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贈友詩,用「橙黃橘綠」和朋友互勉,也安慰了許多失意人

2020-12-16 文學漫談

人生在世,沒有一帆風順的,要面對很多的煩惱與憂愁。有的人表面光鮮亮麗,可內心的苦惱無處訴說。有人在貧窮時羨慕有錢的人,心想我要是有錢就不發愁了,可當有一天,他也變得很有錢時,發現舊的煩惱消失了,新的苦惱隨之來臨。就像有些名人,現在他們名利雙收了,就一點煩惱都沒有了嗎?其實不如意的事情不照我們普通人少。有句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再加上一句是人人都有難唱的曲。煩惱始終伴隨人生,只是有人不讓外人知道。在人生的艱難痛苦之時,家人、朋友的安慰和鼓勵,就是一副治癒內心的良藥。

宋代劉景文人們不認識,可他的父親是北宋抗敵名將劉平,為大宋國立功無數,最後孤軍無援戰死沙場。英雄的後代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最後只剩下劉景文一人。在杭州蘇軾與他相見時,劉景文此時已經五十八歲,按照古代已是人到老年了。當時劉景文任兩浙兵馬都監,雖然為英雄後代,才德兼備,可一直得不到升遷。這也讓蘇軾有些心寒,他強烈地向朝廷保舉,劉景文才得到小的升遷。可是升職不到兩年,劉景文就去世了,讓蘇軾感到很痛心。劉景文在世時,蘇軾和他交往很深,彼此互為知己。劉景文在仕途上一生不得志,晚年蘇軾助他一臂之力,心裡也算得到一絲安慰。蘇軾感嘆劉景文的遭遇,特地寫一首詩贈給他,和老朋友共勉。下面一起欣賞這首勉勵詩。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淺譯:凋謝的荷花連通擎雨的荷葉一起枯萎了,只剩下一些殘菊的花枝還不畏嚴寒,傲骨鬥霜。一年最好的景色朋友要記住,那就是在在秋冬時節橙子泛黃、橘子青綠之時啊。

賞析:詩以枯萎的荷花開始,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象徵高潔的品質,但是到了秋末,荷塘裡卻只剩下殘莖,連遮雨的荷葉都蕩然無存,一片蕭條的景象。這一句感嘆歲月無情的摧殘,連那麼清麗脫俗的荷花荷葉都未能倖免。緊接著詩人筆勢一轉,荷花雖敗,但還有殘菊傲霜枝,體現出秋菊孤傲高潔,有「雖敗猶榮」凜然不可犯的氣概。

第三句是詩人借景,有感而發。初冬雖然萬物凋零,但最讓人欣慰的是收穫了碩果纍纍,這是別的季節所不具備的。一年之中美好的景色朋友要記住,秋末初冬橙黃橘綠時才是四季最美好的時光。這裡詩人是在安慰朋友,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就像荷花一樣衰敗。但我們要珍惜晚年的光陰,此時我們像傲雪寒梅一樣,還可以有機會施展自己的身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心中都要有堅定的信念,積極樂觀的心態,奮發向上的精神。

此詩以荷比喻君子,暗喻劉景文身為君子,卻相荷枯葉落一樣時逢歲末,處於人生低谷。又如秋菊那樣保持晚節,人生就是有得有失,不要太過傷感、消沉,更不要輕視自己。蘇軾理解劉景文的心情,希望朋友擺脫頹廢的境地,振作起來,所以寫了這首詩贈予朋友。

寫此詩時,蘇軾也年已五十五歲,兩人都步入老年。蘇軾一生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但他始終沒有被逆境中服輸。贈劉景文的詩 ,既是安慰朋友,也是和老朋友互勉,共同度過晚年夕陽無限好的的美好人生。

最後一句「最是橙黃橘綠時」,劉景文讀後定會心情振奮。有蘇軾這樣暖心的好朋友,也使劉景文心存感恩,朋友的一片苦心怎麼能辜負呢?這句詩也安慰了世間許多失意人。人生猶如一場旅途,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嚇倒,走錯了路又如何?千山萬水腳下過,向著那夢想的地方勇往直前。

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悟嗎?請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蘇軾教你安慰朋友:和朋友比慘,用自己悲慘的經歷寬慰朋友
    不過,小佛也能偶爾讀到李白、杜甫等人安慰別人放寬心的詩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需酣暢萬古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小佛覺得在那些安慰別人的詩詞中,最有人間煙火味的當屬蘇軾寫給自己親家曹九章的一首詞——《漁家傲·贈曹光州》,之所以選定這首詞,無他,皆是因為蘇軾在自己宦海沉浮時為了安慰別人
  • 「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被貶寫下一首婉約詞,勸慰了多少失意人
    眾所周知,北宋時期豪放派詞人代表當非蘇軾莫屬。他的一首《赤壁懷古》,不知引得後來多少文人爭相模仿;一首《明月幾時有》更是被譜成歌曲,成為人們傳唱至今的經典。可是也有人說,蘇軾之所以豪放,是因為他的一生歷經宦海沉浮,在大起大落的影響下才改變了文學風格。何以見得呢?
  • 人到中年不得不讀:蘇軾寫給朋友的一首詩,治癒人心,看完就明白
    人活在世,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因為愛情,或者是因為事業,每當這時,難免會感到焦灼難安,甚至有時心底平白就生出些許煩躁,些許焦慮。孩童的世界總是無憂無慮,但成年人的社會卻並不是,有很多時候心就如同被老鼠啃噬過一樣,想要自救卻無能為力。你有過這樣的感覺嗎?
  • 蘇軾送別朋友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是唯美!
    繪畫和音樂方面雖然要遜色一些,但也是屬於大家,所以他的生活豐富多彩。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
  • 蘇軾這首贈友詩,看似描繪景物,實則借景移情,實在是高妙
    古代有才的文人大多數都是心胸開闊,喜歡結交四方好友,有時會因為一杯酒,一句話,一首詩,或者因為相同的境遇,素不相識的兩個人便成為了可以舉酒作對的好友,這便是一種文人墨客間的緣分。而成為了朋友之後,彼此之間都會很珍惜這種感情。
  • 蘇軾最昂揚的一首詩作,也是他一生的寫照,給人大徹大悟之感!
    更為可貴的是,他還將這種樂觀昂揚的心態傳輸給他的親友,給他們以心靈安慰。其中,有一位叫劉景文的朋友,年近60了卻仍然失意困頓,潦倒不堪。為了安慰這位朋友,蘇軾隨手寫下了一首最昂揚的詩作,誰知竟成千古絕唱!它就是《贈劉景文》。
  • 蘇軾寫給朋友最深情的一首詩,化用前人名句,更是激勵了無數讀者
    蘇軾的豁達最是令人感動,尤其是他身上的那種精神,更是打動後世無數的讀者,很多人可能會問,蘇軾顧然有著過人的才華,但是與他才華相當的人也有,可為什麼他能夠一直受到後世的推崇;其實答案很簡單,還是由於他身上的那種精神,也正是他那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心態,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使得我們在他作品中
  • 蘇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卻最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贈劉景文》是蘇軾寫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主要通過景物的描寫,來鼓勵朋友困難只是短暫的,只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就一定會渡過難關,切莫意志消沉,託物言志,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 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
    正如宋代文豪蘇軾一樣,在詩詞方面有很大的成就。蘇軾這一生宦海浮沉,行走四方。他善於從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劉景文出生將軍之家,才華出眾,被蘇軾稱為「國土」,可是他一直沉淪下僚,快60歲了還只是一個管兵馬的地方小官,很不得志。儘管蘇軾多次向朝廷推薦劉景文,都因為奸臣阻礙不了了之。對於劉景文的遭遇,蘇軾非常同情,也經常鼓勵他。這首詩就是劉景文遭遇挫折之後,蘇軾安慰他而創作。誰知竟成為了千古絕唱。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那麼蘇軾為朋友寫過很多的詩作,特別是一些送別詩,寫得情深意重,讀來令人感動不已。他在杭州做官時就寫過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贈劉景文》,這首詩也是千古名篇。
  • 蘇軾的一首深秋贈與詩,全詩沒有一字勸勉,卻給予朋友最大的慰藉
    如今已進入了深秋,初冬的季節也越來越近,在這個「荷盡菊殘」的節氣,一代文豪蘇軾揮毫為他的好友劉景文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贈予詩,這首詩描寫的是深秋或初冬的季節凋零,但在作者筆下,這個季節卻擁有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全詩沒有一字勸勉,卻給了朋友最大的慰藉。
  • 蘇軾極富理趣的一首婉約詞,第三句成千古名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人
    蘇軾屢次被貶,無法實現自己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但是,被貶路上和貶謫之地的美麗風光治癒了他的內心,讓他足以自我安慰。就算無法在京都為官,蘇軾也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在被貶之地造福那一方百姓。清初傑出文學家王士禎也曾評價蘇軾此詞,說:"'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大概意思就是,蘇軾的這首婉約詞,柳永也比不過。
  •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王鞏是蘇軾的學生,他在「烏臺詩案」後受到蘇軾的牽連,被貶官至嶺南。三年後,王鞏帶著身邊的歌姬宇文柔奴北歸,與蘇軾會面。蘇軾問歌姬:三年來的境況如何,是否吃了許多苦頭,對方卻答曰:此心安處是吾鄉。於是蘇軾大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詞《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誇讚歌姬的聰明與才情。
  • 蘇軾鼓勵人的一首詩,看似寫景,卻字字打動人心,選入課本
    但是曠達的劉禹錫卻不認同,他說"我言秋日勝春朝",他認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而大文豪蘇軾則別出新裁地道出:"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是什麼季節呢?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原詩吧。《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如何用一首宋詞安慰朋友:看辛棄疾用豪放派風格安慰他人
    親切的關懷,暖心的安慰,都可以產生情感共鳴,都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辛棄疾曾經因為朋友落第而寫過一首詞《賀新郎·和徐斯遠下第謝諸公載酒相訪韻》安慰朋友,字裡行間既有辛棄疾招牌式的豪邁之情又充滿了暖暖的安慰氣息,這是一首剛中帶柔的宋詞。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辛棄疾的好友徐文卿參加科舉考試落榜。
  • 蘇軾除夕之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無數失意人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給後世留下來寶貴的財富。一提到唐詩,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詩史杜甫和詩仙李白。說到宋詞,那我們腦海中肯定會有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身影。在很文人墨客的心中蘇軾就是北宋文學的代表性人物。如果說李白的詩詞代表唐朝文學,那麼蘇軾詩詞就是宋詞的巔峰。蘇軾是宋代豪放詞的頂尖人物。與辛棄疾同位豪放派詞人,二人並稱為「蘇辛」。別號東坡居士。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蘇軾水平很高的詩,入選小學課本後孩子不太懂,卻讓不少家長淚目
    用「人見人愛」4個字來形容蘇軾,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有人愛蘇軾的一往情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何等悽美;有人愛蘇軾的豪邁,「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何等狂傲。但更多人愛的,則是蘇軾豁達和大氣。
  • 西山橙黃橘綠時
    」而奉和白太守揀橘的張彬寫貢橘更加精妙:「凌霜遠涉太湖深,雙卷朱旗望橘林。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遠在唐代,西山橘子便是朝廷貢品了。西山尋常人家院前屋後也愛栽種橘子,屋子整齊又錯落,橘子黃燦又青澀,炊煙嫋嫋,流連不想返回。根本是橘子品質不俗。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