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外孫更受寵?是老人變心了嗎?不,是老人看清現實了

2020-12-20 蕾媽育兒經

老人疼愛晚輩是一種愛屋及烏。

現在的老人大多都有隔輩親情節,一是因為老人真心疼愛孫子和外孫,再者就是老人有愛屋及烏心理。

老人疼愛自己的子女自然也連帶著疼愛孫子外孫,所以如果自家孩子不受寵,父母也要反思檢討下自己的問題。

以前都是孫子更受寵一些,但是現在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外孫的待遇反而提高了不少。

王阿姨就是這樣一位幫女兒帶娃的老人,王阿姨其實有一兒一女,之所以王阿姨會選擇給女兒帶娃,是因為王阿姨和兒媳不合。

簡而言之,王阿姨覺得兒媳事太多,剛開始孫子出生的時候,王阿姨也十分高興地去給兒子兒媳帶娃。

但是兒子兒媳見有人帶娃,就再也不管孩子的事了,兩個人下了班也不知道看會孩子讓自己做飯。

就知道並排在沙發上玩手機,除此之外,小兩口吃個飯還挑三揀四的,一會要吃這,一會要吃那,卻絕口不提買菜錢的事。

兒媳還總是讓自己給孩子做輔食,每天還要不重花樣,帶到孩子快1歲的時候,王阿姨算是看清現實了。

像兒子兒媳這樣自私的兩口子,給她們帶娃也不會落好。

還不如幫幫閨女,幫女兒帶娃至少不受氣,和外孫相處的時間多了,王阿姨自然會覺得和外孫更親近一些。

所以說現在外孫受寵其實不是因為老人變心了,而是很多老人看清了現實。

外孫受寵的原因

姥姥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之所以現在外孫的待遇開始變好,是因為近幾年姥姥已經代替了奶奶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了,因為姥姥帶娃能避免婆媳矛盾,而且還更好溝通。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媽都開始讓姥姥帶娃,姥姥帶大的娃,自然和姥姥更親近,因此姥姥自然會更加疼愛外孫。

此外,現在的全職媽媽也開始變多,很多媽媽會經常帶著孩子回娘家,即使女兒自己帶娃,娃和姥姥接觸多了,自然兩個人的感情也會更深厚。

婆媳矛盾

此外,外孫待遇的提高,也跟現在的婆媳矛盾有關,時至今日,也有不少家庭有婆媳矛盾。現在越來越多的兒媳不願意與老人同住,就是為了婆媳矛盾。

一些兒媳為了不與婆婆過多接觸,甚至會選擇自己帶娃,同理有些婆婆也會因為婆媳矛盾,而和外孫更親近。

畢竟孫子身上也有兒媳的影子,如果老人真的不喜歡兒媳,和兒媳合不來的話,往往孫子也會受到連累。

獨生女家庭增多

獨生女家庭增多,也是現在老人喜歡外孫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還是有不少家庭是獨生女家庭,這些獨生女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比較開明,不會過多幹預女兒的生活。

而且獨女家庭的父母,因為只有一個女兒,所以自然會把多餘的愛給外孫。

外孫和孫子的待遇現在還有差別嗎?

其實在大多數家庭,外孫和孫子的待遇其實都不是完全一樣的。

思想傳統的老人更喜歡孫子,所以對外孫會比較嚴苛,甚至很多外孫都得不到正常的關愛,外孫的待遇和孫子的待遇也是雲泥之別,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而思想比較開明的老人無論是外孫還是孫子都一樣疼愛,有不少老人大部分時候都會儘快端平一碗水,這樣也能夠減少偏心對兩個孩子的影響。

所以說外孫和孫子沒有區別是不太現實的,兩者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區別。

兒女雙全的家庭,老人要平等對待外孫和孫子

無論是外孫的崛起,還是孫子的不受寵,其實都是不正常的,都會影響到家庭和睦,所以老人兒女雙全也要儘可能平等對待孫子和外孫。

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都需要長輩的關愛,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當一個好的爺爺奶奶和做好姥姥,姥爺應該做的工作並不衝突。

兒女雙全的家庭,老人不能太偏心子女不能把怨氣撒在晚輩身上

老人即使不喜歡自己的子女,或者不喜歡兒媳,也不能夠將自己對子女的怨氣撒在外孫和孫子上。

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很多人都無法決定自己出生的家境。

孩子也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因此子女犯錯父母可以教育,但是不能夠以此作為自己偏心的理由。

現在有很多老人的偏心行為,比年輕父母還嚴重,而且老人思想老舊,是最難糾正的。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老人喜歡外孫還是喜歡孫子?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更疼外孫?外孫和孫子的不同待遇,原因很現實
    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觀念,支配著老人對女兒的孩子也會有所差別。一些老人認為:兒子、孫子才是自家的血脈,而女兒是「外姓人」,所以連帶著孫子和外孫的待遇也會不同。為何孫子和外孫的待遇不一樣?在過去,小孩子往往被奶奶帶大,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寶媽更喜歡讓自己的親媽幫忙帶孩子。這樣就會導致老人在情感上也會發生些許變化,變得更偏向自己的外孫,而不再是內裡的孫子。為什麼現在的老人更疼外孫?
  • 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看看老人是怎麼說的,很現實
    雖然近些年來,姥姥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但是在很多老人的眼裡,還是覺得自家的孫子更親一些,之所以會幫女兒帶孩子,主要就是想減輕女兒的壓力,讓女兒更輕鬆一些。大家都說「外甥狗,外甥狗,吃飽就走」,之所以會這樣說,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數外孫可能在小的時候是在姥姥家長大的,但是長大了之後由於某種原因就跟媽媽生活了,這樣漸漸的也就跟奶奶更親近一些,偶爾去姥姥家一次也就呆一會兒就走了,就像是走親戚一樣,關係自然就遠了。雖然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很多進步,那現在老人的思想觀念有沒有提高了呢?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真的很現實很扎心
    對於父母來說男孩女孩都一樣,但是在老人心裡可不一樣,不過不是重男輕女造成的,3位老人的心裡話很現實也很扎心。孫子和外孫有區別麼?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這就是現實劉阿姨:孫子是我家的,外孫卻是別人家的劉阿姨有一兒一女,受重男輕女的思想劉阿姨更偏向自己的兒子,家裡有什麼都給兒子兒媳留著,雖然女兒也很孝順,但是在劉阿姨眼裡,女兒已經是別人家人了。
  • 孫子更親還是外孫親?這兩個老人究竟說出了多少老人的心裡話!
    俗話說,"隔輩親",對於家中喜添丁,相信老人們都會喜出望外!孩子,是家族血脈和希望的延續,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逐漸開放,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嚴重。生兒生女都是寶,但是,另外一個值得談的問題出現了,對於外孫呢?老人也會像對孫子孫女那樣對外孫一視同仁嗎?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不妨聽聽這些老人的回答
    那麼在老人的眼裡,孫子和外孫哪一個更親呢?不妨聽聽以下老人的回答吧。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不妨聽聽這些老人的回答「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在我心裡都一樣親」今天問鄰居李大爺,他說不管孫子還是外孫都是一樣的事,不用去刻意的比較哪一個關係更近,對哪一個更親,不管是對孫子還是對外孫來說,我都是平等對待的,雖然與外孫平時相處的時間不多,不過自己的心裡還是一直掛念著她的,畢竟她是自己女兒生的孩子,自己是有著血緣關係的,也是自己的至親
  • 農村老人眼裡的「親孫」和「外孫」有什麼不一樣?回答現實扎心!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城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他們眼裡「親孫」和「外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含義。其實不然,在農村這是很少見的,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兒有女,子女長大之後,女兒就嫁到別人家,自然也會有一個女的成為自家媳婦,對此就有了「親孫」和「外孫」。
  • 孫子和外孫有區別麼?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別不信這就是現實
    現如今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在社會中普及了,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是自己的親骨肉,父母是這樣想的,但老人呢?也會接受這樣的思想麼。要知道老人生活的時代和現在很不一樣,即使可以接受女孩,但是對於外孫和孫子也能同樣對待麼?接下來讓我們聽聽3位老人的心裡話。
  • 外孫和孫子哪個更親?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
    老李批評了孩子一通,但是孩子卻說:「我更喜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不夠親,我不要他們!」不料聽了孩子這樣說,兩個老人也有意見,外公直接黑著臉說:「也我不想帶孩子,回去好了!」現實中,老人對孫子和外孫的態度還是有差別的,究竟真相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三位老人的回答。
  • 為什麼公婆更偏心外孫?這三位老人的答案,讓大家感同身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家裡有了寶寶以後,家裡的開銷又增加了很多,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很多寶媽都會選擇回歸職場,這個時候就需要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這區別真的很現實了!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說是一樣多,孩子拆開後卻讓人大跌眼鏡在不少家庭相信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在老人眼中,外孫和親孫子有何區別?相信這也是大家所比較興趣的。家中老人對這兩個親人,又是如何區別對待的呢?這種場合家中老人是必須要給晚輩發紅包的,聽到要發紅包兩個孩子都湊了過來,拿到紅包就交給自己的媽媽。作為媽媽難免有些好奇,所以忍不住打開看了看,沒想到給孫子包的是500,而給外孫子包的是300的紅包。看到自己的媽媽是如此的偏心,自己的閨女臉頓時不高興了起來。讓老人頓時知道了原因,但也是無奈,畢竟紅包已經發出去了。
  • 對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你了解嗎?
    對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你了解嗎? 連我媽也覺得小的時候偏心我弟不好,如今也是平等對待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多數有這樣的觀點「外甥狗,外甥狗,吃飽了就走。」認為外甥小的時候和姥姥姥爺特比親,等長大了根本不上門。確實,這種情況很普遍,很現實。我發現姥姥和外甥要親一些,畢竟是自己閨女親生的,從閨女身上掉下來的肉,看著就心疼。基因都是自私的,姥姥確定這外孫就是自己基因的延續,和孫子區別不大。
  • 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叫自己爺爺奶奶?三個原因,體諒老人苦心
    90後和80後因為計劃生育,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今天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帶小孩的老人不是爺爺奶奶,而是外公外婆,有些外公外婆甚至把自己的外孫稱為孫子,這樣的行為究竟妥不妥。外公外婆成帶娃主力軍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更喜歡把外孫稱為孫子,是因為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公外婆成了帶娃主力軍。因為計劃生育的關係,80後和90後這一代人裡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為了避免婆媳矛盾,為了讓自己家的姑娘能夠輕鬆一些,很多外公外婆是又出錢又出力。但是真正把外孫稱為孫子的人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 老人對「孫子」和「外孫」有啥區別?說出來可能不信,但這是事實
    往往在情感上人們更願意相信,與自己親近的人,而在利益上往往願意相信與自己只有利益關係的人。在一個家庭中,也是有「遠近親疏」之分的,在老人面前「孫子」與「外孫」就是有很大差別的。你是外孫是別人家的,他是孫子是我家的李爺爺家有2個孫子,一個是親孫子,一個是外孫子。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對於農村老人,「親孫」和「外孫」有啥區別?說出來很現實,扎心
    長大之後,兒子娶媳婦,女兒嫁出去,然後就會有「親孫」和「外孫」。在面對親孫和外孫時,老人們的感情態度似乎有一點微妙的不同……那麼在農村老人眼裡,親孫和外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說出來很現實,扎心!一、血脈傳承農村老人認為親孫才是自己血脈的傳承者,擔負著家族香火延續的重任,而外孫只是外姓人。
  • 為啥老人對待孫子和外孫態度差異明顯?現實無奈又尷尬,讓人唏噓
    有寶媽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只能請自己媽媽來幫忙照顧孩子,但有的老人觀念比較傳統,而且既要照顧孫子又要照顧外孫,出於自己的私心,老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為啥老人對待孫子和外孫態度差異明顯?
  • 外孫和孫子有啥不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
    就說外孫和孫子吧,都是孫,都是自家的血脈,親情關係也都是一樣的遠近,但在老人的眼裡,尤其是在農村,還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把兒子看得比女兒重,所謂的「女兒嫁人就是潑出去的水」的觀念,支配著老人對外孫的看法,他們會把孫子看的更重一些。 老人會認為兒子和孫子才是自家的血脈,是家族的香火,有了孫子就會覺得高人一等,後繼有人。
  • 為何現在的老人比較疼愛外孫?過來人說了真心話,看後忍不住淚目
    這下女兒徹底爆發了,對張大爺說道:「既然你眼裡只有孫子沒有外孫,那以後我們就不回來了。」說著就拉著丈夫和孩子離開了。張大爺感到十分困惑,覺得大家都這樣也沒啥不對啊,妻子這時候說道:「人家都是一碗水端平,到你這偏得也太狠了,難怪閨女委屈。」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哪個更親?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些人的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認為孫子和外孫一樣親,沒有親疏遠近之分。那麼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哪個更親?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我覺得孫子和外孫都是一樣的,但是心裡還是對孫子更親一些」隔壁王奶奶這樣說,我有一兒一女,對於他們的孩子我都是一樣喜歡疼愛。
  • 農村老人言: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真的就沒有家孫好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真的就沒有家孫好嗎?第一個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家的老人去世了,那麼老人的親孫子也就是家孫就會在老人墳前大哭燒紙,可是如果是老人的外孫,那麼人們在問他老人的時候,外孫就會用手指一下老人的墳墓,也不會去燒紙磕頭。