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的唐詩宋詞多了,小佛越發覺得很多唐詩宋詞都是詩詞作者在懷才不遇、心中煩悶等條件下所作,比如:李白、杜甫、李清照、蘇軾、李煜等人,或許正是因為他們人生的不平,我們才能在今天讀到那麼多前人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詞。
不過,小佛也能偶爾讀到李白、杜甫等人安慰別人放寬心的詩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需酣暢萬古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小佛覺得在那些安慰別人的詩詞中,最有人間煙火味的當屬蘇軾寫給自己親家曹九章的一首詞——《漁家傲·贈曹光州》,之所以選定這首詞,無他,皆是因為蘇軾在自己宦海沉浮時為了安慰別人,不惜用自己的痛苦經歷在做比較。
稍微對蘇軾熟悉一點的朋友都知道,蘇軾在考中進士之初仕途還算順利,後來宋神宗即位,一力重用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得罪了王安石,一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就此開始。
蘇軾自請離京,一開始去的是經濟發達的杭州,而後不停的被遷到民生凋敝的地方,從密州、徐州到湖州。元豐二年,蘇軾遭遇了「文字獄」,支持變法的人從蘇軾寫的詩詞中挑刺,說他誹謗朝政、對皇帝大不敬,蘇軾被關進了大牢。百餘日後,在眾人的幫助下,蘇軾脫離牢獄,再度被貶官,這一次蘇軾去了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擔任團練副使。團練副使是最開始設立的時候是一個從六品的官職,到了宋代,專門用來安置被貶的官員,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權力的虛銜,蘇軾所作《漁家傲·贈曹光州》正是寫於黃州任上。
元豐五年,蘇軾的女婿曹煥到訪,從女婿處得知自己的親家曹九章被貶為光州(今河南省潢川縣)知州後一直比較鬱悶,曹九章和蘇軾不僅僅是親家,更是朋友,經常有書信往來,蘇軾想著老朋友從京中重要部門的主簿貶到光州,心中自然鬱悶,便填了一首《漁家傲》託女婿帶回:
些小白須何用染,幾人得見星星點。作郡浮光雖似箭,君莫厭,也應勝我三年貶。 我欲自嗟還不敢,向來三郡寧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漸,千鈞重擔從頭減。
被貶黃州的蘇軾感慨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中頭髮已經有變白的痕跡,不用去染他,反正人都是要老的,頭髮都是要白的。時光飛逝,光陰似箭,親家你不要悲傷,傷心的時候想想我,已經被貶到黃州做這個虛職整整三年了,你在光州做知州怎麼都比我好很多啊!蘇軾用自己悲慘的經歷開始安慰朋友了。
親家啊,你在光州感到不如意的時候就想想我,自從自請出京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想起開始那幾年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知州的時候,不如意的事情也很多,心中悶悶不樂,總覺得耽誤了為百姓做事的時間。現在參加別人的婚禮變得少了,年紀也變大了,沒曾想竟然慢慢地悟出了一個道理——千鈞重擔從頭減,要坦然面對生活,把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心理包袱卸下來,開開心心過日子。這是蘇軾在告訴親家,做人要做得輕輕鬆鬆,不要被俗世所累。
整首詞蘇軾從自己的外貌變化、自身經歷寫起,以感悟人生作結,娓娓道來,以此來勸慰自己的好朋友,不要沉湎於被貶的鬱悶心情中,豁達地面對人生。
小佛認為,蘇軾的這種人生態度其實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參考資料:《全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