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是公安交管部門的職責所在。全力實現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目標,是當前公安交管部門的重點任務。那麼,面對當下復工復產持續提速、道路交通需求大幅增長的新形勢,公安交管部門應如何深入貫徹各項工作會議精神,在做好主責主業的基礎上,推動道路交通治理能力水平提升,實現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目標,進而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
當下,防「疫」仍未解除,復工復產持續提速擴面,道路交通出行需求呈補償性反彈增長;觀遠,汽車社會發展勢頭強勁,且受疫情影響,個體化出行工具(私家車、電動車)仍將加速增多,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既有增速快、變量多等隱憂,更有除隱患、補短板等迫在眉睫的任務。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任務,作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如何更有質效的守好主責主業、迎接風險挑戰,不斷提升道路交通現代治理能力水平,亟需從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管理服務等多個維度,深思善變,才能御之有效。
一、從新形勢新任務看 轉變治理理念是首要關切
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保護生命,需要強化道路交通各要素、全鏈條的齊抓共管。但毋庸置疑的是,重基層、抓基礎、強隊伍仍是釋放工作成效的關鍵,是穩住交通安全形勢的重心所在。
1、由補弱向做強轉變
各級公安機關特別是交管部門領導幹部要立足防風險、補弱項,逐步向接長項、強共治轉變,充分發揮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優勢,推動全社會協同共治、多部門責任共擔,進而實現安全共享。特別是要發揮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平臺優勢,借力發力,加強戰略思考、系統謀劃,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創新理念方法,擴大社會參與,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打造交通安全參與(共享)的命運共同體,營造全社會重視關注交通安全的共識。
2、由末端向源頭轉變
路面是公安交警的執法主陣地、主戰場,卻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末端。要轉變監管效能「事倍功半」的局面,就必須要追根溯源,盯緊人、車、路、企等肇事肇禍源頭,提高風險治理的能力水平。如,針對公路安全源頭,既要跟進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治理,還要善於用好話語權,全程參與新建道路的規劃、設計、驗收,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車輛安全源頭,不僅要路面查,還要提請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從源頭控,嚴厲打擊貨車「大噸小標」、非法生產、改裝、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杜絕超標電動車、拼裝組裝汽車等流向路面,遏制隱患上路;企業安全源頭,要督促主體責任落實,不讓不合格的車出站、不讓不合格的人開車。特別是交警自身,要堅決把好駕駛人考試這一「出口」,堅決不讓「馬路殺手」持證上路,從源頭入手,實現道路交通事故的可防可控,避免捨本逐末。
圖1:江西交警正在檢查車輛
3、由單警向多警轉變
在交通安全執法監管方面,一直是交警部門單打獨鬥、單兵作戰,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面廣、線長,交通狀況複雜,警力更是捉襟見肘,難以覆蓋到各村和全部道路。基於此,江西省公安廳黨委在2019年度開展試點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農村地區派出所和交警中隊「交所融合」的工作理念,並納入了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予以考核推進。「交所融合」、「多警聯勤」的警務模式,是實現無警力增長改善、提升核心戰鬥力和綜合管理效能的重大舉措。作為公安交警部門,要積極主動作為,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全面實行體制機制創新,做好交所、交治的融合創新,就其中的組織架構、保障支撐、勤務調度、窗口整合等強化對接,力推其落地生根。同時,還可以借鑑如宜春袁州、九江柴桑、萍鄉上慄以及吉安等地做法,推進農村地區「交所合一」,即: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交叉任職的合署辦公模式,做到管理統一、指揮調度統一、後勤保障統一、窗口服務統一等。
二、從新要求新期待看 升級治理方式是長效之舉
人民群眾對道路交通的獲得感、滿意度,來自於安全、有序、暢通的出行體驗,來自於交管改革提供快捷、全面、周到的服務舉措。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必須與時俱進、統籌協調,努力創造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適應的管理服務體系。
1、由粗放向精細轉變
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交通治理體系,對交通管理服務提出了更為精細化的要求,這也同步彰顯了交通治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從交通參與者需求看,道路交通出行,不但要行的通,還要行的更安全、更順暢;辦理交通管理業務,不但要能夠就近辦、現場辦,還期待著能夠網上掌上辦、隨時隨地辦。相對應地,就要求我們以需求「精細化」為導向,力推執法向機動化、精準化發展,交通組織向科學化、精細化邁進,實現管理與服務的精細化。比如,在治理上從細節抓起,突出抓「一帶、一盔、一條」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傷害和後果;在交通組織上,改善慢行交通環境,加強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管理,持續固化「禮讓斑馬線」和城市路口「待行區」、行人二次過街等秩序治理模式;在交管服務上,推進更多業務辦理「應上盡上」網上掌上辦、自主辦,以及重點企業群體預約辦、上門辦,為公安交警贏取更多點讚。
圖2:江西交警大力宣傳「禮讓斑馬線」
2、由人工向智能轉變
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車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改變著人們的交通行為和交通方式,催生著新的業態,也提供了更多解決安全暢通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應對變革,公安交警部門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勤務(警務)機制改革成果,主動做強城市智能交通、公路防控體系等大數據建設應用,提高防範和服務能力。同時,要注重更好發揮數據研判對交通管理的支撐作用,指導強化信息化勤務「核心崗位」研判分析、指揮調度、監督考核、出行服務等能力建設,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將海量交通管理業務數據優勢轉化為決策優勢、管理優勢,推動交通安全工作從被動應對處置向主動預測預警預防轉變,推動交通管理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圖3:江西交警大力應用科技
3、無序向有序轉變
交通是城市的血脈,事關群眾每日生活。較之於「堵」,交通秩序「亂」更難讓人容忍;較之於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違法更易引發交通矛盾;較之於主幹公路,小街小巷的通行難、停車亂,更容易影響出行幸福指數。因此,公安交警部門要從自身出發,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著眼於「邊邊角角」、把握住疏堵結合,加大現場執法力度,提高現場管事率,避免過度依賴非現場執法,把秩序管好,管出規矩。特別是農村地區,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管理力量、管理設施,警力少、盲區多,交通違法概率增加,有可能從量變到質變,要通過發揮警保合作、「兩站兩員」作用開展勸導、制止,最大限度地消滅管理「真空」地帶,剷除致禍根源。
圖4:江西交警嚴查醉駕
4、由預演向實戰轉變
宜未雨綢繆,勿臨渴掘井。凡事講究預則立,就是要把預案作為前置要素。還要關注的是,預案絕不能夠僅停留在紙上、停留在「有了」這個層面,而是要抓在手上、練在平時,讓應急成為一種隨時拉得出、管得住等本領。當前,疫情已經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不僅僅要求我們公安交警有前瞻、會研究,更需要我們時刻做好應急處突準備,快啟動、速落地、善達成,讓預案的「含金量」真正顯現出來。同時,要堅持練為戰,建立完善常態化、實戰化練兵機制,開展公安交警實戰大練兵,提高隊伍應急處置能力、提升跨部門應急協作配合水平。
圖5:江西交警正在進行實戰練兵
三、從新起點新徵程看 明確治理目標是初心所在
牢牢把握黨在新時代的建警治警方針,全面落實「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和「四個鐵一般」標準,規範執法是底線要求。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公安交警執法有了更高要求,從追求合法權益到公平正義,再到更有尊嚴,這也同樣是公安交警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1、由管理向治理轉變
隨著廣大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作為交通出行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主動關注、自願監督,並且自發維護交通秩序的積極性不斷高漲。特別是隨著「微博、微信」自媒體和「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廣泛應用,很多交通參與者樂於參與到交通管理當中,發現了一些影響制約安全行車的因素,並通過隨手拍、實時@交警部門舉報等方式,參與社會監督、表達個人訴求。對此,公安交警部門要主動把握這一有利契機,學會從管理者向組織者轉變,做好動員發動、互動鼓勵和訴求反饋,學會有效做「群眾生活的組織者」,使交通參與者圍繞在管理者周圍,變成交通秩序的維護者、建議者、管理者和監督者。比如,通過積極鼓勵市民拍攝交通違法行為、開通微信或電話舉報,甚至專門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等,不僅可以震懾違法行為,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群眾交通意識、調和警民關係。
2、由處罰向教育轉變
面對新時期人民群眾對現代文明社會、現代文明交通的嚮往與要求,儘快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制意識,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勢在必行。在當前我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體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狀況下,作為主力軍的公安交警部門,必須對宣教工作的現狀進行認真分析,在形式和內容上尋求新突破,進一步增強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的針對性、連續性和實效性。比如,在疫情管控的特殊時期,我們針對輕微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堅持教育為主,警示提醒到位,不僅實現了管理的目的,還達到了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警察的公信度和親和力。
圖6:江西交警的交通安全宣傳工作
3、由粗放向文明轉變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的執法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生命線,是時代的要求和群眾的呼聲。履行好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必須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主導執法管理活動,強化證據意識、程序意識、權限意識,破除隨意執法、權力濫用乃至執法權力尋租,主動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規範權力行使,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在陽光下運行。在改進執法方式上,進一步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嚴格貫徹執法適度原則,綜合考慮執法整體效果;在提升執法技巧上,提升執法現場評估、應急決策和應對處置能力,強化自我保護和團隊協作意識,確保執法管理整體合力;在規範執法主體上,從執勤檢查點設置、執勤裝備配備佩戴、民警執法行為等細節著手,做到執勤裝備規範、執法用語文明、執法動作到位。
新時代新起點,公安交管工作既要推廣已有成功經驗做法,也要適應形勢任務變化,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到保安全、保暢通、防事故的各項工作當中,更加注重轉變工作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安全暢通的新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
(文/ 江西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 胡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