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沒有一帆風順的,要面對很多的煩惱與憂愁。有的人表面光鮮亮麗,可內心的苦惱無處訴說。有人在貧窮時羨慕有錢的人,心想我要是有錢就不發愁了,可當有一天,他也變得很有錢時,發現舊的煩惱消失了,新的苦惱隨之來臨。就像有些名人,現在他們名利雙收了,就一點煩惱都沒有了嗎?其實不如意的事情不照我們普通人少。有句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再加上一句是人人都有難唱的曲。煩惱始終伴隨人生,只是有人不讓外人知道。在人生的艱難痛苦之時,家人、朋友的安慰和鼓勵,就是一副治癒內心的良藥。
宋代劉景文人們不認識,可他的父親是北宋抗敵名將劉平,為大宋國立功無數,最後孤軍無援戰死沙場。英雄的後代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最後只剩下劉景文一人。在杭州蘇軾與他相見時,劉景文此時已經五十八歲,按照古代已是人到老年了。當時劉景文任兩浙兵馬都監,雖然為英雄後代,才德兼備,可一直得不到升遷。這也讓蘇軾有些心寒,他強烈地向朝廷保舉,劉景文才得到小的升遷。可是升職不到兩年,劉景文就去世了,讓蘇軾感到很痛心。劉景文在世時,蘇軾和他交往很深,彼此互為知己。劉景文在仕途上一生不得志,晚年蘇軾助他一臂之力,心裡也算得到一絲安慰。蘇軾感嘆劉景文的遭遇,特地寫一首詩贈給他,和老朋友共勉。下面一起欣賞這首勉勵詩。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淺譯:凋謝的荷花連通擎雨的荷葉一起枯萎了,只剩下一些殘菊的花枝還不畏嚴寒,傲骨鬥霜。一年最好的景色朋友要記住,那就是在在秋冬時節橙子泛黃、橘子青綠之時啊。
賞析:詩以枯萎的荷花開始,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象徵高潔的品質,但是到了秋末,荷塘裡卻只剩下殘莖,連遮雨的荷葉都蕩然無存,一片蕭條的景象。這一句感嘆歲月無情的摧殘,連那麼清麗脫俗的荷花荷葉都未能倖免。緊接著詩人筆勢一轉,荷花雖敗,但還有殘菊傲霜枝,體現出秋菊孤傲高潔,有「雖敗猶榮」凜然不可犯的氣概。
第三句是詩人借景,有感而發。初冬雖然萬物凋零,但最讓人欣慰的是收穫了碩果纍纍,這是別的季節所不具備的。一年之中美好的景色朋友要記住,秋末初冬橙黃橘綠時才是四季最美好的時光。這裡詩人是在安慰朋友,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就像荷花一樣衰敗。但我們要珍惜晚年的光陰,此時我們像傲雪寒梅一樣,還可以有機會施展自己的身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心中都要有堅定的信念,積極樂觀的心態,奮發向上的精神。
此詩以荷比喻君子,暗喻劉景文身為君子,卻相荷枯葉落一樣時逢歲末,處於人生低谷。又如秋菊那樣保持晚節,人生就是有得有失,不要太過傷感、消沉,更不要輕視自己。蘇軾理解劉景文的心情,希望朋友擺脫頹廢的境地,振作起來,所以寫了這首詩贈予朋友。
寫此詩時,蘇軾也年已五十五歲,兩人都步入老年。蘇軾一生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但他始終沒有被逆境中服輸。贈劉景文的詩 ,既是安慰朋友,也是和老朋友互勉,共同度過晚年夕陽無限好的的美好人生。
最後一句「最是橙黃橘綠時」,劉景文讀後定會心情振奮。有蘇軾這樣暖心的好朋友,也使劉景文心存感恩,朋友的一片苦心怎麼能辜負呢?這句詩也安慰了世間許多失意人。人生猶如一場旅途,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嚇倒,走錯了路又如何?千山萬水腳下過,向著那夢想的地方勇往直前。
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悟嗎?請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