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數據,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潛在市場規模為500億元左右,2019年底新制茶飲門店數量已達50萬家。當茶飲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如何把握住新消費和新方向成為了新式茶飲建立品牌的核心。在這個賽道中,茶裡小怪獸選擇從自動化技術切入。
茶裡小怪獸,成立於2018年底,是一家無人奶茶店。在此前36氪對茶裡小怪獸的報導中,提及其初代概念店2019年1月在上海徐匯測試運營,奶茶工作站以全封閉透明玻璃房形態出現,由一個臂長1.8米的六軸機器人完成製作奶茶的流程,支持18個SKU。
初代概念店的14天快閃中,接到了2000多個訂單。2019年7月,茶裡小怪獸獲得了海外私募基金Invus的 23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茶裡小怪獸
機器人奶茶站2.0版本
聯合創始人高紫梁告訴36氪,消費者對初代概念店的反饋不錯,一方面是因為機器人製作奶茶本身就具有新意,另一方面是茶裡小怪獸在原材上選取了和喜茶等品牌一致的供應鏈,保證了原材的新鮮度,而透明的製作流程也提高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但初代機器在制茶速度上較慢。
2020年5月,茶裡小怪獸2.0版本在上海靜安大悅城以快閃店運營,日均訂單達200單。相比初代概念店,2.0版本機器人採用了雙臂設計,在種類上也基本覆蓋水果茶外的茶飲產品,達到24個SKU,同時新一代機器在原材配比、溫度調節上的精準度也實現了提高。
聯合創始人高紫梁表示,團隊想通過自動化技術落地來打造零售品牌,因此茶裡小怪獸定位在茶飲賽道,通過自主研發萃茶機、珍珠機和液體灌等製作模塊,是為了真正去服務C端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和更高品質的產品。
茶裡小怪獸門店
茶裡小怪獸目前的客單價在18元左右,對標的是檔口形奶茶店,回本周期可以降到4-5個月。 另一優勢體現在人員配比上,普通的檔口形態奶茶店員工約10人,而茶裡小怪獸在商場的單機運營店型只配備1人。此外,茶裡小怪獸在對大型旗艦店的規劃上,會加入周邊銷售、IP互動體驗區等,小型店則容易進入交通樞紐、學校等場景。
在目標客群畫像上,茶裡小怪獸的消費者普遍在16-24歲,分布在一二線城市,追求潮流文化,因此推廣的主要渠道會以社交渠道為主。團隊表示,茶裡小怪獸並非單做賣奶茶的機器,核心在於打造一個凸顯自戀逗比、自由態度的品牌文化,通過結合年輕群體個性、審美和好奇心的特性,成為一個和消費者共同成長的潮流茶飲品牌。因此茶裡小怪獸不僅會在門店和包裝上圍繞「怪」和「潮」來體現,也設計有自己的IP形象,並推出了掛牌、貼紙、帆布包等系列周邊。
茶裡小怪獸 奶茶機器人
未來:自動化+輕餐飲
定位品質潮飲,茶裡小怪獸的產品更專注傳統奶茶,而非鮮果、甜品類,產品的80%為常規款,20%為每季主打限定。在聯合創始人高紫梁看來,茶飲市場的爆款雖然刺激了消費,但來得快去的也快,從長遠來看,性價比和品牌才是消費者願意多次消費的關鍵,茶裡小怪獸想做的是用80%的產品專注高品質奶茶,另外20%則會在短時間內更新一些當季腦洞產品。在更新上,相比普通奶茶店,配備自動化機器和物聯網的一大優勢在於可以減少人員培訓,快速調整配方上新。
在團隊看來,自動化會是未來餐飲行業的趨勢:
第一,自動化有利於標準化流程和食品衛生管理,在人力培訓和食材管理上更有利於連鎖店的複製;
第二,從每年數據來看,餐飲行業員工流動率高,而重複勞動的工作崗位採用機器代替人工可以減少人員成本和風險。
茶裡小怪獸 門店
茶裡小怪獸看中的不僅是茶飲市場,團隊表示會從整個輕餐飲行業結合自動化來看公司未來的方向。相比「重」餐飲品類,輕餐飲的規模化複製相對容易,在機器人相關的軟硬體支持下,店面鋪開的早期固定成本接近0成本,從而問題更聚焦在選址上。
在2.0概念店後,茶裡小怪獸3.0版本計劃在今年11月面世,團隊計劃在新一輪快閃後會固定場地運營,並在明年投入量產。團隊表示,茶裡小怪獸在量產後會採用直營+城市合伙人的方式快速鋪設市場,搶佔傳統零售品牌的擴店先機,並通過線下連鎖零售品牌的數位化運營和電商化的服務運營體系,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在線實時服務及反饋。
目前,茶裡小怪獸在尋求新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