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內涵發生重大變化
今年1月1日,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施行。5日,《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印發,這是在最高立法機關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出修改後,國家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作出的進一步規定。1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對政策進行了解讀。
「我國總人口在未來幾十年還將繼續增長,預計2030年前後達到14.5億左右的峰值,到本世紀中葉,人口總量仍將保持在13.8億人左右,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必須長期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1月1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重大決策,這是對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為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要改革生育服務管理制度,加強婦幼健康計劃生育服務,做好政策銜接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幫扶。
現在實施全面兩孩並不晚
現在有輿論認為,全面兩孩政策出臺時間過晚。對此,王培安說,全面兩孩政策的調整是基於人口發展內部結構的變化,全面兩孩政策出臺以後,到2030年左右對老齡化的程度會緩解兩個百分點左右;對勞動力的供給,也會產生0.5%左右的正效應,到2050年增加3000多萬勞動年齡人口。總體來講,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條件成熟、時機適宜。
「我國曾組織過規格高、規模比較大的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其中的一項成果提出,國內的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比較合適。這是基於中國人口的現狀,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的水平。對生育政策,中國在逐步進行調整和完善。2008年,當時的人口計生委組織專家在深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生育政策調整『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就是『雙獨』兩孩,第二步是單獨兩孩,第三步是全面兩孩。」王培安介紹。
從勞動力的角度,王培安分析,現在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也是一個比較適宜的時期。目前,中國正處在勞動力比較充裕的時期,2015年有10億勞動力,再過5年還有9.9億勞動年齡人口,到2030年還有9.58億的勞動年齡人口,到2050年仍有8.27億的勞動年齡人口。現在的勞動力問題是總量過剩、結構性短缺,所以在未來幾十年,中國面臨的第一個矛盾不是勞動力數量問題,而是要提高整體勞動力的素質。
從社會撫養負擔來看,王培安指出,根據國際上通行的一個指標,撫養比50%以內都還屬於人口紅利期,我國2014年人口的總撫養比是36.2%,撫養負擔最低的時候是2010年,為34.2%,我們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還處在比較充裕的人口紅利期。歸納起來,中國現在還處在勞動年齡人口比較充裕、人口撫養負擔比較輕、育齡人群開始減少的時期,這樣一個時期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適宜的。
推薦新聞:
習近平新年首次調研確定"指揮棒" 新添5個動詞闡釋發展理念
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意見》匯聚支持改革的正能量
盤點:習近平每逢元旦在《求是》發表了哪些署名文章
專家:習近平「四個沒有變」論斷深刻揭示中國經濟未來趨勢
習近平重申政治經濟學作用:"五大理念"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