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軍損失慘重,但為何卻被質疑是美國的苦肉計?

2020-12-20 雁羽夢品歷史江湖

作為改變人類進程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著許多值得探討與追尋的「真相」,其中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就是其中之一。當戰爭結束後,不僅美國本土,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學者對當時的珍珠港被偷襲這件事好奇起來,那年的「珍珠港事件」到底是大意被偷襲還是一場「苦肉計」?

時間來到二戰開始前,剛剛經過金融危機的美國在羅斯福的帶領下成功走出經濟大蕭條,一時間整個美國將富蘭克林·羅斯福奉為救世主,於是有了後面美國建國後史無前例的4連任。

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經濟復甦後的美國,無論是生產力還是創造力,都是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於是這個時候,作為新生代的巨頭,美國肯定也想成為世界的霸主,要知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實並沒有滿足他那無窮無盡的欲望,畢竟美國是由一群資本家掌控的國度。

擋住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就是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當然咯,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美國不會與之開戰,但是美國卻希望有一個與英國同級別的對手出現幫助其拖垮英國。

萬事就是這麼巧妙,這個國家就是德國,當然,德國會冒出來也跟《凡爾賽和約》有脫不開的干係,但是《凡爾賽和約》也有美國人的參與,而美國又給一戰後德國貸款,或許前面的一些操作早就設想到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凡爾賽和約》籤訂

於是二戰爆發,英國與德國在歐洲、非洲、不列顛上空打得難解難分,美國則在後面不斷輸送資源,幫助英國,畢竟一個統一的歐洲國度出現也是其不願意看到的。據悉美國在二戰對大英國協援助了大概價值312.67億美元的物質,其中戰略物資包含銅、錫、鋁等,還有許多運輸工具和裝備彈藥。

美國對各國的援助

當然不僅僅是英國,其他盟國也相繼得到援助,於是美國的產品直接通過二戰初期大範圍的推銷,依靠著這一波投資,讓日後美國成功的收了一波羊毛。

但是光靠著援助盟國打贏戰爭也成不了世界老大,哪怕英國被戰爭拖垮,這個道理羅斯福懂,美國的財團也明白,所以美國一定要參戰,但是怎麼才有理由參戰是羅斯福焦頭爛額的事情,因為在一戰後這二十年,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可是居高不下,二戰初期更是到達巔峰。這樣的一個情況美國就算主動宣戰了,士兵能夠賣命打嗎?

所以,一切都需要一個契機,要讓軸心國主動挑事,這樣才能達到民眾支持戰爭,當然最終也成功等到,那就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只是為什麼對「珍珠港事件」會有人質疑這是一場「苦肉計」?

在質疑的學者們看來,美國刻意對日本物資禁運就是在逼迫日本對自己先下手為強,這樣才能做到國內戰爭情緒轉變,而日本如果要先出手那麼目標一定會選擇珍珠港,因為這算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前線的基石。畢竟如果在太平洋上進行戰爭,艦隊的強大與否決定著勝利的天平。

太平洋艦隊

果然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珍珠港發動了襲擊,350餘架日機對珍珠港的美軍艦隊發動了兩波攻擊,擊沉戰列艦四艘,驅逐艦兩艘,摧毀飛機188架,讓2400多名美國人喪生,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一天後,富蘭克林·羅斯福向美國全境宣布珍珠港事件,並且稱之為「國恥」,一時間美國從反戰情緒高漲到了參軍為榮,甚至許多年輕人因為無法參軍而自殺,同時因為「仇日」因素,美國國內也頒布「第9066」號法令,對在美日本人進行打壓,對於這種結果,學者們認為是美國高層以及那些財團最願意看到的。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9066號法令

偷襲過後,邱吉爾也明白這場戰爭終於贏了,德、意對美宣戰,而中國也在1941年12月19日對日本宣戰,一時間,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反法西斯得主導者,也為戰後的霸權爭奪打下了基礎。

不過對於這次偷襲,學者們還有許多疑問,比如在珍珠港被偷襲前美國把大部分的戰備都撤走,甚至航母也被拉走,而這些全是非常規的。其次,美國曾經被日本警告過,如果真的不想參戰肯定對日本的舉動緊密關注,同時對自己的前沿陣地嚴防死守。接著美軍的許多機庫也是空蕩蕩,大部分飛機都在跑道上。最後也就是偷襲那天,許多情報幾乎都被忽略,這對於這樣一個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來說,未免太過大意。於是結合這些疑問,一些學者們認為這其實就是美國的「苦肉計」。

於是結合前面一些當時的國際形勢,懷著質疑的學者們認為,美國為了要成為新時代的霸主,所以一定要是唯一的那個反法西斯主導者,不僅在物資上還是戰略上,同時還要順應民意,於是憑藉「珍珠港事件」,美國成功參戰,對整個日後世界格局的變動產生極大的影響,英國沒落,美國開始適應霸權主義,達到美國資本家的目的。所以這才有儘管美國珍珠港損失慘重,但是卻被許多學者認為這就是一場將計就計的慘劇。

「珍珠港事件」是大意還是有意?

只是目前這種真相很難考證,但是歷史不會排除任何一種可能,或許美國從《凡爾賽和約》籤訂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下一盤野心勃勃的棋。

相關焦點

  • 日本偷襲珍珠港,恰巧美國航母不在港內,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嗎?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機動部隊的6艘航母空襲珍珠港,沒有防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戰列艦全部損失(沉沒和重創),戰機被擊毀擊傷383,陣亡2403人,而日本的損失僅為29架。珍珠港事件這裡,有人就產生了疑問,為何恰巧日軍空襲珍珠港時,美國航母不在港內呢?難道這是羅斯的苦肉計?
  • 日本當年偷襲珍珠港,美國被質疑「苦肉計」,這4方面至今未解
    這就是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的前後原因,並非是說沒有任何目的和昏頭的做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的「苦肉計」?前面我說到,珍珠港事件,日本的偷襲是要被載入歷史的,但是隨著而來一些歷史資料,又讓珍珠港事件變得迷霧重重,導致成了很多史迷,軍迷眼中美國的「苦肉計」。
  • 美軍傷亡4400人,日軍損失60多人,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的苦肉計?
    相信很多了解二戰的歷史迷朋友會對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產生這樣的一個判斷:羅斯福總統為了讓美國儘快擺脫孤立主義的影響並參加二戰,在明知日軍空襲珍珠港的前提下依然無動於衷,使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成功空襲了珍珠港,造成了美軍傷亡4400人的悲劇,而日軍損失僅有60多人。
  • 日本能成功偷襲珍珠港,原來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苦肉計,如911
    這些政治內幕中自然也包含著一些苦肉計,例如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有很多民間人士都懷疑這是一場美國政府自導自演的苦肉計,意在製造打擊蓋達組織的由頭。每一場苦肉計,肯定會有犧牲者,更有受益者,周瑜打黃蓋這齣苦肉計的犧牲者是黃蓋,獲益者卻是整個東吳。假如911恐襲事件真的是美國政府所上演的一出苦肉計,那麼犧牲者就是死於這場災難的幾千民眾,而獲益者是整個美國。
  • 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軍突然調走航母,是苦肉計?還是運氣好?
    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個軍事事件在二戰之中相當的著名因為這件事直接促成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還將美國卷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可以說是非常的深遠。 日本偷襲珍珠港目前有兩種說法比較盛行。一種說法日本是真的偷襲了珍珠港;另外一種說法是美國讓他們的珍珠港被偷襲。
  • 日本輕鬆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是美國的「苦肉計」?
    鄧葆光突然明白,日本將會不宣而戰,突襲南太平洋的美國軍事基地,佔領南洋群島,方可取得南洋出產的橡膠。而珍珠港駐紮著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自然是日本突襲的首要目標。 鄧葆光立即設法,以絕密電報鄭重告知英、美兩國,「日軍極可能不宣而戰,進犯南太平洋英、美海軍,襲擊珍珠港!」
  • 苦肉計?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為何美軍航母全部都不在港口?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一直以來都是陰謀論頻出。許多人認為,這只是美國政府上演的一場苦肉計,其目的是為了得到向日本宣戰的藉口。因為當時的歷史背景非常符合這麼一個推論,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國其實是已經站在了日本的對立面,其一方面利用《租借法案》,向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另一方面則是在啟動各方面禁令,對軸心國進行制裁。
  • 偷襲珍珠港,到底是不是美國的苦肉計?
    日軍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數十年,但關於這個事件的爭論卻沒有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散。很多人都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人的陰謀,是美國軍方實施的苦肉計,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故意讓日本人偷襲成功,以便激起美國民眾的怒火,從而將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帶入戰爭中去。
  • 日本偷襲珍珠港,真的是美國的苦肉計嗎?
    日本偷襲珍珠港到底是不是羅斯福的陰謀。1941年12月7日,日本6艘航空母艦,370架飛機轟炸了美國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珍珠港一戰,日本偷襲成功,美國損失慘重,但是美國航母卻是一艘都不在港中,而日本此次的戰略意圖就是摧毀在珍珠港的航空母艦,可以說,日本這次偷襲沒有達到戰略意圖。
  • 珍珠港事件很可能是小羅斯福的「苦肉計」?很多歷史學家不淡定了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時期的一個重要事件,珍珠港事件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最終促使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珍珠港事件雖然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是對於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是否知道日本將要偷襲珍珠港一事,爭論卻很大。有一種說法,珍珠港事件之前,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已經知道了日本將要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發生並且美國損失慘重是小羅斯福的「苦肉計」。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國方面發現了日本企圖發動偷襲的很多蛛絲馬跡,但最終未能躲過劫難,遭到巨大損失。
  • 二戰中美國的珍珠港是被日本偷襲的嗎?這裡告訴你真相
    珍珠港被日本偷襲事件中,日本聯合艦隊共擊沉美戰艦5艘,擊傷3艘,擊毀其他艦艇10艘;擊毀飛機188架,擊傷291架;美軍官兵傷亡達4000餘人,美國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這一慘重的損失是美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平的傷口。為什麼當時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就這樣輕易地被日本聯合艦隊擊潰呢?損失如此之巨,難道美國防禦系統如此脆弱嗎?
  • 日本轟炸珍珠港前,為何美軍把所有的航母,都調離了珍珠港
    7時53分,隨著「虎、虎、虎」空襲成功的信號,珍珠港在日本飛機的輪番轟炸下,變成了一片火海。隨後,日軍第二波168架飛機對珍珠港發起又一輪轟炸襲擊。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多艘戰列艦和巡洋艦被擊沉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名官兵傷亡。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向日本正式宣戰。
  • 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疑雲!
    一直以來,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本陰謀偷襲了珍珠港,而更多證據的則表明,美國政府很可能早已獲悉了,日本即將要偷襲珍珠港的情報,但是為了刺激美國民眾,以達到其參戰的目的,是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很可能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
  • 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軍為何調走所有航母?難道真是苦肉計?
    正在美夢中的珍珠港海軍被49架水平轟炸機、40架魚雷機、51架俯衝轟炸機和43架零式戰鬥機共183架飛機叫醒了。 日軍以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的代價重創美軍。 美軍當天共有86艘艦艇停泊在珍珠港(小艦不算),其中戰列艦8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28艘,潛水艇5艘,三艘航母全部不再港。
  • 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從美軍的損失和美軍後續行動客觀分析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損失慘重,隨後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參戰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法西斯國家的潰敗。 關於陰謀論,還可以用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的損失結果和之後美軍的行動來反駁。 日本海軍在偷襲珍珠港的過程中,一共發動了兩次攻擊波,持續時間一小時又50分鐘,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日軍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 珍珠港事件內幕:是日本計劃縝密,還是羅斯福「苦肉計」
    難道是羅斯福的「苦肉計」珍珠港事件為何能發生,綜合實力上落後於美國的日本對於這起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失敗,長期以來,各國歷史學家有著不同的說法。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者提出一個驚人的觀點:珍珠港事件之所以發生,其實是美國總統有意設計的「苦肉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由於不斷有一些當事人將一些內幕公之於眾,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其實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他們認為,羅斯福之所以設計這一「苦肉計」,也確實出於無奈。
  • 迷霧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為何美國被質疑苦肉計?4個方面說不通
    因為太平洋的阻隔,當時不管你是航母還是飛機,沒有在珍珠港進行補給燃料的話,無論如何都不能進行跨洋作戰,同時珍珠港也是美國海軍主力集中點,珍珠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就是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的前後原因,並非是說沒有任何目的和昏頭的做法。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客觀條件成熟還是美國的苦肉計?真相成謎
    二戰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圍繞日本聯合艦隊順利偷襲成功這件事出現諸多疑問。一方面,一些人認為日軍南下太平洋是客觀條件成熟,也是日軍為掠奪亞太資源必須要走的步驟;另一方面,一些人認為,這是美國為加入二戰所作的苦肉計,珍珠港事件後,羅斯福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海外了。那麼,日本偷襲珍珠港,到底是客觀條件促成還是美國故意而為的呢?
  •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元兇的結局
    而此時位於美國夏維就的軍港,損失慘重。巡洋艦、戰列艦艇補被炸彈炸得橫豎的倒在港口。不少都沉入水底。損失4艘戰列艦、2艘驅逐艦、188架飛機,死亡上千人……這樣的戰損統計對於日本來說是很可觀的,可是他們攻擊的首要目標是美國的航空母艦。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企業」號和「列剋星敦」 號航空母艦是他們行動的首選目標。
  • 南雲忠一為何沒有發動致命的第三波攻擊?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苦肉計嗎?
    南雲忠一這個決定在戰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甚至很多人質疑他的指揮能力,山本五十六評價南雲忠一「如小偷入室」是非常中肯的,但這些能全怪南雲忠一嗎?日本偷襲珍珠港本來就是一次賭博,如果交給像戰爭賭徒一樣的山本五十六去執行,這種將領更敢於放手一博,戰果也會更大,但一旦偷襲行動洩密或者被美軍提前偵查到,賭徒心態的將領極有可能會為了完成任務強行一博,最終葬送掉整個日本遠徵艦隊,這是日本賭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