,高值耗材領域全國開啟集採,短期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調整明顯,醫療器械帶量採購政策對醫療板塊是致命打擊還是提供了一次投資黃金坑?未來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兩個板塊投資價值幾何?12月3日下午,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徐成城通過萬得3C會議在線分享了關於醫療板塊的投資機會及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
  • 關於召開2021中國數字醫療供應鏈湘江峰會的通知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與非公醫療機構發揮了在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協作聯動等方面的優勢,保障了醫療物資供應鏈的穩定,為做好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2021 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規劃將在數字醫療、分級診療和社會辦醫三方面出臺傾向性的鼓勵和改善政策。醫療器械及其數位化供應鏈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 聯想、華為、阿里等巨頭紛紛開賣醫療器械,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事實上,作為一個受政策影響廣泛的行業,隨著去年9月以來,藥品「4+7」帶量採購的全國擴容,以及相關醫藥事業改革政策的落地,各地醫藥政府採購中的「降價潮」一波接一波,醫療器械一度佔據了其中降幅較大的品類。不僅引發了醫療器械企業的大動蕩,同時也讓整個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2020年全球百強械企丨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名單|醫療器械|銷售額|百強...
    近日,國外權威的醫療器械第三方網站Medical Design and Outsourcing發布了《全球醫療器械100強》以及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名單。總體來說,全球100強醫療器械公司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銷售額為4204.86億美元。
  • 興業證券醫療器械行業報告:黃金十年,誰執牛耳
    興業證券發布醫療器械行業的研報指出,國產與進口產品同臺競爭,進口替代成為未來十年器械行業的主旋律。我國已有多個領域實現進口替代,例如心血管支架、監護儀、DR以及生化診斷等產品。追溯我國已經實現進口替代的器械細分領域的成功經驗,技術、品牌、性價比、渠道都是國產企業的制勝關鍵,政策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忽視。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第一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政策綜述第二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綜述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分析第四章 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投資併購分析第五章 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第六章 醫藥器械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 中信建投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展望:不畏浮雲遮望眼-股票頻道...
    連鎖醫療:眼科、口腔及輔助生殖等細分賽道需求旺盛,領先的龍頭公司長期受益;處方外流背景下,網際網路醫療及藥房巨頭攜手共進。醫美行業:消費升級背景下,醫美產業鏈上遊龍頭公司有望迎來行業黃金髮展期。我們將面臨一個怎樣的2021年?
  • 我縣召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
    11月21日上午,我縣召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曉軍在我縣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做大做強。縣委副書記、縣長葉修堂出席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熊輝主持。
  • 亞太最大醫療器械展:中外醫療器械廠商市場「暗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網際網路++」以及基層醫療改革、遠程醫療、國產醫療器械政策支持的多重影響下,本次展會中國產醫療器械表現出了異於往常的吸引力,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也注意到,外資醫療器械廠商並不願意輕易放棄中國大健康市場的「肥肉」,高端持續與「本土化戰略」並行,成為了多數進口醫療器械廠商的發展選擇。
  • 醫療器械風口再起 附十大金股深度解析
    一、醫療器械處於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先簡單跟大家聊一聊醫療器械的行業發展。醫療器械是醫藥生物重要的細分行業之一,是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