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關精神,南寧市國土資源局把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針對我市農村宅基地未批先建情況普遍、審批程序複雜、農民主動申請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南寧市國土資源局立足實際,多措並舉,加快推進宅地基審批制度改革。
審批權限下放,建立農村宅基地管理模式新模式
2014年1月,我市下發了《關於印發南寧市農村住宅規劃建設審批工作手冊的通知》(以下簡稱《工作手冊》),明確由市人民政府委託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行使農村宅基地審批權限。隨後,市國土資源局代市人民政府草擬了《委託行使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職能協議書》和《南寧市人民政府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專用章管理制度》兩個文件,明確了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通過持有「南寧市人民政府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專用章(XX城區、開發區)」,行使農村宅基地審批職能,並組織人員討論和研究,再次修改和完善了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了審批程序,簡化了審批環節,也更具可操作性。目前,南寧市國土資源局正在起草《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存量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有關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研究制定確權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入基層,逐步建立起與現形勢相適應的農村宅基地管理模式。
踐行群眾路線,切實解決農民建房難、辦證難
農村宅基地審批權限的下放,有效減少了市各級國土部門審核,市人民政府部門審批的環節,實現了「惠農便民」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實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先使用後核銷制度,對符合審批宅基地條件的,可先依法批准,然後在每年7月1日、10月1日和次年1月1日前,將半年、前三個季度和全年使用的宅基地用地計劃指標報市國土資源局匯總後,報上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核銷;二是實行限時辦結制,住宅用地審批、規劃許可、建設報建審批在28日內完成,受理時間大大縮短;三是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實行並聯審批,打破以往「多頭」受理,審批繁複的局面;四是申請人一次可同步提出用地審批、規劃許可、建設報建、土地登記發證、房產登記發證申請,原則上農民只出一次門(到村(居)委員)既可申請辦理住宅建設全部手續;五是在住宅竣工驗收時,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一次測繪,只收取一次測繪技術服務費;六是節約了成本,村民取得用地審批規劃許可、建設報建、竣工驗收及取得土地證和房產證只需要繳納1600元以下的技術服務費,跟以往相比,為村民節約了近2萬元。
信息化升級、新式裝備,夯實基層技術力量
市國土資源局根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的部署安排,為每個鄉鎮國土所配發了一臺手持GPS設備和一臺筆記本,用於農村居民用地審批、土地變更調查、違法用地查處等工作的數據採集與處理,解決外業巡查人員定位弱、無參考、採集難等問題。將設備發放各鄉鎮國土所的同時,組織力量加裝相關軟體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全市國土資源信息後,並於6月19日、20日兩天組織國土分局、鄉鎮國土所人員進行全員培訓。此外,市國土資源局已完成將局域內網電子政務系統圖件查詢權限下放各鄉鎮國土所,使基層工作人員隨時可以查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詳細的國土資源信息,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南寧市國土資源局將按照《工作手冊》的相關要求,指導各城區、開發區進一步開展農村宅基地審批及確權登記工作,力爭2014年全市經城區(開發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審批通過的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率達到99%以上,符合發證條件的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率達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