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是最「土」的,也是最「洋」的,這可以從藍印花布得到最好的證明。上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我的老朋友葉淺予畫一幅模特兒發表在《萬象》雜誌上,別出心裁,給她們穿上了藍印花布的服裝,結果很轟動,城裡的摩登女郎競相效仿,蔚為時尚。可見,藍印花布也可以非常的「摩登」,只要具備高超的藝術眼光和手腕。
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藍印花布全國各地均有出品,可謂琳琅滿目,南通地方人傑地靈,文化積澱深厚,藝術氛圍濃厚,這一行也特別興旺發達。吳元新同志就是由這片水土培養起來的年輕一代的藍印花布藝術家,他三十年如一日,從事藍印花布藝術的收集、整理、研究和設計工作,推陳出新,美化現代生活,使這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煥發出健康的青春活力。幾年前,他創辦了南通市藍印花布藝術館,為弘揚藍印花布藝術立下汗馬功勞。這部《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是他多年辛勤勞動的結晶,其中收集了自古以來千餘種藍印花布圖案和紋樣,對於人們學習和了解藍印花布知識,對於藍印花布藝術的研究、其工藝的開發和製作,很有參考作用,閱後深感欣慰。
————張仃(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此文系其為《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所作序)
從事民間工藝的人都不容易,有的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吳元新不僅養活了自己,還搞收藏研究,出版了專著,為地方保護了一方「活化石」,培養了一批傳人,這是一個典型的個案,我特別希望像元新這樣的人能更多一些,希望元新能做更大更廣泛的工作。
————馮驥才(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點擊更多資訊,請查看
棉花行情 紡織導購 紡織企業 紡織市場 紡織配額 紡織面料 皮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