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銀都賺回來了

2020-08-10 歷史雜譚

明朝立國近300年時間,包括南明4位皇帝在內共有20位皇帝。這些皇帝雖然在位時長不同、性情迥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影響,唯有明穆宗朱載是個例外,堪稱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

朱載坖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按照《明史》的記載,明穆宗名朱載垕(hou),令人尷尬的是,後世有學者指出,《明史》作者其實是鬧了烏龍,明穆宗的本名並不叫朱載垕,而是朱載坖(jì),《明實錄》明確記載,「上命皇第三子名載坖,第四子名載圳」。而朱載垕也確有其人,真正的朱載垕也是明代宗室,為衡王府分支之齊東王。

明穆宗朱載坖

朱載坖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他的沒有存在感可以說是自帶天賦。他的生母杜康妃不是嘉靖皇帝的寵妃,他也長期被父親忽略,在宮中存在感很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信奉「二龍不能相見」的說法,對朱載垕很冷漠。

身為第三子,朱載坖本來是沒有繼任大統的可能的。但是,嘉靖帝的長子朱載基出生不到兩個月就早夭了,次子朱載壡在被封為太子兩年後也夭折,年僅20歲。朱載壡死後,朱載坖按次序應當被冊立為新太子,但由於嘉靖帝不喜歡他,加之迷信「二龍不相見」之說,所以遲遲不肯冊立新儲君。

由於嘉靖帝更希望四子景王朱載圳繼承他的皇位,由此,朝廷中對立儲方面出現了以嚴嵩為首的擁景派和徐階為首的擁裕派。朱載圳依靠皇帝的溺愛,加之有內閣首輔嚴嵩的支持,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儲君的最佳人選。

朱載坖為了避免被成為擁景派的打擊對象,便長年過著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生活。這也讓他漸漸地養成沉默寡言、膽怯畏懼的性格,即使在登基後,依然也無法變得自信、霸氣起來。

這嘉靖朝立儲一事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本來嘉靖帝已經準備正式冊立朱載圳為太子的時候,朱載圳竟然暴斃了。朱載坖成為下一任皇帝已經成為事實了,就算嘉靖帝再不情願,到最終還是要把皇位傳給唯一的兒子老三。第二年,世宗駕崩,裕王朱載坖即位,改元隆慶,史稱明穆宗。

距離太子朱載壡去世已經過去足足十七年了,朱載坖也已經做了十七年的縮頭烏龜了。這也讓他即使當上皇帝了還是沒有那種天子的霸氣,對待朝臣非常寬和、遷就。

新閣臣張居正與恃才傲物的高拱不和,內閣閣臣關係緊張,黨爭愈發嚴重。在朝議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因為某件事大臣們互相攻擊,而朱載坖總是一言不發,等大臣們吵完,然後宣布退朝。這也令想讓皇帝出面調解,決斷的張居正和高拱很是失望。漸漸地,朝臣們便把朱載坖當成廟裡面供著的泥胎神像,即使爭辯再激烈,也不會尋求皇帝進行調節。如此一來,朱載坖的重要性便越來越低,成為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

朱載坖雖然存在感很低,但他並非屍餐素位的皇帝,也沒有胡作非為,相反還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君主。在繼位不久後,朱載坖就開始施行新政,歷史上稱為「隆慶新政」,這個新政不僅有「減稅減賦」,「革弊施新」等一些常規操作,還有一系列的對外貿易規定。

在張居正和高拱的建議下,朱載坖先是跟蒙古議和,與蒙古首領俺答汗達成和平協議,從而穩定住北方局勢,歷史上稱為隆慶和議。這場合議不僅讓明朝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還開闢了十一個邊境貿易場所,允許蒙古人和明朝有貿易來往。這不僅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省下很大一筆軍事開支之外,還在這邊貿這裡賺了很多錢。

之後,朱載坖又廢除海禁,允許民間商人跟日本、東南亞做生意,還下令將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作為開展海外貿易的港口,並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並徵稅,史稱「隆慶開關」。如果說隆慶議和讓明朝可以無後顧之憂,那麼隆慶開關就是真正的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的白銀。

隆慶開關促進了民間海外貿易的繁榮,讓明朝經濟變得活躍起來。民間商人將生絲、棉織品、瓷器、香料、絲綢、白糖、小麥、沉香木、樟腦、陶瓷、茶葉、鐵器等產品販賣到海外。中國東南沿海出現了「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盛況,一度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中國產品,受到了世界各國市場的歡迎。那時候,世界各國缺乏滿足明朝市場需求的商品,只好以白銀進行支付。於是,歐美國家在美洲開採到的白銀,像流水一樣流進中國。史料記載,朱載坖在位的六年裡,海外就有3.5億多白銀流入中國,如果加上其他渠道流進中國的白銀,明朝幾乎擁有了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一半。

隆慶開關對明朝的影響絕不止體現在這些白銀上,當時的明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隆慶開關使得這個立國近200年的古老帝國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積累了巨額財富。之後張居正實施改革和「萬曆三大徵」,也才有了經濟基礎。也一舉扭轉了嘉靖朝衰頹混亂的局面,使得國勢再度振興。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勢,在朱載坖死後繼續得以保持,一直到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才停止。正是拜這16年的發展所賜,明朝得以扭轉頹勢,續命70餘年。

可惜,明朝滅亡,清朝入關後,廢除了隆慶開關,實施了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走上了閉關鎖國的不歸路。

相關焦點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銀都賺回來了
    明代立國近300年來,共有20位皇帝,其中南明就有4位。這幾位帝王,雖在位時長不同,性格各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只有明穆宗朱載是例外,堪稱最低調,最不「有」的皇帝。明穆宗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根據《明史》記載,明穆宗的名字叫朱載(hou),後來又有學者指出,《明史》的作者其實就是鬧龍,明穆宗的名字並不叫朱載,而是朱載(jì),《明實錄》清楚地記載,「上命皇第三子,下命子,下命子。」而且朱載安也確有其人,真的朱載安也是一位明朝的宗室,為衡王府中的齊東王。朱載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無存在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的天賦。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只在位六年,卻把世界上一半的白銀賺回來了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只在位六年,卻把世界上一半的白銀賺回來了曾經在《明朝的那些事兒》裡讀過明朝的歷史,明朝一共存在了300年的時間,期間共有20位皇帝,與別的朝代的皇帝不同,明朝的皇帝撇開後宮中的種種事情來看,在政治上最沒有作為的皇帝也沒有讓國家陷入動亂的境地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銀
    我國歷史上的明朝立國近300餘年,出過20多位皇帝,其中有一半左右的皇帝還是靠他們祖上一個毫無名氣的皇帝為他們默默地復興「祖業」,使得明朝國力再度強盛。並往後續命70餘年!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3個兒子,其在位時改國號為「隆慶」。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僅在位6年,卻賺回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銀
    朱載垕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弟弟朱載圳,他的生母是嘉靖帝最寵愛的妃子,因為長得漂亮,而自己的母親姿色尚淺,沒能得到父皇的寵愛,沒有強大後臺的支撐,朱載垕更加迷茫,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坐上皇位。後來,朱載圳竟去世了,這對朱載垕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他只要等著父皇死了,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成為皇帝。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6年,「掠奪」世界一半的白銀
    明朝始於1968年,它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歷史長達276年,前後共有16位君主執政。在中國古代史上,明朝是繼漢唐以後最繁榮昌盛的國家,土地資源遼闊,國家富裕,手工業與商業經濟發達,國泰民安。明朝曾出過很多德才兼備的皇帝,胸懷韜略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創造永樂盛世、維護國家版圖的明成祖朱棣。
  • 一位毫不起眼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銀
    我國歷史上的明朝立國近300餘年,出過20多位皇帝,其中有一半左右的皇帝還是靠他們祖上一個毫無名氣的皇帝為他們默默地復興「祖業」,使得明朝國力再度強盛。並往後續命70餘年!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是明世宗朱厚的第3個兒子,其在位時改國號為「隆慶」。
  •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賺到了世界一半的財富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賺到了世界一半的財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帝王是否是明君,那麼會怎麼評價呢?那古代人評價無非就這麼幾年,國庫是否充實?人口數量多不多。據說古代的朝廷他真的在乎底層民眾的生存嗎?不在乎,他最在乎的事情是,他要徵兵的時候能不能多徵點兵。並且說徵兵也需要錢啊,所以一個國家的帝王在位時,他的國庫裡面錢多不多。是評判這個帝王在位的政績是否英明神武。
  • 他是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僅在位6年,就賺回了世界上一半的錢
    明朝時有不少朋友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當中,是中國最為強大的一個時期,同時也出現了非常多特別有名的皇帝,在這個朝代300年的時間之內總共有20位皇帝,這20位皇帝的脾氣和性情都不一樣,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都對這個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甚至已經能夠左右時代的發展,其中有一個皇帝只在位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讓世界近一半白銀流入中國
    明朝立國近300年時間,包括南明4位皇帝在內共有20位皇帝。這些皇帝雖然在位時長不同、性情迥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影響,唯有明穆宗朱載坖是個例外,堪稱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
  • 他是明朝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世界近一半財富
    不過命運卻十分的眷顧於他,他的哥哥因病接連早逝,不受寵的他在那時也因父親迷信道教而遭到了冷落,反而是小兒子更受皇帝的寵愛。受寵的四子整日生活都是高調奢華,而不受寵的朱載坖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成為皇帝的他上位不久後便開始實行新政,糾正了父親在位時所遺留下來的弊端,更是將曾經獲罪流放的諸臣一一召回了朝廷重新為官,在流放時逝世的官員也給以家人撫恤,還為百姓減免了高昂的賦稅,取消了父親因迷信道教而大肆舉辦的道教活動。
  • 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為大明賺到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明朝最懂經濟的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全球近一半的白銀流入中國
    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就對和親納貢這些事情深惡痛絕,認為只有懦弱無力的國家才需要靠旁門左道來換取和平。不僅如此,明朝的皇帝們也都頗為奇特,有和自己的奶娘相愛的成化皇帝,他對萬貴妃完全是真愛了;還有恪守一夫一妻制度的明孝宗,他做到了無數皇帝都無法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後宮中只有一個人。不過這位皇帝也很奇特,他經商有道,使得全世界近乎一半的白銀都流向了明朝。
  • 這位被稱為史上「最低調」的皇帝,卻為中國賺來世界一半的白銀
    明朝立國近300年時間,包括南明4位皇帝在內共有20位皇帝。這些皇帝雖然在位時長不同、性情迥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影響,被稱為歷史上最奇葩的朝代,唯有明穆宗朱載坖是個例外,堪稱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
  • 明朝最會賺錢的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全球近一半的白銀流入中國
    說到中國最有骨氣的朝代,首推的就是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等等規矩,哪怕是盛唐時代都沒有如此硬氣。而作為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明朝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所以這許多年來,不少人都對明朝事情很感興趣。尤其是明朝的那些皇帝。
  • 明朝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
    再加上太祖朱元璋得國之正,所以推崇明朝的後人也有不少。但提到明朝的皇帝,卻讓人多少有些一言難盡,幾乎各有各的特點。最奇葩的莫過於沉迷修仙的嘉靖和痴迷木匠的天啟,除此之外還有給自己封將軍的正德、在位一個月嗑藥把自己嗑沒的泰昌。
  • 明朝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
    提到明朝,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硬氣,特別是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讓許多人對明朝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敬佩。再加上太祖朱元璋得國之正,所以推崇明朝的後人也有不少。但提到明朝的皇帝,卻讓人多少有些一言難盡,幾乎各有各的特點。
  • 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隆慶帝,在位僅6年,卻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隆慶帝,在位僅6年,卻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明朝毫無存在感的皇帝為何能賺到世界一半的白銀?放手讓大臣去做
    文丨深度歷史觀Li提起明朝的皇帝,人們都會想到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沒有用正當手段登基的朱棣,但是除此之外,明朝前前後後有16位皇帝,大多數還是可以被人叫上名的就有這樣一位皇帝是個例外,是明朝極其低調的皇帝,他就是明穆宗朱載坖。明穆宗朱載坖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從小就非常的低調,低調到幾乎被嘉靖忘記了這個兒子的存在。
  • 隆慶帝朱載垕,無心朝政貪戀美色,在位6年卻賺回世界一半的白銀
    不說像是第一位統一六國的秦始皇那般雄霸天下;也應該像開創了大唐盛世的唐玄宗那般器宇軒昂;最不濟的就是成為了商紂王那樣荒淫無道的暴君,而這些統治者都有著很強的存在感。可是縱觀了中國的幾百年,會發現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默默無名,行事低調的統治者其實有很多,並不是所有的統治者都是高高在上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