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律師:樹立法治觀念保障臺商臺胞合法權益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籍律師:樹立法治觀念保障臺商臺胞合法權益

2018年01月24日 14: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隨著大陸經濟環境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赴大陸投資經商或置產。臺商想要在大陸淘金,了解法律規範已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報導指出,擁有臺籍大陸律師執照的黃致傑擁有26年來穿梭於海峽兩岸的豐富實戰經驗,協助眾多赴大陸投資的臺商、臺胞運用正確法律程序解決商業糾紛、投資糾紛、婚姻繼承糾紛、合同糾紛及刑事案件等問題,也為臺灣人赴大陸興業奠定更好的發展基礎。法律服務是客制化的產業針對不同面向的需求,提供「更專業」的法律服務,為臺商、臺胞合法權益撐起更有力的法律保護傘。

  黃致傑表示,以往臺商過度依賴政府協調解決公部門障礙,但更多的商業糾紛必須要依靠法律解決,可是臺商對大陸法律不熟悉,因此他們對法律服務需求非常迫切,而自己長期以來作為大陸政府與臺商間的法律顧問橋梁,有責任為他們提供相應的事前保障和事後保護——完善不知與不可預測的法律規定與營運風險。何況現在大陸正在大力落實「依法治國」政策,臺商必須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所有經營行為都必須適法,碰上糾紛也必須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有鑑於此,黃致傑在大陸深圳、東莞皆設有辦事處,完全依照司法部修定的《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在大陸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通過本身是臺灣人的溝通優勢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的深厚法學知識,以臺資企業法律服務需求為導向,以實際解決經營問題為核心,為臺資企業發展提供保障支持。

  此外,黃致傑強調,現在臺籍大陸律師在大陸幾乎可以承作全部的大陸民事訴訟案件(包括涉臺案件),也可以擔任法律顧問、調查取證、境外公證、代理房產交易等非訟法律事務,藉由執業過程,提升臺商臺企法律意識,協助其在大陸深耕茁壯。(中國臺灣網 孫伊靜)

[責任編輯:孫伊靜]

相關焦點

  • 福州馬尾法院成立"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
    新華網福州2月17日電(記者鄭良)記者從福建省福州市中級法院獲悉,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法院近日成立了「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推進涉臺審判先行先試。  馬尾區法院負責人介紹,轄區共有臺資企業70餘家,馬尾區法院作為福建省第一個具有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對涉港、澳、臺案件的審理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地保障臺胞的合法權益,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提高開發區的投資軟環境,馬尾法院成立了「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
  • 河南新縣籍臺商回鄉探親並考察家鄉教育
    河南新縣籍臺商回鄉探親並考察家鄉教育   中新網鄭州3月21日電(段曉宇)河南省委統戰部消息,日前,臺商翁水泉及夫人劉女士回家鄉新縣探親並藉機考察教育發展狀況。
  • 廣東珠海等地召開臺胞臺商臺屬迎春座談會
    茂名市舉行臺胞臺商臺屬迎春座談會  1月20日下午,茂名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茂名市臺胞臺屬聯誼會、茂名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在茂名迎賓館共同舉辦迎春座談會。180多名臺胞、臺商、臺屬以及臺務系統的幹部歡聚一堂,喜迎新春、暢敘友情、共話發展,共同憧憬茂臺交流合作的美好明天。
  • 服務臺商深耕大陸 張漢文期臺企聯成"五項全能"
    所以,臺企聯得知大地震的消息後,立即向各地會員發出倡議書,號召會員和臺商積極行動起來捐助地震災區。倡議書發布後,各地會員和臺商熱烈響應。短短兩天的時間,臺企聯就向災區捐款670萬元人民幣,捐款數目迄今仍在增長。大家都希望能夠盡一份力,為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記者:還有不少臺胞到災區做志願者。事實上,在越來越多的場合,我們都能看到臺胞的身影。
  • 福建漳州臺協會長林伯彥:加快「臺灣小鎮」建設 給臺胞安個「家」
    中新網漳州7月23日電 (記者 張金川)「給臺胞安個『家』,他們的心就在這裡。」連日來,福建省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正忙著推進臺灣小鎮等項目建設。  漳州市作為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臺灣文化重要發祥地,有獨特的對臺優勢。
  •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到上海浙江走訪慰問臺胞臺商
    (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8日訊 (記者 王怡然) 1月15至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上海浙江走訪慰問臺胞臺商,與當地臺商、臺青、臺籍師生等交流座談,向廣大臺胞致以親切慰問和新春問候。
  • 寶安區舉辦臺商臺胞臺屬中秋聯誼會
    深圳新聞網訊 9月13日下午,由寶安區委臺辦主辦、深圳臺商協會沙井·新橋聯誼會承辦的「中秋月·兩岸情」——寶安區臺商臺胞臺屬中秋聯誼會暨臺資企業產品、臺胞臺屬藝術作品展在新橋街道舉行。寶安區各街道臺商代表、寶安區臺胞臺屬聯誼會代表、深圳臺商協會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三百多人歡聚一堂,共同回顧偉大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日新月異的變化及寶安發展的輝煌歷程,暢想美好的未來。深圳市臺辦副主任楊莉、經濟處處長甘敬鋒,寶安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鄭新強,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僑辦主任邱慧萍等出席活動。
  • 南京成立臺商法律諮詢服務團暨涉臺民商事糾紛律師協會調解中心
    8月8日下午,南京市臺商法律諮詢服務團成立暨南京涉臺民商事糾紛律師協會調解中心揭牌儀式在南京市臺商投資保護和促進服務中心舉行,江蘇省臺辦副主任王魯寧、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唐建榮,以及市臺辦、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市中院、市仲裁委等單位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市臺協、市律協、市服務業聯合會以及相關律師事務所、南京公證處
  • 臺籍代表建議鼓勵臺中小業者和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
    臺籍代表建議鼓勵臺中小業者和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 2010年03月11日 10:4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心繫台胞:富邦華一銀行再添便捷開戶服務
    和支付便利性的問題相比,銀行開戶便利性則是在大陸的臺胞更加關心的問題,不少在大陸工作、創業或學習的臺灣人都曾遭遇過在大陸銀行開戶困難的情形。富邦華一銀行始終以廣大臺商、臺胞為中心,努力簡化流程、提升服務體驗,在開戶方面全力向臺胞提供便捷服務。雖然目前大陸許多銀行都為臺籍人士提供開戶服務,但除了必備的臺胞證外,通常還要求提供就業證明、住宿證明等輔助證件。
  • 在浙臺胞臺商熱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浙江在線12月13日訊 (記者 萬笑影 通訊員 辛兵) 日前,浙江省海促會臺商臺企專委會組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120餘名在浙臺胞臺商與會,聆聽專家宣講。  該專委會主任委員秦榮華認為,十九屆五中全會與每個在浙臺胞臺商息息相關,「專委會將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帶領全省臺商臺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化解挑戰,贏得機遇。」  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台州巨泰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賢民感觸頗深。自3年前開始拓展內銷市場,企業已從100%外銷轉為三成內銷、七成外銷。「希望在『十四五』期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進一步打開大陸市場。」
  • 市人大常委會視察我市《浙江省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執行情況
    為鼓勵臺灣同胞投資,保障臺商合法權益,進一步推動《浙江省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的貫徹實施,促進杭臺經貿交流合作,5月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吳春蓮副主任率市人大民宗僑委成員、部分市人大代表對我市貫徹執行《浙江省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
  • 國臺辦:大陸有關方面以多種措施全力保障臺商臺胞返鄉過節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劉歡 查文曄)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在臺灣當局拒絕批准東航和廈航春節加班機後,大陸有關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來全力保障在大陸的臺商臺胞返鄉過節。
  • 司法惠臺行 兩岸一家親 | 南平中院與建陽法院聯合開展司法惠臺...
    8位臺胞、臺商代表參觀建陽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院幹警詳細為代表們介紹了訴訟服務中心的導訴、立案、調解、速裁、自助服務、信訪接待、律師服務等八大區域的功能,還重點向各代表介紹了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系統,讓代表們進一步了解訴前調解是如何快速流轉案件
  • 臺要限制在大陸領居住證者參政權 臺人士:傷害的只是臺商臺胞與臺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大陸開放港澳臺居民申領居住證後,已有超過2萬臺灣民眾取得該證件,這原本是為臺胞帶來極大便利的一項舉措,但臺灣當局卻如臨大敵。據臺灣《聯合報》15日報導,陸委會正針對大陸居住證研擬出臺更加嚴密的安全管理機制。
  • 福建啟動「臺商臺胞服務年」 推21條具體內容
    中新社福州3月15日電 (閆旭)福建省臺辦15日在福州舉行政策說明會,福建省臺辦副主任鍾志剛表示,福建全面啟動「臺商臺胞服務年」活動。  福建省「臺商臺胞服務年」的具體內容包括21條措施。其中,涉及提供政策集成服務的措施有8條,包括加大惠臺政策的宣傳力度;每年舉辦專題涉臺政策輔導培訓班,幫助臺商臺胞熟悉了解政策內容及申請流程,推動政策落地;梳理在閩高校臺生實習就業補助政策申報流程,向在校就讀臺生多渠道發布,組織臺協會及其他社會企事業用人單位到高校舉辦臺生就業專場招聘會等等。
  • 北大臺籍博士生:臺胞應如何回饋祖國
    作者:王裕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臺籍博士生從兩會的開始到結束,筆者發現到臺灣同胞都一直關注,大陸是否會在這次兩會中,提出「居民待遇」相關的提案與講話,並且他們更擔心的是,大陸會不會因現今兩岸關係出現嚴重的不確定性,而出現取消或減少優惠待遇而損失自己利益的事情。
  • 宣傳民法典 保障公司合法權益
    為了進一步宣傳民法典,推動民法典實施,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保障公司合法權益,12月14日下午,北京市北鬥鼎銘(昆明)律師事務所(簡稱:北鬥鼎銘律所)執行主任符林山受雲南建投集團總承包二部邀請開展民法典《合同篇》與新版《工程部總承包合同(示範文本)》的專題講座。
  • 加快法治社會建設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增強法治觀念不僅僅是執政黨、國家立法、執法和司法機關的事,也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我國法治社會建設,著眼於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理解民法典在社會建設領域「固基礎,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加強疫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立改廢釋;進一步完善教育、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生產、道路交通、扶貧、慈善、社會救助等領域和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要增強社會安全感,完善平安中國建設的協調機制、責任分擔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