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全面兩孩時代 基本國策有了哪些新內涵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我國進入「全面兩孩」時代

  基本國策有了哪些新內涵(政策解讀)

  本報記者 李紅梅

  核心閱讀

  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新的內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生「三個轉變」:由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並舉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會和公民多元共治轉變。

  1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公布,明確從2016年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這意味著,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同步實施該政策,我國正式進入「全面兩孩」時代。面對新形勢,《決定》同時部署了人口和計劃生育改革發展工作。  

  生育兩孩無需審批

  根據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全面兩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各地同步實施。各省(區、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相關規定要作相應修改。

  此前國家衛計委已表示,將以生育服務證改革為抓手,改進服務管理,方便群眾辦事。《決定》明確,對生育兩個及兩個以內孩子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優化再婚等特殊情形再生育辦理流程,推行網上辦事、一站式服務和承諾制。

  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社會撫養費徵收問題,《決定》明確依法依規查處政策外多孩生育。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認為,這意味著對政策外多孩生育的,仍是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對政策實施前已徵收社會撫養費的,維持原處理決定;對尚未處理或已作出處理決定但尚未徵收到位的,依法依規妥善處理。

  獨生子女費是否繼續發放?《決定》明確對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繼續實行已有的各項獎勵扶助政策,政策調整後自願生育一個孩子的家庭不再享受獎勵扶助和優待政策。

  加強產兒科緊缺專業人才培養

  最近,廣州、上海、南京多個地方大醫院兒科急診或夜間停診,引發公眾對兒科醫生缺失的擔憂。

  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體系是落實全面兩孩政策的重要保障。《決定》明確,加快產科和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有望在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設兒科專業,開展大學本科助產相關專業招生培養工作。有助於改善醫務人員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

  女性生育兩孩,面臨著四五年的孕產期,有些人擔心找工作受歧視。《決定》明確,支持女性生育後重返工作崗位,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關係的措施。

  由管理為主轉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

  在過去的40多年裡,計劃生育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71年的23.3‰下降到2014年的5.21‰,總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1.5—1.6;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淡水資源等會比目前低20%以上;創造了有利於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期」;為世界人口發展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今日的中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新的內涵。《決定》明確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三個轉變」,即由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並舉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會和公民多元共治轉變。

  「服務家庭」寫入《決定》成為一大亮點。翟振武表示,注重家庭發展,包括了生育支持、幼兒養育、青少年發展、老人贍養、病殘照料等在內的家庭發展支持政策。如在計劃生育獎勵假方面,將制定符合政策生育夫婦延長生育假獎勵的相關政策措施,保障其休假期間的合法權益;在家庭養老撫幼方面,實施「新家庭計劃」項目和計劃生育家庭科學育兒、青少年健康發展和養老照護試點,探索健全家庭健康服務體系,增強社區幼兒照料、託老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等服務。流動人口的家庭也將得到支持,將流動人口納入城鎮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範圍,開展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範試點工作,提高流動人口家庭發展能力。

  《決定》明確,到2020年,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制度和家庭發展支持體系較為完善,基本實現人人享有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人口總量控制在規劃目標之內。

  翟振武認為,《決定》指明了新時期全面兩孩政策和人口計生工作的方向,尤其是提到管理轉向服務,更加注重服務家庭,是人口計生工作的理念大轉變。「以前工作重點主要是控制人口數量,現在更加注重人口結構、分布等,注重均衡發展。」此外,人口計生工作更加關注家庭,不只是關注育齡婦女,而是關注她的家庭收入、孩子照料、家庭和諧等多個方面,更加科學合理。

  《決定》最後指出,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主要目標任務未完成、嚴重弄虛作假、違法行政造成惡劣影響等情形,實行「一票否決」。中央將定期開展督查。

相關焦點

  • 我國進入「全面兩孩」時代 基本國策有了哪些新內涵
    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新的內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生「三個轉變」:由控制人口數量為主向調控總量、提升素質和優化結構並舉轉變;由管理為主向更加注重服務家庭轉變;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會和公民多元共治轉變。
  • 國新辦就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關情況舉行...
    2015-11-10 09:55:30王培安: 一、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從我國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站在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
  •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內涵發生重大變化
    原標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內涵發生重大變化 今年1月1日,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施行。5日,《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印發,這是在最高立法機關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出修改後,國家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作出的進一步規定。
  • 新聞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哪些影響?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29日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專家普遍認為,此舉有利於促進我國人口均衡發展。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緣何再次調整?
  • 國新辦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關係全局、關係長遠、關係千家萬戶,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 全面兩孩,影響中國歷史的標誌性事件
    從獨生子女到單獨兩孩,再到全面放開兩孩,重大政策變化折射著社會演進歷程。當前,超低生育率、嚴重老齡化、性別比失衡等深刻影響到經濟社會與國家整體的各個方面,人們期待全面兩孩政策在未來幾年內為中國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 中國人口數量發展軌跡:從「獨生子女」到放開兩孩
    原標題:中國人口數量發展軌跡:從「獨生子女」到放開兩孩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啟動全面兩孩政策,這是繼2013年啟動單獨兩孩政策後,我國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調整。至此,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存在了40多年,升格為基本國策也已33年。
  • 「全面兩孩」引浙江思變 人口紅利增商業機遇
    中新網杭州3月1日電 (記者 謝盼盼 實習生 李晨虓)浙江1987年進入老齡社會,比中國整整提前了13年。當作為經濟大省的浙江遭遇老齡化社會難題時,「全面兩孩」政策的出臺更像是「及時雨」的來臨。  政策因時而易。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 2020-12-3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世英為西固區委黨校婦女幹部培訓班作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專題輔導
    新時代 新女性 新作為巾幗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向著新時代,出發!
  • 中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萬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十八屆五中全會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全面放開二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國人口形勢已發生歷史性轉變,這些變化包括生育率進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別比失衡、老齡化和少子化等。其中,生育率過低成為談論最多的問題之一。
  • 巾幗學堂|關於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你不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兒(努力篇)
    答:基本國策的功能和特點決定,其實施的主體必然是政府。政府在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制定並落實婦女發展的政府規劃,如制定並監督執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3年,胡錦濤同志在與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中國婦女九大代表座談時,明確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認識婦女的重要作用和婦女工作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堅決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通過紮實有力的工作促進婦女事業的發展。」
  • 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本國策
    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本國策胡鞍鋼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獨立自主參與經濟全球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利用兩個資源、兩個市場,走上強國之路。
  • 張劍抒: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基本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論斷深刻明示了當前中國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時代坐標。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基本內涵,有助於我們形成對於國家發展形勢的科學判斷。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主要內涵包括:在承認和尊重性別差異的前提下追求男女平等;將保障婦女實現發展的權利放到突出位置;給予婦女必要的政策傾斜與保障;重視婦女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勵婦女在與男性的合作與協調發展中實現平等;從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和解決婦女發展與男女平等問題。5、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目標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 衛計委回應是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目前將長期堅持
    中國網1月11日訊中國會不會有一天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1月1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有關情況時回應稱,基於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長期客觀存在,計劃生育政策目前會長期堅持。
  • 實施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譜寫中國婦女發展新篇章
    從1995年我國正式提出並實施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到2005年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實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賦予其法律地位,再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其進入執政黨的施政綱領,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施走向法律化、制度化、主流化,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總框架的重要內容,為實現婦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戰略指引
  • 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應儘快全面完善人口戰略
    鑑於控制生育的基本國策已實現其目標,完成其歷史使命,而基本國情已出現新變化,有必要儘快進一步全面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基本國情出現新變化,基本國策亟需同步調整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辯證地看待三個「不會根本改變」,即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不會根本改變。
  • 人民日報:全面放開單獨兩孩政策會帶來不利因素
    單獨兩孩政策如何落地?這已引起許多人持續關注。  一 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由來  「老大叫海南島,老二叫吐魯番,老三叫少林寺,走一道生一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窮。」這是經典小品《超生遊擊隊》的精彩對白,生動展現了那個時代「計生逃兵」的生活窘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現實阻力。  有人認為,生兒育女只是個人的事。生不生孩兒?
  • 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要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科學論斷的科學內涵、科學依據,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完成我們肩負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