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是蘇軾寫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主要通過景物的描寫,來鼓勵朋友困難只是短暫的,只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就一定會渡過難關,切莫意志消沉,託物言志,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全詩如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詩的大概意思是:荷葉的殘敗,已經無法像雨傘一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只剩下殘枝還在霜寒中堅持挺拔。你必須記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色,正是在秋末冬初時候,那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的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初冬時分的景色,為了突出它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色,蘇軾用「荷盡」、「菊殘」,這兩種在夏天和秋天獨佔鰲頭的花,寫它們的殘敗,來襯託橙橘的歲寒之心。
無論是深秋,還說初冬,景色多有一種衰敗的氣象。蘇軾在這裡卻一反常情,寫出了冬景裡碩果纍纍、成熟豐收的一面,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而蘇軾這樣寫,用來比喻人雖然青春已逝,但照樣是可以收穫的黃金年代,以此來勉勵他的好友,要珍惜此時的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堅持不懈,一定不要意志消沉。
荷與菊是歷代詩人爭相吟詠的對象,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傳世詩篇。譬如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中的「點溪荷葉疊清錢」等等。但「橙橘」自古以來便象徵著許多美德,屈原曾寫《橘頌》讚美它「獨立不遷」、「精色內白」、「秉德無私」、「行比伯夷」。
蘇軾的這首詩主要宗旨便是表達此意,含蓄地讚揚了好友劉景文的品格和秉性,並且勉勵他珍惜美好時光。表達上,此詩融寫景、詠物、贊人與一體,可見蘇軾的絕妙之處。
對於詩中的結尾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宋人胡仔曾把它和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兩句相提並論,說兩者「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
縱觀蘇軾的這首詩,可見蘇軾的廣闊胸襟,和對於處於窘境中的友人的勉勵和支持。其表達意思之深遠,即便是在今天也值得銘記在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